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原味小厨——超人气家常菜
定价:25.00元
作者:张奔腾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384486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超人气家常菜》为大众饮食类图书。全书按照超人气的理念,以家庭常用食材加以分类,共分为人气果蔬菜、人气畜肉菜、人气禽蛋菜、人气豆制品、人气水产菜、人气汤煲羹、人气好主食和人气妙饮品8个篇章页,选取大家耳熟能详的各式菜肴350道。可帮助您烹饪出色香味形俱佳、营养健康的各种美味。
目录
家庭烹饪工具
家庭烹饪基本功
Part 1 人气果蔬菜
Part 2 人气畜肉菜
Part 3 人气禽蛋菜
Part 4 人气豆制品
Part 5 人气水产菜
Part 6 人气汤煲羹
Part 7 人气好主食
Part 8 人气妙饮品
作者介绍
张奔腾,中国烹饪大师、饭店与餐恢业国家一级评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辽宁创新菜联盟主席。1987年起参与和主编图书150余部,并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论文及创新菜品200余篇。2002年11月分别被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和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国际美食评委”荣誉称号;2003年成为“国际印证行政总厨”;2004年被评为“中国饭店职业经理人”;2005年7月被授予“博士学位”;2006年3月被选为中国餐饮业专家;2007年2月获中国饭店经理人网颁发的“特别荣誉奖”;2008年1月被评为“辽宁省十佳饭店职业经理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点复古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有分量,翻开扉页,印刷质量非常精良,色彩过渡自然,即便是最简单的食材照片,也拍出了诱人的质感。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风格,那种留白适度的设计,让阅读过程非常舒心,不像有些食谱书,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在一页上,看得人眼花缭乱。更让我惊喜的是,很多菜品的步骤图都配有非常细致的特写镜头,比如那个关于如何切葱花的技巧,以往我总觉得很模糊,但这本书里讲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刀的角度都标注出来了。而且,它的配方注释里,不仅仅是食材的克数,还加入了许多烹饪时的“窍门”和“老道的经验”,比如什么时候该大火收汁,什么时候要转中小火慢炖,这些细节对于我们这些厨房新手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米其林指南,用着一堆听不懂的专业术语,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高难度的大众家常菜,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感觉“我也可以做到”。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在周末亲自试试那道号称“零失败”的红烧肉了,光是看着图,口水就已经快流下来了。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超人气”这种标签持保留态度的,毕竟网络上的“人气”水分太大了。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菜谱,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过好日子”的生活哲学书。比如,它在介绍一些季节性食材时,会穿插介绍一些相关的传统习俗或者养生小知识,让做饭这件事从单纯的生理需求,升华成了一种文化传承和自我关怀。我特别欣赏它对食材处理的强调,比如如何去除鱼腥味,如何让蔬菜保持翠绿,这些基础功的处理,很多其他食谱都是一带而过,但这本书却用一整页的篇幅来细致讲解,体现了作者对烹饪的敬畏之心。我发现,即便是像“西红柿炒鸡蛋”这种最基础的菜,它也给出了至少三种不同的处理版本,每一种风味侧重点都不一样,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探索欲。很多看似复杂的菜式,被作者拆解得逻辑清晰,主料、辅料、调料的比例控制得非常精准,让人在操作时心里有底,不再是凭感觉乱放一气。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也很有趣,它不是简单的按荤素分类,而是根据“宴客”、“快手”、“滋补”等场景来划分章节,非常贴合实际生活中的烹饪需求。
评分从整体设计理念来看,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菜谱范畴,它更像是一本为“厨艺小白”量身定制的“烹饪进阶路线图”。它没有一下子就把人推到最难的菜肴面前,而是非常有层次地设置了从“零基础入门”到“进阶宴客”的过渡。比如,最开始几章的内容,聚焦于如何把米饭煮得粒粒分明,如何熬一锅不冒油烟的高汤,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础操作,却是决定一桌菜成败的基石,作者却愿意花大篇幅去打磨这些“地基”。我特别喜欢它在每道菜后附带的“口味微调建议”,比如“如果你家孩子喜欢酸甜口,可以增加一勺陈醋”,这给了读者极大的自主权去根据自家人的喜好进行二次创作。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收获是建立了一种自信:原来烹饪不是天赋,而是一套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体系。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而是用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步骤,一步步地引导你走向成功,让人在每一次成功出锅后,都能获得巨大的满足感。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购入的最实用、最有温度的烹饪书籍,没有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亲切、带着点幽默感的“邻家大厨”式讲述。它不像某些食谱那样冷冰冰地罗列指令,而是充满了鼓励和俏皮的叮嘱。比如在介绍清洗海鲜时,作者会用一句“别怕,它们都已经不新鲜了,你比它们命好!”来缓解新手对处理活物或生食的恐惧。这种人情味的表达,让原本枯燥的准备工作变得有趣起来。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一物多用”的讲解。比如一个焯水的步骤,它会清晰地告诉你,焯完蔬菜的水可以用来煮面条,既能增加面条的口感,又避免了浪费。这种注重细节、倡导节约的理念,非常符合现代家庭对高效和环保的追求。而且,我发现这本书的食材采购指南也做得特别实用,它会告诉你,哪些食材应该买新鲜的,哪些可以冷冻保存,甚至还给出了不同地区(比如南方和北方)对某些食材用法的细微差别建议,这显示出作者对中国各地饮食习惯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不仅是教我做菜,更是在教我如何更聪明地管理我的厨房日常。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感”和“烟火气”。很多食谱书里的成品图拍得太“假”了,像艺术品一样,让人望而却步,生怕自己做出来像“剩菜”。但这本书里的成品图,虽然精致,但却保留了家常菜特有的那种热气腾腾的生命力,灯光不打得过于戏剧化,食物的纹理清晰可见,你会相信,这本书里的每道菜,都是在真实的厨房里,用真实的锅具做出来的。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它对调味品的选择,基本都是我们在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常见品牌和种类,没有出现动辄就要去进口店淘货的奇葩配料,这大大降低了普通家庭的实践门槛。而且,作者在“疑难解答”的部分非常到位,预判到了读者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翻车”现场,并提前给出了补救方案,比如“如果酱油放多了怎么办?”“如果肉炖不烂怎么办?”,这些直击痛点的解答,比单纯的菜谱本身更有价值。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尝试不用量勺,而是通过观察食材的状态变化来判断火候,这是一种烹饪技能上的质的飞跃,让我对厨房的掌控感强了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