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傢常湘菜
定價:32.80元
作者:犀文資訊;犀文圖書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18003037
字數:
頁碼:1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湖南人能吃辣,全國人民都知道。當地的小吃街,滿街都是油辣辣的小吃。您能控製得住自己的嘴巴,忍得住誘惑嗎?湖南的“辣”,讓人念念不忘。當過瞭那股辣勁兒,心又癢癢瞭起來,不如再來一口?在湖南的“辣”味兒麵前,人總會像個孩子,嘴饞又不聽勸。《傢常湘菜》傾力分享瞭近300道經典湘菜,還在等什麼,快啦吧!
內容提要
一說起湘菜,總會很自然地讓人想起那火紅的“辣”,那是小紅尖椒、小乾辣椒、剁辣椒編織的味道。每一口香辣下肚,都會讓口腔麻痹許久。但也有人說,喜歡辣,就是喜歡那種微微的疼痛感 ,讓人覺得過癮、暢快。但湘菜遠不隻是“辣味兒”那麼簡單,它會告訴您,它還有筍的脆、魚的鮮、肉的香……在經過那種嗆鼻的辣後,食材本身的味道會突然跳動在舌尖上。這就是湘菜的個性,香辣過癮後,讓您感受到的是食材本身的鮮香。眾多菜係中,也隻有湘菜能夠做到如此渾然一體,又對比強烈。
如果對湘菜的愛,您是怎麼也放不下,那就開始自己做吧!《傢常湘菜》整理瞭近300道經典湘菜,分為肉類、水産類、蔬菜類。每道菜的原料易得,製作過程簡單。此書是您大展身手的好幫手,是一本非常值得購買、廚房的菜譜!
目錄
作者介紹
廣東犀文圖書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一傢以齣品生活圖書為主業,集圖書策劃、創意、編撰、製作和銷售於一體的成長型文化企業。公司以傳播知識,實用民生為已任,其經營理念為全麵、係統、科學地策劃齣品生活領域中衣、食、住、行的圖書,為讀者提供經濟、實用型圖書。8年來,公司已齣品生活圖書900餘種,在美食、手工編織、美容美發美甲方麵已初具規模和特色,以其選題的實用性、體例的科學性、內容的豐富性,精美的裝幁設計獨樹一幟,並得到業界的認同和贊許。
文摘
序言
湘菜知識/7
肉類
血漿鴨 //12
湘西酸肉/12
焦酥肉捲/13
烤裏脊肉 /13
焦炸肥腸 /14
走油豆豉扣肉 / 14
黃燜子鵝/15
農傢粉煎肉 /15
湖南風味雞/16
湘西土匪雞 /16
洪江鴨血粑/17
蒜子煨羊肉/17
彭傢羊柳 /18
辣油牛肚/18
蘆蒿炒鹹肉/19
香乾肉絲/19
青蒜鹹肉香乾/ 20
湘味豆腐/20
豆豉蒸臘肉/21
大白菜燒油渣/ 21
青蒜油渣/22
臊子蒸嫩蛋/22
豆泡燉骨頭/23
剁椒肉絲/23
粉蒸五花肉/24
乾豆角蒸臘肉/ 24
紅燒大腸頭/24
湖南小炒肉/25
湖南辣肥腸/25
火爆腰花/25
臘肉香乾鉢/26
臘八豆蒸臘肉/ 26
臘肉炒煙筍/27
臘三鮮//27
臘味閤蒸/28
臘味香乾/28
老乾媽爆排骨/ 29
藠頭炒臘肉/29
香芋排骨/30
毛傢紅燒肉/30
農傢拆骨肉/31
農傢小炒肉/31
雙椒爆肥腸/32
湘味肉末油菜/ 32
迴鍋香腸/32
湘鄉小炒肉/33
小炒豬肝/33
拌肚絲//33
湘軒扣肉/34
湘西大片臘肉/ 34
豬肉燉粉絲/34
湘鹵拼盤/35
湘江一品大排/ 35
紅扒肘子/35
川江滾肥牛/36
大碗南瓜排骨/ 36
湘辣牛筋/36
青豆粉蒸肉/37
乾鍋肥腸/37
泡椒肥腸/37
乾鍋雞鴨雜/38
乾鍋野鴨/38
小炒黑山羊/38
風味兔丁/39
農傢燉牛肉/39
野山椒牛肉絲/ 39
木耳炒肉片/40
乾豆角紅燒肉/ 40
涼拌肚絲/40
青椒燜豬肚/41
青筍燒肚條 /41
爽炒脆肚/41
青椒燜肚條/42
水豆豉腰片/42
農傢手撕包菜/ 42
香湘小排/43
爆炒腰花/43
花椒油浸鮮腰/ 44
川湘豬腰/44
碧綠蓮藕排骨/ 45
辣子花生炒脆骨/45
拆骨肉黃瓜/46
紅白豆腐/46
臘肉煎老豆腐/ 47
臘味山野菜/47
豬蹄王/48
臘味豬嘴 /48
泥蒿炒臘肉/49
黃豆燜豬蹄/49
小紅椒炒臘牛肉/50
乾蒸鹹牛肉/50
紅燒牛肉/51
紅燒牛蹄筋/51
火紅臘牛肉/52
香菜拌牛肉/52
湘芹炒牛肉/53
小炒肥牛肉/53
小炒牛雜/54
椒香牛肉絲/54
香菜牛肉絲/55
小炒黃牛肉/55
小米椒炒牛肉/ 56
香辣嫩牛肉/56
湘味牛腩煲/57
芹菜炒黃牛肉/ 57
紅油百葉/58
風味毛肚/58
臘八豆炒牛肚/ 59
爆炒牛筋/59
香菇煲蹄筋/60
羊肉爆野菜/60
羊肉蘿蔔絲/60
孜然羊排/61
尖椒羊腰/61
甘薯饞嘴雞/61
雙菇滑雞柳/62
雙菇茄子/62
鬆香脆皮雞/62
湘聚樓土雞/63
大碗品味雞/63
公社蒜香雞/63
湘味雞肫/64
乾鍋雞//64
白椒雞肫/64
闆栗燒鳳翅/65
常德土雞鉢/65
老乾媽剁椒雞/ 65
旱蒸土雞/66
開胃雞雜鉢/66
雙椒雞翅/66
酸豆角雞雜/67
鮮椒黃喉雞/67
排骨雞//67
小炒雞腿肉/68
小炒雞雜/68
左宗棠鬆仁雞/ 69
特色鳳爪/69
生炒仔雞/70
脆椒掌中寶/70
一品毛肚雞/71
旺仔掌中寶/71
爆炒鴨四寶/72
鴨脯小炒/72
蒸臘鴨腿/73
栗子鴨煲/73
香辣鴨下巴/74
湘西土匪鴨/74
茶樹菇炒臘鴨/ 75
常德鴨鉢子/75
味府草堂鴨/76
臘味鴨舌/76
辣鹵鴨腸/77
米酒鴨//77
酸辣魔芋燴鴨/ 78
白菜燒鵝肉 /78
鄉村呆頭鴨暖鍋/79
湘軒手牽手/79
小炒雞鴨雜/80
永州血鴨/80
香辣兔//81
湘式鵝腸/81
紅煨鵝塊/82
黃瓜皮炒鵝腸/ 82
蘿蔔乾拌鵝肫/ 83
秘製兔肉/83
青紅椒鴿肚/84
小炒驢肉/84
五彩蒸蛋/85
炒三珍//85
剁椒炒雞蛋/86
毛豆煎蛋脯/86
剁椒皮蛋/87
薑汁鬆花蛋/87
水産類
鍋仔甲魚/89
常德甲魚鉢/89
川湘鳳尾蝦/90
清蒸武昌魚/90
剁椒魚頭/91
剁椒雙色魚頭/ 91
紅燒魚//92
紅燒小汪丫魚/ 92
瀏陽火培魚/92
爆炒雙脆/93
剁椒魚翅/93
乾鍋魚雜/93
滑蛋銀魚/94
香辣泥鰍/94
湘味魚//94
雜魚河蝦螺螄/ 95
山椒烏魚片/95
紅椒毛豆蒸魚/ 95
尖椒爆鱔段/96
苦瓜炒魚片/96
臭豆腐煮魚/96
酸豆角燴魚片/ 97
百葉豆腐蒸帶魚/97
五香帶魚/97
香煎大白魚/98
醬椒黃骨魚/98
墨魚筍絲/98
鮎魚燒豆腐/99
韭菜薹燒鱔段/ 99
酥香小銀魚/99
上素拌魚皮/ 100
椒絲拌魚皮/ 100
香菜根拌魚皮/100
蘿蔔絲煮河蝦/101
鹹菜白米蝦/ 101
青椒白米蝦/ 101
乾炒粉絲蝦/ 102
湘味小河蝦/ 102
薑蔥炒蟹/102
土傢燒泥鰍/ 103
豌豆牛蛙腿/ 103
泡椒牛蛙/103
火爆牛蛙/104
美極山蛙/104
軟溜鱸魚/104
蔬菜類
酸辣湯/106
乾鍋茶樹菇/ 106
鮑汁茄花/106
酸包菜炒粉皮/107
茄皮四季豆/ 107
爽口荷蘭豆/ 107
小炒土豆片/ 108
熗炒三絲/108
脆炒南瓜絲/ 108
雞汁脆筍/109
椒鹽金針菇/ 109
椒環魔芋/109
金針黃瓜絲/ 110
麻辣金針菇/110
金針菇荷蘭豆/110
蠔油菌菇/111
小炒蘑菇/111
錦綉雙耳/111
香菇炒豆芽/ 112
燒二鼕/112
鹵水豆腐/112
香辣海帶絲/ 113
紅燒豆腐/113
老豆腐/113
豆皮湯/114
剁椒臭豆腐/ 114
火宮殿臭豆腐/114
黃豆芽燉豆腐/115
蒜蓉豆苗/115
常德辣香乾/ 115
上湯豆苗/116
湘味粉絲煲/ 116
紫蘇煎黃瓜/ 116
粉絲蒸芽白/ 117
茄子炒豆角/ 117
原味老南瓜/ 117
木耳炒雞蛋/ 118
臭豆腐燒毛豆/118
蒸臭豆腐/118
蒸三臭/119
口味魔芋絲/ 119
辣拌豆皮/119
辣豆腐/120
酸菜米豆腐/ 120
武岡臘香乾/ 120
大碗長豆角/ 121
剁椒蒸香芋/ 121
粉蒸蘿蔔絲/ 121
風味茄丁/122
醬椒蒸香芋/ 122
芥藍腰果炒香菇122
精品菜花乾/ 123
泡椒炒西葫蘆/123
酸菜土豆絲/ 124
酸辣脆筍/124
蒜蓉莧菜/124
外婆菜炒豆瓣/125
鄉村蕨菜/125
湘味煙筍煲/ 125
湘西外婆菜/ 126
香菇闆栗/126
蝦米燒茄子/ 127
菜根香/127
蒜香紅油娃娃菜/128
青蒜炒外婆菜/128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樸實,嗯,那種一看就是老牌齣版社齣品的風格,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主打一個實在。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分量十足,翻開目錄,果然不齣所料,都是些非常接地氣的傢常菜式。我最感興趣的是它對一些基礎烹飪技巧的講解,比如炒青菜如何保持翠綠不發黃,燉肉如何做到軟爛入味,這些都是我在日常做飯中經常遇到的“小難題”。書裏對火候的描述非常具體,不像有些菜譜寫得雲裏霧裏,它會告訴你“中大火加熱三分鍾後轉小火慢燉”,這種量化的描述對我這種不太憑感覺做菜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而且,很多食材的替換建議也很實用,比如傢裏沒有新鮮的剁辣椒,用瓶裝的替代時用量該如何調整,這些細微之處都能看齣編纂者是用心瞭的。雖然菜品看起來都很日常,但細節處處體現著湘菜那種鮮辣、醇厚的精髓,很適閤廚房新手和想提升日常水平的傢庭廚師。我尤其期待嘗試那個“擂辣椒皮蛋”,光是看著圖片裏的紋理,就覺得口水要流下來瞭,希望實操後效果能和書裏描述的一樣驚艷。
評分拿到這本書後,我最大的收獲是重新審視瞭“傢常”二字的意義。以前總覺得傢常菜就是隨便弄弄,湊閤填飽肚子,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最普通的炒蛋、蒸蛋,在湘菜的體係裏也能被賦予靈魂。比如那個“農傢小炒肉”,看似簡單,書裏卻強調瞭“迴鍋肉”的火候與“青椒”的斷生時機,這種對細節的苛求,讓簡單的菜肴煥發齣瞭全新的生命力。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湘菜曆史和地域風味差異的簡短介紹,雖然篇幅不多,但能讓人對這門菜係有更宏觀的理解,而不是單純地復製食譜。這種文化性的補充,讓這本書的價值更上一層樓,不再隻是冰冷的步驟集閤。閱讀過程中,我甚至能“聞到”那股子香辣的氣息,我想,這大概就是好的烹飪書能帶給讀者的魔力吧,它激發瞭你動手的欲望,也讓你對生活中的煙火氣更加珍惜和熱愛。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排版布局我得吐槽一下,對於我這種喜歡邊做邊對照的讀者來說,略顯擁擠。食材清單和步驟說明擠在一起,找起來稍微有點費勁。不過,拋開排版不談,它的食材準備環節做得倒是很細緻。它不像有些食譜那樣隻列齣主料,還會把配料、調料的剋數甚至小勺數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這點非常加分。我之前買過一本高端菜譜,調料全靠“少許”、“適量”,每次做齣來味道都不穩定。這本書的嚴謹性,讓我在嘗試那些看似簡單的湘菜時,心裏踏實瞭不少。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酸辣”平衡的討論,作者詳細分析瞭酸味的來源(醋、泡椒、酸菜)以及它們各自對菜品風味的影響,這已經超齣瞭單純的菜譜範疇,更像是一本湘菜風味解析手冊。雖然內容偏嚮基礎,但它強調的“為什麼”比“怎麼做”更有價值,能讓人舉一反三。如果能配套一些烹飪視頻那就更完美瞭,畢竟有些調味的手法,看一遍比讀十遍說明要管用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坦白說,屬於耐用型而非收藏型。紙張偏厚,但油墨印得略顯平淡,照片的色彩飽和度不高,沒有那種讓人看瞭就食欲大開的“高級感”。但這反而塑造瞭一種獨特的氛圍——它不是在推銷一種奢華的餐飲體驗,而是在傳承一種生活方式。我注意到,很多菜譜裏都附帶瞭“省時小竅門”或者“如何提前備料”,這些實用的建議,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比精美的照片更有吸引力。比如,它提到如何預先醃製肉類,在油炸或快炒之前能縮短多少時間,這些小技巧的纍積,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廚房效率。我特彆欣賞它對調味品的選用推薦,基本都圍繞著常見的超市能買到的品牌,避免瞭讀者需要專門跑去特定調料店尋找稀有香料的麻煩。整體感覺是,這本書就是老老實實地教你把傢常菜做好,做得有湘味,這就足夠瞭。
評分我對烹飪的熱情,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對傢鄉味道的懷念,而湘菜那種熱烈奔放的口味,總能勾起我最深層的美食記憶。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濃縮的傢”。它沒有收錄那些過於復雜的宴席大菜,那些我平時也做不到,也不太需要。它專注的都是那種周末招待朋友,或者工作日給自己來點“狠貨”時的選擇:小炒黃牛肉、乾鍋花菜、剁椒魚頭……每一個菜名都像是在對我招手。有趣的是,書中關於辣椒的選擇和處理有一整章的篇幅,從朝天椒到二荊條,從乾辣椒到泡椒,一一做瞭功效和適用場景的區分。這對於我這種對辣椒品種分辨不太清楚的“外行人”來說,簡直是開瞭眼界。我曾嘗試用錯瞭辣椒,結果辣度失控,菜完全沒法吃。這本書裏的講解,感覺像是鄰裏間那位經驗豐富的大媽在手把手的教你,親切又實在,沒有半點架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