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上師、談锡永教授點評推薦:什麼是立禪?即是進入禪的境界,禪的境界遠離分彆。什麼是分彆?依名言來認識事物是分彆,例如說拳法、腿法,那便是依名言來作分彆;依概念來認識事物亦是分彆,例如說洪拳、詠春拳,那便是依概念來作分彆。凡落分彆都不是禪。若拳手能入禪境,便能得“意”。這裏說的“意”,即是佛傢的“清淨無分彆意”。既能得“意”,即能依意成形。所以,拳師發齣的形,亦需無作意而發,一落作意即成分彆。於對拳時,由“意”適應對方而發招,而不是揣摩對方的形而以形相抗,這便是“立禪即意”。
本書是作者繼《大成傳習錄》之後又一部指導弟子正確練拳習禪的講習著作。“立禪”是王選傑先生對大成拳修煉法門“站樁”的稱呼,是其對“站樁”的內涵——以身正心、以心印物、以物用心的深刻參悟,也是對中國傳統拳理真諦認識的一大飛躍。作者挖掘先師遺訓,廣采名傢之言,在自身多年研習修為的實踐基礎上,圍繞大成拳的中心理念如“勁、力、勢、氣、神、中”等,深刻揭示瞭大成拳修練途徑和方法要領的文化意蘊,廓清瞭遺存多年的認知誤區,給大成後學明確瞭方嚮和原則,裨助直達增強生命之氣,不必作意於勁與力而能隨勢而發的自然之境。著名學者、密宗上師談锡永教授隨讀隨批,頗多高屋建瓴之論和畫龍點睛之筆,從而使得本書不僅成為拳學經典,更可作為完善生命、成己成物的人生讀本。
於鴻坤(阿龍),大成拳傳人、大成立禪法脈傳人,文化行者。自幼習文學武,誦讀經典,曾隨路文瑞大師習南極派通臂拳法;隨馬賢達大師係統學練八極、翻子、劈掛、鞭杆等法門。上世紀80年代,始隨大成拳大師王選傑先生習練大成拳之功、技、理、法,王師賜名“鴻坤”,並題贈“鴻坤弟子,大成正宗,衣鉢傳人”以寄厚望,王師辭世後繼續追隨常誌朗大師研習大成拳。其後數十年,遍訪佛學、國學、拳學大傢,希冀融匯儒釋道三傢思想,以求貫通拳理精髓,突破拳法局限,從而通達人生真諦。重要著作有《大成拳學真諦》《大成拳》十捲本(前三捲已正式齣版)和《大成傳習錄》。
談锡永,當代著名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學術顧問,一生緻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各領域研究,尤重漢藏佛學。2008年應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之邀參與創辦漢藏佛學研究機構——中國漢藏佛學研究所,也是北美漢藏佛學研究協會創辦人,西藏密宗官方網站(Rigpa Sherdra網站)將他列名為寜瑪派上師及當代上師。多年來遊曆歐美各地弘揚如來藏學說,譯著佛學典籍70餘種。此次批讀鴻坤《立禪即意》,既有奬掖後學的古道熱腸,也是他用佛傢如來藏思想貫通大成拳學、融入日常生活的努力。
1.立禪即意
2.以無住心推手
3.都是用中
4.站樁心法
5.感知纔是真知
6.靈機不失
7.入門要對
8.以清淨心信受
9.皆在知見中
10.共與不共
11.真正的內傢拳
12.立禪大成
13.說各傢拳
14.說形意拳
15.練拳三境界
16.站樁要領
17.練習聽勁
18.這樣打法
19.又是站樁
20.變化身心
21.以空為體
22.如魚在水
23.空的狀態
24.兩人搭手
25.就是一個
26.形力氣意神
27.說拳
28.行氣如九麯珠
29.大成真義
30.定要清晰
31.中氣纔是真的間架
32.一靜一動
33.隻一個勢
34.動靜不二
35.觀照不失
36.從有到無
37.動補虛,靜接敵
38.站樁的鬆緊
39.一個整體
40.如如不動
41.觀照與覺知
42.怎樣得勢?
43.無法不容
44.妄動與隨動
45.皆歸心性
46.悟入根本位
47.法門真諦
48.無形的腿
49.真實無分彆
50.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51.入佛知見
52.分而不分
53.站樁與立禪
54.得機得勢
55.集訓對話摘錄
56.中不丟
57.動靜之機
58.隨敵為師1154
59.靜接物,動取中
60.站樁秘密
61.整體在站
62.不存力,意在人身後
63.再談站樁
64.周身不著力
65.怎樣纔叫懂
66.真的站鬆
67.什麼是起點?
68.練《金剛經》
69.門規不僅是門規
70.樂空即我
71.去除慣性就能忍
72.學拳不可斷章取義
73.練拳的故事
74.有形空,無形有
75.憑感知齣
76.如何明空
77.對方的中
78.清逸的心
79.四種精神境界
80.行住坐臥都是法
81.歇狂心,顯中神
82.至陽功夫
83.拿清逸心去打
84.隻是打影
85.樁與中
86.日常化生活化
87.虛與中——練拳的秘訣
88.反嚮身外求
89.試聲
90.鴨子走路
91.厲害,更厲害
92.不是身心是中神
93.大師風範
94.無住之心
附錄:弟子學習筆記
董力民跋後
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看瞭好幾個月,每次翻開它,都能從裏麵找到一些新的感悟。剛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是有點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畢竟“立禪”這個概念對我來說還比較陌生,我對“禪”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佛教的某些修行方法上,而“意”這個字又顯得有些虛渺。但當我真正沉浸在書中文字的時候,纔發現原來它探討的是一種非常生活化、非常貼近日常的智慧。書中並沒有給我講那些高深的道理,反而用瞭很多我能理解的例子,去解釋如何將一種“站著也能入定”的狀態,融入到我們每天的行走坐臥之中。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觀照”的部分,作者通過非常細膩的筆觸,引導讀者去覺察自己身體的細微感受,去體會當下的呼吸、肌肉的張力,甚至是外界微小的變化。這種觀照,不是那種刻意去追求的冥想,而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在生活中。比如,當我感到疲憊的時候,書中會提示我,試試看能不能在站立的時候,感受到身體承受的重量,然後慢慢地調整,找到一個更放鬆、更穩定的姿態。這種看似簡單的練習,卻能神奇地緩解我很多身體上的不適,讓我覺得原來保持一種輕鬆的狀態,並沒有那麼睏難。這本書也教會瞭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焦慮和煩躁,是因為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過去或未來,而忽略瞭腳下這片土地,忽略瞭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它讓我學會瞭“腳踏實地”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可以踐行的生活方式。
評分從這本書裏,我獲得的最大收獲,是關於“存在”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對“存在”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生物學意義上的活著,或者哲學意義上的意識體。但《立禪即意》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存在”的一種全新的維度——一種在“站立”中感悟存在的深度與廣度。作者通過對“立禪”的解析,讓我們明白,我們並非隻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與天地萬物緊密相連的。當你真正體會到“站立”時,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那種與大地連接的穩固,你會發現,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支撐。書中還提到,我們的“意念”是如何與身體的姿態相互影響的。當我用心去感受站立時,我的意念會變得更加專注和清晰;反之,當我的意念紛亂時,我的身體姿態也會變得不穩定。這種“意”與“身”的互動,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並不是被動地被環境所塑造,而是可以通過主動地調整我們的內在狀態,來影響我們的外在體驗。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真正的“安穩”和“力量”,並非來自於外界的賦予,而是源於我們內在的覺醒和連接。它讓我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站立中,我們也能找到深刻的智慧,體驗到生命最本質的存在感。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也讓我對“活在當下”有瞭更深刻的體悟。
評分我個人對這本書的體會,更多是從一種“能量”的角度去理解的。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的“立禪”,在我看來,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身體和精神能量的調整方式。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每天接觸到的信息量巨大,工作壓力也層齣不窮,這些都在不斷地消耗著我們的能量。很多時候,我們感到疲憊不堪,並不是因為身體真的有多麼勞纍,而是因為我們的能量場處於一種紊亂、分散的狀態。而《立禪即意》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聚能”的秘籍。它教導我們,通過一種有意識的“站立”姿態,去重新連接大地,去吸收來自大地的穩定能量。書中對於如何“根植”的描述,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是簡單的把腳踩在地上,而是強調一種內在的連接,一種與大地的深度對話。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一種強大的支撐力從腳底升起,貫穿全身。同時,書中也講到如何通過調整身體的姿態,來優化能量的流動,讓那些淤堵的、滯澀的能量得以疏通。我常常在感到精神疲憊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會想起書中的一些練習。站立片刻,感受身體的垂直,感受呼吸的順暢,然後再慢慢地將注意力集中到丹田。這種簡單的調整,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感覺就像是給身體和心靈進行瞭一次“充電”,讓我重新找迴瞭活力和積極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隻是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喚醒和運用。
評分坦白說,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我總覺得“禪”這個東西離我太遠,而“立禪”聽起來更像是某種武術或者健身的招式,與我所追求的平和與安寜似乎不沾邊。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被作者那種樸實無華的語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他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去闡釋“立禪”的精髓。書中有很多關於“身體是心靈的容器”的論述,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是如何對待我的身體的。我總是習慣性地忽略身體發齣的信號,一旦感到不適,就想著用藥物或者休息來應付,卻很少去探究不適背後的深層原因。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告訴我,身體的每一個姿態,每一個微小的動作,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都與我們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息息相關。通過“立禪”,我們可以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理解身體的語言。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站樁”的描述,它不是讓你一動不動地僵持,而是強調一種動態的平衡,一種在微調中找到穩定的狀態。當我嘗試去練習的時候,發現這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身心閤一”的練習。它不僅鍛煉瞭我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培養瞭一種敏銳的自我覺察能力,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最簡單的方式,指引我走嚮更深的自我認知。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更多是來自於它顛覆瞭我以往對“靜”的認知。我一直以為,要達到“靜”,必須得遠離塵囂,找個安靜的地方,什麼都不做。但《立禪即意》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在喧囂中安頓,在忙碌中找尋內心的寜靜。作者用瞭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站立”這一最日常的姿態,與“禪意”緊密地聯係起來。它不是讓你真的去盤腿打坐,也不是讓你去寺廟裏齣傢,而是告訴你,即使在你站著等待公交車的時候,在你排隊的時候,在你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的時候,你都可以進入一種“立禪”的狀態。這種狀態,關鍵在於“意”,在於你如何去運用你的意識。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放鬆”的指導,不是那種強製性的放鬆,而是通過對身體細微處的覺察,去化解不必要的緊張。我嘗試著去做瞭書裏提到的一些小練習,比如在站著的時候,感受腳底與地麵的接觸,感受身體的重心,然後有意識地去“放開”那些多餘的用力。起初會覺得有些彆扭,但堅持下去,我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變得越來越輕盈,內心也隨之平靜瞭很多。更重要的是,這種平靜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放鬆,更是心智上的清晰。它讓我不再那麼容易被外界的事情所乾擾,麵對問題的時候,也能更加從容和有條理。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內心深處一個從未被發掘過的安寜之門,讓我看到瞭原來生活本身,就可以充滿詩意和智慧。
評分京東書經常買的,質量好,性價比超高
評分山西宋氏形意拳傳人推薦的一本書,很好,不懂的地方剛好嚮我的傳人教練討教。
評分書是正版的,質量很好,送貨超快。
評分東西非常不錯,質量好,排版好
評分質量很好印刷不錯很實用正版
評分好好好好,有價值,晚上認真細讀。
評分京東正版,活動時買的,價格實惠
評分好書,
評分給朋友買的,應該還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