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炒菜拌菜128道
定价:12.80元
作者:李光军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19621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套“128道”系列美食图书,是“轻工出版”专门针对老百姓而设计的一套家常菜谱书。《炒菜拌菜128道》《河鲜海鲜128道》《炖肉烧肉128道》《煲汤傲粥128道《炒饭烩饭128道》《面条面点128道》涵盖了家庭烹饪常见、需求*的几个方面。
这套书中的每一道菜式都经过了编辑们的精心挑选,兼顾美味和营养,做法简单易学,内容贴心实用,可操作性强,所用食材花费不多,并且从“家常”“基础”入手,把家庭中常见的菜式、基础的做法呈现给读者,非常适合作为家庭厨事的工具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带着微微磨砂质感的纸张,摸上去就觉得挺有档次,不像有些平价食谱,拿在手里轻飘飘的,感觉内容也一样单薄。内页的印刷色彩把握得非常到位,尤其是那些成品图,简直是诱人犯罪!那种热气腾腾的感觉,食材的纹理,调味料的色泽,都还原得特别真实,让人忍不住马上就想冲进厨房大展身手。不过,我得说,虽然视觉效果满分,但对于我这种厨房新手来说,有些步骤的图解还是稍显不足。比如,涉及到揉面或者打发奶油这类需要手感和状态判断的环节,光看静止的图片总觉得心里没底。要是能配上一些关键步骤的视频二维码,或者在文字描述里多增加一些“状态判断”的口诀或者比喻,那就更完美了。比如,面团揉到“三光”的程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标准在哪里,这个书里讲得略显笼统,需要结合其他渠道去验证。总体来说,这本书的硬件条件是顶级的,绝对是值得收藏的“颜值担当”,但软件内容的实操指导性,还有提升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文化内涵”部分,说实话,我感觉有点鸡肋。每道菜前面都有一个简短的背景介绍,讲讲这个菜的由来、地域特色之类的。刚开始看觉得挺有趣,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学做菜,更是在了解饮食文化。但是,当我连续做了几顿饭,饥肠辘辘地想快点上手时,这些冗长的前言就成了拖沓的累赘。我更希望这些文化背景信息能被精简,或者放到书的最后部分,形成一个“文化小贴士”的板块,让读者在不着急做菜的时候再慢慢品读。而且,有些介绍的内容,比如对某种食材营养价值的描述,引用了一些比较老的或者不够严谨的说法,这让我对其他内容的专业性产生了一丝丝的怀疑。毕竟现在健康饮食的观念更新很快,食谱书最好是能与时俱进,提供一些科学的、可靠的饮食建议,而不是停留在口耳相传的经验总结上。
评分说到底,一本好的食谱,最终还是要看“适用人群”的设计。这本书的标题和整体风格似乎瞄准的是中等偏上的家庭烹饪爱好者,那些对火候有一定掌握,且愿意花时间处理复杂食材的人群。对于我这种想在繁忙生活里挤出时间,做点比泡面有营养,但又不想太费劲的普通上班族来说,这本书里的“难度系数”有点偏高。比如,处理内脏或者一些需要特殊刀工的食材,这本书里没有提供足够详尽的图解来指导新手如何安全、快速地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我理解这可能是作者的创作风格所致,但市场上有大量的读者群体需要的是“零失误快手菜”。如果这本书能增加一个明确的“难度星级评分系统”,并且在难度三星以上的菜品后附上更详细的准备工作指南,那它的市场覆盖面会更广,更能满足不同水平读者的需求。目前看来,它更像是一本给“进阶厨师”准备的食谱参考集。
评分从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来看,它似乎是按照食材大类来划分的,而不是按照烹饪难度或者耗时进行分类,这点我个人不太适应。举个例子,我更习惯于查找“15分钟内完成的素菜”或者“适合周末宴客的硬菜”这样的分类标签。当你急着找一道能搭配今天主食的配菜时,你需要在“荤菜”、“素菜”、“汤羹”之间来回翻找,效率比较低。而且,很多菜谱之间存在着配料上的重复,比如用到的基础调味汁配方,在不同的菜里反复出现,但都没有一个集中的“万能酱汁”配方页。这导致我需要频繁地在不同的页面间做笔记,记录下最适合我的那个版本。如果作者能增加一个“基础酱料配方集锦”的附录,并且在引用到这些酱料的菜谱中标注“详见附录X”,那样查阅体验会流畅很多。这本书内容很扎实,但组织逻辑上更偏向于传统的“食谱书”,缺少一些现代工具书的检索便利性设计。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找一些真正接地气、适合日常快手制作的家常菜谱,毕竟工作日晚上留给厨房的时间非常有限。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确实收录了不少“硬菜”的简化版,比如那个豉油鸡的做法,我试了试,比我之前在网上找的某个大厨的版本步骤少了好几步,但味道却出奇地接近餐厅水准,这点非常惊喜。然而,它在“快手”和“传统”之间似乎有些摇摆不定。有些菜品需要的腌制时间非常长,这对于临时起意想做饭的人来说,就成了负担。更让我困惑的是,调味品的用量标注经常采用“适量”或者“少许”,虽然这在传统烹饪中很常见,代表着经验的积累,但对于依赖精确测量的现代家庭烹饪者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我不得不自己反复试验,用勺子、用筷子去揣摩“一勺”到底是多少克,这过程中的浪费和挫败感是真实存在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更标准化的克数参考,哪怕是提供一个“新手参考量”和一个“资深玩家参考量”,估计销量和好评率会更上一层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