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湛庐文化跑步系列:《马拉松训练宝典》、《运动改造大脑》
国内di一本原创跑步绘本。
曾经的体育差等生、满脸囔囔肉、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男屌丝,如何通过马拉松完美逆生长,成为梦想跑“百马”的6块腹肌男?从迈开di一步,到跑完人生di一个马拉松,他经历了怎样的彷徨、受伤、痛苦和自我挑战?
一旦决定要跑,在选择装备、日常训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何选择你的首场比赛?火热的厦马该如何跑?跑者心中的“麦加”雅典会有怎样的风景?
多数人不是因为有了意志力才去跑马拉松,而是由于跑了马拉松后才获得意志力。“哥跑的不是步,哥跑的是苦。” 田同生老师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被女儿田十川用清新的文字和幽默的画笔一一解读出来,他们将原本枯燥的长达42.195公里的马拉松,转化成了一本充满趣味和哲理并让人易于阅读的绘本,以清新、新颖的风格展示了厦门马拉松以及雅典马拉松的盛况,同时还配备了这两个马拉松的路线图;风趣的同时传递关于跑步的基本知识,告诉大家轻松跑完42.195公里的秘诀——“四个坚持”;同时演绎了马拉松跑者的自律、勤奋,勇于挑战。
系统、专业、科学、全面的湛庐文化跑步系列图书之一。
湛庐文化出品
国内di一本原创跑步绘本!图文结合,简单实用。
中国马拉松运动推动di一人+80后海归美女插画师,父女合体PK高木直子:我们更懂中国跑友的心!
致初级跑步者:献给那些还没跑起来,或者刚刚跑起来的彷徨、顾虑和痛苦。阅读这本绘本,我们会知道马拉松这样一个被称之为极限的运动,原来只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普通人都是可以完成的,并且和年龄无关。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宁、万科集团总裁郁亮、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联想集团副总裁魏江雷、《跑者世界》总编辑张路平、《时尚健康》杂志主编周松、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于嘉、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白雪、中国登山协会《山野》杂志、CCTV9《jizhi玩家》系列纪录片摄制组、网易跑步等联袂推荐!
田同生,推动“企业跑步”di一人。从2011年初开始,推动了万科、联想、中国建筑、协信、红豆等数十家企业开展“企业跑”活动,打造有充分竞争力的健康企业!
职场人士健康跑步的励志偶像di一人。上学时的体育差等生,职场上的啤酒肚,从55岁起,完成了36个马拉松和一个100公里越野跑。CCTV先后拍摄了有关他跑步的4部纪录片,在国内数十家电视台播出。
推动“以马拉松名义去旅游”di一人。从2010年的雅典马拉松开始,推动和带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跨出国门去跑步;在61岁时,完成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WMM)。
田十川,海归美女绘本画家。从12岁起开始接触漫画,此后便与漫画结下不解之缘。游历欧洲数年,执着追求漫画艺术。
80后马拉松跑者。在父亲田同生的影响下,于2012年开始接触马拉松,并承担了央视纪录频道《跑出我人生》纪录片在柏林马拉松拍摄过程的翻译工作。2014年1月2日,在厦门跑完了人生的di一个马拉松。
读《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就像沐浴了一场精神洗礼,心灵的感动久久不能平息。
人生的路上,我们都在奔跑,每个人都期冀跑出自已的精彩。田先生不因年龄而放弃自已的目标,不为奖杯而迟缓自已的脚步。以自已不懈的坚持,尽情地享受着体育锻炼的愉悦,跑出了自已精彩的、快乐的人生。诚如田先生所言,每一场马拉松都是一次修行,每一场马拉松都有一次升华。
我理解田先生的“修行”,是在人生的马拉松跑道上。其要义不在于总要去超过别人,或被别人超过,重要的是寻找到适合自已的路径与速度。这种超乎常人睿智和豁达,既是修行的方式也是修行的善果;而田先生的“升华”,更多地体现在他不仅仅限于个人的坚持,还不断地感召到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坚持,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男女老少,和他一同汇聚成了一道精彩的马拉松风景线。
田先生“百马人生”的精彩自不待言,无数人的“百马人生”更是这个时代的大精彩。
——李宁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拉松是个单调枯燥一分一秒的拉锯战,要把它写成书并不容易,因为并没有一条清晰的故事线,这过程是碎片化的感知,跑者甚至会忘记刚刚经过的风景。田老师55岁开始跑马拉松,跑过35个全马之后,又开始推动更多的人跑。他这本书,在跑者和旁观者两个角度间切换,把波澜不惊的长跑讲得生动活泼,希望会激励更多跑者迈出马拉松di一步。
——郁 亮 万科集团总裁
长跑是所有运动种类中唯有的和自己内心与身体交流的一种。平淡中充满了传奇与情怀。一个一直不服气命运的人,从55岁开始,用马拉松的步伐去描述和表达他的人生态度;一个希望一辈子跑下去的人,用各种方式去引导他人走上大道至简的运动人生之路。这是一本特殊的作品,田同生、田十川父女选择了浪漫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丰美的马拉松情节。
毛大庆 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
每次看到田老师的波士顿马拉松亲历,都难禁唏嘘。太多人告诉我、提醒我,马拉松是一场孤独的旅程。田十川用她的漫画完美作夯。祝福田老师和他的马拉松人生、马拉松家庭!
——魏江雷 联想集团副总裁
在中国推动马拉松运动的布道者,一位身体力行支持父亲事业的画家,四脚四手,父女联弹,生动地展现了马拉松正怎样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运动。绘本的形式更是破解了马拉松训练中的孤独与寂寞。
——张路平 《跑者世界》总编辑
作为很多人的“跑步教父”,田同生先生影响了非常多人,我也是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人生首马。他不仅专业、博学,而且还非常有爱心和具备感染力。这本书不仅是跑步书,更是浓缩了一位长者的人生智慧。不管你是否跑步,只要你向往精彩的人生,都应该阅读此书。
——周松 《时尚健康》杂志主编
跑步应该是平凡生活里能让我们发现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需要一个纯净、清静的状态。用笔记录,用画写实,都是田同生、田十川父女关于跑步的浪漫情怀,当然,重要的还是:用心体会。
——于嘉 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
对于参与者来说,马拉松不仅仅是对体力极限的挑战,也是对精神极限的磨砺。田同生先生从“百马大叔”到“百马推手”的转变,让我感动。参与和推广马拉松,以影响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百马人生》运用诙谐幽默的配图和语言,使田同生先生的精神能量得以丰富地展现。
——白雪 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
跟随百马大叔,踏上跑马之路。
——中国登山协会《山野》杂志
从2012年9月开始,jizhi玩家摄制组跟总拍摄田同生老师全球马拉松大满贯之旅,记录和见证了他影响和推动身边的朋友走上马拉松跑跑道的故事。60岁的他是马拉松布道者,他在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跑步,让更多人体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正是我们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CCTV9《jizhi玩家》系列纪录片摄制组
跑步是态度,42.195公里是一次伟大的磨练,从55岁开始练跑步的田同生老师,让我们感到跑步不分年龄,只要你想,一定可以做到。
——网易跑步
序言 我的百马人生
Part 1 马拉松,一场修行
我跑得很慢,但我一直在跑
经得起诱惑,也要经得起寂寞
第一个42.195,再慢都是在进步
跑得越远,离自己越近
Part 2 每个人都能跑
在最古老的赛道上跑一次
跑步是运动,更一种坚持
我们的对手不是彼此,而是自己
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结语 下一个目标
我的百马人生
田同生
做个“百马大叔”,用脚步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2009年夏天我参加了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开始了有计划的跑步训练。半年之后,我参加了2010年1月2日的厦门完成马拉松,以5小时34分12秒的成绩完赛。之前,我最多只跑过24公里,即便是超过这个距离的每一小步,其实都是我人生的一大进步。看过不少人跑马拉松的故事,才知道跑马拉松有着不同的跑。
59岁的英国人雷纳夫?法因斯在2003年创造了“7X7X7”的跑法,连续7天的时间完成7大洲的7次马拉松。
25岁的美国小伙子萨姆?汤普森则选择了另一种跑法,那就是50天的时间内在美国的50个州跑50个马拉松。
65岁的日本人楠田昭德跑得更嗨,“一天一个马拉松”。他哪里都不去,就在自己家附近的公园里跑,连续跑了52天,每天都是一个42.195公里。
不过,更多的人会在完成第一个马拉松后,将目标定位在跑100个马拉松,做一个“百马王子”。我已经年过半百,目标自然不是“百马王子”,而应该是“百马大叔”。
从开始跑步迄今为止的五年时间里,我已经跑完了35个马拉松。
虽然,每一场马拉松都是同样的距离,同一城市的马拉松线路也大多一成不变。但是,对我而言,每一场马拉松都是一次修行 ,每一场马拉松都有一次升华。
升级“百马推手”,让更多的人享受马拉松的快乐
2013年4月15日是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日,天气非常晴朗,气温也不高,很适合跑步。
但是,当我奔跑至距离终点大约700多米时,发现前面的人都停下来不跑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跑慢了,被关在门外。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终点发生了爆炸。当时,我的头嗡的一下就炸了。
早上离开酒店时和太太约好,她带着3岁半的女儿到终点等我,不见不散。此时终点发生爆炸,待在那里的太太和女儿是否安全?我赶忙从腰包里掏出手机,但是没有信号,不仅我的,所有人的手机都打不通。不管那么多了,我绕开被警察封锁的道路,往终点方向奔去。
终于,我看到了站立在寒风中的太太和趴在她身上睡着了的女儿,泪珠顿时扑簌簌地往下掉。太太说,爆炸声过后,终点附近所有的人都在拥抱,都在掉泪。
我们一家三口抱在一起,跑没跑完比赛已经不重要了。
偶然中我发现手腕上的跑步表没有关掉,上面显示的距离是53公里,虽然不曾跑到终点,但这是我跑过的最长距离的马拉松,永生难忘!
回到酒店看了电视才知道,有两个人制造了波士顿马拉松的爆炸案。爆炸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位是名叫“吕令子”的中国女学生,还有183人受伤,17人情况危急。
之前我要跑100个马拉松,无非是想证明自己很牛。即便是我跑得再多,有生之年跑200个马拉松,300个马拉松又能怎么样?依旧是自我的独乐乐,而不是能影响更多人参与的众乐乐。
亲身经历波士顿马拉松大爆炸之后,我把自己做 个“百马大叔”的定位,升级为“百马推手”,就是要推动100个有影响力的人跑马拉松。
绘就“百马人生”,在城市间传递希望
从波士顿回到北京两个月之后,我和大女儿田十川共同参加了2013年6月21日下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的“北京城市乐跑赛”。那天,由万科集团总裁郁亮领跑,5000多名分别来自80多家企业的跑者们跟随其后,一起跑向5公里外的终点。
前不久,郁亮说:万科将于2014年在全国60个城市举办60场“城市乐跑赛”,届时会有十万余人参与。从网络上看到这个消息后,作为一个曾经参与和推动“城市乐跑赛”的我来说,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鲁迅说过:“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句话不正是马拉松最好的写照吗?
一位智者也曾说过:“一个真正的强者,不是摆平了多少人,而要看他能帮助多少人——能帮助别人,这是德;能帮到别人,这是能。有德、有能的才是强者。” 推动更多的人跑起来,推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这项伟大的运动当中,就是我“百马人生”的主旋律。
这本书的名字,《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召唤。我反复琢磨着“百马”这个词,它让我联想到的是那种奔腾不息、充满活力的景象。55岁,这个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可能意味着“退休”、“安享晚年”的年纪,在这本书里,却被定义为“开始”。这本身就极具颠覆性。我脑海里不禁勾勒出一幅画面:一群55岁的人,精神抖擞,像百匹骏马一样,朝着各自的目标,重新出发。这本书会告诉我,如何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如何打破年龄的束缚,去迎接一段全新的、充满挑战和惊喜的旅程吗?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关于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学习新技能,如何与社会保持连接,甚至是如何在事业上实现二次创业。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激发出我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那些渴望,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搁置的梦想,让我有勇气去再次拾起,去追逐,去实现。
评分《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这个书名,就像一句响亮的号角,在寂静了许久的人生跑道上吹响。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景,也有不同的挑战。而55岁,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终点线,不如说是一个重要的补给站,一个可以重新调整步伐,积蓄力量,再次冲刺的起点。这本书,它是否能教会我如何在这个特殊的年纪,重新认识自己,发掘潜力?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百马”的意象融入到55岁之后的人生规划中的。我期待的是,它能给我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拥抱这个年龄段所带来的机遇,而不是仅仅看到所谓的“衰老”和“局限”。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人生是一场没有固定终点的旅行,只要心怀热忱,脚步不停,每个阶段都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
评分《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这书名,让我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我一直认为,人生不是一道程式化的考卷,有固定的答案和流程,尤其是在过了半生之后,更不应该被年龄所定义的“应该”和“不应该”所束缚。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我迫切想知道,“百马”究竟象征着什么?是无尽的能量?是丰富多彩的选择?还是指代着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生命姿态?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关于如何在55岁之后,重新点燃生活的热情,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二曲线”。它会教会我如何不畏惧改变,如何去拥抱新的挑战,如何让余生过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吗?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明白,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的思维和观念。
评分“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这几个字像一道光,照亮了我最近常常陷入沉思的夜晚。总觉得,我们好像被一种无形的规则框住了,到了某个年纪,就该做“符合”那个年纪的事情。但这本书,直接把“开始”放在了55岁,这本身就足够让我好奇了。我好奇作者是怎么理解“百马”这个概念的?它是一种数量,还是一种状态?是说人生可以有无数种可能性,而55岁只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让我们有机会去尝试那些曾经不敢想、没时间做的事情吗?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告诉我,无论过去如何,从现在开始,仍然有无数种可能在等待着我。它会给我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帮助我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找到新的目标和意义吗?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即将踏入的人生新阶段,指引方向,给予鼓励。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光是这个名字就足够吸引我了。我一直觉得,很多关于人生规划的书,要么太早,要么太晚。太早的,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当年哪里知道这么多?太晚的,等你到了55岁,很多机会都已经溜走了。所以,当看到“从55岁开始”这个定语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吗?虽然我还没到55岁,但这个年龄节点,总让人有一种特殊的预感,好像人生下半场的帷幕即将拉开,而这本书,就好像是提前发放到手的一本“攻略”。我很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定义“百马人生”的?是说人生可以跑一百场马拉松吗?还是说人生就像奔腾的百匹马,充满力量和无限可能?我期待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我的答案,找到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和规划自己未来的岁月。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人生后半程的启发,让我知道,五十多岁,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精彩人生的开端。
评分发货速度超快,快递员很礼貌。书还没看
评分读田同生老师《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
评分国内跑步书籍很少,大多是研究性的,比较枯燥乏味。这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不管是年轻群体还是老年人,甚至是儿童。美女插画家田十川的漫画风有当初看日和漫画的感觉,整个故事中多次戳中笑点。
评分快递及时送到,跑步人生
评分还没看,希望可以,关键是要实用。
评分相信科学。取长补短。运动健身。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努力。
评分值得推荐
评分不错的一本书 ,给家里人买的
评分●曾经的体育差等生、满脸囔囔肉、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男屌丝,如何通过马拉松完美逆生长,成为梦想跑“百马”的6块腹肌男?从迈开第一步,到跑完人生第一个马拉松,他经历了怎样的彷徨、受伤、痛苦和自我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