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操的惊人效果:提升智能、学业、记忆力,活到100岁都不痴呆!
●受欢迎的国民手指操:实验证明,能有效开发脑力,预防脑部退化!
●你一定要会的手指操:坐车、开会、上课,甚至放空时,随时随地想到就做!
●用近红外光谱来检验手指操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实际效果!
●通过讲解大脑与老年痴呆的关系,说明为什么上了年纪容易得痴呆症!
●通过白泽医生独创的预测试题,判断你是否容易患上大脑痴呆
3-6岁【学龄前幼儿】→刺激脑部发育?提升智能
7-22岁【在学学生】→强化学习力?开发大脑潜能
23-50岁【上班族】→增强记忆力?有效运用脑力
50岁以上【银发族】→预防失智痴呆?减缓老化
实证!手指操对于强化提升脑力、预防失智症有惊人的效果!
受欢迎的国民手指操:用近红外光谱来检验手指操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实际效果!!本书提供48种促进大脑活性化的手指操,内容包括手指/手腕的柔韧体操、弯曲手指操、旋转手指操、紧握手指操、伸展手指操、各种动物形状手指操、手指舞及加上简单的比赛和节拍游戏的手指操等,让你在快乐的手指动作游戏中持续给予脑部刺激,增加脑部的神经细胞,开发脑力,预防脑部退化!
白泽卓二,顺天堂大学医院研究科抗衰老医学教授。1958年生于神奈川县。1982年毕业于千叶大学医学部后,进入呼吸内科工作。1990年于同所大学修完医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历任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病理部门研究员、神经生理部门室长、分子老化研究组组长、老化基因生物标记(genomic biomarker)研究组组长等。
所学专业为控制寿命遗传因子的分子遗传学、老年痴呆症的分子生物学、运动员的遗传因子研究。现任日本抗衰老医学会理事、抗老化学会(Biophilia Rehabilitation Academy)理事长、基础老化学会理事。
著有《让你活到100岁也不痴呆的101种方法》、《克服衰老》、《打开长寿遗传因子的方法》、《Dr.白泽的美味处方笺》等。
实证!手指操能有效预防痴呆症的发生!
为什么上了年纪就容易患上痴呆症?
手指操真的能预防痴呆症吗?
怎样才能大限度地活用手指操来预防痴呆症?
手指操
1.手指的柔韧体操第①节
2.手指的柔韧体操第②节
3.手腕的柔韧体操第①节
4.手腕的柔韧体操第②节
5.弯曲手指操第①节
6.弯曲手指操第②节
7.弯曲手指操第③节
8.弯曲手指操第④节
9.弯曲手指操第⑤节
10.旋转手指操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①
11.紧握手指操第①节
12.紧握手指操第②节
13.伸展手指操
14.包、剪、锤
15.摆手势“螃蟹”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②
16摆手势“青蛙”
<各式各样的手势游戏>
白泽式痴呆症预测试题
手指工作
1.用不常用的手按计算器
2.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③
3.用不常用的手拿筷子
4.向着另一侧写字
5.双手一起写数字
6.左右手画出不同的图形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④
7.用一根手指来按键盘
8.用小指和无名指来练习连打
9.连夹子游戏
10.将圆珠笔拆开再组装
11.移动皮筋
12.分格填色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⑤
13.剪报纸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⑥
14.将笔放在手指上
15.一元钱硬币塔
手指游戏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⑦
学习打手语
1.猜拳游戏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⑧
2.两手来猜拳
3.手指舞《月亮爬上来》
4.手指舞《鱼儿鱼儿水中游》
5.手指舞《蚯蚓体操》
6.手指舞《小茶壶》
7.拍手游戏《小猴子的竹篮子》
8.拍手游戏《我是只小小鸟》
9.绘画歌《小鸭子》
10.画脸歌《123》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⑨
11.用纸拔河
12.一个人玩扑克
13.一个人玩翻绳
14.拍纸气球
15.贴纸画
白泽式预防痴呆的10大指南⑩
16.折纸书签
17.折纸和剪纸
我是一个常年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颈椎和手腕的劳损是家常便饭,更别提随着年龄增长对记忆力衰退的那一丝隐忧。坦白说,一开始我对“手指操能防痴呆”的说法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市面上这类“灵丹妙药”太多了。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务实,它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用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作为支撑,去解释为什么简单拨动指尖的动作能够刺激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增强神经元的可塑性。我试着跟着书中的基础“开合提按”练习了大约一周,最直观的感受是,我那长期僵硬的手指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了,写字的时候手感也更顺滑了。更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自己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和逻辑问题时,思维似乎变得更敏捷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卡壳”。这套操的妙处在于它对时间的要求极低,我甚至可以在午休时间或者通勤路上偷偷完成一组,完全不打乱我的日常节奏,这比那些动辄要求半小时以上的复杂运动要友好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堪称典范,是那种可以随时翻阅、随时受益的工具书。它不是那种需要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而是像一本“健康手册”。目录的划分非常精细,从基础的“热身与放松”到针对性的“记忆力增强”、“专注力提升”,甚至还有针对特定老年常见问题的“手部协调训练”。每一个单元的长度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我特别喜欢它后面附带的“每日自我检测表”,通过几个简单的手部灵活性测试,可以直观地反馈自己练习的效果,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坚持动力。很多养生书籍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理论讲得太多,实践部分过于笼统,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平衡,理论是服务于实践的,让你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做”,而不是空洞地告诉你“要多做”。对于我这种注重效率和结果导向的人来说,这种清晰的路径指引太重要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那种带着淡淡的暖黄色调,让人一拿起来就感觉心情舒畅,仿佛已经提前感受到了那种“活到百岁”的平和与安宁。我是在书店偶然看到它的,当时手里正拿着几本关于健康养生的书,但不知为何,就是被这本的标题吸引住了。标题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带着一种科学的、却又不失亲切感的承诺。我立刻翻开内页,发现排版非常清晰,大量的插图清晰地展示了每一个手指动作的细节,甚至连手指的弯曲角度、力度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这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稍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没有那种枯燥的医学术语堆砌,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辈在耳边细细叮嘱,让人感到无比信任。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手部经络与大脑区域对应”的科普部分,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那种严谨的逻辑和旁征博引的论据,让我心服口服,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一套动作,更是在了解一套完整的身体运作哲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实用性极强,同时兼具深度与美感。
评分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切入点。它巧妙地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手”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提升。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手常被赋予精细操作和艺术创造的象征,而这本书则将它与最核心的认知功能——大脑健康——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古今结合、中西互通的健康观。我注意到作者在介绍某个特定指法时,会穿插一些关于传统中医穴位的介绍,这让整个练习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不再是机械的重复。翻阅这本书,总能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它教导我们,真正的长寿秘诀,藏在日常最微小的细节里,比如我们每一次的屈伸和按压。这种细微的觉察力本身,就是对大脑最好的锻炼。阅读体验上,作者的叙事充满了一种深沉的智慧,像是老前辈在传授一项经过时间检验的智慧结晶,而不是简单的健身指南。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最大触动在于它对“积极老龄化”的诠释。它并没有将衰老描绘成一个被动的、只能接受的宿命,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可以通过主动干预来优化和管理的过程。书中的语言充满了赋权感,让你觉得掌控自己大脑健康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不需要剧烈的运动,只需要每天花几分钟时间,与自己的双手进行一场“有目的的对话”。我把它放在床头,每晚睡前都会做几组舒缓的动作,这不仅帮助我的手部放松,也成了我一天中冥想和整理思绪的固定环节。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慢生活”的意义,慢不是停止,而是更有意识、更精确地去感受每一个动作带来的影响。这不光是一本教你手指操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有质量地、充满活力地度过余生的生活哲学指南,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书本本身的定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