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輕鬆在傢學泡茶
定價:39.80元
作者:張雪楠著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64805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茶往簡單泡,往心裏喝
茶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如葡萄酒對於法國人,有著特殊的感情,這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中國式的生活方式。在節奏緊張的現今社會,偷得浮生半日閑,輕鬆地在傢衝泡上一杯好茶,邀三五好友,暢談人生,不也是一種放鬆心情、紓解壓力的好方法嗎?
內容提要
茶是提神醒腦的良方,茶是工作案頭的,茶是保健養生的良藥,茶是品質生活的符號。《生活茶館係列:輕鬆在傢學泡茶》與您一起分享在傢輕鬆泡茶的樂趣,讓您從泡茶的過程中,體會關於茶的種種情趣。親手為自己、傢人、朋友泡壺好茶吧!
目錄
作者介紹
張雪楠,國傢高級茶藝師、評茶員、茶藝師職業資格考評員,從事茶文化教育工作10餘年,現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茶業協會青少年茶藝專業委員會委員、東城區“藍天工程”導師團導師。
曾多次在全國部分市、區進行茶文化宣教、講學,先後培訓茶文化專業教師、初級茶藝師、中級茶藝師150多名,培訓學生2000多名,指導東城區部分中小學的茶文化教學工作。被評為教育係統先進個人,校外教育先進個人。
其撰寫的茶文化教育論文多次獲得國傢、市級奬項,部分發錶在專業書刊雜誌上。其中2005年茶文化教育論文在全國茶文化教育研討會上獲論文奬,並在《中國國際茶文化交流會論文集》-書中發錶,2002年撰寫《茶的保健功能在生活中的應用》獲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方案二等奬,2007年參與編寫《北京市青少年茶文化教材》。2009年撰寫《茶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推廣》獲東城區教育教學成果一等奬。
文摘
序言
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建議,為我收藏的幾款陳年普洱進行瞭“探索性衝泡”。這本書在處理陳年老茶的部分,展現齣瞭它深厚的內功。它沒有給齣固定的衝泡時間,而是提供瞭一套“感官判斷體係”。它指導讀者如何通過嗅聞乾茶的“沉舊感”、濕茶的“菌花香”和第一泡茶湯的“喉韻”來動態調整後續的浸泡時長。這種方法論,比起那些死闆的時間錶,要高明得多。我按照書中對“醒茶”的描述,將一餅有些沉悶的普洱放置在通風處幾天,再進行衝泡,結果驚人地發現,原本被壓抑的甜潤感完全釋放齣來瞭。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非常有趣的曆史小知識,比如某一類茶具在唐宋時期的使用場景,這些小小的“花邊新聞”,讓整個閱讀體驗充滿瞭發現的樂趣,絲毫沒有枯燥感。它不隻是教你怎麼泡茶,更像是在帶你領略茶背後的文化史詩。
評分這本書的附錄部分做得極為貼心,尤其適閤像我這樣希望將泡茶融入日常生活的忙碌人士。它提供瞭一份“日常茶事快速指南”,用錶格的形式總結瞭常見問題和快速解決方案。比如,“早上精神不濟時如何快速提神”配“推薦:高火烏龍快衝法”,以及“晚上睡前如何放鬆”配“推薦:低咖啡因老白茶慢泡法”。這種即時查閱的設計,體現瞭作者對現代人生活節奏的深刻理解。另外,它還細緻地討論瞭如何清潔和保養常用的茶具,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很多新手都是因為清潔不到位而導緻茶具串味,影響瞭口感。書中關於“紫砂壺的日常養護”的建議,簡潔明瞭,既照顧到瞭老壺的保養,也給新手提供瞭一個低成本的入門方法。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就像一位細心周到的朋友,在你需要時提供知識,在你迷茫時給予鼓勵,它提供的是一套可落地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曇花一現的炫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清新雅緻,那種淡雅的米黃色調配上幾筆寫意的茶樹剪影,一下子就讓人心頭一靜。我原本對泡茶這種事情總覺得有點高深莫測,總覺得需要一套復雜的專業器具和一套晦澀難懂的流程。但是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我立刻就被那種平易近人的態度吸引住瞭。它沒有上來就強調什麼“水溫的黃金比例”或者“茶具的材質學”,而是從最基礎的“如何挑選適閤自己的茶葉”開始講起。比如,它花瞭好幾頁篇幅細緻地對比瞭綠茶、紅茶、烏龍茶在采摘、製作工藝上的細微差彆,甚至連不同産區的風味特點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心情與茶”的一章,作者用非常詩意的語言描述瞭在不同的心境下,應該選擇哪種茶來相伴。讀完這一部分,我感覺泡茶不再是一門技術活,而更像是一種與自我對話的藝術。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很紮實,行文流暢,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反而像是在聽一位資深茶人,在壁爐邊,娓娓道來他與茶的故事。它成功地把我這個“門外漢”的畏懼感消弭於無形,讓我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品茗時光。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既不會讓人覺得擁擠,也不會顯得單調。我一直是個視覺導嚮的人,很多茶藝書要麼是文字堆砌,要麼就是那種老舊的、看不清細節的黑白圖。這本書完全不同,它的攝影作品色彩飽和度非常自然,光影處理得極其細膩。舉個例子,書中有一組關於“茶湯透光度”的對比圖,它清晰地展示瞭不同發酵程度的茶湯在陽光下呈現齣的琥珀色、金黃色或者翠綠色,那種通透感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觸摸。更重要的是,它在講解衝泡步驟時,使用的不是生硬的箭頭和數字,而是采用瞭一種類似於連環畫的敘事方式。比如,它會用一個俯視的角度展示茶葉在蓋碗中舒展的過程,配上簡短精煉的說明文字,讓你一眼就能明白“悶泡”和“快齣水”的區彆在哪裏。這種將復雜流程視覺化的處理,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對於我這種需要通過實際操作圖像來構建記憶的人來說,這本書的視覺引導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我甚至把其中幾頁裝裱起來,掛在瞭我的書房裏,作為日常的提醒和美學享受。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所倡導的“極簡主義”泡茶哲學。我過去嘗試過幾次泡茶,總是被各種所謂的“標準”流程睏住——水溫必須是92.5度,用什麼比例的溫杯法,甚至連倒茶的角度都有嚴格要求。這讓我每次泡茶都充滿瞭焦慮,生怕做錯一步就“糟蹋瞭好茶”。然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似乎是“順應自然,迴歸本真”。它反復強調,茶是為瞭愉悅身心,而不是為瞭取悅評判者。書中用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解釋,好的茶湯如同人生的境遇,不必強求完美,接受它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纔是最大的享受。它教授的衝泡技巧也都是最實用的、適應性最強的。比如,它針對不同水質(硬水、軟水)對口感的影響給齣瞭調整建議,而不是要求讀者去購買昂貴的水質淨化設備。這種務實又充滿人文關懷的指導,徹底解放瞭我的泡茶心態,讓我真正做到瞭“輕鬆”二字。現在,我泡茶時不再盯著秒錶,而是更多地去聞香,去品味水汽帶來的溫度變化,這纔是生活本該有的慢節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