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即广东菜,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其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粤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具京、苏、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风味独特。
专题里有更多好书等你呦!
《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一共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了75道经典粤菜,其中素菜类17道,畜肉类20道,禽蛋类18道,水产类20道。本书从最基础的烹饪知识着手,将养生与烹饪完美融合,介绍了一些养生、烹饪的必备常识,让读者朋友了解不同的膳食养生法以及各种食材的烹饪技巧。同时,每道菜品都详细介绍了所用材料及做法,并且配有细致的步骤图作为参考,让您对每一道菜品都能一目了然。此外,本书中还列出了每道菜品的营养分析、制作提示、小贴士以及口味、适宜人群和烹饪技法,即便您没有烹饪经验,也能在烹饪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并通过这一道道美味的粤菜,提升生活品质,改善家人的健康,获得一种乐趣和满足。
甘智荣,中国烹饪的大师、中国雕刻大师、御厨金牌获得者、深圳娱乐频道《食客准备》特邀嘉宾、中粮集团食品开发推广者、劳动局考核就业培训导师,从事烹饪工作20多年,出版专业热菜、冷菜、围边、雕刻等书籍和教学光碟三十多套,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粤菜的烹饪常识
PART 1
素菜类
奶油白菜 12
三鲜莲蓬豆腐 14
椒盐玉米 16
小白菜炒平菇 18
荷塘小炒 20
西蓝花冬瓜 22
西芹炒百合 24
蒜薹炒山药 26
西芹百合炒腰果 28
百合扣金瓜 30
葱油芥蓝 32
乳香藕片 34
酸甜年糕 36
菠萝咕噜豆腐 38
素炒杂菌 40
鲍汁草菇 42
南瓜炒百合 44
PART 2
畜肉类
客家茄子煲 46
黄瓜木耳炒肉卷 48
雪里蕻肉末 50
苦瓜炒肥肠 52
年糕炒腊肉 54
香芹炒猪肝 56
冬笋炒香肠 58
菠萝炒排骨 60
鸡腿菇炒牛肉 62
酸梅酱蒸排骨 64
咸蛋蒸肉饼 66
豆香排骨 68
榄菜肉末蒸豆腐 70
咸菜炒肥肠 72
猪肺炒山药 74粤菜的组成 6
粤菜的三大特点 7
粤菜的烹饪方法 7
怎样锁住肉类营养 8
蔬菜的处理与炒菜的秘诀 9
猪肺菜干汤 76
雪梨猪肺汤 78
蚝油青椒牛肉 80
西芹炒猪心 82
咖喱牛肉 84
PART 3
禽蛋类
香蕉滑鸡 86
鸡蓉酿苦瓜 88
菠萝鸡丁 90
怪味鸡丁 92
咖喱鸡块 94
药膳乌鸡汤 96
红酒焖鸡翅 98
三鲜蒸滑蛋 100
枸杞红枣乌鸡汤 102
蚝皇凤爪 104
炸蛋丝滑鸡丝 106
虫草花鸡汤 108
蛋丝银芽 110
豆浆蟹柳蒸水蛋 112
湛江白切鸡 114
白萝卜竹荪水鸭汤 116
苦瓜酿咸蛋 118
三杯鸡 120
PART 4
水产类
西芹炒鱼丝 122
麒麟生鱼片 124
葱烧鲫鱼 126
椒盐带鱼 128
香煎池鱼 130
酱香带鱼 132
菠萝鱼片 134
吉利生鱼卷 136
蒜蓉粉丝蒸扇贝 138
酸甜虾丸 140
生鱼骨汤 142
天麻鱼头汤 144
虾仁蒸豆腐 146
鲜虾白果炒百合 148
虾仁炒莴笋 150
蒜蓉粉丝蒸蛏子 152
南瓜炒蟹柳 154
芹菜炒墨鱼 156
火龙果海鲜盏 158
孜然鱿鱼 160
奶油白菜
大白菜具有通利肠胃、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营养极为丰富的蔬菜。大白菜所含的丰富粗纤维能促进肠壁蠕动,稀释肠道毒素,常食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对伤口难愈、牙齿出血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口味
清淡
人群
高血压患者
技法
炒
原料
大白菜 300克
牛奶 150毫升
枸杞子 2克
食用油 30毫升
盐 3克
鸡精 3克
做法演示
1.将洗好的大白菜对半切开,切成长条。
2.锅中注入清水,烧开,加入适量盐、鸡精。
3.将大白菜倒入锅中,煮约2分钟至熟。
4.捞出大白菜,沥干水分,装入盘中备用。
5.锅置火上,放入适量食用油烧热,倒入大白菜,炒约1分钟至熟。
6.倒入牛奶,加入鸡精、盐。
7.倒入洗净的枸杞子,拌炒至入味。
8.将煮好的大白菜盛入盘内。9.淋上锅中的汤汁即可。
小贴士
有人认为,长时间煮牛奶会使牛奶变得更稠、营养价值更高,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若想提高浓度,可以把牛奶放入冰箱,当出现浮冰时将冰取出,反复几次即可。
制作提示
为避免营养流失,大白菜不宜炒太久。
三鲜莲蓬豆腐
豆腐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于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很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口味
甜
人群
儿童
技法
蒸
原料
豆腐 500克
青豆 50克
橙汁 50毫升
盐 3克
白糖 3克
白醋 2毫升
水淀粉 适量
香菜叶 少许
食用油 适量
做法演示
1.用模具将洗净的豆腐压出花形生坯。
2.把豆腐生坯切成约1厘米厚的片。
3.锅中加清水烧开,加油、盐拌匀。
4.倒入青豆,煮约1分钟。
5.捞出煮熟的青豆。
6.用工具在豆腐生坯上压出数个小孔,摆入盘中。
7.把青豆放入豆腐生坯孔内,撒上少许盐。
8.放入开水锅中,蒸2分钟至熟,取出。
9.起油锅,倒入少许白醋,加白糖。
10.再倒入橙汁拌匀,加水淀粉勾芡,注入熟油拌匀。
11.将汁浇在豆腐块上。
12.放上香菜叶点缀即可。
小贴士
豆腐本身的颜色是略带点微黄色,如果色泽过于死白,有可能添加了漂白剂。
制作提示
豆腐很容易变质,如果买回来的豆腐暂时不食用,可以把豆腐放在盐水中煮沸后再短时间保存。
椒盐玉米
玉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具有开胃益智、宁心活血、调理中气等功效,还能降低血脂,延缓人体衰老,预防脑功能退化,增强记忆力。
口味
鲜
人群
一般人群
技法
炒
原料
鲜玉米粒 400克
盐 3克
味精 3克
淀粉 8克
红椒 15克
葱 15克
蒜末 10克
味椒盐 10克
食用油 适量
香油 少许
做法演示
1.红椒洗净切开,切成粒。
2.葱洗净切成葱花。
3.锅中加约1000毫升清水烧开,加盐拌匀。
4.倒入玉米粒,拌匀,煮约1分钟至熟,捞出盛盘,撒上淀粉拌匀。
5.热锅注入食用油,烧至五成热,倒入玉米粒,炸至米黄色后捞出。
6.锅留底油,倒入蒜末、红椒炒香。
7.倒入玉米粒,加味椒盐、葱花、味精炒匀。
8.加少许香油,快速拌炒均匀。
9.盛出装盘即可。
小贴士
食用玉米时,应保留玉米粒的胚尖部分,因为玉米的许多营养成分都集中在这里。
制作提示
炸玉米时,油温不能太高,否则炸得太老,会影响玉米的鲜甜度。油温要控制在五成热,炸出的玉米效果最好。
小白菜炒平菇
平菇含有菌糖、甘露醇糖等营养成分,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对肝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等症都有一定的食疗功效,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可辅助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经络不通等症。
口味
清淡
人群
老年人
技法
炒
原料
平菇 150克
小白菜 100克
盐 3克
水淀粉 10毫升
味精 3克
白糖 3克
蒜片 10克
葱段 10克
红椒丝 少许
食用油 适量
做法演示
1.锅置火上,烧热,倒入适量
2.倒入洗净的小白菜。食用油,倒入蒜片爆香。
3.再倒入平菇翻炒均匀。
4.加入适量盐、味精、白糖,炒匀调味。
5.用少许水淀粉勾芡。
6.淋入少许熟油炒匀。
7.将准备好的红椒丝、葱段放入锅中。
8.拌炒至熟透。
9.盛出装入盘中即可。
小贴士
干平菇放置在干燥阴凉处可长期保存,鲜品可用保鲜膜封好,放置在冰箱中保存1周左右。
制作提示
平菇不可炒制太久,否则炒出太多水,会影响成品外观和口感。
食在粤菜,美味更健康
粤菜即广东菜,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粤菜由广州菜、东江菜和潮州菜组成,虽然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其影响比较深远,港、澳及世界各国的中餐馆多数以粤菜为主。粤菜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粤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具京、苏、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其烹调方法有20多种,尤以蒸、炒、煎、焗、焖、炸、煲、炖、扣等见长。粤菜非常讲究火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而且随季节时令的不同而变化。夏秋菜色多清淡,冬春则偏重浓郁,并有“五滋”“六味”之别。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一共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了75道经典粤菜,其中素菜类17道,畜肉类20道,禽蛋类18道,水产类20道。本书从最基础的烹饪知识着手,将养生与烹饪完美融合,介绍了一些养生、烹饪的必备常识,让读者朋友了解不同的膳食养生法以及各种食材的烹饪技巧。同时,每道菜品都详细介绍了所用材料及做法,并且配有细致的步骤图作为参考,让您对每一道菜品都能一目了然。此外,本书中还列出了每道菜品的营养分析、制作提示、小贴士以及口味、适宜人群和烹饪技法,即便您没有烹饪经验,也能在烹饪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并通过这一道道美味的粤菜,提升生活品质,改善家人的健康,获得一种乐趣和满足。
“说实话,我之前对所谓的“家常菜谱”抱有很大的怀疑,觉得它们要么是过于简单,学不到什么东西,要么就是内容陈旧,不够吸引人。但当我拿到《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这本书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它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本书的选材非常独到,它并没有追求大而全,而是精选了一些真正能够代表粤菜精髓,又非常适合在家制作的菜肴。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经典粤菜的“解构”,不仅仅是给出配料和步骤,还会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的烹饪原理。比如,为什么这道菜需要用文火慢炖,为什么那道菜要用旺火快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决定菜肴口感和风味的关键。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且富有感染力。作者在讲解菜谱的时候,常常会穿插一些有趣的个人经历或者烹饪心得,这让阅读的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愉快,一点也不枯燥。它不像一些教科书那样板着面孔,而是更像是一位和你分享烹饪乐趣的朋友。我甚至会觉得,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之后动手尝试了。 而且,我非常欣赏它在“细节”上的把控。比如,在讲解如何处理某些海鲜时,会非常细致地告诉你如何去腥,如何保持其鲜嫩的口感。在调味方面,也会给出非常精确的比例建议,让你即使是第一次尝试,也能做出不错的味道。书中还经常会提供一些“替代方案”,比如某些调味料不好找,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真的非常贴心。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菜谱,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享受烹饪”的生活指南。它教会我如何去欣赏粤菜的魅力,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出最地道的味道。我感觉,拥有了它,就像拥有了一个随时待命的粤菜大师,我的厨房,也因此变得更加充满乐趣和美味。”
评分“我拿到这本《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的时候,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市面上的食谱书太多了,真正能做到“一本就够”的,我感觉非常少。很多书要么是过于华丽,不接地气,要么就是内容太泛泛,学不到什么真东西。但我对粤菜一直情有独钟,那种清淡、鲜美、注重原味的风格,特别符合我的口味。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还是把它带回家了。 翻开第一页,我看到的是一种非常朴实的设计风格,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给人一种很稳重的感觉。然后我开始浏览目录,发现里面涵盖的菜品种类真的非常丰富,从经典的烧腊、海鲜,到家常的汤羹、小炒,几乎你想到的粤菜,这里面都有涉及。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把所有菜都搞得特别复杂,而是很多都是非常适合在家里操作的家常做法。比如那道“菠萝咕咾肉”,我之前尝试过几次,要么太酸,要么太甜,要么肉炸得不好,总是不太理想。这本书里对肉的处理和酱汁的调制都有非常详细的讲解,感觉按照它的方法,我真的有可能做出那种外酥内软、酸甜适中的味道。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道菜都分为“食材”、“步骤”和“小贴士”几个部分。食材的用量都标注得很清楚,步骤的描述也逻辑性很强,让你能够一步一步地跟着操作。而且,它还会在一些关键步骤加入“小贴士”,比如关于火候的控制,调味料的比例,或者食材的处理技巧,这些细节的东西,往往是决定一道菜成败的关键。我之前做菜失败,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些细节。 我特别赞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一味追求“快餐式”的教学,而是会告诉你一些关于烹饪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这道菜要放这么多姜,为什么这步要大火快炒。这种解释让你不仅仅是机械地复制,而是能理解背后的原理,这样在以后自己发挥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它培养的是一种“授人以渔”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给你一个“鱼”。 总的来说,如果你跟我一样,对粤菜有浓厚的兴趣,又想在家里面能够轻松愉快地做出地道的粤菜,那么《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又非常耐心的大厨,手把手地教你烹饪的技巧,让你在厨房里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自信。”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我一直觉得,家常菜才是最能代表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精髓的,也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但老实说,以前我总是被各种复杂的食谱搞得晕头转向,要么是步骤太多,要么是找不到合适的食材,结果就是厨房成了我的“战场”,而不是我放松身心、享受烹饪乐趣的“花园”。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封面,那股朴实而又诱人的感觉扑面而来,我就知道,这或许是我一直寻找的那本。 拿到手翻开,那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我不是那种追求米其林星级摆盘的厨师,也不是那种对烹饪有那么高追求的美食家,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忙完工作,只想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做一顿简单却又能慰藉心灵的饭菜。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真正站在了和我一样的普通家庭的角度。它的选材非常贴近生活,很多菜品都是我从小吃到大,或者在街头巷尾的粤菜馆里经常点到的。比如那道“豉汁排骨”,我一直觉得要做得好吃非常考验火候和调味,这本书的讲解虽然详细,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专业,好像我真的能照着做出来,而且味道还很正宗。 再来说说它的排版和图文。我真的非常讨厌那种字挤在一起,或者图片模糊不清的食谱。这本《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在这方面做得真的很好。每一道菜都有清晰、诱人的大图,让你在开始之前就能对成品有一个美好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它的步骤讲解特别到位,不是简单地列出几个名词,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告诉你每一步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比如炒菜时放多少油,什么时候放姜蒜,火候怎么掌握,都写得很细致,甚至连一些小窍门都毫不保留地分享出来。这对于我这种厨艺还在“初级阶段”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粤菜背后故事的介绍,虽然不多,但恰到好处。它不仅仅是教你做菜,更像是在传递一种文化。比如提到“白切鸡”,书中会稍微讲一下它的起源,或者一些地区的不同做法。这种小小的文化渗透,让烹饪的过程变得更有意思,不仅仅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带入了情感和历史。我觉得这就是一本好的食谱应该有的样子,它应该有温度,有灵魂,而不是冰冷冷的菜谱集合。 总而言之,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想在家做出正宗又美味的粤菜,但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复杂烹饪技巧的家庭厨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入手的一本。它就像一个贴心的烹饪助手,让你在厨房里不再手足无措,而是充满信心,享受烹饪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我真的迫不及待想尝试书里的更多菜肴,让我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拿到《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是挖到宝一样!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粤菜是一种既精致又朴实的菜系,尤其喜欢它那种对食材原味的追求。但是,真正动手尝试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调味料的比例拿捏不准,火候的控制不到位,导致做出来的菜品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市面上的菜谱书我也看过不少,但很多都显得不够“家常”,要么太专业,要么就是步骤太简化,让人看了等于没看。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亲民性”。它里面的菜品选择,都是我们平时餐桌上经常会看到的,比如各种蒸鱼、煲汤、小炒,还有一些经典的烧腊。它的介绍方式也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讲授,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告诉你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个菜谱前面会有一个简短的介绍,有时候会讲讲这道菜的来历,有时候会点出这道菜的关键点,这就像是你身边有个懂行的朋友在给你指点,非常贴心。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特别细致,而且会配上精美的图片。我是一个很看重图片的人,因为清晰、美观的图片能让我对菜品的最终呈现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能增加我动手的欲望。而且,书中的图片拍得非常有食欲,那种油光锃亮、色泽诱人的样子,让我还没开始做,就已经能想象出美味了。 还有一个很棒的地方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还会告诉你一些“秘诀”。比如,做白切鸡的时候,如何才能让鸡皮爽滑,肉质鲜嫩?做烧鹅的时候,又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小贴士”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是经验的积累,对我们这些新手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它避免了我们走很多弯路,直接就能学到最有效的技巧。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用”和“不难”。它真的做到了“一本就够”这个承诺,因为它把很多复杂的烹饪技巧,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普通家庭也能轻松做出地道的粤菜。我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周末要尝试书里哪一道菜了,真的充满了期待。”
评分“当我第一眼看到《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这本书时,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实用”。我一直认为,食谱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么“高大上”,而在于它能否真正帮助我在厨房里解决问题,做出美味的食物。而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让我觉得“买对了”的书。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感觉非常全面,而且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没有去罗列一些我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的“名贵”菜肴,而是精选了那些真正可以在家操作,并且能够让家人吃得开心的家常粤菜。我尤其欣赏它对食材的挑选和处理的建议,非常详细,而且很容易理解。比如,书中关于如何挑选新鲜的鱼,如何处理虾,以及如何让肉类保持鲜嫩的技巧,都写得非常到位。 我个人比较看重菜谱的逻辑性和清晰度,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每一道菜都按照“准备材料”、“制作步骤”、“烹饪要点”等几个部分清晰地划分,而且每个步骤都描述得非常具体,仿佛你正在亲眼看着作者示范一样。即使是对烹饪不太熟悉的人,也能很容易地跟着操作。而且,书中还经常会提供一些“变通”的建议,比如某个食材找不到,可以用什么替代,或者某个步骤可以稍微调整一下,这让烹饪变得更加灵活和有趣。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图文并茂。每一道菜都有高质量的实拍图片,不仅仅是成品图,有时候还会配上一些关键步骤的图示,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看着那些色香味俱全的图片,我就会觉得很有动力去尝试。而且,书中的文字介绍也很简洁明了,不会用太多专业术语,让你在阅读的时候不会感到压力。 总的来说,《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适合放在厨房里,随时翻阅的“宝典”。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位亲切的烹饪导师,指导你如何在家庭厨房里,做出令人赞不绝口的粤菜。我感觉,自从有了这本书,我的厨艺真的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家人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包装跟图片一样,物流太给力了
评分很實用的一本菜譜
评分不是我想象中的菜谱,给三分
评分已到货,不错
评分不喜欢里面的菜
评分棒棒哒,趁这次活动把想买的都买了,分了三次购买,一共四十多吧,书真的不嫌多,虽然电子版现在也很普遍,但是我还是最喜欢纸质版,满减真的好划算,下次有活动也要买买买!
评分0123456789
评分菜谱包装精美而且菜品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