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收藏入门》对于陶瓷入门必须了解的坯体、釉料、彩绘装饰和烧成工艺流程有很详细的讲述;对瓷器的器型、尺寸、比例、美学鉴赏都有详实的描述。
《古陶瓷收藏入门》具有可读性,穿插的有历代文人与其中的故事,既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又有阅读趣味。是一套详细介绍选购、把玩、品鉴、收藏、保养的知识书。
田申,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民间寻宝特约点评专家,曾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主讲《中国陶瓷简史》。
与其他入门书籍常常侧重于“高古”或“明清官窑”的现象不同,这本书的覆盖面相当广博,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我特别欣赏它对民窑体系的重视。很多入门读物为了追求“高大上”,往往忽略了那些真正支撑起古代日常生活的、数量庞大的民间陶瓷。这本书却花了不少篇幅去介绍景德镇民窑、德化窑以及磁州窑等地方特色窑口的产品。它清晰地指出了民窑器物虽然在工艺上可能不如官窑精细,但其生命力和地方特色却更具研究价值。比如对磁州窑那种洒脱奔放的刻花和化妆土的运用,描述得极其到位,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朴实、鲜活的民间审美力量。这种平衡的视角,让读者建立了一个更全面、更健康的收藏观——收藏不只是追逐帝王家的御用之物,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生活美学的一种致敬。
评分这本书在器物分类和断代逻辑上的梳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它摒弃了那种简单粗暴的年代划分,而是非常清晰地建立起了一条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到清代官窑的演进脉络。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和审美取向对陶瓷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它会详细分析唐代“丝绸之路”对中外陶瓷技术交流的促进作用,以及这种交流如何在造型和纹饰上留下烙印。又或者,在讨论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时,它不仅展示了著名的“永乐一朝”的器物特征,还细致地对比了苏麻离青和本地青料在烧制后的细微差别。这种宏观历史背景与微观技术细节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在学习鉴赏技巧的同时,也能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千年变迁有一个系统而深刻的理解,绝对不是那种只教你“看贼眼”的市井小册子能比拟的。
评分关于实用性,这本书的细致程度超乎想象。在讲解鉴定时,它不仅仅停留在“看釉色”、“辨款识”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手感”、“听声”等需要实际操作才能体会的部分。比如,在描述如何通过手抚器物圈足的触感来判断是否经过了包浆处理,描述得非常具体,甚至提到了不同胎土在打磨后会产生的细微颗粒感差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最后附带的“常见术语索引”和“窑口地理分布图”简直是神器!当你阅读到一个不熟悉的术语时,可以立刻翻到索引快速查阅解释,避免了阅读中途频繁切换查阅的麻烦。而那张经过仔细考证的、标明了主要出土信息和烧造特点的窑口分布图,使得那些零散的地理知识点一下子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地域文化地图。这本书无疑是一本能够陪伴我从“小白”成长为“准入门者”的忠实伙伴,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定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封面那张青花瓷的特写,纹饰的精细程度简直让人移不开眼,光是看着就感觉能触摸到那种温润的质感。内页的纸张选得也很有讲究,不是那种反光的铜版纸,而是略带哑光质感的米白纸,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盯着那些高分辨率的器物照片看,眼睛也不会觉得疲劳。而且,这本书的开本拿在手里分量适中,既有足够的篇幅展示那些复杂的花纹和器型细节,又方便携带,在古玩市场或者博物馆里翻阅时不会显得笨重。排版上看得出来是用心了的,文字和图片的布局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的密度,又不会让人觉得拥挤压抑。尤其是那些关键的断代和窑口对比图,图注清晰明了,那些细微的釉色变化和胎土特征,通过高质量的印刷得到了很好的还原。这绝对是一本从视觉和触觉上都能满足资深藏家审美要求的入门级读物,光是作为案头摆设,也觉得品味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我刚开始接触古陶瓷那会儿,对着那些动辄几百年的历史和眼花缭乱的术语简直是晕头转向,什么“圈足”、“缩釉”、“火石红”之类的,听着就像天书一样。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就在于它那份“不把读者当傻子,但又极度体贴新手”的叙事风格。作者似乎非常清楚一个初学者在面对庞大知识体系时的那种无助感。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晦涩的学术理论,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手里拿着一个实物,慢悠悠地跟你掰扯。比如讲到如何区分宋代五大名窑时,它不会简单地罗列“汝窑天青、官窑粉青”,而是会用一些非常生动的比喻来描述釉色的微妙差异,比如“汝窑是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那种迷蒙感,这种描述性的语言瞬间就能把抽象的颜色概念具象化。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得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专业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究下去的兴趣和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