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具人气的西点精选
定价:32.00元
作者:王安琪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64607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3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烘烤西点时,可以打开烤箱门吗?模具应如何清洗及保存?为什么蛋使用前需放在室温下回温?为什么蛋白会出现无法打发的情况?蛋白打发后,为什么需要分两次拌入蛋黄糊中?为什么打发鸡蛋时要隔水加热?提拉米苏是蛋糕还是慕斯?烤好的蛋糕为什么会塌陷?……通过阅读本书,你就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一本真正优秀的美食书籍,它散发出来的气息应该是温暖的,而非冰冷的科学公式。我不是科班出身,我的烘焙历程充满了各种“翻车”的灰暗时刻,所以我对那些只会用“克”和“毫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食谱心存芥蒂。我更欣赏那些能用更感性的语言来描述状态的指南,比如“面糊搅拌至看不见干粉,但依然保持轻微的阻力感”,或者“烤至边缘金黄,中心微微颤动”。这类描述能让我更好地调动我的感官去判断,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计时器。如果这本《具人气的西点精选 9787506460729》能够在这方面做得出色,哪怕只是在介绍几个基础的奶油霜制作时,能够详细描绘出不同温度下黄油的质地变化,那它就能成为我厨房里真正的“宝典”。此外,装帧设计也是一个隐形的加分项。如果它采用的是那种可以平摊在料理台上,油渍不易沾染的纸质,那简直是功德无量。毕竟,在热火朝天的制作过程中,谁有空去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本不能平放的书籍呢?实用性,永远是衡量一本“精选”作品是否“具人气”的试金石。
评分这本名为《具人气的西点精选 9787506460729》的书,光是书名就让人感受到一股热气腾腾、充满甜蜜诱惑的气息。我得说,作为一名资深的烘焙爱好者,我的厨房里已经堆满了各种食谱,但每当看到一本新的“精选”出现,那种“会不会找到下一个镇店之宝”的期待感总是难以抑制。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我没法描述具体的画面,但我猜想,它一定是用一种非常直观、令人垂涎的方式来呈现那些令人心动的甜点。我尤其关注那种真正能让普通家庭烘焙者也感到自信的作品。很多食谱书动辄就是法式复杂的慕斯或者需要专业设备的工艺,读起来压力山大。我更期待的是那种改良过的、更适合家庭烤箱和手法的配方,比如那些经典的曲奇、磅蛋糕或者玛芬,但要在这个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一点点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可能是一个独特的香料组合,或者是一种出乎意料的口感对比。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哪怕只是提供几个能让邻居们赞不绝口的“拿手好戏”,那它在我书架上的地位就稳固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步骤,而是能深入讲解每一个关键步骤背后的原理,比如为什么蛋白要打到这个状态,或者不同黄油的乳化效果有何差异。这种知识的传递,才是真正让食谱书脱离一次性使用价值的关键所在。
评分我对西点烘焙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带来的那种“掌控感”和“分享的快乐”。所以,一本好的食谱书,必须在如何“展示”和“分享”这些成品上给出一些思路。我期待这本书不只是教我如何做出美味的蛋糕,还能教我如何让它们看起来更具吸引力。这可能涉及到一些非常基础的装饰技巧——比如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拉出漂亮的奶油花纹,如何挑选合适的浆果来点缀,或者如何利用糖粉和可可粉进行简单的撒粉造型。这些“附加值”的展示,往往能让一个普通的家庭烘焙成果,瞬间提升到可以拿得出手的派对水准。而且,这种“美学教育”不应该被复杂化,它应该像和面一样,是每一个烘焙者都可以轻松掌握的基础技能。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搭配建议,比如这个榛果巧克力蛋糕最适合搭配哪种茶饮或者咖啡,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我买食谱书,图的不只是那一盘食物,更是围绕着这盘食物所构建起来的,那种美好的生活场景和人际互动。
评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快手”和“高效”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烘焙这件事上。我希望这本精选集里能包含一些真正能在半小时内从准备到进烤箱的甜点,当然,这种快手不能以牺牲风味为代价。比如,那些利用预拌粉或者一些巧妙替代品的“作弊”技巧,如果能被专业人士以一种不失格调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就太棒了。我特别关注那些“一碗法”(One-Bowl Method)的食谱,省去了洗碗的痛苦,极大地提升了烘焙的乐趣。而且,我希望能看到针对不同设备和不同食材的灵活调整建议。比如,烤箱脾气各异,高火和低火的差异巨大;再比如,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个“如果你的面粉吸水性强,请酌情减少液体”之类的变量提示,那么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就会大大拓宽,真正成为一本可以“伴随成长”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本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完美复刻的“说明书”。这种互动性和灵活性,才是现代食谱书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迷上了一种对传统烘焙的“解构与重组”的玩法,所以对于那些仅仅停留在“按部就班”层面的食谱书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对经典甜品界限的模糊和拓展。想象一下,如果这本书里能出现一些融合了亚洲食材,比如柚子、抹茶、或者某些地方特色红豆的西点创意,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我期待的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分子料理,而是那种接地气、却又充满惊喜的混搭。比如,一个经典的提拉米苏,能不能用某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酒类来替代马斯卡彭的醇厚?或者,一个布朗尼的基础配方里,能不能巧妙地融入一些酥脆的谷物颗粒,提升整体的层次感?阅读食谱,对我来说,就像是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每一个配料的比例、每一步操作的时机,都构建了一个微型的叙事结构。如果这本书的作者能够像一位优秀的导游一样,不仅告诉我怎么走,还告诉我这条路为什么这样铺设,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出了食物本身,上升到了对“美味哲学”的探讨。我甚至希望看到作者在配方旁边,分享一些他们自己试验失败的经历,那种坦诚的分享,比任何完美的展示都更具有说服力和亲切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