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达 芬奇的秘密厨房:一段意大利烹饪秘史
定价:35.00元
作者:Dave Dewitt(戴夫·德威特),梅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212637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每一张餐桌上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厨房里都藏着一段历史。关于美食的历史,总是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为生动,又*能使人倍感亲切的那段篇章。
内容提要
达·芬奇将他对美食的热诚和在烹饪方面的天才发明都详细记录在了《达·芬奇笔记》中,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他的烹饪技艺、饮食哲学,及其烹饪设计和发明。借由全才达·芬奇在烹饪方面的成就,戴夫·德威特拉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将掩映其后的意大利烹饪的壮丽图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将全面探索公元15至16世纪,意式料理兴盛、发展与变革的全过程,考察了意大利烹饪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从而探明了达·芬奇在美食方面的热情之源,及其取得巨大成就的缘由。
目录
VII / 前 言
VII _登场人物表
XI _书中菜谱小记
1 / 战火中留存下来的佳肴
2 _城市国家
4 _次意大利美食复兴
6 _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食品
9 _意大利的香料贸易
14 _动物肉类的等级
18 _从卷心菜到葡萄
19 _素食主义的回声
24 _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食品储藏柜
27 _甜味香料粉
27 _嫩洋蓟、帕尔玛火腿配宽直面条
28 _罐闷鸡/猎人式闷鸡
29 _干酪烤芦笋
31 / 早的明星主厨
33 _马蒂诺和普拉蒂纳
42 _普拉蒂纳和达·芬奇
47 _一本盛宴之书和一场没有音乐的“歌剧”
54 _香草奶酪煎蛋卷
55 _受达·芬奇青睐的菜肴
56 _酸果汁焖鸡脯
57 _烤小羔羊肉配藏红花酱
58 _糖渍杏仁蛋白饼
59 / 外来农作物的入侵
60 _成为意式烩饭的稻米
67 _那段通心粉的风花雪月
82 _甜甜蜜蜜话食糖
91 _西西里卡珀纳塔
92 _青豆米汤
93 _香蒜罗勒酱意大利面
94 _西西里风味卡萨塔
95 _马尔蒙娜香橙味大米布丁
97 / 教皇的厨房——怎样为教皇烹制食物
98 _从简陋的火炉到公爵的御厨房
108 _大宴宾客
112 _盛筵的背后
119 _臻仁菠菜汤
119 _意式烤面包片配松仁馅烤童子鸡
120 _香草味无花果炒芸豆
121 _火腿、马沙拉酒配小牛肉排
122 _教皇御用豪华油炸饼
123 / 达·芬奇的秘密厨房
124 _残缺的笔记
126 _达·芬奇食品柜的秘密
128 _奶制品
129 _水果
131 _菌类
132 _谷物
134 _香草和香料
135 _豆类
136 _肉类
137 _甜食
137 _蔬菜
138 _杂项
139 _达·芬奇的厨房设计和厨用发明
144 _逃离米兰
148 _预言和寓言
153 _大锅饭同盟
155 _素食主义者达·芬奇
157 _达·芬奇的沙拉调味酱
158 _大茴香炸小胡瓜
158 _胡椒面包
159 _肉桂皮蛋塔
160 _沙莱的大茴香籽曲奇
161 / 盛世欢宴
162 _意大利的豪门盛宴
175 _洋蓟皇后凯瑟琳
182 _熏火腿、葡萄干烩小牛肉
183 _苹果韭葱酱配烤猪里脊
184 _葡萄酒烩杂蔬香肠
184 _鸭肉香菌黄金烩饭
186 _凯瑟琳皇后的香橙雪糕
187 / 风靡全球的意大利烹饪
188 _哥伦布带回的食物
192 _玉米“奇”事
199 _第二次意大利美食复兴
209 _尽情享乐吧!美食狂欢节
217 _香肠酱玉米糕
218 _意式杂菜煮
219 _火辣番茄管面
220 _意式芝士蛋糕
221 _杏仁玉米糊蛋糕
223 / 相关读物
224 _《达·芬奇笔记》小注
224 _列奥纳多·达·芬奇
226 _食物
227 _文艺复兴时期美食
228 _意大利烹饪
231 / 译后记
232 _解读达·芬奇的厨房密码
作者介绍
戴夫·德威特凭借本书成为全美负盛名的美食写手之一,还兼具编辑和策展人等多重身份。他著有烹饪书籍三十余本,还是“火辣食品与户外烧烤超级联盟网”(fiery-foods.)的发布者、《火辣食品与BBQ》杂志的主编,以及“火辣食品与户外烧烤全国展销会”的策划人和组织者之一——这个年度盛事已经举行了超过十九届。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味蕾的冒险,虽然我还没读完,但光是序言和开篇几章,就已经让我对意大利的烹饪文化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将那些看似寻常的食材,比如橄榄油、番茄和奶酪,描绘得如同拥有了生命一般。我尤其喜欢他描述早期罗马贵族餐桌上那些精致到近乎夸张的菜肴,那种将奢华与日常完美融合的叙事方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料气息。它不仅仅是在介绍食谱,更像是在追溯一种生活哲学,探讨食物在历史长河中如何扮演着社会地位和情感连接的角色。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读者,而是一个被邀请到时间机器里的美食考古学家,对那些失传的调味技巧和区域性食材的运用充满了好奇。如果接下来的篇幅能继续保持这种深度和广度,这本书绝对值得放在任何一个美食爱好者的案头。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文献考据工作做得令人叹为观止,那些看似随性的轶事背后,其实隐藏着大量的交叉比对和严谨的史料支撑。我常常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从那些零散的、可能是手抄本或者地方档案中,拼凑出完整的一道菜肴的演变轨迹的。例如,关于巴尔萨米克醋的陈酿工艺,书中描绘了从早期修道院酿造到现代商业化生产过程中,对时间、木桶材质以及微气候的精妙把握,那种对“慢”的艺术的推崇,与我们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对“匠心”的致敬,让我对意大利美食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品尝到的每一口美味,都承载着数百年间无数人的智慧与坚持。我期待接下来的章节能挖掘更多关于南部西西里岛与北部皮埃蒙特地区饮食文化碰撞的精彩内容。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编年史叙事,而是选择了一条围绕“元素”和“地域”展开的脉络。这使得即便是对意大利地理和历史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比如,它如何将“海洋”作为一个线索,串联起从威尼斯到那不勒斯沿海的渔获处理和调味方式,这种主题式的切割,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逻辑性。我被书中关于早期“保存食物”技术的章节深深吸引,那种在没有现代冷藏设备的条件下,人们对盐渍、风干和发酵的精妙运用,简直是古代生命智慧的集中体现。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这些“秘密”,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类是如何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的。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佳作,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接下来会如何解构“香草”在意大利饮食中的隐秘地位。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即便是描述一个简单的揉面过程,也被作者赋予了近乎诗意的色彩。我能想象出那位在阳光下劳作的农妇,她手臂的每一次挥动,都蕴含着对家庭和土地的深厚情感。这种将烹饪行为艺术化的处理,使得整本书读起来赏心悦目,完全没有阅读压力。特别是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特定节日或家庭庆典的食物记忆片段,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读者的距离。我感觉自己仿佛是坐在一个意大利老奶奶的厨房里,听她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秘诀。这种温暖的人文关怀,远超了一本单纯的美食历史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家”与“传承”的温馨小品。我希望后续的章节能多一些这类充满烟火气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极其到位,读起来有一种沉浸式的流畅感,完全没有一般历史类书籍那种枯燥的说教感。我被深深吸引的,是作者对于不同历史时期,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和中世纪,普通百姓和宫廷阶层在饮食上的巨大鸿沟的对比分析。他没有回避阶级差异对食材获取和烹饪方式的决定性影响,这一点非常难得。举例来说,他对佛罗伦萨某个小作坊如何巧妙地利用季节性采集的野蘑菇来提升贫瘠餐桌风味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节描写。我甚至开始怀疑,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意面做法,是不是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已经被更古老、更朴素的方式悄悄取代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敢于揭示那些被光鲜亮丽的现代美食评论所忽略的、扎根于泥土的真实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