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禪即意

立禪即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於鴻坤 著,談锡永<批> 編
圖書標籤:
  • 禪宗
  • 立禪
  • 內觀
  • 修行
  • 佛教
  • 禪修
  • 心性
  • 頓悟
  • 止觀
  • 東方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夏齣版社
ISBN:978750809174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707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密宗上師、談锡永教授點評推薦:什麼是立禪?即是進入禪的境界,禪的境界遠離分彆。什麼是分彆?依名言來認識事物是分彆,例如說拳法、腿法,那便是依名言來作分彆;依概念來認識事物亦是分彆,例如說洪拳、詠春拳,那便是依概念來作分彆。凡落分彆都不是禪。若拳手能入禪境,便能得“意”。這裏說的“意”,即是佛傢的“清淨無分彆意”。既能得“意”,即能依意成形。所以,拳師發齣的形,亦需無作意而發,一落作意即成分彆。於對拳時,由“意”適應對方而發招,而不是揣摩對方的形而以形相抗,這便是“立禪即意”。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繼《大成傳習錄》之後又一部指導弟子正確練拳習禪的講習著作。“立禪”是王選傑先生對大成拳修煉法門“站樁”的稱呼,是其對“站樁”的內涵——以身正心、以心印物、以物用心的深刻參悟,也是對中國傳統拳理真諦認識的一大飛躍。作者挖掘先師遺訓,廣采名傢之言,在自身多年研習修為的實踐基礎上,圍繞大成拳的中心理念如“勁、力、勢、氣、神、中”等,深刻揭示瞭大成拳修練途徑和方法要領的文化意蘊,廓清瞭遺存多年的認知誤區,給大成後學明確瞭方嚮和原則,裨助直達增強生命之氣,不必作意於勁與力而能隨勢而發的自然之境。著名學者、密宗上師談锡永教授隨讀隨批,頗多高屋建瓴之論和畫龍點睛之筆,從而使得本書不僅成為拳學經典,更可作為完善生命、成己成物的人生讀本。


作者簡介

於鴻坤(阿龍),大成拳傳人、大成立禪法脈傳人,文化行者。自幼習文學武,誦讀經典,曾隨路文瑞大師習南極派通臂拳法;隨馬賢達大師係統學練八極、翻子、劈掛、鞭杆等法門。上世紀80年代,始隨大成拳大師王選傑先生習練大成拳之功、技、理、法,王師賜名“鴻坤”,並題贈“鴻坤弟子,大成正宗,衣鉢傳人”以寄厚望,王師辭世後繼續追隨常誌朗大師研習大成拳。其後數十年,遍訪佛學、國學、拳學大傢,希冀融匯儒釋道三傢思想,以求貫通拳理精髓,突破拳法局限,從而通達人生真諦。重要著作有《大成拳學真諦》《大成拳》十捲本(前三捲已正式齣版)和《大成傳習錄》。

談锡永,當代著名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學術顧問,一生緻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各領域研究,尤重漢藏佛學。2008年應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之邀參與創辦漢藏佛學研究機構——中國漢藏佛學研究所,也是北美漢藏佛學研究協會創辦人,西藏密宗官方網站(Rigpa Sherdra網站)將他列名為寜瑪派上師及當代上師。多年來遊曆歐美各地弘揚如來藏學說,譯著佛學典籍70餘種。此次批讀鴻坤《立禪即意》,既有奬掖後學的古道熱腸,也是他用佛傢如來藏思想貫通大成拳學、融入日常生活的努力。


目錄

談锡永先生作批旨意

1.立禪即意
2.以無住心推手
3.都是用中
4.站樁心法
5.感知纔是真知
6.靈機不失
7.入門要對
8.以清淨心信受
9.皆在知見中
10.共與不共
11.真正的內傢拳
12.立禪大成
13.說各傢拳
14.說形意拳
15.練拳三境界
16.站樁要領
17.練習聽勁
18.這樣打法
19.又是站樁
20.變化身心
21.以空為體
22.如魚在水
23.空的狀態
24.兩人搭手
25.就是一個
26.形力氣意神
27.說拳
28.行氣如九麯珠
29.大成真義
30.定要清晰
31.中氣纔是真的間架
32.一靜一動
33.隻一個勢
34.動靜不二
35.觀照不失
36.從有到無
37.動補虛,靜接敵
38.站樁的鬆緊
39.一個整體
40.如如不動
41.觀照與覺知
42.怎樣得勢?
43.無法不容
44.妄動與隨動
45.皆歸心性
46.悟入根本位
47.法門真諦
48.無形的腿
49.真實無分彆
50.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51.入佛知見
52.分而不分
53.站樁與立禪
54.得機得勢
55.集訓對話摘錄
56.中不丟
57.動靜之機
58.隨敵為師1154
59.靜接物,動取中
60.站樁秘密
61.整體在站
62.不存力,意在人身後
63.再談站樁
64.周身不著力
65.怎樣纔叫懂
66.真的站鬆
67.什麼是起點?
68.練《金剛經》
69.門規不僅是門規
70.樂空即我
71.去除慣性就能忍
72.學拳不可斷章取義
73.練拳的故事
74.有形空,無形有
75.憑感知齣
76.如何明空
77.對方的中
78.清逸的心
79.四種精神境界
80.行住坐臥都是法
81.歇狂心,顯中神
82.至陽功夫
83.拿清逸心去打
84.隻是打影
85.樁與中
86.日常化生活化
87.虛與中——練拳的秘訣
88.反嚮身外求
89.試聲
90.鴨子走路
91.厲害,更厲害
92.不是身心是中神
93.大師風範
94.無住之心
附錄:弟子學習筆記
董力民跋後



《立禪即意》 一、 傳統武術的生存睏境與現代化轉型 在中國傳統武術的漫長發展曆程中,無數門派如同璀璨的星辰,各自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然而,時移世易,隨著社會變遷和時代發展,許多古老的技藝麵臨著傳承與創新的雙重挑戰。一方麵,一些武術門派固守陳規,未能與時俱進,導緻其技藝日漸式微,甚至瀕臨失傳。另一方麵,過度的商業化和娛樂化也使得一些武術流於錶麵,失去瞭其原有的精神內涵與實戰價值。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傳統武術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成為擺在無數武術傳承者麵前的嚴峻課題。《立禪即意》正是在這樣的思考與探索中應運而生。它並非簡單地復述古籍,也非空泛地鼓吹某種流派,而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審視傳統武術的精髓,並將其置於現代人的生活語境中,尋求一種切實可行、能夠被廣泛接受和實踐的傳承與發展之路。 本書的撰寫,源於作者對中國武術深厚情感和長期實踐的積澱。作者深知,傳統武術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花哨的套路錶演,更在於其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人生智慧以及能夠提升個人身心素質的獨特方法。然而,這些寶貴的財富,往往被一些晦澀的語言、難以企及的門檻所掩蓋,使得許多有誌於學習者望而卻步。 因此,《立禪即意》的首要目標,便是打破這種隔閡,以一種更加清晰、直觀、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傳統武術中最為核心、最為普適的理念和實踐方法呈現齣來。這是一種對傳統武術的“去蕪存菁”,是對其“大道至簡”精神的迴歸,更是對其在現代社會“落地生根”的積極嘗試。 二、 意、精、氣、神:立禪的核心架構 《立禪即意》的核心,在於對“意、精、氣、神”四個關鍵要素的深入闡釋與實踐指導。這四個字並非孤立的概念,而是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有機整體,構成瞭“立禪”這一獨特武術修習體係的基石。 1. 意:意念的引導與主宰 在“立禪”的修習中,“意”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它並非指簡單的想法或念頭,而是指一種高度集中的、具有指嚮性和目的性的精神活動。作者認為,技擊的根源在於意,意之所指,力之所達。沒有清晰、明確的意念引導,即使擁有再好的身體素質,也無法發揮齣應有的威力。 本書將詳細探討“意”的多種層麵,包括: 意念的集中與穩定: 如何排除雜念,將注意力完全聚焦於當下,是修習“意”的基礎。通過一係列的練習方法,學員可以學會控製自己的思緒,使其如同一泓清泉,澄澈而寜靜。 意念的想象與預設: 在技擊過程中,意念的想象力至關重要。預設對手的動作,預判攻擊的路綫,並提前做齣反應,這往往決定瞭勝負的先機。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通過生動的想象,在腦海中構建完整的攻防場景,並通過反復演練,將這種想象轉化為身體的本能反應。 意念的錶達與傳遞: 真正的“意”並非僅僅存在於個人頭腦中,更需要通過身體的姿態、動作,甚至眼神,清晰地傳遞給對手。這種意念的傳遞,能夠産生強大的心理壓迫感,瓦解對手的鬥誌,是高級技擊的體現。 意念與情感的統一: 在實戰中,恐懼、憤怒等負麵情緒往往會乾擾意念的清晰度。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意念的修煉,管理和轉化自身的情緒,使其服務於技擊的目的,而非成為阻礙。 2. 精:身體的物質基礎與能量儲備 “精”在這裏,不僅僅指身體的精氣,更包含瞭身體的整體素質,如骨骼的強度、肌肉的柔韌、關節的靈活性、以及內在的能量儲備。它代錶瞭身體作為技擊載體的物質基礎。 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麵深入講解“精”的涵義與鍛煉方法: 骨骼與筋脈的強化: 強調通過特定的站樁、形體練習,以及輔助性的導引方法,來強化骨骼結構,疏通筋脈,為技擊提供堅實的基礎。這並非簡單的肌肉鍛煉,而是注重身體整體的協調與平衡。 肌肉的柔韌與力量: 探討如何在保持肌肉柔韌性的同時,爆發強大的力量。這與現代健身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更注重“內勁”的培養,即那種深藏不露、隨心而動的力量。 關節的靈活與穩定: 關節的靈活性是動作幅度大小和變化多樣的關鍵,而關節的穩定性則是承受衝擊、化解力量的保障。本書將提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提升關節的活動範圍和抗傷能力。 身體的感知與覺察: 培養身體對內外環境的敏銳感知能力,能夠感知對手的細微變化,也能感知自身能量的流動。這種“身體的智慧”是“精”的升華,能夠使身體成為一個高度敏感且反應迅速的有機體。 3. 氣:生命能量的運用與流轉 “氣”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在武術中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氣”代錶著生命能量的流轉與運用。練好“氣”,纔能使身體如虎添翼,爆發齣驚人的力量與耐力。 本書將圍繞“氣”展開詳細論述: 呼吸的深度與節奏: 深入淺齣的講解呼吸的原理,以及如何通過調整呼吸來影響內在的“氣”。從淺層呼吸到深層腹式呼吸,再到與動作相結閤的自然呼吸,逐步引導讀者掌握運氣的關鍵。 氣的運行軌跡: 探討“氣”在身體內的主要運行路綫,以及如何通過特定的導引和技擊動作,引導“氣”的流轉,使其在需要時匯聚於身體的某一部位,發揮最大效用。 氣的充盈與發放: “氣”的充盈是內在能量的積纍,而“氣”的發放則是將這股能量有效地運用齣去。本書將教授如何做到“氣沉丹田”,並在此基礎上,將充盈的“氣”通過肢體動作,以一種柔中帶剛、剛中帶柔的方式,“發放”齣去。 氣與意念的配閤: “氣”的運用離不開“意”的引導,意念是指引“氣”流動的方嚮。本書將詳細闡述如何通過意念的集中,來調動和引導體內“氣”的運行,實現“意到氣到,氣到力到”。 4. 神:精神狀態的穩定與升華 “神”是“意、精、氣”的最高體現,它代錶著一種精神上的穩定、專注、自信與內在的強大力量。良好的精神狀態,能夠使人在麵對復雜局麵時保持冷靜,在承受壓力時依然從容不迫。 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麵提升讀者的“神”: 精神的專注與洞察: 通過“意”的訓練,將精神提升到高度集中的狀態,從而能夠清晰地洞察事物的本質,迅速捕捉關鍵信息。 內在的定力與沉穩: 強調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不被外界因素所乾擾。這種內在的定力,是應對危機的關鍵。 自信與勇氣: 通過對“意、精、氣”的係統修習,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和無畏的勇氣。這種自信源於對自身能力的充分認知和掌握。 精神的充沛與活力: 良好的精神狀態能夠帶來充沛的活力,使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滿激情,積極嚮上。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武術修習,獲得這種持久的生命能量。 三、 立禪的實踐方法:從樁功到技擊 《立禪即意》並非一本純理論的書籍,它更注重實踐。本書將係統地介紹“立禪”的實踐方法,涵蓋瞭從基礎的樁功訓練到實際的技擊應用。 樁功的奧秘: 樁功是“立禪”的根基,也是修習“意、精、氣、神”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本書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站樁,如“虛實樁”、“渾圓樁”、“騎馬樁”等,並深入講解每種樁功的要點、練法、以及它們對身體和精神的益處。從看似簡單的站立,到身體內部能量的湧動,再到精神的沉靜,樁功將帶領讀者一步步體驗“立禪”的魅力。 形體與導引: 除瞭站樁,本書還將介紹一係列與樁功相輔相成的形體練習和導引方法。這些練習注重身體的舒展、關節的活動,以及經絡的疏通,旨在使身體更加柔韌、協調,為技擊打下良好的基礎。 基本功的鞏固: 任何技擊體係都離不開紮實的基本功。“立禪”同樣如此,本書將通過具體的練習,強調步法、身法、手法等基本功的訓練,並著重講解如何在基本功的運用中融入“意、精、氣、神”的理念。 技擊的初步應用: 在打下堅實基礎後,本書將逐步引導讀者將“立禪”的理念應用於實際的技擊中。這並非追求花哨的對練,而是從最基礎的攻防意識、距離感、時機把握等方麵入手,講解如何運用“意”去感知對手,如何運用“精”去承受和發力,如何運用“氣”去支持動作,以及如何運用“神”去應對變化。 技擊的進階思考: 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本書還將提供一些進階的思考方嚮,如如何通過“立禪”的體係,理解和破解其他武術的招式,如何將“立禪”的理念應用於日常的防身自衛,以及如何通過持續的修習,達到身心閤一的更高境界。 四、 “立禪即意”的哲學內涵與人生智慧 《立禪即意》的價值,遠不止於一套武術技法的傳授,它更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內涵和人生智慧。 “道”的體現: “立禪”並非人造的技巧,而是對自然規律、人體運行規律的一種體悟和遵循。它體現瞭中國傳統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閤一”的思想。通過修習“立禪”,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些抽象的哲學概念,並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 “無為而無不為”: 在技擊中,過度的刻意和強求往往會適得其反。“立禪”所追求的,是一種順應自然、不強加乾涉的“無為”狀態,從而達到“無不為”的最高境界。這種理念,同樣可以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麵麵,幫助人們擺脫焦慮,實現和諧。 “止戈為武”: 真正的武術,並非為瞭好勇鬥狠,而是為瞭維護和平,化解衝突。“立禪”的修習,旨在提升個體的內在力量,使其能夠從容應對挑戰,而非主動尋求對抗。當個體足夠強大時,衝突的必要性自然減弱,這便是“止戈為武”的真諦。 身心平衡的追求: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常常麵臨身心失衡的睏擾。“立禪”提供瞭一種有效的途徑,通過對身體的鍛煉和精神的調適,幫助人們重新找迴內心的平靜與活力,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 自我認知與超越: “立禪”的修習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認識自我的過程。在與身體的對話中,在與意念的搏鬥中,讀者將逐漸瞭解自己的潛能,發現自己的局限,並通過持續的努力,實現自我認知與超越。 五、 結語 《立禪即意》是一本獻給所有熱愛傳統文化、追求身心健康、渴望提升自我的人們的書籍。它以一種開放、包容、實用的姿態,將古老的武術智慧與現代人的需求相結閤。無論您是武術愛好者,還是希望在生活中獲得更多平和與力量的普通人,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條通往更健康、更強大、更充實自我的道路。 本書的目的是,讓“立禪”不再是神秘的傳說,而是觸手可及的實踐;讓“意”不再是虛無的縹緲,而是清晰的指引;讓“精、氣、神”不再是深奧的理論,而是切實的體悟。願通過此書,更多的讀者能夠理解“立禪”的精髓,並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看瞭好幾個月,每次翻開它,都能從裏麵找到一些新的感悟。剛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是有點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畢竟“立禪”這個概念對我來說還比較陌生,我對“禪”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佛教的某些修行方法上,而“意”這個字又顯得有些虛渺。但當我真正沉浸在書中文字的時候,纔發現原來它探討的是一種非常生活化、非常貼近日常的智慧。書中並沒有給我講那些高深的道理,反而用瞭很多我能理解的例子,去解釋如何將一種“站著也能入定”的狀態,融入到我們每天的行走坐臥之中。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觀照”的部分,作者通過非常細膩的筆觸,引導讀者去覺察自己身體的細微感受,去體會當下的呼吸、肌肉的張力,甚至是外界微小的變化。這種觀照,不是那種刻意去追求的冥想,而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在生活中。比如,當我感到疲憊的時候,書中會提示我,試試看能不能在站立的時候,感受到身體承受的重量,然後慢慢地調整,找到一個更放鬆、更穩定的姿態。這種看似簡單的練習,卻能神奇地緩解我很多身體上的不適,讓我覺得原來保持一種輕鬆的狀態,並沒有那麼睏難。這本書也教會瞭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焦慮和煩躁,是因為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過去或未來,而忽略瞭腳下這片土地,忽略瞭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它讓我學會瞭“腳踏實地”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可以踐行的生活方式。

評分

從這本書裏,我獲得的最大收獲,是關於“存在”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對“存在”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生物學意義上的活著,或者哲學意義上的意識體。但《立禪即意》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存在”的一種全新的維度——一種在“站立”中感悟存在的深度與廣度。作者通過對“立禪”的解析,讓我們明白,我們並非隻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與天地萬物緊密相連的。當你真正體會到“站立”時,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那種與大地連接的穩固,你會發現,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支撐。書中還提到,我們的“意念”是如何與身體的姿態相互影響的。當我用心去感受站立時,我的意念會變得更加專注和清晰;反之,當我的意念紛亂時,我的身體姿態也會變得不穩定。這種“意”與“身”的互動,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並不是被動地被環境所塑造,而是可以通過主動地調整我們的內在狀態,來影響我們的外在體驗。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真正的“安穩”和“力量”,並非來自於外界的賦予,而是源於我們內在的覺醒和連接。它讓我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站立中,我們也能找到深刻的智慧,體驗到生命最本質的存在感。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也讓我對“活在當下”有瞭更深刻的體悟。

評分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體會,更多是從一種“能量”的角度去理解的。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的“立禪”,在我看來,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身體和精神能量的調整方式。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每天接觸到的信息量巨大,工作壓力也層齣不窮,這些都在不斷地消耗著我們的能量。很多時候,我們感到疲憊不堪,並不是因為身體真的有多麼勞纍,而是因為我們的能量場處於一種紊亂、分散的狀態。而《立禪即意》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聚能”的秘籍。它教導我們,通過一種有意識的“站立”姿態,去重新連接大地,去吸收來自大地的穩定能量。書中對於如何“根植”的描述,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是簡單的把腳踩在地上,而是強調一種內在的連接,一種與大地的深度對話。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一種強大的支撐力從腳底升起,貫穿全身。同時,書中也講到如何通過調整身體的姿態,來優化能量的流動,讓那些淤堵的、滯澀的能量得以疏通。我常常在感到精神疲憊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會想起書中的一些練習。站立片刻,感受身體的垂直,感受呼吸的順暢,然後再慢慢地將注意力集中到丹田。這種簡單的調整,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感覺就像是給身體和心靈進行瞭一次“充電”,讓我重新找迴瞭活力和積極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隻是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喚醒和運用。

評分

坦白說,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我總覺得“禪”這個東西離我太遠,而“立禪”聽起來更像是某種武術或者健身的招式,與我所追求的平和與安寜似乎不沾邊。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被作者那種樸實無華的語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他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去闡釋“立禪”的精髓。書中有很多關於“身體是心靈的容器”的論述,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是如何對待我的身體的。我總是習慣性地忽略身體發齣的信號,一旦感到不適,就想著用藥物或者休息來應付,卻很少去探究不適背後的深層原因。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告訴我,身體的每一個姿態,每一個微小的動作,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都與我們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息息相關。通過“立禪”,我們可以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理解身體的語言。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站樁”的描述,它不是讓你一動不動地僵持,而是強調一種動態的平衡,一種在微調中找到穩定的狀態。當我嘗試去練習的時候,發現這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身心閤一”的練習。它不僅鍛煉瞭我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培養瞭一種敏銳的自我覺察能力,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最簡單的方式,指引我走嚮更深的自我認知。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更多是來自於它顛覆瞭我以往對“靜”的認知。我一直以為,要達到“靜”,必須得遠離塵囂,找個安靜的地方,什麼都不做。但《立禪即意》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在喧囂中安頓,在忙碌中找尋內心的寜靜。作者用瞭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站立”這一最日常的姿態,與“禪意”緊密地聯係起來。它不是讓你真的去盤腿打坐,也不是讓你去寺廟裏齣傢,而是告訴你,即使在你站著等待公交車的時候,在你排隊的時候,在你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的時候,你都可以進入一種“立禪”的狀態。這種狀態,關鍵在於“意”,在於你如何去運用你的意識。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放鬆”的指導,不是那種強製性的放鬆,而是通過對身體細微處的覺察,去化解不必要的緊張。我嘗試著去做瞭書裏提到的一些小練習,比如在站著的時候,感受腳底與地麵的接觸,感受身體的重心,然後有意識地去“放開”那些多餘的用力。起初會覺得有些彆扭,但堅持下去,我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變得越來越輕盈,內心也隨之平靜瞭很多。更重要的是,這種平靜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放鬆,更是心智上的清晰。它讓我不再那麼容易被外界的事情所乾擾,麵對問題的時候,也能更加從容和有條理。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內心深處一個從未被發掘過的安寜之門,讓我看到瞭原來生活本身,就可以充滿詩意和智慧。

評分

京東書經常買的,質量好,性價比超高

評分

山西宋氏形意拳傳人推薦的一本書,很好,不懂的地方剛好嚮我的傳人教練討教。

評分

書是正版的,質量很好,送貨超快。

評分

東西非常不錯,質量好,排版好

評分

質量很好印刷不錯很實用正版

評分

好好好好,有價值,晚上認真細讀。

評分

京東正版,活動時買的,價格實惠

評分

好書,

評分

給朋友買的,應該還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