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装帧实在太精美了,封面那种古朴的墨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特别喜欢它选用的纸张,那种略带纹理的宣纸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古代文人的气息。初翻阅时,那些插图的线条感极其细腻,每一个笔触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绝非草率之作。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每一幅图背后的典故,但光是欣赏这些画作本身,就已是一种享受。特别是那些对山川景色的描摹,那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让人仿佛能听到风声和水流声,真想立刻动身去寻访书中所绘的那些名胜古迹。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无论是对艺术爱好者还是对传统文化有情结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评分我是一个对艺术史相对陌生的人,但这本书的呈现方式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它没有陷入过多晦涩的学术术语泥潭,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将图画与诗歌的内在关联展示出来。我发现,很多我以前读起来觉得平淡无奇的诗句,在配上相应的图景后,突然间就“活”了起来,仿佛被赋予了具体的色彩和温度。比如其中一幅描绘高士独酌的场景,原本以为只是寻常的饮酒图,但画中那微醺的眼神和手中微微颤抖的酒杯,立刻将那份“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孤独感具象化了。这种“图解诗意”的功力,绝非一般人可以企及,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连接文学想象与视觉艺术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沉静而富有启发性的。它不仅仅是展示作品,更像是在邀请读者进行一次深度的精神对话。那些画面的细节之处,比如人物的衣袂飘举、草木的枯荣变化,无不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洞察。我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如此专注地去“看”一本书了,常常是看完一页,就要停下来,细细琢磨一番,甚至会放下书本,闭目回忆画中的场景,试图去捕捉那种转瞬即逝的情绪。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对“观察”这个行为本身有了新的认识,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感知世界的窗户。它提醒着我们,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慢下来,去品味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好事物,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没有采用那种密密麻麻堆砌文字的传统方式,而是将画作与诗句的布局处理得极为错落有致,达到了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每一页的留边宽度、字体的大小和行距的疏密,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眼睛一点都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过渡部分的处理,常常是用一幅全景式的、意境极为开阔的画作来衔接前后情绪的转折,如同电影中的长镜头,让读者的心绪得以沉淀和转换。这种对“节奏感”的掌控,使得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在听一曲抑扬顿挫、气韵生动的交响乐,而不是简单地翻阅图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确实赏心悦目,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其中对意境的捕捉。我以前看一些传统画册,总觉得画面和文字之间好像隔着一层什么,但这本书里的图,似乎真的“懂”诗的精髓。比如其中几幅描绘暮色或雨景的画面,那种淡淡的忧郁和沉静感,与诗歌中“感时伤事”的情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解释,光看图就能体会到那种“人在草木间,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况味。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光影和留白上非常考究,大量的空间留白反而衬托出了主体的情感浓度,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高妙之处。我花了好几个下午,只是对着其中一幅关于边塞风光的图痴看,想象着诗人当时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描绘出那片壮阔而又苍凉的景象。
评分《王时敏写杜甫诗意图册》十二开,纸本,墨笔或设色,每开纵39厘米,横25.5厘米。作于乙巳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石渠宝,初编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评分当然不能和二玄社比,但是也算不错啦,收藏着看看还行的。这个价位确实有点高,趁着活动用券买的,希望能慢慢收齐。
评分不错
评分故宫藏品里面最好的,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水平。雅昌印的,传统折页式精装,每幅画原大印刷,后面还附有局部细图,印刷质量极佳,真正的下真迹一等。回首古人,吾辈真的要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化共享、技术先进,要是在古代,这样的作品是要倾家荡产才可以拥有,要世系的或者神交的特殊关系才可以看到的啊!!
评分书的纸张质量一般,篇幅很少,大部分是空白纸张。保存不好的话,很容易损坏。
评分品相好,快递快,老刘啊爱死你了~品相好,快递快,老刘啊爱死你了~品相好,快递快,老刘啊爱死你了~
评分创建于一九二四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址及清宫旧藏文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文物藏品居全国文博系统馆藏品总数之首,占全部藏品的十分之一,其中一级品占六分之一。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品类丰富、体系完备、共二十四大类、六十九小项,计一百五十多万件(套)。
评分书的纸张质量一般,篇幅很少,大部分是空白纸张。保存不好的话,很容易损坏。
评分图书装帧特别,印刷也能接受,内容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