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验光员 技师·高级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眼镜验光员 技师·高级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 编
图书标签:
  • 验光师
  • 眼镜验光
  • 职业资格
  • 技能培训
  • 技师
  • 高级技师
  • 眼科
  • 视光学
  • 培训教程
  • 国家职业资格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0456849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9352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眼镜验光员(技师 高级技师)》的章对应于《标准》的“职业功能”,节对应于《标准》的“工作内容”,节中阐述的内容对应于《标准》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共包括5本,《眼镜验光员(技师高级技师)》为其中一本。适用于对眼镜验光员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培训,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也是眼镜验光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内容简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眼镜验光员(技师 高级技师)》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眼镜验光员》(2007年修订)要求编写,是眼镜验光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眼镜验光员(技师高级技师)》介绍了眼镜验光员技师、高级技师应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涉及特殊视功能检测、双眼视功能检测、调节与集合的检测、确定处方、验配角膜接触镜、培训与指导等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眼镜验光员(技师)1
第1章 基础检查1
第1节 特殊视功能检查2
学习单元1 对比敏感度视力检测2
学习单元2 光视觉检测10
学习单元3 色视觉检测16
第2节 双眼视功能检测22
学习单元1 正常双眼视检测22
学习单元2 异常双眼视检测42

第2章 屈光检查57
第1节 调节与集合的检测58
学习单元1 眼的调节58
学习单元2 眼的聚散71
第2节 确定处方83
学习单元1 开具等像镜处方83
学习单元2 开具眼球震颤的矫正处方89

第3章 验配角膜接触镜95
第1节 验配特殊角膜接触镜96
学习单元1 验配硬质角膜接触镜96
学习单元2 验配色盲和圆锥角膜接触镜112
第2节 角膜接触镜的检测126
学习单元1 检测软性角膜接触镜参数126
学习单元2 检测硬质角膜接触镜基弧129

第4章 培训与指导135
第1节 培训136
学习单元1 理论教学136
学习单元2 理论考核试题的编写140
第2节 指导144
学习单元1 实训教学指导144
学习单元2 眼镜验光专业常用英语会话149

第二部分 眼镜验光员(高级技师)167
第5章 基础检查167
第1节 特殊视功能检查168
学习单元1 视野的检测168
学习单元2 低视力助视器的配前检测172
第2节 双眼视功能检测181
学习单元1 眼球运动181
学习单元2 ACA比率的检测191
学习单元3 双眼视异常分析方法196
学习单元4 注视异常的检测207

第6章 屈光检查215
第1节 验光216
学习单元1 低视力的屈光检测216
学习单元2 屈光相关手术后的屈光检测231
第2节 确定处方240
学习单元1 低视力助视器处方240
学习单元2 弱视的验光处方279
第3节 视觉训练285
学习单元1 双眼视异常的矫治和视觉训练285
学习单元2 弱视的矫治和视觉训练300

第7章 培训与指导305
第1节 培训306
学习单元1 撰写工作总结306
学习单元2 制作教学幻灯309
第2节 指导314
学习单元1 实训考核试题的编写314
学习单元2 阅读眼镜验光专业英语资料319
中英文索引332
参考文献335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眼镜验光员(技师)
  �c第1章 基础检查
  第1节 特殊视功能检查
  学习单元1 对比敏感度视力检测
  学习目标
  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能够掌握对比敏感度的概念,理解其测量原理和正常对比敏感度曲线的意义。能够用对比敏感度图表进行对比敏感度视力的测定,绘制对比敏感度曲线。了解不同眼病所引起的对比敏感度的变化,能利用对比敏感度曲线进行简单的分析。
  知识要求
  一、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测定原理
  1.视力和对比敏感度
  临床上用于检查视力的视力表,是由不同大小的高对比度的E字、字母或数字组成,所以视力是检测在高对比度下眼的分辨能力。在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不同对比度的情况,高对比度的视力表不能反映出不同对比度情况下的视觉分辨能力。
  高对比度的视力表的检查能发现相对较小的屈光状态的改变,是用来描述因为球性离焦模糊引起分辨能力的改变的非常有用的标准。但是,很多其他类型的不是由于球性离焦模糊而导致的视觉丧失和视觉改变,如白内障、青光眼。不规则散光等,则不能用常用的视力检查来发现。
  对比敏感度测量两个变量:大小和对比,视力只测量一个变量:大小。
  对比敏感度测量和听力测试非常类似,听力测试同样要检测不同声频下患者能察觉到的最低响度。
  2.视觉信息加工的通道模型
  人们所看到的任何物体均可被分解为一系列的空间频率及通道,通道为尺寸选择性的。人们的视觉系统用不同的通道去看到一个高和低对比度的状态。
  通道模型代表视觉细胞或通道处理所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如不同色彩、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对比度及不同运动状态。每个视觉通道收集了所看到的不同方面的各种信息,分别将它们转到大脑进行加工并整合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前言/序言

  为推动眼镜验光员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在眼镜验光员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完成《国家职业标准·眼镜验光员》(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参加《标准》编写和审定的专家及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I系列教程。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紧贴《标准>要求,内容上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眼镜验光员职业活动领域,按照职业功能模块分级别编写。
《眼科检查与视觉矫正实用指南》 内容梗概 本书是一部面向眼科专业人员、视光师、验光师以及对眼部健康和视觉矫正感兴趣的读者的综合性实用指南。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眼科检查的基本理论、技术操作、常见眼病的诊断与处理,以及各类视觉矫正方法的原理、应用与评估。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实用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客户。 第一部分:眼部解剖与生理基础 在深入探讨眼部检查技术之前,理解眼睛的结构与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部分将从宏观到微观,详细阐述眼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生理学特性。 眼球壁的结构与功能: 角膜: 作为眼睛最外层、透明的前屈光介质,本书将详细介绍角膜的五层结构(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其屈光力在眼球总屈光力中的占比,以及角膜的营养供应和再生能力。特别会讨论角膜的曲率、透明性的影响因素(如细胞健康、水分含量、结构完整性)以及常见角膜疾病(如角膜炎、角膜溃疡、圆锥角膜)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巩膜: 覆盖眼球后五分之四部分的白色纤维膜,本书将阐述其保护眼球、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并提及巩膜的厚度变化、血管分布以及与眼部运动肌肉的附着关系。常见巩膜疾病(如巩膜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也将有所涉及。 脉络膜: 位于巩膜内侧、视网膜外侧的血管层,本书将重点介绍其丰富的血管网络对视网膜提供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以及其产生黑色素以吸收杂散光、提高成像质量的作用。脉络膜病变(如脉络膜炎、脉络膜出血)的鉴别诊断会作为重点。 葡萄膜: 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本书将独立分析其中前两部分。 虹膜: 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入眼球光线量的“相机光圈”。本书将详述虹膜的结构(前界层、中层、后界层)、肌肉(括约肌和散大肌)的神经支配,以及其在调节光线、形成眼色等方面的作用。虹膜炎、虹膜萎缩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将得到阐述。 睫状体: 包含睫状肌和睫状上皮,本书将深入剖析睫状肌收缩和舒张时对晶状体悬韧带和晶状体曲度的影响,从而实现人眼的调节功能。睫状体的功能障碍与调节性视疲劳、老花眼等的关系也将被探讨。 屈光介质: 构成眼球内的透明结构,它们协同工作将光线聚焦于视网膜。 房水: 填充于角膜与虹膜、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前房和后房。本书将详细介绍房水的生成(睫状体上皮分泌)、循环(通过瞳孔和房角排出)以及其维持眼内压的作用。房水生成与排出的失衡是导致青光眼的重要原因,本书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晶状体: 位于虹膜后方的透明双凸透镜,本书将阐述晶状体的生长、营养供应(主要来自房水),以及其屈光力与弹性。晶状体功能异常,如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的类型、病因、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技术概述。 玻璃体: 填充于晶状体后方与视网膜之间的凝胶状物质。本书将介绍玻璃体的组成(主要是水和胶原纤维)、透明性对视觉的重要性,以及玻璃体退行性变(如飞蚊症)和玻璃体积血等临床表现。 视网膜: 眼球内感光组织,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本书将详细讲解视网膜的结构层次(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等),重点介绍视锥细胞(负责色彩和精细视觉)和视杆细胞(负责弱光视觉)的功能。黄斑(中心凹)作为视网膜感光最敏感区域,以及视盘(视神经乳头)作为视神经纤维汇聚之处,其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性将得到突出。视网膜血管的分布与营养供应,以及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方法。 视神经: 负责将视网膜接收到的视觉信号传递至大脑。本书将介绍视神经的组成(神经节细胞轴突汇聚形成),其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视神经病变(如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和检查方法。 第二部分:眼部检查技术与设备 本部分将系统介绍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所需的各种技术和仪器设备,强调操作规范、数据解读以及鉴别诊断。 视力检查: 远视力和近视力: 介绍标准视力表(如E字表、C字表、Snellen视力表)的使用方法、测量距离,以及如何记录和评估。探讨影响视力的各种因素(屈光不正、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等)。 对比敏感度: 介绍对比敏感度测试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在诊断早期视功能下降(尤其在某些眼病中)中的应用。 色觉检查: 介绍色盲、色弱的检查方法(如100色板、石原色盲表),及其在某些职业选择和遗传咨询中的意义。 屈光检查: 主观验光: 详细阐述镜片法验光(散瞳与否)、验光流程(初步测量、散光轴位与度数测定、球镜与柱镜组合、最小散光法/最大集合法、双眼平衡等)。介绍各种验光辅助工具(如验光镜架、插片箱)。 客观验光: 介绍电脑验光仪(自动折光仪)的工作原理、操作规范、测量误差的分析,以及其在初步评估屈光状态和作为主观验光辅助手段的应用。 屈光不正的分类与诊断: 详细讲解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的类型、病因、临床表现和屈光度数的表示方法。 眼压测量: 接触式眼压计: 介绍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的工作原理、操作规范、测量步骤,以及其准确性。 非接触式眼压计: 介绍空气冲击眼压计的原理、优点(无接触、操作简便)和局限性(可能受角膜厚度等因素影响)。 眼压的正常范围与波动: 阐述眼压的昼夜变化、测量注意事项,以及眼压与青光眼的关联性。 角膜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详细介绍裂隙灯的基本操作、光照方式(如狭缝光、散焦光、滤光片使用),以及如何观察角膜的上皮、基质、内皮的结构,发现角膜病变(如异物、糜烂、浑浊、水肿、新生血管)。 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 介绍测量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和地形图的原理,及其在配戴隐形眼镜、诊断圆锥角膜、术前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角膜厚度测量(Pachymetry): 介绍其原理和临床意义,特别是在青光眼评估中的作用。 前房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 评估前房深度、房水清亮度,以及虹膜与晶状体的位置关系。 房角镜检查: 介绍不同类型房角镜(如Gonisioscopic lens)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评估房角的开放程度,诊断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 观察晶状体的透明性,识别白内障的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如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 眼底检查: 检眼镜(Direct Ophthalmoscope): 介绍其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观察视盘、视网膜血管、视网膜(包括黄斑和周边部)的形态。 间接检眼镜(Indirect Ophthalmoscope): 介绍其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观察周边视网膜病变中的优势。 裂隙灯显微镜配合 the lens(如90D, 78D, 60D): 介绍其高分辨率的眼底成像能力,对于精细观察视网膜病变的价值。 眼底照相机/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介绍其无接触、快速成像的特点,以及其在记录、监测眼底病变和辅助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特别会提及OCT在视网膜厚度测量、视网膜结构分析方面的突出优势。 眼球运动与双眼视功能检查: 眼球运动: 检查眼球的运动范围、速度、方向,以及是否存在眼球震颤。 集合与散开: 介绍测量近距离物体时双眼向内集合和向外分开的能力。 隐斜视与显斜视: 介绍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三棱镜法等检查方法,以及其在评估眼位不正、视疲劳等方面的意义。 立体视检查: 介绍立体视的功能评估方法(如Titmus立体视测试)。 第三部分:常见眼病诊断与鉴别 本部分将聚焦于临床上常见的眼部疾病,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到基本的处理原则进行详细阐述,并强调与其他眼病的鉴别。 屈光不正及其相关并发症: 详细分析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它们可能引起的视疲劳、弱视、斜视等问题。 干眼症: 介绍干眼症的定义、分型(如泪液分泌减少型、蒸发过强型)、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部干涩、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以及诊断方法(如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 结膜炎: 介绍不同类型结膜炎(如细菌性、病毒性、过敏性、特发性)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分泌物性质、充血类型)、诊断和治疗原则。 角膜疾病: 深入探讨角膜炎(感染性、免疫性)、角膜溃疡、角膜水肿、圆锥角膜等疾病的诊断要点,以及角膜移植等治疗手段的概述。 青光眼: 详细介绍青光眼(开角型、闭角型)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视野缺损、视盘改变、眼压升高)以及诊断流程。强调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性。 白内障: 按照不同类型(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和发展阶段,详细描述白内障的临床症状和检查发现,以及现代白内障手术(如超声乳化)的适应症和术后视力恢复。 视网膜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详细阐述糖尿病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损害机制,以及非增殖期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筛查和治疗(如激光光凝、抗VEGF治疗)。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 介绍其干性和湿性两种主要类型,危险因素,以及早期症状(如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视网膜脱离: 讲解其发生机制(孔源性、非孔源性),临床表现(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视力急剧下降),以及手术治疗(如巩膜环扎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的原理。 眼外伤: 介绍不同类型的眼外伤(如钝挫伤、穿通伤、化学伤),紧急处理原则,以及后续的诊断与治疗。 第四部分:视觉矫正方法与应用 本部分将全面介绍眼镜、隐形眼镜、屈光手术等主要的视觉矫正手段,包括其原理、适应症、禁忌症、配戴与使用指导,以及效果评估。 眼镜配戴: 镜片种类: 介绍单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抗疲劳镜片、防蓝光镜片、变色镜片等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人群。 镜架选择: 考虑脸型、瞳距、瞳高、鼻梁适应性、材质等因素。 验配流程与质量控制: 强调精准验光、镜片加工、装配规范,以及验配后的适应性评估。 特殊眼镜: 如偏光镜、驾驶镜、运动眼镜等的特殊功能。 隐形眼镜: 材料与类型: 软性隐形眼镜(日抛、月抛、年抛)、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的特点。 配戴与护理: 详细指导初次配戴、日常清洁、消毒、存放,以及眼部卫生。 适应症与禁忌症: 哪些人群适合配戴,哪些情况不适合。 隐形眼镜相关眼病: 角膜感染、角膜缺氧、过敏反应等的预防与处理。 角膜塑形镜(OK镜): 介绍其原理、配戴时间、适用人群,以及在延缓近视进展中的作用。 屈光手术: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原理、适应症、禁忌症、术前检查、术中与术后注意事项。 PR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切削术): 原理、适用人群、与LASIK的比较。 ICL(眼内晶体植入术): 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尤其适用于高度近视或角膜条件不佳者。 老视矫正手术: 如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等。 视觉训练与视功能康复: 弱视训练: 介绍遮盖疗法、光栅训练、电刺激等方法。 斜视矫正: 训练、眼镜矫正、手术等。 视疲劳管理: 视觉卫生、眼保健操、改善工作环境等。 第五部分:眼科伦理、法律与职业发展 本部分将探讨眼科和视光领域从业人员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途径。 职业伦理与责任: 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保密原则、诚信服务。 法律法规: 涉及医疗执业许可、药品管理、医疗器械注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规定。 病历书写规范: 准确、完整、客观地记录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 继续教育与专业发展: 参加学术会议、阅读专业期刊、掌握新技术、新理念,以及不同职业等级的晋升路径。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助力其在眼科和视光领域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最终为提高全民视觉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让我对“高级技师”这个称谓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掌握了基础的验光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复杂的眼部状况下,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判断和专业的处理。我重点关注了书中关于“特殊验光”的部分,比如如何为有隐形眼镜配戴史的顾客进行验光,如何处理有眼部疾病史的顾客,以及一些关于弱视、老花等更复杂情况的验光技巧。这些章节的内容,比我之前接触到的任何关于验光的资料都要详细和深入。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而是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书中的案例分析也相当到位,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这些内容时,是带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那些宝贵的“秘诀”倾囊相授。对于那些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眼镜验光技师,甚至向高级技师迈进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宝典”。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条通往专业巅峰的道路指引。

评分

从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来看,它显然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的培训教材,而非泛泛的科普读物。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内页的印刷清晰,图片和图表的质量也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阐释,往往会引用相关的医学研究或者标准,这使得内容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例如,在谈论儿童视力发育和近视防控时,书中引用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数据和行业指南,这对于我理解当下青少年视力问题的严峻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给出了很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记得有一段讲到如何处理“主观验光与客观验光结果不符”的情况,书中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判断和调整策略,并详细说明了每种策略背后的逻辑。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专业技能,是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并作出最优决策的能力。对于想要进入验光行业,或者希望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全面的学习路径。

评分

这本书我看了好一阵子了,当初买它纯粹是出于好奇,想着眼镜店里那些验光师,他们到底是怎么通过那些奇奇怪怪的镜片和仪器,就能“看穿”我们的眼睛问题的?拿到书的时候,说实话,封面设计挺朴实的,没有什么花哨的图画,就是很直观地告诉你它讲的是什么。翻开第一页,一开始的文字量确实不小,有很多关于眼球结构、屈光不正原理的基础知识,我承认,有些医学术语一开始看得我有点晕,但好在作者的讲解还算是循序渐进,配合着书里的图示,慢慢地也能理解个大概。尤其是一些关于远视、近视、散光形成原因的解释,比起我以前在网上随便搜搜的零散信息,这本书给出了更系统、更深入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为什么会近视”,而是会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晶状体调节能力等多个角度去剖析,让你对眼睛的生理功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它还会提到一些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我特别在意,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视力下降是“命中注定”或者“用眼过度”那么简单,但这本书会让你意识到,事情远比这复杂,它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我不是专业的验光师,但读完这部分内容,我对自己的眼睛多了一些敬畏,也对那些能精准诊断眼睛问题的人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眼镜验光员 技师·高级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只是觉得或许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选择配镜的“小窍门”。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尤其是深入到关于各种验光仪器的操作和原理部分时,我才意识到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远超我的想象。它详细讲解了哪些是眼压计、哪些是自动验光仪,它们各自有什么功能,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细节。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视功能检查”的那几章,里面涉及到的立体视、集合、分散功能等等,这些词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书里配的插图非常写实,能清楚地看到仪器上的各个按钮和显示屏,甚至还有操作步骤的图解,跟着图一步一步地去看,感觉就像真的在旁边有人手把手教学一样。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操作流程,而是深入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进行这些检查,以及每个检查结果代表着什么。比如,为什么要做遮盖试验?它又是如何反映眼睛是否存在斜视问题的?这些疑问在书中都得到了解答。对于那些想要系统学习验光技术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我甚至开始想象,如果我在配镜时遇到的是这样一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验光师,我的视力问题会不会早就得到了更科学的解决?

评分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莫过于它对“验光”这个过程的重新定义。在我过去的认知里,验光可能就是坐在椅子上,看着字母表,然后说“E”和“F”哪个更清楚。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验光远不止于此,它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更是一门精细的艺术。书中关于“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章节,简直让我叹为观止。那个可以前后旋转、调节度数的复杂仪器,被书中详细地分解了每一个功能,并且讲解了如何利用它来精确定位顾客的屈光度、散光轴向和度数,甚至还有如何调整瞳距的细致说明。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一些“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观察顾客的眼球运动来判断其是否放松,如何通过引导性提问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这些内容并不是死板的教科书条文,而是融合了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它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是关于“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做得更好”。读到后面,我甚至能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职业的敬畏和对顾客负责任的态度。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验光师不仅仅是配镜师,他们更是眼睛健康的守护者,是专业知识和细致服务的结合体。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通俗易懂,贴合实际,好评!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这本是眼镜验光员技师级别的教材里面主要涉及的视功能的检测和训练,如果有需要请购买

评分

真是不建议购买,这个,太简单,网站的资料还要比这个收益性一点。

评分

书的内容很不错,而且印刷很精致。

评分

挺好的质量不错

评分

非常好的,很满意的,满分哦~

评分

东西不错,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