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談判的藝術》通過對形形色色的談判案例進行研究,加上作者20餘年來在職業生涯中的體驗和感悟,總結齣瞭一套具體詳細、實踐性強、效果更好的談判技巧。這整套談判技巧極其有效,適用於任何人和任何情境:銷售和公關、商業和政治、孩子和工作、旅行和購物、人際關係、愛人和伴侶、競爭對手等。相信擁有談判力的你,將在各行各業如魚得水,享受夢寐以求的人生。
作者簡介
魯剋德,知名大學管理學院畢業,現為某大型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對世界500強管理有深入的瞭解,發錶演講100餘次,聽眾達2萬餘人,著有《一本書讀懂24種互聯網思維》《一本書讀懂互聯網營銷推廣》《讓你帶團隊的管理心理學》《管理要讀心理學》《帶隊伍》《管理的100個關鍵詞》等作品。
目錄
CHAPTER 1 其實,你就是不懂談判
◎ 所謂談判,就是懂得協商並為自己爭取更多 / 003
◎ 談判是對話,但不是所有的對話都是談判 / 004
◎ 什麼時候可以談判,什麼時候不可以 / 006
◎ 一次完整的談判,有四個階段 / 008
◎ 何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何時追求雙贏 / 010
◎ 和彆人談判之前,先學會和自己談 / 013
CHAPTER 2培養自己,擁有勝過對手的力量
◎ 奬賞性力量 / 019
◎ 強製性力量 / 020
◎ 閤法性力量 / 021
◎ 敬畏性力量 / 023
◎ 感召性力量 / 024
◎ 綜閤性的能力 / 026
◎ 處變不驚的心態 / 029
◎ 不卑不亢的氣質 / 031
◎ 有利於談判的習慣 / 034
◎ 有底綫的道德 / 037
CHAPTER 3 談判實戰(一):談判的準備
◎ 準備工作勝過談判技巧 / 043
◎ 為每次談判,做最精心的準備 / 048
◎ 縱嚮收集信息法 / 052
◎ 橫嚮收集信息法 / 054
◎ 搜集有關談判對手的資料 / 056
◎ 準備的過程中做充分的論證 / 059
◎ 在搜集信息方麵下功夫 / 061
◎ 自己的核心情報要保密 / 064
◎ 用“角色模擬法”做準備 / 066
CHAPTER 4 談判實戰(二):開局的藝術
◎ 創造良好的談判氣氛 / 071
◎ 第一個提議可以是一個要求 / 074
◎ 開齣高於預期的報價 / 077
◎ 永遠不要接受第一次報價 / 078
◎ 人們滿意時,就會付齣高價 / 079
◎ 開局就掌握主動權 / 081
◎ 識彆消息真僞 / 083
◎ 探測對方的虛實 / 085
◎ 不要急於下判斷 / 087
◎ 尋找利益交集 / 090
CHAPTER 5談判實戰(三):中場的藝術
◎ 打探對方的底綫而不透漏自己的底綫 / 095
◎ 用“拋磚引玉”法打探對方的底綫 / 097
◎ 用“耐心說服法”軟化對方的立場 / 100
◎ 動搖對方立場的策略 / 102
◎ “軟糾”與“硬打” / 103
◎ 用讓步化解談判僵局 / 105
◎ “黑臉”與“白臉”策略 / 106
◎ 運用角色權力受限策略 / 109
◎ 嚮對方的報價說“不” / 111
◎ 用“提問”拒絕對方的報價 / 115
◎ 拒絕時可以給對方一定的補償 / 116
◎ 提齣條件拒絕對方 / 117
◎ 以理服人策略 / 118
◎ 太快的讓步對你不利 / 121
◎ 強調對方的利益 / 124
◎ 不要使自己陷入爭論 / 128
◎ 有變化地反復說明 / 131
◎ 善用你的優勢 / 132
CHAPTER 6 談判實戰(四):收局的藝術
◎ 嚮對方發齣成交信號 / 137
◎ 把握對方的成交信號 / 138
◎ 談判的假性敗局絕處逢生 / 140
◎ “戰戰兢兢”的收局策略 / 143
◎ “得寸進尺”的收局策略 / 143
◎ “設定最後期限”的策略 / 144
◎ 最後要記得給對方小利 / 147
◎ 協議最好自己擬定 / 150
◎ 口頭協議與書麵閤同 / 151
◎ 買賣不成仁義在 / 153
◎ 彆關上再談判的大門 / 155
CHAPTER 7不道德卻閤法的談判詭計
◎ 虛假齣價 / 159
◎ 裝聾作啞 / 162
◎ 吹毛求疵 / 166
◎ 蠻不講理 / 169
◎ 煽風點火 / 171
◎ 反客為主 / 174
◎ 威逼脅迫 / 177
◎ 瞞天過海 / 180
◎ 假裝糊塗 / 181
◎ 反擊藝術 / 183
◎ 狐假虎威 / 184
◎ 登門檻法 / 187
CHAPTER 8解決棘手問題的談判藝術
◎ 貨物買賣談判 / 193
◎ 工程項目的談判 / 194
◎ 技術貿易談判 / 197
◎ 投資談判 / 201
◎ 薪資談判 / 201
◎ 求職談判 / 203
◎ 索賠談判 / 208
◎ 識彆騙子 / 210
精彩書摘
◎所謂談判,就是懂得協商並為自己爭取更多
鄰居傢的小狗每天夜裏狂吠,嚇著瞭你剛齣生的嬰兒,你猶豫再三後,決定去找鄰居談談……
你的助理嚮你辭職,你同意瞭,但是希望他再工作兩個月,以便你能在忙完這個銷售旺季後再招聘接替他的人……
你的經銷商同意在年底前支付今年的全部貨款,前提是你能給他增加3%的銷售返點……
保險公司告訴你,你今年的汽車保險費要漲價,原因是在過去的一年,你的車齣現過兩次理賠事件,你覺得這不公平……
上述情景,都需要你去做一件事——談判!
何謂談判?談判是當事人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互相磋商,交換意見,尋求解決的途徑和達成協議的過程。
談判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談判是指正式場閤下的談判——在一個專門的房間裏,有事先擬定的議題、有談判桌,有談判雙方的代錶等。廣義的談判是指除正式場閤下的談判外,一切協商、交涉、商量、磋商等,都可以看作是談判。
廣義的談判隨處可見,如夫妻間商量去哪傢商店購物,父子間討論何時去郊外遊玩,與快遞員商量超重不多收快遞費的問題等。
◎談判是對話,但不是所有的對話都是談判
談判在形式上體現為一種對話,在這個對話中,雙方說明自己的情況,陳述自己的觀點,傾聽對方的要求,在不斷的交鋒中,雙方互相讓步和妥協,最後達成協議或談判破裂。但不是所有的對話,都能稱之為談判,談判有明確的組成要素。
一般地說,談判由四個基本要素所構成,這就是談判主體、談判議題、談判方式和談判約束條件。
1.談判主體。就是指參加談判活動的人員。大多數談判的主體都是雙方,少數談判有三方及以上的談判主體。例如朝鮮核問題,就是六方會談,由六個國傢派代錶構成談判主體。
2.談判議題。就是指在談判中雙方所要協商解決的問題。這種問題,可以是立場觀點方麵的,也可以是基本利益方麵的,還可以是行為方麵的。一個問題要成為談判議題,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一是它對於雙方的共同性,亦即這一問題是雙方共同關心並希望得到解決的;二是它要具備可談性,也就是說,談判的時機要成熟。在現實生活中,本該坐下來談判的事,卻一直未能真正去談,這主要就是因為談判的條件尚未成熟。
3.談判方式。談判方式指的是談判人員之間對解決談判議題所持的態度或方法。如果以談判者所取的策略、態度為依據,則談判方式可有軟弱型、強硬型和有軟有硬型三種。
軟弱的談判者大都希望避免衝突,隨時準備為達成協議而讓步,他希望圓滿達成協議,卻總是為遭受對方的剝削而深感其苦。
強硬的談判者對己方提齣的每一項條件都堅守不讓,他們采取的寸利必爭的策略,以獲得最大利益的滿足。
有軟有硬的談判方式也可以看作是“原則談判法”。它是根據價值來取得協議,根據公平的標準來做決定,采取靈活變通的方法,以尋求談判雙方各得其利、均有所益的最佳方案。正因為如此,現代談判學認為,原則談判法是一種理想的、廣泛適用的策略。
4.談判約束條件。談判約束條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是個人之間舉行的談判還是組織之間舉行的談判?某一方的談判組織內部意見是不是一緻的?作為談判的代錶人物,他的權限究竟有多大?談判的最終協議是否需要批準?是否還有與談判議題相關聯的問題?談判有沒有時間上的限製?秘密談判還是公開談判等。這些方麵,不同程度地影響、製約著談判的進行和結果。
……
前言/序言
《無聲的戰場:洞察人心的博弈智慧》 在人生的宏大舞颱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博弈。從孩童爭搶玩具的稚嫩拉鋸,到商場巨頭間的巔峰對決,再到國傢元首間的唇槍舌劍,每一次的互動,每一次的交流,都蘊含著深刻的心理洞察與策略運用。本書並非一部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一場深入探索人性深處,揭示隱藏在每一次溝通背後的權力動態與情感糾葛的旅程。我們將一同潛入那些精心策劃的言語攻防,解析那些巧妙的肢體語言,理解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決定如何一步步導嚮雙方預期的結果。 第一章:洞察之眼——理解他人的動機與需求 任何成功的博弈,都始於對對手的深刻理解。本章將帶領讀者走進“他心通”的奇妙世界。我們不僅僅是聽對方說瞭什麼,更重要的是要聽懂對方為什麼這麼說,以及在言語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實動機和未被滿足的需求。這並非遙不可及的讀心術,而是基於心理學、社會學及行為經濟學等學科的嚴謹分析。 我們將探討“需求層次理論”在談判中的應用,認識到每個人都懷揣著生理、安全、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等不同層級的需求。理解瞭這些需求,我們就能更精準地把握對方的 G 點與痛點,從而找到突破口。例如,一個在職場上錶現得咄咄逼人的人,可能並非真正好勝,而是極度渴望得到認可和尊重;而一個看似固執不讓步的交易員,其核心訴求或許是規避風險帶來的不安全感。 我們還將深入研究“認知偏差”對談判的影響。人們在做決策時,往往會受到一係列非理性因素的乾擾,例如“錨定效應”(第一個提齣的價格會影響後續的議價範圍)、“損失厭惡”(人們對損失的感受比對同等收益的感受更強烈)以及“從眾效應”(傾嚮於跟隨多數人的選擇)。識彆這些偏差,不僅能幫助我們規避自身被操縱的風險,更能為我們設計齣有效的策略,引導對方做齣更有利於己方的判斷。 此外,本章還會介紹“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一個眼神的閃爍,一個微小的手勢,一次不自然的身體前傾,都可能泄露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們將學習如何解讀這些細微的信號,如肢體語言中的“防禦性姿態”(交叉雙臂)、“開放性姿態”(攤開雙手)以及麵部錶情中的“微錶情”,從而在對方還未完全錶達之前,便捕捉到關鍵的信息。 第二章:語言的藝術——構築說服的力量 言語是博弈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本章將聚焦於如何運用語言的力量,構建強大的說服體係,讓你的觀點深入人心,讓你的提議擲地有聲。這不是鼓吹巧舌如簧,而是追求言辭的精準、邏輯的嚴密與情感的共鳴。 我們將剖析“提問的藝術”。提問並非隻是獲取信息,更是引導對話方嚮、塑造對方思維的關鍵。從開放式問題(“您認為這對您的業務有什麼潛在的好處?”)到封閉式問題(“您是否同意這個付款周期?”),再到引導性問題(“如果我們能確保産品質量,您是否願意考慮這個價格?”),我們將學習如何根據不同的情境,運用恰當的提問方式,逐步引導對方走嚮你期望的結論。 “框架效應”在語言錶達中的應用也是本章的重點。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去“包裝”和“呈現”,會産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將“70%的瘦肉”描述為“30%的脂肪”所引發的好感度截然不同。我們將學習如何巧妙地運用積極的語言框架,突齣優勢,淡化劣勢,將信息以最能打動對方的方式呈現。 “講故事”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覷。相比於冷冰冰的數據和事實,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更能觸動情感,引發共鳴,讓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和記憶。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構建有說服力的敘事,將抽象的理念具象化,將枯燥的論點生動化,從而在情感層麵與對方建立連接,為你的提案增添人情味與感染力。 此外,我們還會探討“同意的藝術”。如何在談判中製造“小贏”,讓對方在不經意間不斷點頭,從而在後續更重大的議題上更容易獲得同意。這包括從對方容易接受的觀點開始,逐步深入,或者在對方提齣異議時,先錶示理解,再提齣替代方案。 第三章:策略的博弈——布局與反布局的智慧 談判並非一場簡單的你來我往,而是一場精密的戰略布局。本章將深入探討各種談判策略,幫助讀者成為一名齣色的博弈傢,在瞬息萬變的局麵中遊刃有餘。 我們將詳細解讀“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最佳替代方案)。理解並優化自己的 BATNA,是談判中最堅實的後盾。隻有清楚知道自己如果談判失敗,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纔能在談判中保持自信,避免被對方的壓力所裹挾。同時,我們也需要嘗試去評估對方的 BATNA,從而判斷對方的底綫和可能的讓步空間。 “雙贏”與“零和”談判的分析也是本章的核心。我們將區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博弈模式,並學習如何在“零和”的僵局中尋找“雙贏”的契機。這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從多角度審視問題,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共同利益點。我們將探討“利益交換”、“資源整閤”以及“價值創造”等方法,將原本相互對立的利益轉化為閤作共贏的可能性。 “紅臉白臉”策略(Good Cop/Bad Cop)的運用,讓你瞭解如何通過角色扮演製造壓力和緩和氣氛。當一方強硬施壓時,另一方則扮演溫和的調停者,更容易讓對方在對比之下接受一方提齣的方案。 “信息不對稱”的利用與規避是另一個重要議題。誰掌握瞭更多信息,誰就在談判中占據優勢。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通過積極的溝通獲取關鍵信息,同時也要警惕對方可能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誤導自己。 “僵局打破”的技巧也將得到深入探討。當談判陷入僵滯,如何通過引入第三方、改變議題順序、調整談判時間或采用“如果……那麼……”的假設性提問等方式,重新點燃對話的火花。 第四章:情緒的掌控——在壓力下保持冷靜與理性 談判往往伴隨著緊張、焦慮、憤怒甚至恐懼等情緒,而這些情緒的失控,往往是導緻談判失敗的罪魁禍首。本章將聚焦於情緒管理,教會讀者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保持內心的平靜與理性的判斷。 “識彆情緒信號”是第一步。無論是對方的情緒爆發,還是自己內心的波瀾,都需要及時識彆。我們將學習一些簡單的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以及如何通過肢體語言的調整來緩解自身的緊張情緒。 “同理心”的應用是情緒管理的關鍵。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情緒,即使你並不認同他們的行為,理解他們情緒的根源,也能幫助你做齣更恰當的迴應。 “沉默的力量”同樣不可忽視。在被情緒激化時,適時的沉默比激烈的反駁更有力量。它能給雙方留齣冷靜思考的時間,也能讓對方在沉默的壓力下反思自己的言行。 “延遲滿足”的藝術也是本章的重要內容。當對方提齣不閤理的要求或進行情緒綁架時,不要立即做齣迴應,而是選擇“我需要時間考慮一下”或“我需要和我的團隊商議一下”,為自己爭取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第五章:實戰演練——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 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書的最後一章,將帶領讀者將前幾章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談判能力。 我們將通過一係列貼近生活的案例分析,包括求職麵試、房屋買賣、日常消費、項目閤作等,展示如何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技巧。每個案例都將詳細剖析談判的背景、參與者的動機、關鍵的博弈節點,以及最終的解決方案。 “角色扮演”的訓練方法將被重點推薦。通過與朋友、同事進行模擬談判,反復練習各種策略和技巧,在安全的環境中積纍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 “復盤與總結”是提升談判能力的關鍵環節。每一次談判結束後,無論成功與否,都需要進行深入的復盤,分析哪些環節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進,從而不斷優化自己的談判體係。 最後,本書將強調“持續學習”的重要性。談判的藝術是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性變化而不斷演進的。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勇於實踐,纔能在每一次的博弈中,成為更智慧、更成功的自己。 《無聲的戰場:洞察人心的博弈智慧》,它將是你探索人性、掌握溝通、實現目標的最得力助手,為你的人生開啓一扇通往更廣闊可能性的智慧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