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本草纲目》中的食药养生秘方
定价:39.80元
作者:薛丽君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388920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以中药为基础的食疗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美食的结合,一碗粥、一例汤、一道菜,只要加入适当的食材和药材,就成了滋补身体的药膳。本书为您介绍了《本草纲目》中较常见的各种食材和药材,以及生活妙用的理论基础,详细说明其特色及保健功效,并加上现代营养学的成分分析, 让您在活用这些食材和药材入菜时,可以有更完整的知识和营养概念。
内容提要
揭密《本草纲目》的食、药密码,用千年智慧养现代健康。食药同源,食物也像中草药一样,有”性味”之分和养生治病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达到相应的养生、食疗的目的。如,玉米须煎水降压、利水、消肿,萝卜煎汤宽中下气……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常见食材和药材,详细阐述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等养生妙用,并特别讲述了9种体质养生法,教会大家学会自测体质,学会利用食物和常见的中药材制作药膳调理体质。
目录
作者介绍
薛丽君,副教授,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任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副院长,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公共营养师、国际营养师等职业培训讲师,多次担任营养健康讲座讲师。和多家跨国公司有过营养产品开发的合作,对营养学和中医保健食疗的科学应用有极为丰富的经验。曾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2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性研究课题7项,主编及参编学术著作、科普著作、教材等10部以上,在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吃什么能治什么病”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饮食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境界。它提倡的不是盲目的进补,而是一种平衡的艺术——阴阳调和,寒热互济。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药食同源”的章节,发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蔬菜水果,在古代医家眼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这种视角上的转变,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日常饮食的认知。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厨房里的每一件调味品,不再仅仅关注它们的口感,更开始探究它们对身体内在机能的影响。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的购物清单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温和、平和、能够长期食用的食材,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活方式的重塑,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充满了智慧和温度,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信手拈来都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譬喻。比如在谈到脾胃调养时,他将人体的消化系统比作“后天之本的粮仓”,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其重要性。而且,在阐述某些偏方或验方时,作者会非常谨慎地加入“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的提醒,体现出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读者的责任心。我感觉自己不像是在读一本工具书,更像是在听一位慈祥的长者,结合他多年积累的经验,温柔而耐心地为你讲解如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导方式,让我对传统养生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更愿意去深入探究每一个细节背后的道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拿到手里就感觉像是捧着一部古籍。封面那种微微泛黄的质感,配上典雅的字体,让人一下子就穿越回了那个药香四溢的年代。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显得非常大气。很多地方使用了插图,线条流畅,对植物和药材的刻画细致入微,即便是像我这样对传统医学知之甚少的人,也能大致分辨出不同药材的形态特征。而且,纸张的选取也很有讲究,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感觉作者和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完全不是那种应付了事的“快餐读物”。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精神的对话,这种仪式感,是很多现代健康书籍所不具备的,让我对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这类传统养生书籍抱持着一丝疑虑,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或充满了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然而,这本书的论述逻辑清晰,每条养生建议的背后,都能感受到作者在尽可能地结合古籍的记载和实际的观察反馈进行论证,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感觉。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并没有固步自封于古代的智慧,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营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平衡等,使得古代的经验得以用现代的语言进行佐证和理解。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养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玄学,而成为了一门可以量化、可以实践的“生活科学”。我把它放在案头,时不时地翻阅,总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和对健康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整体结构,我发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药方,而是将养生理念融入了生活场景之中,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将深奥的传统理论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汤头歌诀,而是先从“四季养生”入手,结合不同节气的气候特点,循序渐进地介绍相应的调理方法。这种“因时制宜”的思路,非常符合我们现在追求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我尤其欣赏其中对食材“性味归经”的解释,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结合了日常烹饪的实际应用,比如红枣如何补气,枸杞如何明目,都写得有理有据,且操作性极强。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近期的身体状况,然后翻到相应的章节,寻找能够即刻实践的小方子,这种互动性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和实用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