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是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
在古文字研究领域中汇字成书,较早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后来研究者,或学习篆书、篆刻者,无不以之为基准。元代吾丘衍在《三十五举》中说:“凡习篆,《说文》为根本,能通《说文》,则写不差。”但《说文》系小篆,与汉印文字又略有差别,故明代朱简曾指出:“许氏《说文》为习篆要书,然字画全非汉法,”因汉代篆书与汉印文字形多方或扁,笔画平匀填满,与小篆长方形、结字笔画多上束下疏,两者各有差别,由此形成了两种篆书体的不同特点。故明清以降,研习古文字学者与研习篆书、篆刻者,分道扬镳,各有深入,同时又互相借鉴。尤其是清代以后,古文字资料不断发现,古文字学者在过去的基础上订正、扩充阐释,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果。如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等人,花了大半生的精力,研究《说文解字》,遵循从形、音、义互求的原则,取得了超过前代的成就。
一、凡例
二、部首表
三、部首笔画检字表
四、总笔画检字表
五、正文
我对字体设计和传统工艺的交叉领域非常感兴趣,我购买这本书的目的,更多是想研究一下“常用字”在不同时代篆刻流派中的形态演变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虽然名为“常用字”,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选字逻辑和版式安排,体现出一种非常现代的、系统性的整理思路。它不像传统字典那样按照笔画或部首死板排列,而是似乎在遵循某种“使用频率”和“结构难度”的综合考量。我注意到,它对一些同音异形字的收录非常审慎,它没有一股脑地把所有异体字都堆砌进来,而是精选了那些在艺术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版本。这种克制的选材态度,反而使得这本书的专业性得到了凸显。它在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篆刻艺术的精髓在于“取舍”,在于对最凝练、最有生命力的形态的把握。对于我这种研究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标准化的样本集,用来比对明清以来的印学发展,非常有价值。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资深篆刻家,我的工具箱里早就塞满了各种拓片和古籍影印本,对一般意义上的“常用字”字典,我本来是抱着审视甚至轻蔑的态度。毕竟,真正的高手,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和对古文字脉络的通透理解。然而,拿到这本《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后,我必须承认,它在“精炼”和“实用性”上做得极其出色。修订版的优化,明显考虑到当代人刻印的需求,它没有陷入过度学术化的泥潭,而是聚焦于“可操作性”。尤其是在结构变化的处理上,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异体字,而是给出了几条最符合审美和篆刻章法逻辑的范例。我发现,那些我平时在创作中偶尔会卡壳的、结构略显复杂的常用字,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非常清晰和优美的处理。这对于指导我的学生来说,简直太方便了。我们不再需要翻阅厚重的先秦古籍去辨认一个“民”字该如何取势,这本书直接给出了最典雅、最稳定的几种形态。这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创作效率的提升,让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刀法的表现力上,而不是字形的确认上。它成功地搭建起了学院派的严谨与民间艺术的灵动之间的桥梁。
评分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接触篆刻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我的主要瓶颈在于,我对汉字的演变过程不熟悉,看到的篆书总觉得像“画符”,缺乏内在的逻辑感。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快速建立我对篆书基本笔画和结构认知的书。这本《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恰好弥补了我的这个缺口。它的优秀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把字形罗列出来,而是像在教你“阅读”篆书。它对某些字,比如“吉”、“寿”这类吉祥寓意的字,提供的篆书写法中,透露出一种非常讲究的对称和平衡感。通过对比不同的写法,我开始领悟到,篆刻的精髓不仅仅是把字写对,更是要把字“刻对”,即让它在方寸之间产生一种和谐的张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意思,它没有采用那种沉闷的黑白印刷,一些关键例字采用了略带赭石的墨色,这让原本严肃的古文字显得生动了不少。对于我这种带着“欣赏”心态而非纯粹“工具性”需求的读者来说,这种细微的视觉体验,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感。
评分我身边很多朋友是搞国画或者设计专业的,他们偶尔会需要把自己的名字或者一些祝福语用篆体写在作品上,但苦于没有规范的参考。他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动辄需要数年磨砺才能掌握的深奥印学理论,而是一个能快速出效果的“速查宝典”。这本《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完美地满足了这种“即时创作”的需求。我借给一个朋友用过,他反馈说,书中的字形非常周正、大气,即便只是临摹,刻出来也显得很“有底气”。而且,它的小开本设计非常适合放在案头,随时翻阅,不会占据太多空间。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在处理那些笔画交错复杂的字时,留白的处理非常到位,这对于刻石来说至关重要——过密的笔画容易造成崩裂。这本书的示范字形,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易于操作”的暗示,这对于鼓励非专业人士参与到篆刻体验中来,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它是一本将专业知识“大众化”的典范之作。
评分这本《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简直是篆刻爱好者的福音啊!我作为一个入门不久的新手,在挑选印石和尝试创作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古文字而犯愁。市面上那些动辄几百上千字的字典,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实在是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但是这本小巧的工具书,却精准地抓住了我们日常所需,收录的都是最常用、最经典的那批字。它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字头醒目,释义简练,关键是篆书的写法多种多样,它能清晰地展示出不同风格的篆刻样式,这对我理解“金文”、“小篆”的异同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常用偏旁的解释,让我在自己构思字形时,心里更有底气,不至于东拼西凑显得怪异。坦白说,以前刻印,我总是依赖于网络搜索,结果往往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有了这本字典在手,我感觉自己就像有了一位耐心的老师在身边指导,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变得有迹可循。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篆刻美学的一把钥匙,让我对这门古老的手艺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热爱。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拿起刻刀,却不知从何下手的同道中人。
评分非常不错的字典,学习文化的大典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不错的工具书。可以对照找字。
评分东西很好,物美价廉,喜欢。
评分昨晚的订单,今天中午就到了,满意,字典不错
评分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评分纸质不错,西冷的字典还是比较好的,32开不大不小,以前有个红皮的是64开的,太小了,这个可以,没有拼音检索,找字比较麻烦,考验各位识别偏旁部首的能力喽。
评分书的包装不错,正版质量,值得购买
评分学认篆字的一本好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