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味觉的记忆:孙兆国的私家厨房
定价:38.00元
作者:孙兆国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02627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厨师教你在家烹制14道*地道的上海菜。海派饮食文化*精华的展现。
★ 本书不仅图片精美、印刷细腻,而且字里行间,食材、菜谱里的故事也一一道来。打开书,为你奉上一场老上海的温暖家宴,寻找那儿时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美食家沈宏非、董振祥、董克平诚意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关于地道上海菜的烹饪美食书。作者孙兆国先生为中国烹饪大师、*高级评委、法国美食协会会员,曾作为中央电视台各类美食节目的专家评委及导师,也是传统上海菜的继承者。
书中,他教给大家14道传统上海菜,无论从选材用料还是烹饪过程及神之手的贴心提醒,无不体现出一位美食家的细心与对美食及生活的热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目录
传承美食的精神叫作以心传心
不忘初心
厨师也是艺术家
厨师的修行
一些关于厨师的经验24
关于上海菜
四喜烤麸
生炒糖醋排骨
腌笃鲜
银鱼跑蛋
响油鳝糊
松子黄鱼
糟三样
老上海油爆虾
熏鱼
马兰头香干
酱鸭
目鱼烤蛋
油爆蚕豆
老上海水果羹
海纳百味 包容人生
作者介绍
孙兆国:上海西郊5号餐厅董事总经理兼主厨。
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评委、餐饮业认定师、国家高级裁判员、中央电视台特邀美食专家评委、法国美食协会会员。是传统上海菜的继承者,是新番菜的引导者,分子美食制造者。
中央电视台2台全国电视烹饪大赛全国总冠军。
2013年中央电视台2台“味觉大战”栏目常驻导师。
文摘
序言
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一本普通食谱的范畴。它成功地将“技艺”和“情感”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烹饪世界。每次读完一小段,我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立刻放下书,去厨房里试验一下书里提到的某个小技巧,哪怕只是切菜的角度,或者撒盐的时机。它没有过于复杂的西式烹饪术语,也没有那些动辄需要进口的稀有香料,一切都建立在普通家庭厨房的基础之上,这使得它的可操作性和亲近感极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家常味道”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只是填饱肚子,而是真正理解了食物中蕴含的人情味和温度。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拿到手里,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沉甸甸的,仿佛里面装载的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忱和对食物的敬畏。我一直觉得,能把家常菜做出仪式感,把寻常的食材吃出不一样的滋味,这本身就是一种天赋。书里那些看似随意的叙述,其实都暗藏着作者对细节的执着。比如他对火候的把握,那种“不疾不徐,恰到好处”的描述,让我这个厨房新手都能想象出锅边咕嘟冒泡的景象。更打动我的是,作者在讲述每一道菜肴时,总会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让人感觉不是在看一本食谱,而是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他与食物结下的不解之缘。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动手,去复刻那些充满烟火气的美食。
评分文字的韵律感是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的另一个原因。作者的文笔洗练而富有画面感,他用词考究,却又绝不故作高深。比如描述炒制辣椒时,他可能会用“热油如沸鼓,辣椒下锅,瞬间爆发出热烈的生命力”,这种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准运用,让平淡的烹饪步骤瞬间充满了戏剧张力。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那些描述性的文字,就像在品尝一道精心制作的菜肴,需要慢慢咀嚼才能体会其精髓。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书,它告诉我,对待食物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认真,投入,并心怀感激。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也极其巧妙,它没有完全按照传统菜系的分类来组织,而是更多地遵循了一种“心境”和“时令”的逻辑。有时候是为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小聚会准备的快手菜,有时候是为了某个特殊的节日而精心慢熬的汤品。这种跳跃式的组织方式,反而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做饭的真实状态——随机应变,随心而动。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剩菜的重生”的章节,作者没有将剩饭剩菜视为遗憾,而是将其视为创意的起点,用一种近乎魔术般的手法,将昨日的残羹化为今日的美味佳肴,这不仅体现了节俭的美德,更彰显了烹饪的无限可能性。这对我这个常常为了“今天吃什么”而头疼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评分翻开内页,那精心设计的版面和色彩搭配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过度美化的美食摄影,这里的图片显得格外真实和质朴,没有失真的滤镜,有的只是食材本来的色泽和质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食材选择上的那种较真劲儿,从菜市场的哪一摊位买的葱姜蒜,到自家后院种的香草的品种,都有着明确的标注和推荐理由。这种对“本源”的追溯,让烹饪不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而变成了一种对自然馈赠的尊重和感恩。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能“闻”到那些香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比如陈皮的微苦、八角的醇厚,以及慢炖的肉类散发出的那种诱人的焦糖香。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