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长卷,完整大图,用经折装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高清复制,纤毫毕现,临摹鉴赏,诸般皆宜。
2、夏圭,南宋四大家之一。
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
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淋漓苍劲,“墨气袭人”。
多作半边小景,被认为系南宋偏安、残山剩水之写照,称“夏半边”。
海报:
绘晴日江河两岸:群峰、峭岩、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形象真实。夏圭擅用墨色的变化,墨色由浓渐淡、由湿渐枯,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浓破淡、以淡破浓,变化无常。空旷的构图,简括的用笔,淡雅的墨色,极其优美地营造出旷远清明的湖光山色。
已出版:
顾恺之·洛神赋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
赵佶·写生珍禽图
李公麟·西岳降灵图
夏圭·溪山清远图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王蒙·太白山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唐寅·溪山渔隐图
文徵明·桃源问津图
仇英·文姬归汉图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
石涛·十六阿罗应真图
即将出版: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周文矩·宫中图、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赵幹·江行初雪图
李成·寒鸦图、茂林远岫图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
张激·白莲社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李唐·长夏江寺图、江山小景图
马远·春游赋诗图、水图
张胜温·大理国画梵像图
…………
夏圭,又名珪,字禹玉,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家。曾为画院待诏、画院祗候。后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数码图像呈现的细节、质地、幅面、气息,使所有昏暗的古画获得全新的观看机会,而且,每个人都能面对并拥有清晰的美术史文本,就在自己家里、手中,与辉煌的华夏绘画同在。
中信美术馆《大师原典》系列是我迄今所见完整的出版计划(几乎囊括遍布海内外的一流经典),也是面向大众、尤为廉价的精印画集(相当于一两份盒饭的售价)。
宫廷画、文人画,因此不再是宫廷的,文人的,也不再是所谓职业美术家的雅好。这批画集属于所有愿意认知华夏绘画的人。其功德,不仅仅是在赏阅,而在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陈丹青
本丛书遴选中国美术史最优秀的大师及其原典,完整大图呈现给读者——千百年来,这些杰作征服了无数观众,已成为华夏民族的美学基因、东方文明的背景符号!
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杰作往往深藏不露,普通读者难以一睹全貌,更无缘亲近赏鉴。本丛书企望“旧时王谢堂前燕”,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愿大师原典的灼灼华彩,成为读者的案
头锦瑟、枕边韶华。
——张子康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太棒了,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纸张的质地摸上去很有质感,印刷出来的色彩也相当细腻逼真,仿佛能透过纸面感受到当年画家挥毫泼墨时的那种气韵生动。尤其是那些局部放大图,简直是视觉的盛宴,能清晰地捕捉到笔触的微妙变化和墨色的浓淡层次,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堂生动的原作鉴赏课。每一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近距离的对话,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他们对自然物象的深刻洞察力。装帧的用心程度,完全超越了我对普通画册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次翻阅都是一种享受,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在那份古朴典雅的氛围之中。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历史脉络梳理上的严谨性。它清晰地勾勒出了不同历史阶段艺术风格的演变轨迹,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易跟上思路,不会在复杂的时代更迭中迷失方向。作者没有把历史割裂开来,而是像编织一张精密的网,展示了风格是如何在继承、借鉴与反叛中不断向前推进的。这种宏观的把握能力,加上对关键节点事件的精准描述,为我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相比于市面上许多只重图录、轻视理论的书籍,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它不仅展示了“是什么”,更解释了“为什么会是这样”,这种对因果关系的探讨,才是学术著作真正的价值所在。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古代艺术的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新颖,它避开了那些被过度解读的“大路货”,而是挖掘了一些相对小众却同样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这种策展式的编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认识到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画家是如何在各自的地域文化土壤中开出各自独特的花朵的。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介绍这些作品时,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题材背后的社会文化功能,比如它们如何被士大夫阶层用作精神寄托或政治隐喻。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原本可能显得沉闷的历史篇章变得鲜活立体起来,每次翻到新的篇章,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充满惊喜的考古探秘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部分写得极其流畅和深入,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堆砌史料,而是真正做到了将艺术史与时代背景、哲学思想融会贯通。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报告感,反而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引路人,带着你穿越时空,去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文化密码和精神追求。他对构图的分析尤其独到,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安排是如何营造出宏大的意境和微妙的情绪张力。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既尊重历史又不失批判性思维的态度,他的解读既有权威性,又充满了个人化的真诚感悟,让人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读完后,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欣赏,而是开始懂得“读画”的真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现代审美与古典韵味的完美结合。它没有采用那种密密麻麻的小字排版,而是留出了大量的留白,这不仅使得阅读体验极其舒适,也间接呼应了中国画中“计白当黑”的艺术理念。内页的色彩平衡做得恰到好处,不会因为过度追求色彩鲜艳而显得俗气,整体色调是内敛而高级的,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低调奢华感。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那些引用的古代文献和诗词小样也都处理得精致得体,起到了很好的装饰和补充说明的作用。可以说,这本书的视觉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它告诉我们,如何去“看”一本书,与如何去“看”一幅画,在美学上是共通的。
评分很喜欢的书准备收集满全套
评分包装完好,送货速度快,一直在京东购买。
评分名家经典之作,好评!
评分在一条看到这套书的,但是京东性价比最好!
评分正版,印刷精美。
评分精装封面和回环书腰上,大师介绍、作品解读、名家评论一个也不少,达到极简与极繁的统一。
评分精装封面和回环书腰上,大师介绍、作品解读、名家评论一个也不少,达到极简与极繁的统一。
评分质量不错,印刷精美,很适合收藏和阅览。铜版纸印刷,一面是画,一面是白纸。
评分质量还行。很棒的 颜色也很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