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茶,就是找故事 | ||
| 定价 | 39.80 |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6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吴德亮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5270058 | |
| 重量 | 435 | |
序 剑及履及的茶故事
卷一 茶来茶去
一个六安三种茶002
富士山下茶飘香006
春访金谷茶乡与樱花共舞012
在龙猫的故乡寻访狭山茶018
在月亮的泪光中看见茶024
茶席在姹紫嫣红茶园间030
台湾红茶的故乡日月潭034
小叶红茶在台崛起042
在福建土楼看见『台湾美人』046
『美人』也疯狂050
zui美的茶乡056
从夏威夷大岛来的茶062
冰岛找茶066
普洱茶王『福元昌号』品赏记070
透过镜头爱上茶076
泡茶养生说082
三月柚花入茶香086
老来学茶圆茶梦090
凤凰老茶100
鹰扬土楼茶乡104
前月浮梁买茶去108
寻找阳羡千年贡茶的辉煌112
卷二 茶香与诗画共舞
茶香在诗画间舞动118
走过悠悠岁月的茶票纸122
禅语如金132
大红袍漆器茶盘136
锔补chong生的陶杯140
村长伯的茶陶成绩单143
蝙蝠车上的野溪岩矿147
凤山访壶看见『牛吃饼』150
金银璀璨台湾新柴烧154
古厝茶香162
古厝双桥老茶厂166
纪州庵文学茶馆170
明月相照竹里馆174
极简中的圆满自在180
黑白变彩色的茶则人生182
烈火共舞岩矿ji致186
卷三 马背的下午茶
红色阿比西利亚192
马背的下午茶196
猫们的下午茶200
大眼舢板凳204
金玉满堂油菜花208
屋顶上的捕鱼手214
银格钢笔中的如金秋色218
骚人多爱茶222
说实话,我原本对“人文”和“散文集”这类标签有些抗拒,总觉得会过于晦涩或矫情,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叙事方式极其灵活多变,时而像一位沉稳的智者在娓娓道来,时而又像一个灵动的孩子在分享奇遇。当我读到作者描述他如何跟随一位老茶师学习采摘和制茶的艰辛过程时,我几乎能感受到烈日下的汗水和指尖的粗粝感。这种将“过程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叙述技巧,让人在阅读时不仅仅是在获取信息,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沉浸式的体验。特别是关于茶画的部分,作者对笔墨线条的解读,巧妙地将水墨的虚实与茶汤的浓淡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跨界对话。这种将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的尝试,显得既大胆又和谐,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艺术张力。读完后,我对“意境”这个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评分这本集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布置雅致的旧式茶馆里度过了一个慵懒的下午,周围是低语的客人,空气中弥漫着茶香和淡淡的墨香。它的文字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绝不拖泥带水,但在需要渲染情感或描摹景物时,笔墨又显得极其丰沛饱满。最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对于“气韵”的捕捉,他不仅仅是在记录事物的外在形态,更是在探寻事物内在的生命力。比如他对某款老白茶陈化过程中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的描述,简直像是在进行一场微观的自然史考察,每一个形容词都精准到位,却又不失诗意。这种严谨的观察与浪漫的表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即便是对茶道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被深深吸引。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小众的领域,拓宽到了可以探讨人生、时间、地域和记忆的广阔命题上。
评分这本厚重的《人文茶画摄影散文集》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初次翻开,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东方韵味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凡,每一个句子都像经过精心打磨的玉石,温润而有光泽。我尤其欣赏他对“故事”二字的理解,他似乎总能从寻常的一盏茶汤中,挖掘出尘封已久的岁月痕迹和人情冷暖。书中对不同地域茶文化的描摹,细致入微,仿佛能闻到武夷岩茶的火功香,感受到龙井雨前的鲜爽。更令人叫绝的是那些摄影作品,光影的处理简直出神入化,那张拍摄于云南古茶树下的晨雾,简直能让人屏住呼吸,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不只是一本关于茶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书,教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慢下来,去品味、去观察、去感受生命中那些不易察觉的美好瞬间。那种对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热爱,通过每一个笔触都真真切切地传递了出来,让人读后心生敬意,也激起了我立刻去寻访那些古老茶山的冲动。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为整体体验加分不少。内页的纸张选择很有质感,印刷出来的色彩还原度极高,尤其是那些强调光影对比的照片,那种层次感和立体感,即使隔着玻璃函套也能感受到。当然,内容才是王道,作者在行文中流露出一种对“真实”的执着追求。他似乎不满足于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热衷于挖掘那些被时间掩埋的、带有泥土气息的“真东西”。这种朴素而又深刻的洞察力,使得整本书的基调沉稳而有力。与其说这是一本“介绍”茶的书,不如说这是一部“献给”茶的颂歌,它充满了对土地的敬畏和对匠人精神的赞美。每读完一个小章节,都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刚与一位博学的朋友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深度交谈,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多层次的,它像是一杯层次丰富的复式冲泡茶,初饮是清新的甘甜,随后是悠长的回甘,最后留下的,是对生活更深一层的感悟。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个人经历,那些关于旅行、关于错过、关于重逢的片段,都被巧妙地融入了茶的主题之中。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他能够以一种近乎哲学的深度去探讨日常物品的意义,让“喝茶”这件事从一个简单的动作,升华为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文字流畅自然,毫无生涩感,即便是初次接触此类题材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其思路。它没有故作高深地去谈论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最朴实、最动人的语言,搭建起一座连接自然、历史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让人由衷地感到温暖和满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