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茶图鉴
定价:49.8元
作者:公益社团法人日本茶业中央会 NPO法人日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11289391
字数:170千字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中国茶家李曙韵老师真情推荐!茶人,全能知识图鉴。
★ 一部丰富有趣的日本茶全像图,精选日本各产茶名区119种特色茶。从日本茶的历史、礼仪、制造工艺到沏茶方法、茶点搭配, 一一呈现。
★ 每一款茶都配以茶汤色、香气、味道的特别说明。
★ 对如何选购、保养茶器以及挑选茶叶、调节水温等均有详细解读。另有各位茶界大师推荐好茶及丰富趣味小知识。
★ 人生不同阶段就如同茶汤,用心遮阴回甘醇厚如“玉露”;甘苦兼具滋味绵长如“被茶”;加入炒米适合过小日子的庶民“玄米茶”;不离不弃粗枝大叶也能熬煮一壶故事人生的“番茶”。在看似简单的日本茶世界细细品味出不一样的生命哲学。
★ 一茶一世界,茶有百味,似人生百态。或甘或涩或平淡,皆不可少。让我们一起进入细腻的日本茶世界,细细品味属于你的人生滋味!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四个章节,章从日本茶的定义、种类及批茶第二批茶等方面对日本茶进行基础介绍;第二章按地区划分日本茶产区,分别从关东地区、中部地区、静冈、近畿地区等分别介绍全日本各产茶名区特色;第三章从挑选方法、茶器选择、水温及保存方法等方面对各类茶叶的品饮方法做了详细说明;第四章介绍日本茶的成分与功效、日本茶的历史与礼仪及制作过程等各种趣味知识,为读者全面了解日本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目录
作者介绍
公益社团法人日本茶业中央会 以全日本茶叶生产者团体及茶叶从业者团体为中心组成的公益社团法人。于1884年以推广安全优质的日本茶及发展茶文化为目的设立。制作与公开茶叶统计资料、担任各种茶品评会的后援、共同举办全国茶庆典等,提供关于茶叶全面的咨询和建议。NPO法人日本茶专业指导员协会 为推广日本茶及继承、发展日本茶文化,于2002年设立NPO法人。主要培育日本茶专业指导员、日本茶顾问,并举办日本茶检定。
文摘
序言
从装帧设计到内容编排,这本书都展现出一种对“慢生活”的推崇和致敬。它鼓励读者暂时放下外界的喧嚣,专注于眼前的茶杯和手中的书页。这种精神层面的引导,恰恰是现代都市人最需要的“解药”。我常常在傍晚时分,泡上一杯热茶,翻开这本书的某一页,沉浸在文字营造的宁静氛围中。它不仅普及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生活态度——精致、克制而又充满对美的敬畏。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作为信息载体的本身,它更像是一种生活哲学的载体。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也令人称道,尤其对于那些希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份宝藏。它详尽地描述了不同茶品的冲泡技巧,从水温的微小变化到茶具的选择,无不体现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调整了我平日泡茶的方式,虽然只是细微的调整,但茶汤的口感却有了立竿见影的改善,那种回甘的层次感和顺滑度,真是令人惊叹。更难得的是,书中对于如何根据季节和心情来选择合适的茶,也给出了非常人性化的建议,这让“喝茶”这件事,不再是机械化的流程,而变成了一种与自我、与自然进行和谐沟通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精美的排版,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我尤其欣赏它在视觉呈现上的用心,每一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我想起那些精心布置的日式庭院,既有禅意的空灵,又不失精致的考究。翻开书页,那些高清的图片简直让人心旷神怡,即便是初次接触日本茶道的人,也能被这些细腻的纹理和光影所打动。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茶的指南,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甚至期待着能亲自去体验那种被文字和图像烘托出的宁静氛围。那种对传统美学的尊重和现代设计感的完美融合,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书架上一个亮眼的焦点。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深度对话。作者显然对日本茶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积累,他/她没有停留在表面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茶种背后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以及与之相伴的社会风俗。我惊喜地发现,许多我过去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习俗,在这本书里被赋予了全新的、充满哲理的解读。那种层层剥开、抽丝剥茧的叙事方式,既保持了知识的严谨性,又避免了枯燥的说教。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放下书本,陷入沉思,思考着古人是如何将一片简单的叶子,提升到关乎人生哲学的层面。这种引人深思的体验,远超了我对一本“图鉴”的最初预期。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还能如此亲切地与读者交流。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读起来毫无压力,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长者在你身边,耐心地为你讲解着茶的奥秘。没有生硬的学术术语堆砌,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故事和贴切的比喻,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大量知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日本茶文化的门槛,让原本可能显得高深莫测的领域,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