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者15年团队管理经验的总结。 绩效管理全量化,过程中的绩效数据牵引团队积极向上。 把绩效考核中偏差大的一个大决定转化为更准确的无数个日常小决定。 规则公开,员工在绩效上有更大的自由和压力,让团队产出大化。 这套积分式绩效管理方案来自于作者15年团队管理经验的总结。 ?结合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优势,实现绩效管理的全量化。 ?规则公开,团队成员的绩效由其日常工作决定,压力在员工自己身上。 ?把绩效考核中偏差大的一个大决定转化为更准确的无数个日常小决定,让绩效考核的结果公平、正确。 ?团队成员努力挣分值,团队出成绩。 ?日常工作过程中随时就能得到绩效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团队成员之间公平竞争,牵引团队积极向上。 ?这套绩效管理方案使得没有人能够躺在功劳簿上睡觉,提高了团队的效率和产出。 这是一套简单、实用的IT团队绩效管理方案,流程轻,而且经过了实践检验,效果明显。从思路到设计到执行,从实际案例到过渡方案到背后的管理学原理,书中均有详细的阐述。同时,管理相通,这套积分式绩效管理方案也可供其他类型的团队参考。 这套积分式绩效管理方法来自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行之有效。 本书还附赠一套积分沙盘推演游戏,帮助读者理解积分式绩效管理。
内容简介
《轻流程 IT团队的积分式绩效管理》详细介绍了积分式绩效管理的方法,包括积分式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思路、设计流程和执行。这套绩效管理方法简单、实用,强调通过轻便的流程去做绩效管理。为了方便读者实践,本书还展开介绍了IT公司常见职位的积分式绩效管理的案例、绩效管理方案过渡时的注意事项、积分式绩效管理背后的管理学原理、知名公司绩效管理方案等。《轻流程 IT团队的积分式绩效管理》还附赠一套积分沙盘推演游戏,帮助读者理解积分式绩效管理。这套积分式绩效管理方法来自于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管理方法。
作者简介
蔡为东,团队经理,软件测试经理,软件测试架构师,专注于团队管理和软件测试两个领域,有十多年的经验和积累。曾多次在中国软件技术大会、Top100Submit全球研发峰会、中国软件测试大会等会议和专业沙龙上做演讲,并曾在Top100Submit全球研发峰会上任出品人。已出版的书籍有: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 ?《行之有效:IT技术团队管理之道》 ?《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 ?《步步为赢——软件测试管理全程实践》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指导》 ?《软件测试实战——测试WebMSN》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绩效管理的本质 1
1.1 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 1
1.2 团队的效率困境 2
1.3 “寻找最差者”的困境 3
1.4 老员工困境 4
1.5 员工群体的特点 5
1.6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铺垫 6
1.6.1 平衡计分卡 6
1.6.2 KPI 7
1.6.3 目标管理 7
1.7 一个小练习 8
小结 9
第2章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 11
2.1 考核方法 11
2.2 考核流程 14
2.3 考核周期 16
2.4 绩效结果 17
2.5 结果告知 20
2.6 末位淘汰 21
小结 23
第3章 团队内压力系统的优化 25
3.1 团队内压力系统面面观 25
3.1.1 不同类型的公司团队面对的压力 25
3.1.2 不同层级面对的压力 30
3.2 压力系统的优化 33
3.2.1 发现和形成多压力源 33
3.2.2 形成稳定的压力源,培养团队习惯 35
3.2.3 梳理压力源,去掉没必要的压力 36
3.2.4 让工作进展清晰化,压力明确 36
3.2.5 公开、公平、公正也能产生压力 37
3.2.6 让员工体验管理者的压力 38
3.2.7 有选择性地扛压力 38
3.2.8 给不同的员工定制化压力 39
3.2.9 引导员工产生自压力 39
3.2.10 做缓冲,防止压力过大 40
3.2.11 如果可能,给员工施加物质上的压力 41
3.2.12 激发员工对抗压力的斗志 41
3.2.13 管理者的追求能转化为员工的压力 42
小结 42
第4章 积分式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思想 45
4.1 积分式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要点 46
4.1.1 积分大类和占比 47
4.1.2 计分的准则 52
4.1.3 日常工作计分的方法 60
4.1.4 加分项 66
4.1.5 奖励分 68
4.1.6 减分项 71
4.1.7 不计分项 72
4.1.8 对新人的保护 73
4.1.9 实习生 75
4.2 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员工的区别对待 75
4.2.1 不同级别的员工 75
4.2.2 团队内的基层管理者 76
4.3 和目标式绩效管理的结合 77
4.4 考核结果的影响范围 78
4.5 跨团队的比较 79
4.6 积分式绩效管理和敏捷开发的关系 81
小结 82
第5章 积分式绩效管理的设计流程 85
5.1 管理者定初稿 85
5.2 宣读 86
5.3 员工参与 87
5.4 修改 87
5.5 定稿 88
5.6 周期性改进 89
小结 91
第6章 积分式绩效管理制度的执行 93
6.1 分值预估 93
6.2 坚持记录 96
6.3 全过程绩效引导 98
6.3.1 绩效数据展示 98
6.3.2 过程中绩效谈话 99
6.3.3 惩戒式沟通 100
6.4 项目分值统计 101
6.5 管理者主观评价 102
6.6 员工互评 103
6.6.1 调查问卷评分法 104
6.6.2 谈话法 104
6.7 让规则开花结果 107
6.8 考核结果面谈 109
6.9 投入和产出的评估 112
6.10 积分式绩效管理的度量 114
6.11 积分式绩效管理的电子化 115
6.11.1 系统设计 115
6.11.2 系统实现 117
6.12 应对制度疲劳 118
小结 119
第7章 积分式绩效管理的推演和注意事项 121
7.1 梳理现有的绩效管理制度 121
7.2 推演 122
7.3 制定过渡方案 123
7.4 应用积分式绩效管理的注意事项 123
7.5 积分式绩效管理的应用范围 126
小结 128
第8章 积分式绩效管理的设计案例 129
8.1 案例:软件测试工程师 129
8.2 案例:软件开发工程师 131
8.3 案例:产品经理 133
8.4 案例:项目经理 135
8.5 案例:人力资源岗位 136
8.6 案例:运营岗位 137
8.7 跨部门的积分式绩效管理 138
8.8 一个积分式绩效管理的应用实例 140
8.9 一个小练习 146
小结 147
第9章 积分式绩效管理背后的管理学原理 149
9.1 人对于自己参与过的事情会更加支持 149
9.2 及时激励的效果最好 150
9.3 靠近实际的小目标会鼓舞人心 151
9.4 规则的事先公开可达成心理契约 152
9.5 被执行的规则产生影响力 152
9.6 用规则管人 153
9.7 自组织团队 154
9.8 好的绩效管理是引导 154
9.9 管理者有自己的认知误区 155
9.10 管理没有阴谋 156
9.11 积分式绩效管理模型 157
小结 159
第10章 仅有积分是不够的 161
10.1 树立高绩效的目标 161
10.2 为高积分扫除障碍 162
10.3 尊重和关心每一个人 163
10.4 激情 164
10.5 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公司绩效的关系 164
小结 165
第11章 知名公司的绩效管理和常见绩效管理制度 167
11.1 英特尔的比较评估法 167
11.2 阿里巴巴的绩效管理就是日常管理 167
11.3 索尼的5P绩效考核体系 168
11.4 谷歌的OKR考核 168
11.5 联想的绩效管理特色 168
11.6 松下电器对管理层的“五力考核” 169
11.7 通用(中国)的“又红又专” 169
小结 170
附录A 技术管理杂谈 171
A.1 团队管理者要不要培养人 171
A.2 团队管理者要多大的权 171
A.3 “90后”员工有多特别 172
A.4 轮流得优是不是不公平 172
A.5 实行积分式绩效管理会不会“大权旁落” 172
A.6 管理是否存在灰度 173
A.7 为什么管理者总是希望扩大团队规模 173
附录B 积分式绩效管理沙盘推演游戏 175
B.1 游戏的目的 175
B.2 游戏的主要推演场景 175
B.3 游戏的卡片设计 176
B.3.1 项目评分类的卡片 176
B.3.2 统计绩效总分类卡片 176
B.3.3 项目评分场景示意图 177
B.3.4 统计绩效总分场景示意图 178
参考文献 179
后记 181
《敏捷赋能:轻流程 IT 团队的积分式绩效管理》 在快节奏的数字化浪潮中,IT 团队的效能直接关乎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往往僵化、低效,难以适应敏捷开发和持续交付的现代 IT 工作模式。本书《敏捷赋能:轻流程 IT 团队的积分式绩效管理》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生,它将一套革命性的绩效管理理念——积分式绩效管理,深度融合于轻流程 IT 团队的实际运作之中,旨在打造一个高效、协同、充满活力的技术团队。 本书并非对现有 IT 绩效管理理论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对某一特定敏捷框架的生搬硬套。它是一套经过提炼、实践检验并高度定制化的绩效管理体系,专为那些追求效率、灵活应变、并渴望激发团队潜能的 IT 团队量身打造。我们将深入剖析轻流程 IT 团队的独特挑战与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逻辑清晰、操作简便、反馈及时的积分式绩效管理模型。 什么是“轻流程 IT 团队”? 在本书的语境下,“轻流程 IT 团队”指的是那些摆脱了繁冗层级和复杂审批,以高度自治、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为核心工作方式的团队。这类团队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响应迅速: 能够快速理解业务需求,并迅速转化为技术解决方案。 高度协作: 团队成员之间沟通顺畅,信息共享透明,形成强大的合力。 持续交付: 倾向于将大的功能拆解成小的、可交付的单元,并进行频繁的发布。 自我驱动: 团队成员对工作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并能主动承担责任。 技术精湛: 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并乐于学习和应用新技术。 业务导向: 深刻理解业务目标,并将技术工作与业务成果紧密关联。 这类团队的运作模式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大型项目管理模式截然不同,因此,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往往会成为团队发展的阻碍,而非推动力。 积分式绩效管理:核心理念与价值 “积分式绩效管理”并非简单地将工作成果量化为分数,而是一种基于行为、贡献与成长的综合性激励与评价体系。它的核心在于: 可视化与透明化: 将团队成员的各项贡献清晰地以积分的形式呈现,使评价过程公开透明,消除猜疑和误解。 多元化评价维度: 跳出单一的“代码行数”或“bug 数量”等刻板指标,将技术贡献、协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成长、甚至对团队文化的积极影响等多种因素纳入考量。 即时性反馈: 积分的获取与消耗与日常工作紧密挂钩,能够提供即时的正向或负向反馈,帮助团队成员及时调整行为。 激励与成长双驱动: 积分不仅是评价的依据,更可以与团队的奖励机制(如奖金、晋升、培训机会等)挂钩,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同时,积分的获取过程也伴随着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赋能与授权: 积分体系的设计和管理本身就蕴含着对团队的信任和赋能,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评价和反馈,共同塑造绩效文化。 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将积分式绩效管理应用于轻流程 IT 团队,具体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章节: 第一部分:打破僵局,重塑绩效观 IT 绩效管理的痛点剖析: 深入分析传统绩效管理模式在现代 IT 环境下的局限性,如指标失真、重结果轻过程、扼杀创新、团队冲突等。 轻流程 IT 团队的特殊性: 探讨敏捷开发、DevOps、微服务等技术趋势对 IT 团队运作模式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对绩效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积分式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石: 介绍行为经济学、动机理论、游戏化设计等与积分式绩效管理相关的理论基础,为构建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从“被动考核”到“主动赋能”: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的意义,使其从一种负担转变为一种促进团队成长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工具。 第二部分:构建积分体系:基础框架与核心要素 确定积分维度: 如何根据团队的业务目标、技术栈和文化特点,科学地设计积分的评价维度。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可供参考的维度,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个性化选择。 技术贡献类: 代码质量、功能实现、技术创新、架构设计、性能优化、技术文档等。 协作与沟通类: 积极参与代码评审、及时响应他人请求、主动分享知识、有效参与会议讨论、跨团队协作等。 问题解决与风险管理类: 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快速响应并解决线上故障、提前识别并规避风险、提出改进建议等。 学习与成长类: 学习新技术并应用于实践、分享学习心得、指导新人、完成培训目标等。 团队与文化类: 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活动、乐于助人、维护团队积极氛围、践行团队价值观等。 设定积分规则: 如何为每个维度设定合理的积分获取规则、上限以及负积分机制。我们将强调规则的清晰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积分量化与权重分配: 如何对不同维度的贡献进行量化,以及如何根据团队的战略重点进行权重分配,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积分周期与结算: 确定积分的计算周期(如周、双周、月),以及积分的结算方式和透明度。 积分的“消耗”与“奖励”机制: 探讨积分如何在团队内部形成良性循环,例如,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培训资源、技术书籍、团队活动经费,甚至与奖金、晋升机会挂钩。 第三部分:实施落地:积分体系的运行与优化 工具与平台选择: 介绍市面上可用于支持积分式绩效管理的工具和平台,以及如何根据团队规模和需求进行选择。 启动与推广: 如何有效地向团队介绍积分式绩效管理体系,争取团队的理解和支持,并克服初期阻力。 日常积分的记录与反馈: 建立便捷的积分记录流程,强调“即时反馈”的重要性,让团队成员随时了解自己的积分状况。 定期的积分回顾与沟通: 组织定期的积分回顾会议,与团队成员进行一对一或小组沟通,深入分析积分背后的行为与贡献,并提供建设性意见。 积分与团队目标对齐: 确保积分体系的设计能够有效驱动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将个人贡献与团队整体绩效紧密结合。 防范与处理积分滥用: 探讨可能出现的积分滥用行为,并提供相应的防范策略和处理机制。 持续优化与迭代: 强调积分体系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团队的变化和业务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第四部分:高级应用与文化塑造 积分与招聘、入职: 如何将积分体系的理念融入到新员工的招聘和入职培训中,帮助他们快速理解团队的绩效文化。 积分与个人发展计划(IDP): 将积分体系与个人发展计划相结合,引导团队成员设定成长目标,并通过积分获得激励。 积分与团队认同与文化建设: 探讨积分体系如何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增强团队凝聚力,并最终塑造积极健康的团队文化。 领导者的角色与责任: IT 领导者在积分式绩效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包括体系的设计、沟通、激励和文化引领。 案例研究与实践经验分享: 本书将穿插来自不同类型 IT 团队的真实案例,分享他们在实施积分式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挑战与成功实践。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高度的实操性: 提供详细的步骤、模板和工具建议,让读者能够直接上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案例驱动: 大量真实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并从中汲取灵感。 人性化设计: 强调积分体系的积极引导和赋能作用,而非单纯的评价工具。 面向未来: 紧跟 IT 行业发展趋势,为构建适应未来的绩效管理体系提供指引。 无论您是 IT 团队的管理者、项目负责人,还是渴望提升团队效能的技术骨干,阅读本书都将为您带来深刻的启发和实用的指导。让我们一起,通过积分式绩效管理,赋能您的轻流程 IT 团队,解锁无限潜能,共同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