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好吃滋補傢常菜
定價:25.00元
作者:瑞雅
齣版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525417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輕食新主張:蔬菜類
米湯燒南瓜 3
金鈎香芹 4
老湯白菜 5
菊花茄子 7
鬍蘿蔔絲拌白菜 9
火腿皮蛋燒蘆筍 10
素炒苦瓜 11
生拌竹筍 13
豉味油麥菜 14
撈汁時蔬 15
麻醬鳳尾 17
香油拌三絲 19
地三鮮 21
咖喱土豆 22
鮑汁西葫蘆 23
農莊大豐收 25
西藍花炒百閤 27
五色拌菜心 28
蒜蓉炒茼蒿 29
奇味苦瓜 31
炒空心菜 33
生拌紫甘藍 35
紅果山藥 37
黃瓜炒鼕筍 38
第二章 美食新風尚:豆類、蛋類、菌菇類
培根炒荷蘭豆 41
香辣刀豆 43
酸菜蠶豆 45
玉米豌豆煎雞蛋 47
火腿尖椒蒸蛋 49
魚香雞蛋 51
苦瓜炒雞蛋 52
糖醋豆腐乾 53
蔥香豆腐 54
韭菜炒毛豆 55
芹菜燒豆渣 56
素什錦 57
作者介紹
瑞雅,一個專業從事生活類圖書的策劃團隊,由來自各知名院校和各大齣版社的策劃、文案、美術、攝影等專業人士組成,多年來創作齣大量高品質、高的圖書,得到業內一緻好評。
文摘
序言
從裝幀和紙張質感來看,這本書的齣品質量確實配得上它定價。封麵采用的是那種略帶磨砂感的啞光處理,拿在手裏很有分量,內頁紙張厚實,印刷色彩飽和度適中,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容易産生摺痕或褪色。我特彆注意瞭書本的裝訂方式,它能夠平穩地攤開放在料理颱上,這一點對於做菜時需要參照步驟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用費力去按住書頁,大大提高瞭操作效率。此外,書中對一些關鍵烹飪工具的介紹也十分到位,它會明確指齣某道菜更適閤使用砂鍋還是炒鍋,甚至還會提到小號的深鍋和淺鍋在受熱均勻度上的區彆,這種對工具特性的考量,體現瞭編者對烹飪流程的深刻理解,絕不是簡單地把彆人傢的菜譜抄過來拼湊而成。這本書的物理屬性,從裏到外都散發著一種“耐用和實用”的特質,感覺可以陪伴我很多年。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片簡直是視覺盛宴,每一道菜的成品圖都拍得極其誘人,色彩搭配和光綫運用都達到瞭專業水準。我作為一個廚房新手,最怕的就是菜譜的步驟描述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初次嘗試紅燒肉這樣的硬菜,也能跟著圖文步驟輕鬆搞定。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它對火候的把控給齣瞭非常細緻的建議,比如“小火慢燉至湯汁收濃,約需四十分鍾”,這種量化的描述比“燉煮一會兒”實在管用太多瞭。而且,書中還貼心地列齣瞭每道菜的“烹飪小貼士”,比如針對不同食材如何預處理,如何避免粘鍋等等,這些都是我在其他食譜書裏很少見到的細節。我試做瞭其中的幾道“快手營養餐”,彆看名字樸實,味道卻齣乎意料地驚艷,而且備菜時間控製得很好,完全符閤我平日工作日晚上迴傢做飯的需求。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菜譜,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烹飪導師,讓我對下廚的熱情持續高漲,感覺自己真的在烹飪技藝上有所長進。
評分說實話,我收到的很多菜譜書都有一個通病:配方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作者的個人風格太強,導緻普通傢庭根本無法復刻。但這本《好吃滋補傢常菜》的選材邏輯非常貼閤普通大眾的餐桌習慣。它沒有那種高不可攀的“米其林”式的復雜工序,而是深入挖掘瞭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最基礎的傢常做法,然後通過細微的調整,讓這些老味道煥發齣新的生命力。舉個例子,它對“番茄炒蛋”的改良版,加入瞭一種我從未想過的香料,瞬間提升瞭層次感,但又完全不突兀,保留瞭熟悉的溫馨感。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食材的替換建議做得非常到位,如果我傢裏正好沒有某種特定的醬油或者醋,它會立刻給齣替代品方案,這極大地降低瞭烹飪的門檻和心理壓力。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傢常”二字貫徹到底,讓烹飪不再是廚房裏的技術挑戰,而是一種輕鬆愉快的日常享受。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觸動,是它所蘊含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食材的組閤,更像是在講述一個個關於傢庭、關於溫暖的故事。每一道菜的介紹後麵,都好像能感受到背後那個下廚的人的用心良苦,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化學反應說明,而是充滿瞭生活智慧的絮語。例如,在介紹一道燉菜時,作者提到“這道菜最適閤在鼕日裏,全傢人圍坐桌前,熱氣騰騰地分享”,這種場景感的描繪立刻拉近瞭讀者與食譜的距離。我嘗試著按照書中推薦的“周末慢燉”係列菜譜,周末確實比平時更放鬆,更有時間去享受烹飪本身帶來的放鬆感。這本書成功地把“做飯”這個日常任務,提升到瞭一種“關愛自我和傢人”的情感錶達層麵。它讓我意識到,好吃的飯菜,關鍵不在於多貴的食材,而在於那份投入的時間和愛意,而這本書,正是教你如何高效、有愛地投入這份時間。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找一些真正能體現“滋補”概念的傢常菜譜,而不是那種堆砌瞭大量油鹽糖的快餐式烹飪。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一味追求濃油赤醬,而是巧妙地運用瞭各種天然食材的本味來達到滋養的效果。比如,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菌菇類和根莖類蔬菜的搭配,它們不僅豐富瞭口感層次,更重要的是,讀完介紹部分,我能瞭解到這些食材對身體的具體益處,讓我吃飯時更有“養生”的滿足感。而且,書裏很多湯品的配方都非常講究藥食同源的原理,用料組閤既符閤傳統中醫的理念,又沒有使用到那些市麵上難找的稀有藥材,基本都是在普通超市就能購齊的材料,這一點對我這個生活節奏較快的都市人來說,實用性極強。這些菜肴的口味整體偏嚮清淡、醇厚,吃完之後沒有那種油膩感,非常舒服,是真正意義上的“潤物細無聲”的滋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