【二手8成新】 中国古典名部藏书:明史通俗演义 [民国] 蔡东藩 978722208134

【二手8成新】 中国古典名部藏书:明史通俗演义 [民国] 蔡东藩 97872220813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民国] 蔡东藩 著
图书标签:
  • 明史
  • 通俗演义
  • 蔡东藩
  • 中国古典名著
  • 历史
  • 民国
  • 二手书
  • 藏书
  • 古典文学
  • 978722208134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宝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081345
商品编码:2992235325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1-01

具体描述

温馨提示:本书是正版二手旧书,8成新左右,保存完好,请放心购买!我们发货前有专门的检查人员,如发现图书存在个别小问题的,会及时联系您的!旧书默认没有各种附件,只有书籍,如有特殊需求,请下单前咨询客服!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典名部藏书:明史通俗演义

定价:55.00元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222081345

字数:

页码:4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大明一统,天下归心,赫赫大明,巍巍汉风。无汉唐和亲之耻,有天子殉国之烈。演义三年国事变迁,抒写十七朝大明人物。

目录


自序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洞辙避难为僧

第二回
投军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义拯主帅

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

第四回
登雉堞语惊张天祐
探虎约会孙德崖

第五回
郭家女人侍濠城
常将军力拔采石

第六回
取集庆朱公开府
陷常州徐帅立功

第七回
朱亮祖战败遭擒
张士德絷归绝粒

第八回
入太湖廖永安陷没
略东浙胡大海荐贤

第九回
刘伯温定计破敌
陈友谅挈眷逃生

第十回
救安丰护归小明王
援南昌大战伪汉主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

第十二回
取武昌移师东下
失平江阖室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

第十四回
四海归心诞登帝位
三军效命直捣元都

第十五回
悼贵妃促疾亡身
审聂女秉公遭谴

第十六回
受主知三老承顾命
逢君恶八竖逞谗言

第十七回
刘太监榜斥群贤
张吏部强夺彼美

第十八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

第十九回
河北盗横行畿辅
山东贼毕命狼山

第二十回
经略西番镇臣得罪
承恩北阙义儿导淫

第二十一回
幸边塞走马看花
入酒肆游龙戏凤

第二十二回
觅佳丽幸逢歌妇
罪直谏杖毙言官

第二十三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

第二十四回
守安庆仗剑戮叛奴
下南昌发兵征首逆

第二十五回
伍文定纵火擒国贼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

第二十六回
教场校射技擅穿杨
古沼观渔险遭灭顶

第二十七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

第二十八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明史通俗演义》:一部波澜壮阔的明代风云画卷 一部历史,是一面映照古今的镜子;一部演义,则是一扇洞悉人心的窗户。蔡东藩先生的《明史通俗演义》,正是这样一部集历史之厚重与演义之趣味于一体的巨著。它以翔实的史料为根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明代历史画卷,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的藩篱,亲历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年代。 《明史通俗演义》并非简单的史书罗列,而是将枯燥的历史事件,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跌宕的情节设计,以及充满张力的叙事手法,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者蔡东藩先生,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人民的关怀,倾尽心血,力图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明代历史的魅力,感受那些伟大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从太祖朱元璋的起兵,到崇祯帝的殉国,贯穿始终的宏大叙事 本书的叙事始于乱世之中,一个出身贫寒的孤儿,如何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政治智慧,从一个乞丐成长为开国皇帝,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崛起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人民的苦难。他的铁腕治国,一方面结束了动荡,为国家带来了稳定,另一方面,也开启了严酷的统治,为后世埋下了隐患。 书中对于朱元璋的刻画,既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也毫不避讳其猜忌多疑、手段狠辣的一面。读者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一位帝王在权力巅峰的挣扎与抉择,感受到他所背负的沉重历史责任。 紧接着,故事便进入了大明王朝的跌宕起伏。从洪武之治的繁荣,到永乐盛世的开拓,再到仁宣之治的安定,明初的历史,充满了革新与发展。朱棣的靖难之役,更是将皇权斗争的残酷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后的土木堡之变,则敲响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警钟,也让人们看到了统治者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的可怕后果。 宦官专权、党争频仍、外患不断: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随着王朝的演进,宦官专权成为了明代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从王振的权倾朝野,到魏忠贤的祸乱朝纲,这些一手遮天的宦官,是如何一步步架空皇权,操纵朝政,给国家带来了怎样的灾难,书中都有细致的描绘。他们的贪婪、残暴与阴谋,与那些正直的大臣、忠烈的士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 党争,也如影随形,贯穿了明代的大部分历史。士大夫之间的政治派别斗争,你争我夺,党同伐异,使得朝政混乱,国力空虚。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激烈对抗,更是将这种党争推向了高潮,最终导致了无数优秀人才的凋零,也削弱了国家的抵抗力量。 外患,始终是笼罩在明朝头顶的阴影。北方的蒙古骑兵,倭寇的海上侵扰,以及后来的女真崛起,都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书中对于这些战争场面的描写,充满了紧张与刺激,也展现了明朝将士的英勇与牺牲,以及统治者在应对外敌时的犹豫与失策。 跌宕起伏的人物群像:帝王将相,风流才子,草莽英雄 《明史通俗演义》最令人称道之处,便是其丰富的人物群像。这里既有朱元璋、朱棣、嘉靖、万历、崇祯等性格迥异、命运多舛的帝王,他们或雄才伟略,或荒淫无道,或勤政爱民,或玩忽职守,共同谱写了明朝的兴衰史。 也有像于谦、张居正、徐阶、高拱等一批文臣武将,他们或以国家为重,力挽狂澜,或身居高位,却被权力腐蚀。他们的命运,往往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抉择,深刻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书中更是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草莽英雄”和“风流才子”。那些在乱世中崛起,凭借智慧和勇气闯出一番天地的普通人;那些才华横溢,却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挫折的文人墨客。他们如同点缀在历史长河中的繁星,虽然个体力量有限,但他们的故事,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无奈。 语言通俗,叙事引人入胜,易于接受 蔡东藩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用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表达出来。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他善于设置悬念,营造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即使是对历史不太熟悉读者,也能在阅读过程中,被深深吸引,仿佛亲临其境。 本书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也没有艰深晦涩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将历史的真相与故事的魅力传递给读者。这使得《明史通俗演义》不仅仅是一部供史学研究者参考的著作,更是一部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历史教科书”。 历史的镜鉴,现实的启示 《明史通俗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历史教训的镜鉴。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 权力与人性的博弈: 那些身居高位者,是如何被权力腐蚀,又是如何在这种无休止的争斗中迷失自我。 治国之道的核心: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清明的政治、贤明的君主、有能力的官员,以及能够得到人民支持的政策。 盛衰的周期与警示: 任何一个王朝,都逃不过兴衰的规律。骄傲自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往往是走向灭亡的前兆。 个体命运的洪流: 在宏大的历史潮流面前,个体的命运显得渺小而无力,但也正是无数个体的奋斗与牺牲,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 《明史通俗演义》以其宏大的叙事,丰富的人物,生动的笔触,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历史的绝佳窗口。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沉浮,更让我们从中汲取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反思当今,启迪未来。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它将带你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你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体味人性的复杂与真实。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寻求人生启示的求索者,都能在这部鸿篇巨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尺寸和重量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握持感极佳,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手腕酸痛。它完美地避开了那种为追求“大部头”而做得笨重不堪的陷阱。这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体现了编辑和设计师对最终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而且,从外包装的细微磨损程度来看,这本书的耐用性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像一位老朋友,虽然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但依然精神矍铄,随时准备分享它的智慧。我非常期待未来能够沉下心来,慢慢品味这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目前来看,从外观到手感,它都堪称典范。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封面设计得非常古朴典雅,那种老式的排版和插图风格,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年代。我特别喜欢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致敬,看得出来出版方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油墨的味道也很正宗,不是那种刺鼻的化学味,而是略带书卷气的墨香,翻页时沙沙作响的声音,简直是阅读体验的加分项。对于一个热爱实体书的人来说,拥有这样一套精心制作的藏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虽然内容方面我这次暂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光凭这外在的工艺和质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希望能保持住这样的水准,让更多经典以如此美好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评分

最近在整理书架,发现自己对那些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书籍有着一种莫名的偏爱,那种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感觉,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这套书的选材和装帧,完美地契合了我的这种情怀。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你在翻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去感受每一个字、每一幅图背后的故事和匠心。我尤其留意了它的装订方式,看得出来是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成果,既保证了耐读性,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古籍的韵味。对于那些追求阅读仪式感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虽然我更关注的是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程度,但相信内容本身也一定经过了细致的考量和筛选,才能被纳入这样的“名部藏书”系列。

评分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典藏版”都显得浮夸且缺乏诚意,无非是镀金的边和廉价的仿皮封面。但是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和对文本本身的敬畏。从触感上来说,纸张的纹理非常细腻,即便是二手书,也保持得相当不错,可见前一位拥有者也是一位爱书之人。这种“八成新”的状态,反而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不像全新书那样过于“无菌”。我欣赏这种真实感,它仿佛在告诉你,这本书已经被认真地阅读和对待过。这种收藏价值和阅读价值是并存的,让人在把玩之间,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是一个对字体排版有近乎偏执要求的人,很多现代出版物的间距和字号总觉得不太舒服。这套书在版式设计上,无疑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它既考虑到了古代文本的阅读习惯,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视力需求,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字里行间的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非常舒展,眼睛不容易疲劳。那种传统的宋体或明体字样,在印刷清晰度的保证下,展现出一种沉稳的力量感。这种对阅读舒适度的关注,往往是评判一套书籍是否“良心之作”的重要标准。即便是尚未细读内容,仅仅是欣赏它的印刷美学,就已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