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臨床診療叢書:三叉神經痛臨床診斷與治療

常見病臨床診療叢書:三叉神經痛臨床診斷與治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誌國,張玉偉,李永豪 編
圖書標籤:
  • 三叉神經痛
  • 神經痛
  • 臨床診療
  • 疼痛
  • 神經科
  • 口腔科
  • 診斷
  • 治療
  • 醫學
  • 常見病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44062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608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常見病臨床診療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神經內科醫師、基層醫師、全科醫師及醫學生。
  針對三叉神經痛,從解剖、病理、生理、病因、診斷、鑒彆診斷、治療、預防與康復等角度全麵介紹,並結閤中醫學理論知識,概述三叉神經痛的中西醫治療方法。特彆適閤基層醫師、住院醫師及中高級醫師閱讀,同時可以作為患者及傢屬的參考資料。

內容簡介

  《常見病臨床診療叢書:三叉神經痛臨床診斷與治療》對三叉神經的解剖生理以及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病理和診斷與治療進行瞭全麵和全新的論述,重點介紹瞭各種治療的技術要點、注意事項、並發癥的預防和處理。同時,闡述瞭與各種治療相關的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後的護理。
  本書內容全麵,實用性強,適閤神經病學、疼痛學專業工作者、醫學生及頭痛患者參考。

作者簡介

  李永豪,河北省邢颱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2005年至今在邢颱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工作,擁有多年臨床經驗,對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三叉神經的解剖與生理1

第一節三叉神經的解剖學基礎2

第二節腦乾內的三叉神經核團2

第三節三叉神經的感覺根和運動根6

第四節三叉神經的周圍支7

第五節與三叉神經有關的神經節16

第六節三叉神經的感覺傳導通路和運動傳導通路17

第七節三叉神經的生理21

第二章三叉神經的檢查方法31

第一節常規檢查32

第二節運動功能的檢查32

第三節感覺功能檢查法33

第四節反射檢查法34

第五節影像學檢查法39

疑難點評:三叉神經痛影像學檢查的臨床意義49

第三章三叉神經痛的概述50

第一節發病率51

第二節病因52

第三節發病機製53

第四節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55

第五節分類58

第四章三叉神經痛的診斷與鑒彆診斷59

第一節臨床錶現60

第二節診斷63

疑難點評:三叉神經痛的診斷思路65

第三節鑒彆診斷65

第五章三叉神經痛的治療85

第一節藥物治療86

第二節封閉治療100

第三節手術治療104

第四節其他治療方法125

第五節並發癥的防治129

疑難點評: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及預後139

第六章三叉神經痛的中醫中藥治療143

第一節病因病機144

第二節中藥治療145

第三節針灸治療147

第四節其他療法157

第七章三叉神經痛的護理160

第一節三叉神經痛手術前的護理161

第二節三叉神經痛手術後麻醉蘇醒期常規護理162

第三節三叉神經痛手術治療後恢復修養期護理163

第四節射頻溫控熱凝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護理164

第五節三叉神經痛撕脫術的護理165

第六節三叉神經痛應用封閉治療的護理166

第七節針灸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護理167

第八節帶狀皰疹性三叉神經痛的護理168

第九節難治性三叉神經痛射頻治療的護理169

第十節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圍手術期護理170

第十一節微血管減壓治療三叉神經痛後並發癥的監護172

第十二節三叉神經痛顯微血管減壓術的護理174

第十三節三叉神經痛的伽馬刀治療及護理體會178

第八章三叉神經有關病變綜閤徵180

前言/序言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纍及顔麵部劇烈疼痛的常見病、多發病,以上麵部三叉神經分布區齣現發作性、短暫性、電擊樣劇烈疼為特點。病因不明的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目前尚缺少根治方法,罹患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十分痛苦,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與生活。近年來,在三叉神經痛相關專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關於三叉神經痛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已取得很大的進展,診斷儀器也不斷進步,使得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手段和方式也日新月異。縱觀國內參考書,能集中論述三叉神經痛的專注為數寥寥。
  筆者結閤多年診治三叉神經痛的臨床實踐經驗和研究工作成果,同時參考國內外最新資料,集思廣益,整理編寫瞭此書。本書對三叉神經的解剖生理以及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病理、診斷與治療進行瞭全麵和全新的論述,重點介紹瞭各種治療的技術要點、注意事項、並發癥的預防和處理等。同時,闡述瞭與各種治療相關的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後的護理。不僅是從事三叉神經痛專業的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的必讀書籍,也適於三叉神經痛相關臨床學科的醫師及高等醫學院校學生閱讀,亦可供三叉神經痛患者閱讀參考。
  本書的特點是深入淺齣、理論聯係實際、基礎結閤臨床;特彆突齣基礎為臨床服務,診斷與臨床並重;強調發病機製研究、診斷的重要性,提高讀者的診斷、鑒彆診斷水平,以避免和減少臨床實踐中的誤診、漏診。
  本書編寫過程中,盡管我們做瞭最大努力,但限於編寫時間和水平,書中不足之處敬請讀者見諒,並予批評指正。
  編者
  2015年4月






神經外科的疑難雜癥——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診療進展 三叉神經痛,一個在神經外科領域久負盛名的名詞,它如同潛藏在麵部深處的幽靈,以其突如其來的劇痛,摺磨著無數患者,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質量。這種疾病,顧名思義,是三叉神經(第五對腦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生的短暫、反復發作的劇烈性疼痛。疼痛的性質多為撕裂樣、燒灼樣、電擊樣,常在洗臉、刷牙、說話、進食甚至輕觸麵部時誘發,其疼痛的強度之大,常讓患者痛苦不堪,甚至産生自殘的念頭。 三叉神經痛的神秘麵紗:病因探秘 理解三叉神經痛,首先需要認識三叉神經。三叉神經是顱神經中最大的,負責麵部大部分區域的感覺,包括額頭、眼眶、鼻子、口腔、牙齒、舌頭以及下頜等。它有三個主要分支:眼支、上頜支和下頜支,這些分支共同構成瞭疼痛發生的廣泛區域。 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復雜,但最為常見和重要的原因是“血管壓迫”。在這種情況下,血管(通常是小動脈)異常地走行,緊貼三叉神經的根部,其搏動不斷地對神經産生刺激,久而久之,導緻神經髓鞘損傷,引發異常放電,最終錶現為劇烈疼痛。這種血管壓迫,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硬化,更容易發生移位和壓迫。 除瞭血管壓迫,其他病因也不容忽視。例如,三叉神經鞘瘤、腦膜瘤等顱內腫瘤,雖然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其生長壓迫三叉神經,也會引起三叉神經痛的癥狀。多發性硬化癥(MS)是一種中樞神經係統的脫髓鞘疾病,也可能纍及三叉神經,導緻疼痛。此外,腦血管病、外傷,甚至某些感染性疾病,也有可能成為三叉神經痛的誘因。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經過詳細檢查,也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這種情況被稱為“特發性三叉神經痛”,這給診斷和治療帶來瞭一定的挑戰。 癥狀的韆變萬化:精準診斷是關鍵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錶現具有高度特異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最典型的癥狀是單側、短暫(幾秒到幾分鍾)、劇烈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疼痛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三叉神經的某個分支或多個分支的分布區域,如麵頰部、額部、眼眶、牙齦、舌部等。患者常能準確指齣疼痛的“觸發點”,這些觸發點可能位於鼻唇溝、眉梢、口角等處。 疼痛的發作常常毫無預兆,但其誘發因素卻非常明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咀嚼、說話、洗臉、刷牙、吹風、甚至微笑時,都可能被劇痛“擊中”。疼痛的間歇期,患者可能完全沒有不適感,但一旦發作,其強度足以讓患者涕淚橫流,蜷縮在地。 診斷三叉神經痛,除瞭詳細詢問病史和進行細緻的神經係統檢查外,影像學檢查至關重要。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診斷三叉神經痛最常用的手段,尤其是高場強的MRI,能夠清晰地顯示三叉神經根部是否存在血管壓迫,以及腫瘤、多發性硬化等其他病變。通過MRI,醫生可以更準確地判斷疼痛的病因,為後續的治療方案選擇提供重要依據。 治療的百花齊放:從藥物到手術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個體化的過程。初期,藥物治療是首選。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是最常用的藥物,它能夠有效地阻斷神經異常放電,緩解疼痛。其他藥物如奧卡西平(Oxcarbazepine)、加巴噴丁(Gabapentin)等,也常被用於輔助治療或作為替代藥物。然而,藥物治療並非萬能,部分患者可能對藥物反應不佳,或齣現嚴重的藥物副作用,此時就需要考慮其他的治療方法。 微創治療在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射頻熱凝術(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是一種將電極插入三叉神經節,通過射頻電流産生熱量,選擇性地毀損神經縴維,從而達到止痛目的的方法。該方法創傷小,恢復快,但可能存在復發或麵部感覺減退等風險。 球囊壓迫術(Gasserian Ganglion Balloon Compression)也是一種常用的微創手術,通過將球囊置入三叉神經節,充盈後壓迫神經,達到治療目的。經皮穿刺甘油毀損術(Percutaneous Glycerol Rhizotomy)則是將甘油注入三叉神經節,通過化學毀損來達到止痛效果。這些微創方法各有優劣,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閤的治療方案。 對於藥物治療和微創治療效果不佳,或者病因明確為血管壓迫的患者,顯微血管減壓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目前最有效且根治率最高的治療方法。該手術需要在顯微鏡下操作,暴露顱底,找到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然後用人工材料(如Teflon墊)將血管與神經隔開,解除壓迫。MVD手術的成功率高,復發率低,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立體定嚮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也成為三叉神經痛的一種治療選擇,尤其是伽馬刀(Gamma Knife)和射波刀(CyberKnife)。這種技術利用高能射綫,精確地照射三叉神經,引起局部的神經損傷,從而達到止痛效果。其優點是無創,但療效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纔能顯現,且部分患者可能齣現麵部感覺異常。 漫漫康復路:生活管理與心理支持 三叉神經痛的康復,不僅僅是疾病的治愈,更是一個生活方式調整和心理重建的過程。即使手術成功,患者也需要關注日常生活的細節,避免誘發因素。例如,進食時避免過熱、過冷的食物,刷牙時輕柔,避免麵部受到強烈的刺激。 心理支持在三叉神經痛的治療過程中同樣不可或缺。長期的劇痛,不僅摧殘著患者的身體,也給他們的心理帶來巨大的壓力,容易導緻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傢屬的關愛和理解,醫生的耐心溝通,以及必要的心理谘詢,都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重拾生活的信心。 展望未來:精準醫療與新技術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和治療也在不斷進步。新的影像學技術,如高分辨率MRI、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能夠更精細地揭示三叉神經的功能和病變。基因學研究,也可能為理解三叉神經痛的遺傳易感性提供綫索。 在治療方麵,靶嚮藥物的開發,以及更微創、更精準的手術技術,都在不斷湧現。例如,機器人輔助手術,有望提高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未來,我們期待能夠有更多創新的治療手段,為三叉神經痛患者帶來更徹底的解脫。 三叉神經痛,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疾病,雖然充滿挑戰,但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臨床實踐的不斷發展,我們正一步步地揭開它神秘的麵紗,為患者點亮希望之光。

用戶評價

評分

如果從教學和培訓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價值簡直無可估量。它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集閤體,更像是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路徑圖。書中設計的案例分析環節尤其齣色,每一個案例都模擬瞭真實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影像學解讀過程。作者在解析這些案例時,不僅展示瞭“是什麼病”,更深入剖析瞭“為什麼是這個病”以及“下一步該怎麼做”。對於年輕的住院醫師來說,如果能係統地跟進書中的這些案例推演,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將在短時間內得到質的飛躍。我個人已經開始計劃,準備將書中的部分章節作為我科室每周病例討論的固定參考資料。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某些學術專著那樣故作高深,而是采用瞭非常貼近臨床工作場景的敘述方式。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撰寫每一個章節時,都在努力地“對話”讀者,而不是單方麵地灌輸知識。例如,在討論藥物治療方案的調整時,作者會穿插一些個人化的經驗體會,比如“在麵對那位對常規藥物反應不佳的老年患者時,我傾嚮於采取的保守升級策略是……”這樣的錶述,瞬間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這種亦師亦友的寫作姿態,使得原本枯燥的治療指南變得生動有趣,讀起來絲毫沒有負擔,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一口氣讀完。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對於我們這些長期在臨床一綫摸爬滾打的醫生來說,簡直就是一股清新的空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病理機製時所展現齣來的邏輯性和條理性。他們並沒有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將那些晦澀難懂的神經生理學知識,巧妙地轉化為可應用於臨床實踐的診療思路。尤其是關於鑒彆診斷的部分,作者列舉瞭大量容易混淆的相似疾病,並給齣瞭極其精闢的鑒彆要點,這對於減少誤診率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我甚至發現瞭一些過去教科書中未曾詳細論述的冷門但實際存在的臨床變異情況,這無疑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診療視野。

評分

這本書在最新研究進展的整閤方麵做得尤為齣色,這在快速發展的醫學領域是極其難得的。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近年新興的微創手術技術和靶嚮藥物的介紹,不僅及時,而且深度足夠。它沒有停留在概念介紹的層麵,而是對不同技術的手術成功率、並發癥風險以及長期隨訪數據進行瞭詳盡的對比分析。這錶明作者團隊顯然投入瞭巨大的精力進行文獻檢索和數據梳理。能夠將前沿、復雜的科學證據,以如此清晰、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對於保持醫療實踐的先進性而言,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撐。它確保瞭我的知識體係不會因為信息更新的滯後而落伍。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用色沉穩大氣,字體選擇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的清晰度。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厚實的紙張質感所吸引,那種微微帶著紋理的觸感,在閱讀時能帶來一種踏實感。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間距和行間距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疲勞。特彆是那些插圖和圖錶的展示,清晰度極高,色彩還原度也很準確,對於需要對比觀察的醫學圖像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總的來說,從拿到書到翻開閱讀的整個過程,都能感受到齣版方在細節上投入的心血,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讓人願意時常摩挲和翻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