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东品西酿: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教你品尝葡萄酒》亚裔葡萄酒大师专为亚洲人口味写作的亚洲美食美酒搭配的葡萄酒实用书。
  2、如何将美食与美酒进行完美配搭,相信这永远是个很个人的问题。在英语中,食物与酒的搭配为winepairing(葡萄酒搭配),在法语里为mariagedesmetsetvins(酒菜联姻)。那么,究竟如何才是完美的搭配?
  3、《东品西酿》作者Jeannie虽然是第1位得到MW葡萄酒大师头衔的亚裔,但她是位韩裔美国人,在韩国出生,在美国长大,近二十年来又一直定居香港。目前国内已经出版了不少很好的葡萄酒书,但我还没有看到过一本非常出色的有关葡萄酒与美食搭配的图文书。对葡萄酒有认识的人士都知道,美酒与美食搭配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国外还设有侍酒师学位,专门教学生如何为美食搭配美酒。将每种菜肴的风味,理性地以甜、酸、咸、苦、辣、鲜来分析,并将每款葡萄酒里含有的甜度、酸度、单宁/橡木味、酒精度/酒体和成熟度拿来做分析后,以客观的方式来作菜肴与美酒的和谐搭配。
 
      内容简介
     世界上拥有“葡萄酒大师”(MasterofWine)资格的人数比宇航员还少,只有300多位。《东品西酿》作者李志延大师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而且是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
  在《东品西酿: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教你品尝葡萄酒》里,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品评葡萄酒的全新视角。由作者生命中两大至爱——亚洲美食和葡萄酒结合而成的。作者创新地使用了亚洲人熟悉的红枣、柿子、银杏这类描述词取代传统使用的黑醋栗、吐司或香草等词,使亚洲美食爱好者在挑选葡萄酒时能有更清晰的参考依据。
  《东品西酿: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教你品尝葡萄酒》文字细腻、插图精美,融合了作者李志延大师20年来在葡萄酒领域的教学、写作经验以及其对亚洲美食的热爱。本书是作者的第二本著作,她的首部获奖著作《东膳西酿:葡萄酒与亚洲菜肴搭配》(AsianPalate),中文版2011年出版,探讨了十大亚洲美食城市的东方美食与葡萄酒的搭配。     
作者简介
       李志延(Jeannie Cho Lee),韩裔美国人,葡萄酒大师,是全球首位被授予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简称MW)称号的亚洲人。美国史密斯大学双学士,哈佛大学硕士。曾获得法国蓝带烹饪学院、葡萄酒&烈酒基金会证书;2008年通过考试获得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资格;2011年获得日本清酒品酒师资格证书。2009年,她因对葡萄酒界的卓著贡献而荣获国际葡萄酒和烈酒展(Vinitaly)颁发的杰出奖。李志延对市场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于2010年12月出版了110页名为“亚洲葡萄酒权威信息中国篇”(Asia Wine Insider)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报告。
    李志延是是英国《醇鉴》(Decanter)和《财资》(The Asset)的特约编辑。此外,她在南华早报(中国香港)、《中国经营报》(China Business News)(中国大陆)、台湾版《醇鉴》和《望》(Noblesse)(韩国版和中国版)都开有自己的葡萄酒专栏。
    李志延还是各大国际葡萄酒竞赛炙手可热的评委,如伦敦《醇鉴》世界葡萄酒大奖、德国国际葡萄酒大奖赛(Mundus Vini)和澳洲皇家阿得莱德葡萄酒展(Royal Adelaide Wine Show)。
    李志延的第一本著作《东膳西酿》于2009年获得国际美食家大奖(International Gourmand Award)“全球最佳美食与葡萄酒搭配书籍”殊荣。此外,该书还入围了英国安德烈·西蒙纪念奖(André Simon Awards)和美国国际烹饪协会(ICAP)奖。
    严轶韵,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2008年加ASC圣皮尔精品酒业,英国葡萄酒与烈酒(WSET)高级证书持有者,现担任葡萄酒培训师。曾参与《东膳西酿—葡萄酒与亚洲菜肴搭配》、《东享葡萄酒》、《葡萄酒随身宝典》、《完美搭配——德国葡萄酒与亚洲美食》的翻译及《世界葡萄酒地图》的审译工作。
    戴鸿靖:英国葡萄酒与烈酒(WSET)高级证书持有者,曾担任和平饭店侍酒师,2011年加入iWine.com,任葡萄酒顾问。曾经参与《葡萄酒随身宝典》的翻译工作。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东品西酿》为全球习惯亚洲美食和食材的人们提供了有关联、有意义且容易记忆的全新描述词汇,让葡萄酒品鉴变得更平易近人。无论是葡萄酒和美食爱好者或专业人士,都会发现它的珍贵价值。
      ——若埃尔·罗比雄(Jo·l Robuchon),世界上一位拥有26家米其林餐厅的厨师      
      一直以来我们所学习到的葡萄酒知识大都源于西方葡萄酒作家的书籍,我很高兴看到Jeannie(李志延的英文名)写了一本用我们亚洲人所熟悉的词汇来描述葡萄酒的书——《东品西酿》!在该书的帮助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葡萄酒爱好者朋友们一起品酒时就会用大家熟悉的词汇来欣赏和讨论葡萄酒。
      ——李德美,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秘书长      
      如何用我们中国人——或者亚洲人熟悉的香气和口感形容葡萄酒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葡萄酒在国内的传播,也拉开了业内人士和普通消费者的距离。《东品西酿》为解决这个问题开了个好头,Jeannie以她对葡萄酒深厚透彻的了解和对东西方文化的生活经历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东方的文化和方式来享受来自西方的葡萄酒。
      ——吕杨,2010年中国侍酒师冠军得主      
      Jeannie作为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正在进行一项很了不起的工作:用亚洲香料和食材来描述葡萄酒。我个人认为《东品西酿》是一部很棒的作品,事实上,不论是厨师还是葡萄酒爱好者都会为此而兴奋,因为这本书确立了表述葡萄酒的黄金标准。在我工作的厨房中和家里,《东品西酿》一定都要有!
      ——余溟烨(Alan Y. Yu),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厅“81/2”上海分店行政总厨      
      葡萄酒发源于西方,但Jeannie却能以亚洲人熟悉的味道形容葡萄酒。这不单使亚洲人更能体会不同葡萄酒的特色,也能同时令西方人换个角度感受葡萄酒。以前,当我给客人介绍怡园酒时,他们经常不知道那些外国水果和材料是什么。受到Jeannie的启发,现在我会以客人熟悉的食材形容我们的葡萄酒,效果还真不错!
      ——陈芳,怡园酒庄董事长、少庄主     
目录
   献词
关于作者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品尝葡萄酒
第二章 从葡萄园到酒窖
第三章 葡萄酒品鉴
第四章 葡萄品种
第五章 经典红酒
第六章 经典白葡萄酒
第七章 次要的品种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品尝葡萄酒
    我非常高兴地向各位介绍这本倾注了我对葡萄酒的热情和毕生兴趣的书。对我而言,葡萄酒不只是一种配餐饮料,也不只是一种可口的酒,更不只是用来排解情绪的媒介。当我发现看似简单的葡萄酒背后隐藏着那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后,我知道我已经为它着迷了。在我的葡萄酒旅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酒杯后的有关人的故事。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气候的影响、土壤和葡萄藤,这些都给葡萄酒的风味烙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葡萄酒也有灵魂,这也将它与其他的饮料区分开来。葡萄酒来自人类与土地和其故乡的相互作用。葡萄酒反映出了我们人类与土地、我们的缺点和弱点以及知识、技术和创新之间的联系。人类在葡萄园和酒窖中所作的努力最终转变成我们可以享受和分享的富有创造力的产品。
    这本书是我从亚洲味觉的角度对世界葡萄酒的个人看法。与任何书籍一样,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地想保持客观,总会带有一些偏向性。我对使用亚洲食材和调料来描述一款葡萄酒的偏好源自我对它们的熟悉。我在亚洲共生活了25年,时间最长的要属香港、首尔和吉隆坡。我对某种亚洲美食特别钟情。举个例子,那些了解我的人会发现我享用日本料理的次数远多于其他的亚洲美食。我甚至前往清酒产区去学习,并参加了全天的清酒侍酒师考试 —不过我的家人非常清楚,这实际上不过是个能让我定期飞往日本大饱口福的幌子而已。
    《东品西酿》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在葡萄酒世界中取得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探索成果。作为一名葡萄酒老师,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亚洲人,这对我制订一些学习和描述葡萄酒的有趣方法很有帮助,这些在本书中也都有提及。我可以对本书中使用的亚洲描述负责任,在过去的20年间,我在学习、品尝和写作中都会使用这些描述符。在葡萄品种和葡萄酒产区这两个葡萄酒写作经常涉及的领域,我采用了一些插图和各种分类,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容易地了解和消化书中的大量信息。亚洲描述符与传统的西方描述符并驾齐驱,它能够让亚洲食材和食物的爱好者对葡萄酒语言产生共鸣。
    葡萄酒已经渗入不少亚洲城市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饮食的方法并给我们的味觉带来了全新的香味谱。它改变着我们对日常膳食的看法,让我们能更进一步地思考用何种饮料来搭配它。另一方面,葡萄酒让我们得以放慢进食的速度从而品尝出更多的风味。希望只是简单地在日常餐饮中加入葡萄酒就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
    亚洲,作为世界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最广的地区,已经从追随者的位置跃入了主导的行列。我们有机会扩展葡萄酒词典,而不再只是记忆一长串与亚洲餐饮关联甚远的香气术语。
    我们继承了丰富的饮食传统和充满活力的美食文品尝化,这些传统和文化也已经迅速地在世界其他地区传播葡萄开来。我们有很多可以分享和需要学习的地方:就拿我来酒说,学习鉴赏精品葡萄酒让我的生活受益匪浅,它让我不得不放慢脚步,更着眼现在。当我们吸入各种香气,小啜一口葡萄酒,让它的风味充盈着我们的口腔时,它也加深了我们在那一刻的存在感和感悟力。作为食物的搭档,葡萄酒能够增加和谐的口感并将用餐体验提升至更高的鉴
    赏水平。越来越多手拿筷子的亚洲葡萄酒爱好者正在探索葡萄酒带来的乐趣,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杯中之酒的香味。
    虽然我希望你们能在这本书中发现乐趣和有用的内容,不过,我的终极目标还是想借此书鼓励你们找寻出心仪的那瓶酒,打开它并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分享,体会其中无与伦比的快乐。
    葡萄酒的道家理念
    葡萄酒是用新鲜采摘的葡萄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它是有灵魂的。即使是世界各地那些大酒厂工业批量生产、以百万箱计的葡萄酒也不例外。葡萄酒的灵魂在于,所有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故乡。葡萄酒来自土地,并且能反映出当地的特征 —无论是阳光明媚、气候温暖、孕育了如黄尾( YellowTail)
    这样易饮的品牌葡萄酒的澳大利亚东南地区,或是酿造出完美出众且精致的特级园酒[如拉塔须( La Tache)],拥有凉爽、大陆性气候的勃艮第。显而易见的是:葡萄酒的品质越高,越能清晰、鲜明地反映出其故乡的特征。
    葡萄酒的共性在于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人类从某一片土地中获得种植在特定气候和土壤环境下的产品,然后对它进行调整。葡萄酒就是这样一种产品。有些酒是匠心之作,蕴涵着酿制者高超的技艺;有些酒的酿制则只为出售,没有其他更深刻的寓意。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葡萄酒。
    法语中的 “terrior”(风土条件)就包含了这种“葡萄酒能够反映出当地独特环境”的概念。杰出的葡萄酒通常都能够诠释出其产地的特点,缜密的酿酒师会将这种独特的、源自环境的特征保留住,完美地凝聚在酒瓶中。这就是葡萄酒的道家精神。正如道家所推崇的快乐高洁的生活一定是充满和谐的,高品质的葡萄酒能反映出它们与当地环境特征的和谐。每年,诠释的内容都会发生变化,反映出不同年份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就像道家所主张的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持续在改变的。
    按照葡萄酒的道家理念,葡萄酒有好有坏。有些酒具陈年潜力且有灵魂,而有些酒则只是为我们带来简单短暂的快乐。有些酒刚开始喝时很不错,不过一杯过后就变得过于强劲浓郁或表现得平淡无奇,毫无乐趣可言;而有些酒初尝时含蓄收敛、毫不起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慢慢展现出内在的张力和美。正如并非所有事物都有存在的意义、都活得考究,并非所有的葡萄酒都是好酒,都是精心酿制而成。
    葡萄酒的酿制有公式可循,正确的果味、酸度、单宁和酒精含量的配比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谐的葡萄酒。不过,按照这种基础公式调配出的酒不计其数,适合作为平常的饮料享用,而本书所讨论的葡萄酒则是具有独特特征、反映产地特色的高品质葡萄酒。无论作为学生还是老师,我始终觉得以优质葡萄酒为例能够极大地提升学习经验。它不仅能够成为某种特定风格、产区或葡萄品种的品质标准,还能帮助我们记忆和回忆葡萄酒的香气,因为好的葡萄酒总是更容易被人记住。
    葡萄酒鉴赏的道家理念因人而异。我碰到的一些学习葡萄酒的亚洲学生会将焦点放在如何提高他们的品酒技巧、识别不同的葡萄酒风格及甄别品质上,还有一些学生则更重视隐藏在葡萄酒背品后的知识 —记忆酒名、产区和特点描述,剩下的一些学生则更愿意学习如何用文字清晰地将所有尝的香气和品鉴后的感受表达出来。条条大路通罗马,葡萄酒鉴赏的道家理念就是采用能带最多乐趣的方法,无论它关注的仅是某个方面或是每个微小的细节。
    ……      
前言/序言
     我非常高兴能够为李志延的最新力作撰写前言,在这本书中,亚洲的食材和调料都被引入了葡萄酒的语言中。在此,我要为2009年出版的《东膳西酿》鼓掌喝彩,这本书开创了教授大众和葡萄酒爱好者根据亚洲当地的美食搭配葡萄酒的先河。这是很多人之前觉得
  困难重重的伟大事业。因此当得知这本书获得国际美食家大奖( International Gourmand Award)的“全球最佳美食与葡萄酒搭配书籍”殊荣时,我一点儿也不惊讶。
  我与志延认识多年,见证了她一步步成为亚洲第一位葡萄酒大师( Master of Wine)。我十分高兴地得知她最新的探索领域是更改葡萄酒词汇库,使其更贴近人数不断增加的亚洲葡萄酒爱好者。作为一名在亚洲(包括日本、中国台北、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澳门)拥有多家餐厅的主厨,我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生活在这些充满活力的城市中的美食和葡萄酒爱好者是多么地欢迎葡萄酒。
  就我个人而言,《东品西酿》让我产生了共鸣。因为很明显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构筑连接亚洲美食世界和葡萄酒世界的桥梁。众所周知,我从亚洲(特别是日本)菜系获得了极大的灵感。我自己也已经建立了一些将亚洲食材引入法国菜的美食桥梁。通过走访我各家餐厅所在的不同地区寻找奇妙的当地亚洲食材,我一直都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关注人与美食和葡萄酒之间的和谐以及联系的理念是我一直强烈推崇的。这个理念在志延的两本书 —《东膳西酿》和《东品西酿》中也都有提及。志延通过她独特的亚洲味觉的切入点另辟蹊径,为全球习惯亚洲美食和食材的人们提供了各种对他们而言有关联、有意义且容易记忆的全新描述词汇,让葡萄酒品鉴变得更平易近人。
  在我担任主厨和餐厅经营者的这些年里,我推出了很多采用亚洲调料(味淋、芥末和味噌)的菜式。虽然如今这些调料在全球现代餐厅中司空见惯,但几十年前它们在欧洲还属于新兴调味料,特别是在传统的法国餐厅。如今,我在亚洲所拥有的餐厅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
  地方。精致餐饮是无国界的,美食的世界相比从前有了更好的互通。亚洲食材和葡萄酒之间的互动就是最好的实例。李志延发掘了这种联系, 给我们带来了这本反映这种国际趋势、构筑文化桥梁的作品。《东品西酿》无疑是另一本成功的作品—志延又一次找到了她的课题并用其独树一帜的风格锦上添花,创造出了一种振奋人心且具教育性的体验。任何人,无论是葡萄酒和美食爱好者或专业人士,都会发现它的珍贵价值。
  ——若埃尔·罗比雄(Jo.l Robuchon)    
				
 
				
				
					《东品西酿: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教你品尝葡萄酒》  图书简介  这是一本由第一位亚裔葡萄酒大师倾力奉献的、旨在打破陈规、引领读者进入葡萄酒世界的实用指南。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手册,更是一份跨越文化与风土的深度探索之旅。它将带领你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逐步建立起对葡萄酒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最终让你能够自信地品鉴、欣赏并享受每一杯佳酿。  一、打破迷思,建立基础认知  本书开篇便着力于消除大众对葡萄酒的固有误解和畏惧感。许多人认为葡萄酒品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充斥着繁复的术语和难以捉摸的规则。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和教育背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拆解开来。  1. 葡萄酒的基础知识构建: 我们将深入探讨葡萄酒的“四大要素”——葡萄品种、风土、酿造工艺与年份。理解这四者如何相互作用,是品鉴的基石。例如,书中会详细解释不同气候带(凉爽、温和、炎热)如何影响葡萄的糖分、酸度和单宁结构,从而决定了葡萄酒的整体风格。  2. 识别主要葡萄品种的“身份证”: 本书将聚焦于全球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红白葡萄品种,如赤霞珠、梅洛、黑皮诺、霞多丽、长相思等。不同于简单罗列风味,本书会教你如何通过视觉(酒色深浅、挂杯程度)、嗅觉(一级香气、二级香气、三级香气)和味觉(酸度、甜度、酒精度、单宁)来准确识别这些品种的独特“指纹”。  二、品鉴的艺术:感官训练与系统方法  品鉴葡萄酒的核心在于训练你的感官。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感官训练方法,帮助读者从“喝水”升级到“品鉴”。  1. 视觉的运用: 学习如何通过观察酒液在光线下呈现的颜色、色调和清澈度,来推断酒的年龄、葡萄品种甚至产地。书中有大量图解,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酒杯,以及如何通过转动酒液观察“酒腿”或“酒泪”的形成与流速,初步判断酒精含量和粘稠度。  2. 嗅觉的唤醒: 这是品鉴中最重要的一环。书中详细划分了香气的三个层次:      一级香气(Primary Aromas): 来自葡萄本身的果香、花香和草本香。作者分享了如何在家中通过接触常见的水果、香料(如丁香、肉桂)和草本植物来“校准”嗅觉记忆库。      二级香气(Secondary Aromas): 来自发酵过程(酵母活动)产生的香气,例如面包皮、酸奶等。      三级香气(Tertiary Aromas): 来自陈年过程(橡木桶和瓶中陈年)产生的复杂香气,如皮革、雪松、烟草、蘑菇等。  3. 味觉的剖析: 学习如何平衡感知酸、甜、苦、咸和鲜(Umami)。书中特别强调了“平衡感”在葡萄酒中的重要性——酸度如何支撑酒体,单宁如何带来骨架,以及余味(Finish)的长短和复杂性如何决定一款酒的品质。  三、环球酒庄巡礼:产区深度解析  本书的精华之一在于其对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的文化与工艺的深度考察。作者以其亚洲视角,解读西方葡萄酒世界的复杂性,尤其关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  1. 法国:经典的再审视: 不仅涵盖波尔多和勃艮第的“名庄”,更深入探讨了卢瓦尔河谷、罗讷河谷的独特风土。例如,会解析波尔多左岸与右岸的结构差异,以及勃艮第特级园与一级园之间微妙的土壤差异如何体现在酒的风味上。  2. 意大利与西班牙:多样的文化熔炉: 探索意大利本土品种如桑娇维塞(Sangiovese)、内比奥罗(Nebbiolo)的地域特性,以及西班牙里奥哈(Rioja)和杜埃罗河岸(Ribera del Duero)的陈年哲学。  3. 新世界(New World)的活力: 详细介绍美国(纳帕谷、索诺玛)、澳大利亚(巴罗萨谷)、智利、阿根廷和南非的葡萄酒生产理念。新世界葡萄酒往往更注重果味表现和现代酿酒技术,本书将对比新旧世界的风格差异,指导读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酒款。  四、生活化的侍酒与搭配艺术  葡萄酒的最终意义在于与生活结合。本书提供了实用、无压力的侍酒和食物搭配建议。  1. 侍酒的礼仪与实用技巧: 涵盖了如何正确开瓶(包括软木塞的保护与处理)、理想的醒酒时间、不同类型葡萄酒的最佳侍酒温度。这些技巧旨在帮助读者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专业级的品饮体验,而非仅限于高档餐厅。  2. “不败”的食物搭配法则: 告别死板的“红肉配红酒”规则。本书提出了一套基于“重量、强度和主要风味”的搭配逻辑。例如,高酸度的菜肴需要搭配高酸度的葡萄酒来平衡;辛辣食物则需要选择低单宁、略带甜味的酒款。书中列举了大量亚洲菜系(如川菜、粤菜、日料)与葡萄酒的成功搭配案例,这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3. 葡萄酒的收藏与投资入门: 对于有兴趣的读者,本书也提供了葡萄酒储存的基本环境要求(温度、湿度、避光)以及如何识别有潜力陈年的酒款,帮助读者以健康的心态迈入收藏领域。  结语  《东品西酿》旨在成为你手中那把开启葡萄酒世界的钥匙。它传授的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理解和欣赏的视角。阅读完本书,你将不再是葡萄酒的旁观者,而是能与酿酒师的努力、风土的馈赠进行深度对话的品鉴者。葡萄酒的美妙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而这本书将帮助你自信地探索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