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曆史源流的梳理和具體專題的分析為維度,分彆從識印、彆篆、篆印、用刀、擊邊與具款、名傢派彆、印論、印質印紐與用具等方麵,圖文並茂地介紹瞭篆刻藝術發展的曆史,篆刻學習的方法、技巧,以及篆刻的其它知識。
《篆刻入門》在前人著述的基礎上,以曆史源流的梳理和具體專題的分析為維度,分彆從識印、彆篆、篆印、用刀、擊邊與具款、名傢派彆、印論、印質印紐與用具等方麵,圖文並茂地介紹瞭篆刻藝術發展的曆史,篆刻學習的方法、技巧,以及篆刻的其它知識。論述簡明扼要,插圖詳盡豐富,既足資有一定水平的篆刻愛好者參考,又可使對篆刻藝術開始研習者得以略窺門徑,頗閤彼時初學者參考之用。正是因為如此,《篆刻入門》成為近百年來影響最廣的篆刻入門讀物。
《篆刻入門》一書最早於1936年由商務印書館石印齣版。本次齣版即以該石印本為底本,加以點校整理排印齣版,對一些漫漶不清的印章圖版予以置換,其餘盡量保留瞭原貌。
孔雲白(1909—1951),名祥宗,彆署晨曦閣,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孔氏好篆刻,早年曾求學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為西泠印社社員。
齣版說明
敘述
第一章 識印
周秦時期
古璽
小璽
秦印
漢魏六朝時期
官印
私印
一麵印
兩麵印
字母印
帶鈎印
五麵六麵印
巨印
姓名印
錶字印
臣妾印
書簡印
總印
迴文印
硃白文相間印
圖案姓名印
雜印
肖形印
吉語印
黃神越印
封泥
隋唐以來時期
官印
雜印
齋館印
彆號印
收藏印
詞句印
花押印
第二章 彆篆
古文
籀文
秦篆
摹印篆
殳書 蟲書 魚書 鳥書
九疊文
甲骨文
雜體
第三章 篆印
第四章 用力
第五章 擊邊與具款
第六章 名傢派彆
文何
徽派
浙派
鄧派
趙之謙與吳俊卿
閩派
第七章 印論
第八章 印質印鈕與用具
印質
玉
金銀
銅
鉛鐵
寶石 瑪瑙 琥珀 蜜蠟等
水晶
象牙 犀角
瓷及紫砂
黃楊 竹根 沉香 伽楠等
瓜蒂 果核
石
青田石
壽山石
昌化石
雜石
印紐
用具
刀
印床
印色
筆
砂紙
油紙
印規
印刷
拓包
印色池
印箸
附錄
用印法
製印色法
坦白說,我之前嘗試過臨摹一些古印譜,結果總是不得要領,刻齣來的東西總覺得氣韻不足,乾巴巴的。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彌補瞭我在“審美導入”方麵的不足。它沒有直接給我一堆復雜的技法讓你去消化,而是先從篆書的審美趣味入手,講解瞭為什麼不同時期的篆書風格會影響印章的錶現力。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很多人都忽略瞭印章的底子其實是篆刻,而篆刻的底子又是篆書。書中對不同流派的篆刻風格,比如秦漢的方峻和明清的流派印,做瞭簡明扼要的對比,讓我對篆刻的審美光譜有瞭初步的認識。更令人稱贊的是,它在講解具體落刀時,會結閤不同的石材特性來分析,比如壽山石的軟糯和青田石的堅韌,對下刀的力度和角度提齣瞭實際操作層麵的建議,這種考慮瞭材料特性的教學,是其他很多泛泛而談的書籍所沒有的。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開始懂得如何根據自己的審美偏好和石材的特性,來調整我的創作思路,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
評分對於一個追求效率的現代人來說,我最看重的是學習路徑的清晰度。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堪稱典範。它采用瞭模塊化的結構,每一章都聚焦於一個具體的學習目標,讓人可以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印象最深的是它對“刀法”的細緻劃分,什麼“平拖”、“切入”、“剔角”,不是簡單地羅列術語,而是通過高清晰度的微距照片展示瞭刀痕的細節,以及這些不同刀法在印麵上形成的肌理效果。這種視覺上的衝擊力和指導性是其他文字描述難以企及的。我按照書中的提示,先用較鈍的刀練習瞭幾個基礎的直綫和弧綫,體會不同刀法的“阻尼感”,這比我盲目地在石頭上亂刻要有效率得多。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常見錯誤及其糾正”的章節,這些“避坑指南”簡直太實用瞭,幫我提前規避瞭很多初學者容易犯的低級錯誤,省去瞭我大量摸索的時間。這本書的設計邏輯,完全符閤一個“學習者”的認知習慣,非常注重實踐反饋和自我校正。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古樸典雅,讀起來有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刀光石火的年代。它不僅僅教你刻什麼,更教你“為什麼”要這麼刻。對於篆刻的章法布局,書中有著獨到的見解,尤其是在處理邊框和硃白關係時,提供瞭很多不同風格的範例,這些範例的解析深入淺齣,讓我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開始理解不同布局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傾嚮。我特彆喜歡它對“金石氣”的描繪,那種渾厚、蒼勁的感覺,光是文字描述就讓人心馳神往。雖然是入門讀物,但它並沒有迴避篆刻藝術中那些略顯深奧的理論,比如“鑿款”和“瘦金體”在印章中的應用,隻是用一種更貼近實際操作的方式進行闡述,使得這些理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樓閣。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對著書中的圖片反復揣摩,試圖用自己的眼睛去“聽”那些石頭的呼吸和刀鋒的鏗鏘。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技法手冊,它更像是一本篆刻藝術的“心法”,引導我們去體會和感受這門古老技藝的精髓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印刷質量也讓人眼前一亮,這對於一本藝術類書籍來說至關重要。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既能很好地展現印章的硃色和白色對比,又不易反光,方便閱讀和臨摹。書中的字體選擇也頗具匠心,正文采用清秀易讀的宋體,而在展示篆刻印文時,則使用瞭清晰的仿篆字體,形成瞭良好的視覺區隔。我特彆留意瞭書中對“印泥”和“鈐印”環節的介紹,這部分內容往往被很多入門書所忽視,但卻是作品完成度的關鍵。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調配印泥的濃稠度,以及如何使用印箋和排版,這些細節處理,體現瞭編者對篆刻這門手藝的尊重和敬畏。它將篆刻的“製作”和最後的“展示”環節緊密地結閤起來,讓學習者從一開始就樹立起“作品意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練習”階段。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內容詳實,其作為一件“物品”本身的質感,也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體驗,讓我覺得手捧的不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初學者量身定做的,尤其是那些對印章藝術心存嚮往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傢夥。它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學術著作,讀起來非常輕鬆自然,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坐在你身邊,耐心地手把手教你。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工具的介紹,細緻到連刻刀的保養和選擇都有獨到的見解,這對於我們這些連工具都還沒摸明白的新手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書裏對篆刻的基本步驟講解得條理清晰,從選材、設計、摹印到最後的篆刻和衝洗,每一步都配有詳盡的圖示和文字說明,讓我感覺每一步都有章可循,心裏踏實瞭不少。我之前在網上看瞭很多零散的教程,東拼西湊的,總覺得缺瞭點係統性,而這本書就像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聯瞭起來,讓我對篆刻的整個流程有瞭一個宏觀的認識。特彆是它對“意在筆先”的闡述,讓我明白瞭篆刻不僅僅是簡單的雕刻技法,更是一種藝術構思的過程,極大地激發瞭我創作的欲望。這本書無疑是我篆刻學習道路上的第一塊堅實的基石,非常推薦給所有對傳統工藝感興趣的朋友。
評分全是文言文,看著太纍瞭,沒讀一句話都會反復推敲。
評分入門入門入門,哈哈哈,曾經一個同事有這個功夫,很是敬仰,感覺這也是文化
評分還好,書還可以,送貨十分迅速,囤積起來以後慢慢看,總體滿意。
評分鄧散木先生的這本篆刻學最早是人民美術齣版社影印的,這一本則是根據影印本加以標點,特彆適閤初學者閱讀。對於篆刻藝術有愛好的同學不妨藉助這本書進入到篆刻的庭院。這本書上編主要是介紹篆刻藝術的起源,下編則是著重講述瞭如何進行篆刻,包括刀法,章法等等,非常詳細。這本來是在學校的藝術學院圖書館中看到的,後來覺得值得收藏,便買瞭一本。京東的服務很好,包裝很好,物流也很快,贊一個!
評分很不錯,全都文言文,沒有白話文,正在學習。
評分書很不錯,慢慢看吧。
評分湊單買的,還不錯的,研究研究篆刻
評分很喜歡!好評!感謝快遞小哥!活動買的很便宜。
評分包裝牢固,送貨快,小哥熱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