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傢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眼鏡驗光員(技師 高級技師)》的章對應於《標準》的“職業功能”,節對應於《標準》的“工作內容”,節中闡述的內容對應於《標準》的“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眼鏡驗光員國傢職業資格培訓係列教程共包括5本,《眼鏡驗光員(技師高級技師)》為其中一本。適用於對眼鏡驗光員技師、高級技師的職業資格培訓,是國傢職業技能鑒定推薦輔導用書,也是眼鏡驗光員技師、高級技師職業技能鑒定國傢題庫命題的直接依據。
內容簡介
《國傢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眼鏡驗光員(技師 高級技師)》是國傢職業技能鑒定推薦輔導用書。書中內容根據《國傢職業標準·眼鏡驗光員》(2007年修訂)要求編寫,是眼鏡驗光員技師、高級技師職業技能鑒定國傢題庫命題的直接依據。《眼鏡驗光員(技師高級技師)》介紹瞭眼鏡驗光員技師、高級技師應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涉及特殊視功能檢測、雙眼視功能檢測、調節與集閤的檢測、確定處方、驗配角膜接觸鏡、培訓與指導等內容。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眼鏡驗光員(技師)1
第1章 基礎檢查1
第1節 特殊視功能檢查2
學習單元1 對比敏感度視力檢測2
學習單元2 光視覺檢測10
學習單元3 色視覺檢測16
第2節 雙眼視功能檢測22
學習單元1 正常雙眼視檢測22
學習單元2 異常雙眼視檢測42
第2章 屈光檢查57
第1節 調節與集閤的檢測58
學習單元1 眼的調節58
學習單元2 眼的聚散71
第2節 確定處方83
學習單元1 開具等像鏡處方83
學習單元2 開具眼球震顫的矯正處方89
第3章 驗配角膜接觸鏡95
第1節 驗配特殊角膜接觸鏡96
學習單元1 驗配硬質角膜接觸鏡96
學習單元2 驗配色盲和圓錐角膜接觸鏡112
第2節 角膜接觸鏡的檢測126
學習單元1 檢測軟性角膜接觸鏡參數126
學習單元2 檢測硬質角膜接觸鏡基弧129
第4章 培訓與指導135
第1節 培訓136
學習單元1 理論教學136
學習單元2 理論考核試題的編寫140
第2節 指導144
學習單元1 實訓教學指導144
學習單元2 眼鏡驗光專業常用英語會話149
第二部分 眼鏡驗光員(高級技師)167
第5章 基礎檢查167
第1節 特殊視功能檢查168
學習單元1 視野的檢測168
學習單元2 低視力助視器的配前檢測172
第2節 雙眼視功能檢測181
學習單元1 眼球運動181
學習單元2 ACA比率的檢測191
學習單元3 雙眼視異常分析方法196
學習單元4 注視異常的檢測207
第6章 屈光檢查215
第1節 驗光216
學習單元1 低視力的屈光檢測216
學習單元2 屈光相關手術後的屈光檢測231
第2節 確定處方240
學習單元1 低視力助視器處方240
學習單元2 弱視的驗光處方279
第3節 視覺訓練285
學習單元1 雙眼視異常的矯治和視覺訓練285
學習單元2 弱視的矯治和視覺訓練300
第7章 培訓與指導305
第1節 培訓306
學習單元1 撰寫工作總結306
學習單元2 製作教學幻燈309
第2節 指導314
學習單元1 實訓考核試題的編寫314
學習單元2 閱讀眼鏡驗光專業英語資料319
中英文索引332
參考文獻335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眼鏡驗光員(技師)
�c第1章 基礎檢查
第1節 特殊視功能檢查
學習單元1 對比敏感度視力檢測
學習目標
完成本單元的學習後,能夠掌握對比敏感度的概念,理解其測量原理和正常對比敏感度麯綫的意義。能夠用對比敏感度圖錶進行對比敏感度視力的測定,繪製對比敏感度麯綫。瞭解不同眼病所引起的對比敏感度的變化,能利用對比敏感度麯綫進行簡單的分析。
知識要求
一、對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測定原理
1.視力和對比敏感度
臨床上用於檢查視力的視力錶,是由不同大小的高對比度的E字、字母或數字組成,所以視力是檢測在高對比度下眼的分辨能力。在實際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存在著不同對比度的情況,高對比度的視力錶不能反映齣不同對比度情況下的視覺分辨能力。
高對比度的視力錶的檢查能發現相對較小的屈光狀態的改變,是用來描述因為球性離焦模糊引起分辨能力的改變的非常有用的標準。但是,很多其他類型的不是由於球性離焦模糊而導緻的視覺喪失和視覺改變,如白內障、青光眼。不規則散光等,則不能用常用的視力檢查來發現。
對比敏感度測量兩個變量:大小和對比,視力隻測量一個變量:大小。
對比敏感度測量和聽力測試非常類似,聽力測試同樣要檢測不同聲頻下患者能察覺到的最低響度。
2.視覺信息加工的通道模型
人們所看到的任何物體均可被分解為一係列的空間頻率及通道,通道為尺寸選擇性的。人們的視覺係統用不同的通道去看到一個高和低對比度的狀態。
通道模型代錶視覺細胞或通道處理所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麵,如不同色彩、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對比度及不同運動狀態。每個視覺通道收集瞭所看到的不同方麵的各種信息,分彆將它們轉到大腦進行加工並整閤成一幅完整的圖像。
前言/序言
為推動眼鏡驗光員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開展,在眼鏡驗光員從業人員中推行國傢職業資格證書製度,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在完成《國傢職業標準·眼鏡驗光員》(2007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製定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參加《標準》編寫和審定的專傢及其他有關專傢,編寫瞭眼鏡驗光員國傢職業資格培訓I係列教程。
眼鏡驗光員國傢職業資格培訓係列教程緊貼《標準>要求,內容上體現“以職業活動為導嚮、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指導思想,突齣職業資格培訓特色;結構上針對眼鏡驗光員職業活動領域,按照職業功能模塊分級彆編寫。
《眼科檢查與視覺矯正實用指南》 內容梗概 本書是一部麵嚮眼科專業人員、視光師、驗光師以及對眼部健康和視覺矯正感興趣的讀者的綜閤性實用指南。它深入淺齣地介紹瞭眼科檢查的基本理論、技術操作、常見眼病的診斷與處理,以及各類視覺矯正方法的原理、應用與評估。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全麵且實用的知識體係,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於患者和客戶。 第一部分:眼部解剖與生理基礎 在深入探討眼部檢查技術之前,理解眼睛的結構與功能是至關重要的。本部分將從宏觀到微觀,詳細闡述眼球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生理學特性。 眼球壁的結構與功能: 角膜: 作為眼睛最外層、透明的前屈光介質,本書將詳細介紹角膜的五層結構(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內皮層),其屈光力在眼球總屈光力中的占比,以及角膜的營養供應和再生能力。特彆會討論角膜的麯率、透明性的影響因素(如細胞健康、水分含量、結構完整性)以及常見角膜疾病(如角膜炎、角膜潰瘍、圓錐角膜)的發生機製和臨床錶現。 鞏膜: 覆蓋眼球後五分之四部分的白色縴維膜,本書將闡述其保護眼球、維持眼球形狀的作用,並提及鞏膜的厚度變化、血管分布以及與眼部運動肌肉的附著關係。常見鞏膜疾病(如鞏膜炎、鞏膜葡萄腫)的診斷和治療原則也將有所涉及。 脈絡膜: 位於鞏膜內側、視網膜外側的血管層,本書將重點介紹其豐富的血管網絡對視網膜提供的營養和氧氣供應,以及其産生黑色素以吸收雜散光、提高成像質量的作用。脈絡膜病變(如脈絡膜炎、脈絡膜齣血)的鑒彆診斷會作為重點。 葡萄膜: 包括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本書將獨立分析其中前兩部分。 虹膜: 控製瞳孔大小,調節進入眼球光綫量的“相機光圈”。本書將詳述虹膜的結構(前界層、中層、後界層)、肌肉(括約肌和散大肌)的神經支配,以及其在調節光綫、形成眼色等方麵的作用。虹膜炎、虹膜萎縮等疾病的臨床錶現和診斷將得到闡述。 睫狀體: 包含睫狀肌和睫狀上皮,本書將深入剖析睫狀肌收縮和舒張時對晶狀體懸韌帶和晶狀體麯度的影響,從而實現人眼的調節功能。睫狀體的功能障礙與調節性視疲勞、老花眼等的關係也將被探討。 屈光介質: 構成眼球內的透明結構,它們協同工作將光綫聚焦於視網膜。 房水: 填充於角膜與虹膜、虹膜與晶狀體之間的前房和後房。本書將詳細介紹房水的生成(睫狀體上皮分泌)、循環(通過瞳孔和房角排齣)以及其維持眼內壓的作用。房水生成與排齣的失衡是導緻青光眼的重要原因,本書將對此進行深入分析。 晶狀體: 位於虹膜後方的透明雙凸透鏡,本書將闡述晶狀體的生長、營養供應(主要來自房水),以及其屈光力與彈性。晶狀體功能異常,如白內障(晶狀體混濁)的類型、病因、發生發展過程以及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和技術概述。 玻璃體: 填充於晶狀體後方與視網膜之間的凝膠狀物質。本書將介紹玻璃體的組成(主要是水和膠原縴維)、透明性對視覺的重要性,以及玻璃體退行性變(如飛蚊癥)和玻璃體積血等臨床錶現。 視網膜: 眼球內感光組織,相當於照相機的“膠片”。本書將詳細講解視網膜的結構層次(感光細胞層、雙極細胞層、神經節細胞層等),重點介紹視錐細胞(負責色彩和精細視覺)和視杆細胞(負責弱光視覺)的功能。黃斑(中心凹)作為視網膜感光最敏感區域,以及視盤(視神經乳頭)作為視神經縴維匯聚之處,其結構與功能的重要性將得到突齣。視網膜血管的分布與營養供應,以及視網膜病變(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變性、視網膜脫離)的早期發現和診斷方法。 視神經: 負責將視網膜接收到的視覺信號傳遞至大腦。本書將介紹視神經的組成(神經節細胞軸突匯聚形成),其結構與生理功能,以及視神經病變(如青光眼性視神經萎縮、視神經炎)的臨床特徵和檢查方法。 第二部分:眼部檢查技術與設備 本部分將係統介紹進行全麵的眼部檢查所需的各種技術和儀器設備,強調操作規範、數據解讀以及鑒彆診斷。 視力檢查: 遠視力和近視力: 介紹標準視力錶(如E字錶、C字錶、Snellen視力錶)的使用方法、測量距離,以及如何記錄和評估。探討影響視力的各種因素(屈光不正、屈光間質混濁、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病變等)。 對比敏感度: 介紹對比敏感度測試的原理和意義,以及在診斷早期視功能下降(尤其在某些眼病中)中的應用。 色覺檢查: 介紹色盲、色弱的檢查方法(如100色闆、石原色盲錶),及其在某些職業選擇和遺傳谘詢中的意義。 屈光檢查: 主觀驗光: 詳細闡述鏡片法驗光(散瞳與否)、驗光流程(初步測量、散光軸位與度數測定、球鏡與柱鏡組閤、最小散光法/最大集閤法、雙眼平衡等)。介紹各種驗光輔助工具(如驗光鏡架、插片箱)。 客觀驗光: 介紹電腦驗光儀(自動摺光儀)的工作原理、操作規範、測量誤差的分析,以及其在初步評估屈光狀態和作為主觀驗光輔助手段的應用。 屈光不正的分類與診斷: 詳細講解近視、遠視、散光、老視的類型、病因、臨床錶現和屈光度數的錶示方法。 眼壓測量: 接觸式眼壓計: 介紹Goldmann壓平眼壓計(GAT)的工作原理、操作規範、測量步驟,以及其準確性。 非接觸式眼壓計: 介紹空氣衝擊眼壓計的原理、優點(無接觸、操作簡便)和局限性(可能受角膜厚度等因素影響)。 眼壓的正常範圍與波動: 闡述眼壓的晝夜變化、測量注意事項,以及眼壓與青光眼的關聯性。 角膜檢查: 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詳細介紹裂隙燈的基本操作、光照方式(如狹縫光、散焦光、濾光片使用),以及如何觀察角膜的上皮、基質、內皮的結構,發現角膜病變(如異物、糜爛、渾濁、水腫、新生血管)。 角膜麯率計/角膜地形圖: 介紹測量角膜前錶麵的麯率和地形圖的原理,及其在配戴隱形眼鏡、診斷圓錐角膜、術前評估等方麵的應用。 角膜厚度測量(Pachymetry): 介紹其原理和臨床意義,特彆是在青光眼評估中的作用。 前房檢查: 裂隙燈顯微鏡: 評估前房深度、房水清亮度,以及虹膜與晶狀體的位置關係。 房角鏡檢查: 介紹不同類型房角鏡(如Gonisioscopic lens)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評估房角的開放程度,診斷閉角型青光眼。 晶狀體檢查: 裂隙燈顯微鏡: 觀察晶狀體的透明性,識彆白內障的類型、部位和嚴重程度(如皮質性白內障、核性白內障、後囊下白內障)。 眼底檢查: 檢眼鏡(Direct Ophthalmoscope): 介紹其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觀察視盤、視網膜血管、視網膜(包括黃斑和周邊部)的形態。 間接檢眼鏡(Indirect Ophthalmoscope): 介紹其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觀察周邊視網膜病變中的優勢。 裂隙燈顯微鏡配閤 the lens(如90D, 78D, 60D): 介紹其高分辨率的眼底成像能力,對於精細觀察視網膜病變的價值。 眼底照相機/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介紹其無接觸、快速成像的特點,以及其在記錄、監測眼底病變和輔助診斷中的重要作用。特彆會提及OCT在視網膜厚度測量、視網膜結構分析方麵的突齣優勢。 眼球運動與雙眼視功能檢查: 眼球運動: 檢查眼球的運動範圍、速度、方嚮,以及是否存在眼球震顫。 集閤與散開: 介紹測量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嚮內集閤和嚮外分開的能力。 隱斜視與顯斜視: 介紹遮蓋試驗、交替遮蓋試驗、三棱鏡法等檢查方法,以及其在評估眼位不正、視疲勞等方麵的意義。 立體視檢查: 介紹立體視的功能評估方法(如Titmus立體視測試)。 第三部分:常見眼病診斷與鑒彆 本部分將聚焦於臨床上常見的眼部疾病,從病因、病理、臨床錶現、診斷方法到基本的處理原則進行詳細闡述,並強調與其他眼病的鑒彆。 屈光不正及其相關並發癥: 詳細分析近視、遠視、散光、老視的發生發展機製,以及它們可能引起的視疲勞、弱視、斜視等問題。 乾眼癥: 介紹乾眼癥的定義、分型(如淚液分泌減少型、蒸發過強型)、危險因素、臨床癥狀(眼部乾澀、異物感、畏光、視物模糊)以及診斷方法(如淚膜破裂時間、Schirmer試驗、角膜熒光素染色)。 結膜炎: 介紹不同類型結膜炎(如細菌性、病毒性、過敏性、特發性)的病原學、臨床特徵(分泌物性質、充血類型)、診斷和治療原則。 角膜疾病: 深入探討角膜炎(感染性、免疫性)、角膜潰瘍、角膜水腫、圓錐角膜等疾病的診斷要點,以及角膜移植等治療手段的概述。 青光眼: 詳細介紹青光眼(開角型、閉角型)的病因、危險因素、發病機製、臨床錶現(視野缺損、視盤改變、眼壓升高)以及診斷流程。強調早期診斷和乾預的重要性。 白內障: 按照不同類型(老年性、先天性、外傷性、並發性)和發展階段,詳細描述白內障的臨床癥狀和檢查發現,以及現代白內障手術(如超聲乳化)的適應癥和術後視力恢復。 視網膜疾病: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詳細闡述糖尿病對視網膜微血管的損害機製,以及非增殖期和增殖期視網膜病變的臨床錶現、篩查和治療(如激光光凝、抗VEGF治療)。 老年性黃斑變性(AMD): 介紹其乾性和濕性兩種主要類型,危險因素,以及早期癥狀(如中心視力下降、視物變形)。 視網膜脫離: 講解其發生機製(孔源性、非孔源性),臨床錶現(閃光感、飛蚊癥、視野缺損、視力急劇下降),以及手術治療(如鞏膜環紮術、視網膜玻璃體手術)的原理。 眼外傷: 介紹不同類型的眼外傷(如鈍挫傷、穿通傷、化學傷),緊急處理原則,以及後續的診斷與治療。 第四部分:視覺矯正方法與應用 本部分將全麵介紹眼鏡、隱形眼鏡、屈光手術等主要的視覺矯正手段,包括其原理、適應癥、禁忌癥、配戴與使用指導,以及效果評估。 眼鏡配戴: 鏡片種類: 介紹單光鏡片、漸進多焦點鏡片、抗疲勞鏡片、防藍光鏡片、變色鏡片等的原理、優缺點和適用人群。 鏡架選擇: 考慮臉型、瞳距、瞳高、鼻梁適應性、材質等因素。 驗配流程與質量控製: 強調精準驗光、鏡片加工、裝配規範,以及驗配後的適應性評估。 特殊眼鏡: 如偏光鏡、駕駛鏡、運動眼鏡等的特殊功能。 隱形眼鏡: 材料與類型: 軟性隱形眼鏡(日拋、月拋、年拋)、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觸鏡(RGP)的特點。 配戴與護理: 詳細指導初次配戴、日常清潔、消毒、存放,以及眼部衛生。 適應癥與禁忌癥: 哪些人群適閤配戴,哪些情況不適閤。 隱形眼鏡相關眼病: 角膜感染、角膜缺氧、過敏反應等的預防與處理。 角膜塑形鏡(OK鏡): 介紹其原理、配戴時間、適用人群,以及在延緩近視進展中的作用。 屈光手術: LASI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 原理、適應癥、禁忌癥、術前檢查、術中與術後注意事項。 PRK(準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切削術): 原理、適用人群、與LASIK的比較。 ICL(眼內晶體植入術): 原理、適應癥、禁忌癥,尤其適用於高度近視或角膜條件不佳者。 老視矯正手術: 如多焦點人工晶體植入等。 視覺訓練與視功能康復: 弱視訓練: 介紹遮蓋療法、光柵訓練、電刺激等方法。 斜視矯正: 訓練、眼鏡矯正、手術等。 視疲勞管理: 視覺衛生、眼保健操、改善工作環境等。 第五部分:眼科倫理、法律與職業發展 本部分將探討眼科和視光領域從業人員需要遵守的職業道德規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不斷學習、提升專業素養的途徑。 職業倫理與責任: 患者知情同意、隱私保護、保密原則、誠信服務。 法律法規: 涉及醫療執業許可、藥品管理、醫療器械注冊、廣告宣傳等方麵的規定。 病曆書寫規範: 準確、完整、客觀地記錄患者的病情、檢查結果、診斷和治療方案。 繼續教育與專業發展: 參加學術會議、閱讀專業期刊、掌握新技術、新理念,以及不同職業等級的晉升路徑。 本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學習平颱,助力其在眼科和視光領域的職業生涯中不斷成長,最終為提高全民視覺健康水平做齣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