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

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松青,贾娟,双福 等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食谱
  • 宝宝辅食
  • 幼儿菜谱
  • 健康饮食
  • 营养餐
  • 一日三餐
  • 食谱
  • 亲子美食
  • 家常菜
  • 快手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23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72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5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精英职场妈妈手把手教授亲子厨房经验,让你上得职场,下得厅堂。  本书均为宝宝爱吃的菜品,并且由儿科专家审定。大量操作步骤图展示,即使没下过厨房的人也能一看就会。早餐、晚餐、零食应有尽有,制成的菜品食材、形态、口感都适合孩子,操作也不复杂,无须专业水平或特别技巧,厨艺不佳者完全可以做到。更有多种基础知识,从妈妈经验给读者以贴心指导。附有食材颜色替换表、儿童罩衣手工制作等实用知识。更有配套二维码视频,让您亲见亲子厨房的制作全过程。心动了吧?赶紧试试吧。

作者简介

  贾娟,80后妈妈,网名西贝如月,毕业于青岛大学新闻传播系,曾任新东方培训机构HR总监,现留学德国。热爱生活、专注工作的金牛女人,喜欢制作美食、读书、写作与旅行,热心亲子教育和人才培养。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1快乐的亲子厨房
孩子成长必需营养素◆2
针对孩子挑食有巧招◆4
需要纠正的喂养误区◆6
常用工具及使用方法◆7
怎样给食物做造型和装饰◆9
如何保证厨房安全◆12
Part2孩子爱吃的创意早餐
小鸡水煮蛋◆15
心形煎鸡蛋◆17
田园炒彩蔬◆19
双色小饼◆21
蜗牛◆23
圣诞树沙拉◆25
七星瓢虫三明治◆27
蛋心三明治◆29
黄金馒头夹◆31
蛋包饭◆33
菠萝虾仁炒饭◆35
向日葵米饼◆37
五彩蔬菜卷◆39
熊掌汤圆◆41
糯米烧麦◆43
蔬菜面条◆45
维生素披萨◆47
营养寿司◆49
趣味南瓜小馒头◆51
奶黄包◆53
Part3孩子爱吃的幸福午餐
棋子蔬菜蛋卷◆57
五谷凤尾虾球◆59
玉米虾团◆61
紫薯小饼◆63
花样鸡肉卷◆65
奶油黄刺球◆67
蓝莓山药◆69
松仁彩虹丁◆71
翠竹报春◆73
太阳肉◆75
红白小兔子◆77
七彩番茄汤◆79
穿肠意面◆81
红果饭团◆83
鸭丫咖喱饭◆85
芝麻营养饭团◆87
小蜜蜂寿司◆89
小提示
◎菜名前带,有对应的二维码视频。
◎带是可以同宝宝一起操作的步骤。
Part4孩子爱吃的温情晚餐
圆圆蘑菇宝◆93
鲜蔬鸟巢◆95
蛤蜊炖蛋◆97
肉末蒸蛋◆99
豆腐酿香菇◆101
豆腐宝盒◆103
清炒豆腐皮◆105
金针菇豆皮卷◆107
苹果鸡翅◆109
蜜汁南瓜山药泥◆111
花开芙蓉虾◆113
五谷南瓜◆115
紫薯苦瓜圈◆117
茄汁花鱼块◆119
萌趣饭团◆121
银耳莲子红枣羹◆123
番茄米饭盅◆125
四色小汤圆◆127
小猪豆沙包◆129
黄花蒸饺◆131
Part5孩子爱吃的加餐零食
原味芒果布丁◆135
双味奶布丁◆137
肉米花◆139
夹心热狗棒◆141
香酥鱿鱼圈◆143
酸奶盆栽◆145
水果串◆147
香蕉布丁卷◆149
奶香蛋黄小酥饼◆151
附录
食材颜色替换◆152
手工制作宝宝罩衣◆153

前言/序言


《星际探险家:失落的文明之谜》图书简介 踏入一个超越想象的宏大宇宙,揭开横跨数千年的星际谜团! 引言:宇宙的低语与古老的呼唤 欢迎来到公元2742年,人类文明在银河系中已建立了稳固的殖民地,但知识的边界从未停止拓展。本书并非记录航天史上的丰功伟绩,亦非探讨日常的星际贸易。它聚焦于一个被主流历史学家视为“神话”的课题——“创世者文明”。 《星际探险家:失落的文明之谜》是一部结合了硬科幻的严谨考证、悬疑小说的紧张节奏与考古人类学的深刻洞察的史诗级著作。我们的主角,资深星际考古学家兼非主流历史学家艾莉娅·凡恩博士,将带领读者穿越浩瀚星海,追寻一个在所有已知文明诞生之前就已繁荣、随后却神秘消亡的超级文明的蛛丝马迹。 第一部分:异常信号与被遗忘的坐标 故事伊始,艾莉娅在对银河系边缘一片被称为“寂静区”的星域进行例行引力波监测时,截获了一个模式异常、频率极高的加密信号。这个信号不符合任何已知文明的通讯标准,其复杂的数学结构暗示着远超当代科技的智慧。 艾莉娅的发现立刻引起了星际联邦“历史保留委员会”的警惕。委员会认为这不过是随机的宇宙噪音,并试图压制她的研究。然而,艾莉娅坚信,这信号的源头指向了传说中那个掌握了时空旅行、并在宇宙大爆炸后不久就已达到技术顶峰的“创世者”。 本书详细描绘了艾莉娅如何利用私人资源和一批不被主流认可的科学家,重建了一艘老旧但经过深度改装的探索舰——“真理号”。他们必须在联邦的监控下,利用模糊的古老星图残片,定位信号的发射源:一个位于已知星图之外、被恒星风暴长期遮蔽的星系。 第二部分:迷失的星球与奇异的遗迹 经过数月的危机四伏的航行,“真理号”成功穿越了电磁风暴屏障,抵达了信号的中心——一颗名为“奥菲斯-7”的行星。与期望中的高科技遗迹不同,奥菲斯-7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和奇异的、不断自我修复的生物基质。 遗迹的初探: 1. 活体建筑群: 读者将跟随艾莉娅团队深入地下,发现的并非金属建筑,而是由一种半有机、半晶体的物质构成的复杂网络。这些“建筑”似乎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进行低级思考。书中细致描绘了团队首次进入一个圆形大厅时的震撼场景——墙壁上流淌着柔和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绪宁静的次声波。 2. 记忆矩阵: 团队在一个能量核心附近发现了一系列被称为“编年石”的物体。这些石头并非存储数据,而是存储情绪和经验的直接感知。艾莉娅首次尝试接入时,体验到了一场跨越百万年的“历史洪流”——创世者文明的兴盛、对宇宙终极真理的探索,以及最终,他们面对的某种“无法理解的威胁”。 第三部分:文明的悖论与逃离的真相 随着探索的深入,谜团逐渐从“他们去了哪里”转向“他们为什么消失”。艾莉娅发现,创世者文明并未遭受战争或自然灾害的毁灭,他们的消亡是一种“自愿的撤离”。 书中引入了关键的理论:创世者们发现宇宙的熵增是不可逆的,任何物质形式的文明最终都将归于虚无。为了逃避这种终极的“时间之死”,他们进行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意识上传与维度跃迁”。 核心冲突的展开: 道德困境: 艾莉娅的团队在破译了一个关键的警示信息后,意识到创世者留下的技术中,包含着极度危险的维度操纵能力。如果这种技术落入当前星际联邦手中,可能会导致银河系内所有生命形态的意识被强行“提升”或“同化”,从而抹去个体差异。 联邦的介入: 正当艾莉娅准备销毁核心技术档案时,“历史保留委员会”的精锐部队“执法者”赶到奥菲斯-7。他们并非要保护历史,而是要窃取足以赋予他们统治整个星系的绝对力量。一场围绕着创世者核心能源的追逐与智力对决在古老的遗迹中展开。 第四部分:传承与未来——选择的重量 本书的高潮部分,艾莉娅必须在是否公开创世者留下的全部知识之间做出抉择。公开知识意味着人类将获得飞速发展的机会,但也可能重蹈覆辙,甚至加速宇宙的终结。 在最终的对决中,艾莉娅利用创世者遗留的“环境适应系统”,激活了奥菲斯-7行星的自我保护机制——行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地质重塑,试图将所有外来干预者永久封存。 艾莉娅与少数忠诚的船员成功带着破解了部分历史真相的“基础法则”,驾驶“真理号”险象环生逃离。他们没有带回足以立刻改变世界的武器或能源,而是带回了一套关于宇宙本质、存在意义以及如何审慎面对终极知识的哲学框架。 结语:未竟的旅程 《星际探险家:失落的文明之谜》的结尾,并非一个圆满的答案,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艾莉娅和她的团队成为了宇宙中最低调的守护者,他们深知,真正的探险并非寻找已逝的辉煌,而是确保文明能够以负责任的方式,继续书写自己的未来篇章。 本书为喜爱宏大叙事、深度哲学思考以及精密科技设定的读者,提供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星际阅读体验。它探讨了文明的脆弱性、知识的重量,以及在面对未知时,人类(或任何智慧生命)所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读者将被迫思考:我们是否准备好理解我们正在寻找的答案?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孩子的饮食更加多样化,不再是每天重复的几种菜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食材,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且能够享受到烹饪的乐趣。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尝试阅读了《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菜谱,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玩转食物”的理念。书中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将食物变成一种有趣的创作过程。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食物形状的创意,用模具将蔬菜切成各种可爱的形状,或者将米饭捏成小动物的模样,这些小小的改变,就能极大地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而且,书中还非常注重食材的搭配和营养的均衡,它会解释为什么某种食材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以及如何将这些食材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的餐点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搭配”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利用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来制作出视觉上非常有吸引力的菜肴,让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摄入丰富的维生素。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育儿不仅仅是喂饱孩子,更是一种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而美食,正是连接亲子关系、激发孩子创造力的一条绝佳途径。

评分

我是一名对食物充满好奇和追求的爸爸,虽然平时工作比较忙,但对孩子的饮食我一直非常重视。市面上关于儿童食谱的书籍确实不少,但我总觉得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强调“网红”效应,忽略了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和孩子成长的规律。拿到《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这本书,我被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深深吸引。作者在讲解菜肴的同时,还会穿插一些关于儿童营养学的知识,比如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如何通过饮食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等等,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而且,书中的菜品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真正做到了营养均衡。我看到很多菜肴都巧妙地将蔬菜、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结合在一起,而且烹饪方式都比较健康,少油少盐,这一点我非常赞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如何处理一些孩子不爱吃的食材,比如西兰花或者胡萝卜,提供了一些非常创意的解决方案,比如将它们打成泥藏在酱汁里,或者做成可爱的小点心,这些“隐藏技能”真是太实用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喂养孩子的实用指南,让我这个不擅长烹饪的爸爸也能自信地为孩子准备营养又美味的一餐。

评分

我是一个对美食有着独特见解的奶奶,带孙子孙女最开心的就是看他们吃得香喷喷的样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口味也越来越挑剔,很多我们小时候吃的简单饭菜,现在孩子们根本不爱吃了。我一直想找一本既能满足孙子孙女的味蕾,又能保证营养的食谱,但很多书上的菜品做得太花哨,或者用料太复杂,我一把老骨头学起来有点吃力。这本书《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真是太符合我的心意了!它的语言非常朴实易懂,就像邻家阿姨在教你做菜一样,没有那些专业术语,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而且,书里的菜品都是一些非常家常、熟悉的食材,很多都是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吃的,只是书里给出了新的做法,让它们重新焕发了生机。比如,书里有一道“蒸饺小火车”,用饺子摆成火车的形状,还用蔬菜做装饰,这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兴趣勾起来了,让他们不再觉得吃饺子是件枯燥的事情。书里还强调了食材的原味,很多菜品都只是简单的烹饪,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和风味,这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也是非常健康的。这本书让我重拾了为孙辈做饭的乐趣,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比什么都让我高兴。

评分

作为一个还在奋斗一线的职场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已经筋疲力尽,但看到孩子期盼的眼神,我还是得硬着头皮进厨房。以前,我总觉得给孩子做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食谱都要求提前准备很多食材,或者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快手”和“便捷”。书里提供了大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菜肴,很多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步骤,甚至我可以在孩子写作业的间隙就准备好。比如,书里介绍的“番茄虾仁意面”,食材简单,制作过程也很迅速,而且营养搭配合理,孩子吃了也开心。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一些食谱巧妙地利用了现成的食材,比如罐头食品或者冷冻蔬菜,这大大节省了我的准备时间。书里还贴心地列出了详细的食材清单和份量建议,让我不用再大海捞针地去挑选和估算。而且,书中也强调了如何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准备过程中,比如让他们帮忙洗菜或者搅拌,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对食物产生兴趣,从而更愿意去尝试。这本书就像一个随身的厨房助手,让我这个忙碌的妈妈也能轻松做出让孩子心满意足的美味佳肴。

评分

这本《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真的是我最近的育儿神器!我是一个全职妈妈,每天最头疼的就是变着花样给娃做饭,而且还要保证营养均衡,最重要的是,娃得爱吃!之前尝试过不少育儿食谱,要么太复杂,我这厨房小白操作起来困难重重;要么食材太奇特,家里根本买不到;要么就是写得干巴巴的,一点食欲都没有。这次拿到这本书,真的眼前一亮!封面设计就很有童趣,充满了阳光和食物的香气,一看就让人心情愉悦。翻开目录,内容非常丰富,从早餐、午餐到晚餐,应有尽有,而且每一个菜名都起得特别吸引人,什么“小熊能量早餐”、“彩虹蔬菜面”、“活力肉酱饭”之类的,光听名字就觉得好好吃,孩子肯定会喜欢。我迫不及待地翻到早餐部分,看到那些简单又营养的搭配,比如不用烤箱就能做的松饼,或者用几种蔬菜就能做出的高颜值鸡蛋卷,真是太贴心了!那些详细的步骤讲解,配上清晰的图片,即使是新手妈妈也能轻松get√。而且,书里还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出一些小贴士,比如如何调整食材的软硬度,如何增加趣味性等等,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觉得作者真的非常懂孩子和家长的心声。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试试里面的几道菜了,相信我的宝贝一定会爱上餐桌!

评分

质量很好,内容丰富,就是不会做,?

评分

这个书还可以,可以有营养早餐

评分

还行,样子挺好看的。还没开始做。

评分

书不错,只是有些食材很难找到

评分

还行,样子挺好看的。还没开始做。

评分

还好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也就几个菜可以!

评分

希望孩子可以吃到没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