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除瞭介紹*受歡迎的近280道醬料菜品。書中所有醬料的食材都是完全天然的,沒有任何化學添加劑。內容簡單明瞭,圖文並茂,科學實用,即便你對醬料一無所知,也不必擔心。從書中,您可以快速地瞭解各種醬料知識,現學現用,按自己的口味,輕鬆成為製作調味醬料高手。絕對是喜歡烹飪的您一定要擁有的超值好書!
內容簡介
一本懂你的鹵味秘籍,等你開啓
懂你注重身體健康,所以天然取材零添加
懂你對飲食很挑剔,所以257道*受歡迎的醬料,挑逗你的味蕾
懂你“好吃懶做”,所以步驟分解,易學易做還美味
作者簡介
牛國平,中國烹飪協會高級會員,湖南廚委會會員。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究飲食保健。目前在一所烹飪學校擔任講師,並不時在多傢美食、健康、生活類雜誌發錶料理專題,還曾參與編寫《絕味湘菜》、《新湘菜》、《美食營養餐》、《傢常美食300例》等書籍。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傢常菜要做得好吃,調味非常重要,也就是讓醬料。本書收集瞭近280種*常用醬料,並加上經典菜例的示範應用,相信可以充分滿足大傢日常三餐及傢宴的需要,學會這些傢常醬料,您也一定可以做齣像餐廳一樣美味的傢常菜瞭。
——中國美食協會副會長羅定
高級營養師指導,天然取材0添加劑,讓傢人吃的美味吃得健康,易學易做超值實用。
——中國一級廚師張徵宇
目錄
第一章 傢常醬
1 油茶麵醬 03
2 原味芝麻醬 03
3 花生芝麻醬 04
4 增香芝麻醬 05
5 五香黃豆醬 06
6 五香黃豆辣醬 07
7 五香豆豉醬 08
8 豆豉辣醬 09
9 鹹魚豆豉醬 10
10 洋蔥豆豉醬 11
11 豆瓣醬 12
12 五香花生醬 13
13 香辣花生醬 14
14 甜辣花生醬 15
15 煉乳果珍醬 16
16 李子醬 16
17 橘皮醬 17
18 葡萄果醬 18
19 楊梅果醬 19
20 油桃果醬 19
21 杏肉醬 20
22 櫻桃醬 21
23 原味椰子醬 21
24 果香椰子醬 22
25 南瓜甜醬 23
26 蒜蓉鮮辣椒醬 24
27 黑芝麻蒜醬 25
28 大蒜醬 26
29 烤羊肉醬 27
30 青辣椒醬 27
31 五香剁椒醬 28
32 山椒剁椒醬 29
33 泰式雞醬 30
34 原味番茄醬 31
35 雞肉香辣醬 32
36 雞骨醬 33
37 番茄牛肉醬 34
38 鮮蝦醬 35
39 柱侯醬 36
40 蒜蓉鹹魚醬 37
41 海帶醬 38
……
第二章 特色醬
1 辣芝麻醬 91
2 玫瑰醬 92
3 桂花醬 93
4 黃芥末醬 94
5 西瓜黃豆醬 95
6 瓜香辣豆醬 96
7 橘香豆醬 97
8 白蕓豆醬 98
9 奶油紅豆抹醬 99
10 栗子醬 100
11 焦糖栗子醬 100
12 蛋黃銀杏醬 101
13 原味銀杏醬 102
14 香蕉酸奶醬 103
15 核桃椰香醬 103
16 藿香桃仁醬 104
17 腰果醬 105
18 獼猴桃醬 106
19 薄荷獼猴桃醬 107
20 桑葚果醬 108
21 金橘醬 109
22 辣味草莓醬 109
23 紅酒草莓醬 110
24 草莓果醬 111
25 山楂醬 112
26 甜辣葡萄醬 113
27 辣味蘋果醬 113
28 西瓜皮醬 114
29 草莓蜜桃果醬 115
30 原味蘋果醬 116
31 甜桃蜜瓜醬 117
32 茉莉蘋果醬 118
33 鮮椒芒果醬 119
34 葡酒紅棗醬 120
35 辣韭菜花醬 121
36 桂圓鮮棗醬 121
37 柳橙果醬 122
38 奶香南瓜醬 123
39 多味蒜辣醬 124
40 蜂蜜青辣醬 125
41 梨汁剁椒醬 126
42 苦瓜豆豉醬 127
43 芝麻香椿辣醬 128
44 菠蘿番茄醬 129
45 豆瓣香椿辣醬 130
46 豬肉西瓜醬 131
47 雞肝醬 132
48 鯿魚醬 133
49 XO 醬 134
50 奇香麻醬 135
51 韭菇麻醬 136
52 藿香芝麻醬 137
53 薑蓉蕎麥醬 138
54 極鮮核桃醬 139
55 極鮮鵝肝醬 139
56 五香兔肉醬 140
57 蔥香烤肉醬 141
58 腐乳蒜醬 141
59 菌油韭花醬 142
60 尖椒芥末醬 143
61 酸奶芥末醬 144
62 香梨燒烤醬 144
63 綠芥花生醬 145
64 喼汁蕺醬 145
65 鬍蘿蔔咖喱醬 146
66 山椒核桃醬 147
67 兔肉辣醬 148
68 韭花辣醬 149
69 腐乳辣醬 149
70 韓式包飯醬 150
71 牛雜蘸醬 151
72 味噌海鮮醬 151
73 蝦膏蒜辣醬 152
74 尖椒翡翠醬 153
75 泡椒豉香肉醬 154
76 烤魷魚醬 155
77 蒜香 XO 醬 155
78 醃魷魚 XO 醬 156
79 咖啡色拉醬 156
80 醪糟南瓜子醬 157
81 蜂蜜桂花醬 157
82 烤鴨蘸醬 158
83 復閤玫瑰醬 158
84 香腸甜辣醬 159
85 豆豉蘋果醬 160
86 椰奶醃醬 161
87 煉乳西瓜醬 161
……
精彩書摘
1.油茶麵醬
原料
油茶麵100剋,老抽50剋,食鹽15剋,白糖15剋,色拉油75剋,清水300剋。
製法:
1坐鍋點火,注入25剋色拉油燒熱,放入油茶麵炒勻炒透。
2加入清水攪拌均勻至稀糊狀。
3續加老抽調好顔色,再加食鹽和白糖調好口味。
4最後加入50剋色拉油攪勻,即可盛消毒的瓶內存用。
提示
控製好油茶麵與水的比例。若水過少,油茶麵就會黏鍋結塊。如果選用的是有糖油茶麵,就不要加白糖,隻需再加5剋鹽。最後加油的程序切不可少。否則,保存後會結塊變硬,不便食用。
2.原味芝麻醬
原料
白芝麻500剋。
製法:
1將白芝麻除去雜質,用清水淘洗乾淨,曬乾水分。
2坐鍋點火,倒入白芝麻炒熟,倒在案闆上晾冷。
3用擀麵杖擀數下,去掉芝麻殼,待用。
4把熟芝麻裝進打碎機裏。
5按下開關打1分半鍾左右成稀糊狀,盛齣裝瓶即成。
用途
適宜拌製涼菜、涼麵,或各種涮鍋的味碟。
提示
白芝麻定主味,用量大,不要炒糊。把芝麻殼去淨打醬,口感更細膩。如果能買到熟芝麻,直接打製即可。
3.花生芝麻醬
原料
熟白芝麻500剋,花生米150剋,色拉油適量。
製法:
1花生米用沸水略燙,撚去錶層紅衣,待用。
2坐鍋點火,放入色拉油和花生米,以小火炒至金黃酥脆,盛齣晾冷。
3把花生米放在案闆上,用刀麵壓碎。
4把熟芝麻和花生米裝進打碎機裏。
5按下開關打1分半鍾左右成稀糊狀,盛齣裝瓶即成。
用途
適宜拌製涼菜、涼麵,或各種涮鍋的味碟。
提示
花生米起增香作用,投放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壓抑芝麻醬的香味。要用小火炒花生米。如果炒糊,成品醬會有苦味。
……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為《星際航行者:穿越未知疆域》的圖書簡介,全篇約1500字,內容詳實,不含任何關於醬料製作的知識。 --- 星際航行者:穿越未知疆域 捲首語:仰望星空,心嚮遠方 自人類首次將目光投嚮夜幕中的點點繁星,便從未停止過對“那裏有什麼”的好奇。我們渴望掙脫地球的引力束縛,觸摸那遙不可及的廣袤虛空。《星際航行者:穿越未知疆域》並非一本簡單的科幻小說,它是一部詳盡的、基於推演的星際文明史詩,是對未來人類在宇宙尺度上生存與探索的深度剖析。本書旨在描繪一個宏大而真實的未來圖景,一個早已超越太陽係限製,在銀河係中建立起復雜社會結構與技術生態的時代。 第一部:文明的躍遷——超光速的代價與新生 第一章:零點場理論與麯率驅動的初探 本書開篇,我們將深入探討“零點場理論”(Zero-Point Field Theory)如何從理論物理的邊緣走嚮工程實踐的核心。重點闡述瞭人類如何成功地從利用量子真空的能量中提取驅動力,並最終實現瞭亞光速甚至更高速度的航行。這並非簡單的速度提升,而是對時空結構認知的根本性轉變。作者詳盡分析瞭早期的“布朗遜-卡爾文引擎”的設計缺陷與成功之處,以及最終實現穩定麯率泡(Warp Bubble)所需的極端能量控製技術。 第二章:時空航道與裏程碑事件 跨越數光年的旅程並非坦途。本章詳細記錄瞭人類曆史上幾次關鍵的星際航行裏程碑。從首次成功將載人飛船送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係,到“大裂變時代”——當不同殖民星係間的通訊延遲成為政治分裂的導火索——的社會動蕩。我們追蹤瞭第一批定居者在極端環境下對生物學、社會學的改造與適應過程,他們如何麵對衰變加速的恒星、高輻射的行星環境,以及由此産生的“第二代人類”的生理與文化差異。 第三章:資源爭奪與星際經濟學 隨著殖民地的增加,對稀有元素和宜居行星的需求爆發式增長。本章聚焦於資源分配的衝突。詳細描述瞭圍繞氣態巨行星的氦-3開采權、小行星帶的礦産控製,以及“生命支持係統”核心技術(如高效率大氣重建儀)的專利戰爭。星際貿易網絡如何運作,以及“信用點”如何在不同星係間的價值波動,構成瞭本書在經濟學層麵的深度探討。 第二部:宏大結構——星際聯邦的建立與挑戰 第四章:銀河地圖的繪製與導航係統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效的定位和導航是生存的關鍵。本書詳述瞭“脈衝星網格定位係統”(Pulsar Grid Navigation System)的部署過程,這是一個由數百萬個微型探測器構成的三維實時星圖。我們還將探討如何識彆和規避“暗物質湍流區”——那些會瞬間撕裂麯率場的危險空域。對這些復雜導航數據的處理,催生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星際AI——“奧德賽”。 第五章:超越生物學——賽博格化與基因優化 星際旅行對人體的損耗是巨大的。本章深入探討瞭為適應極端環境而進行的生物技術革命。從植入式生命維持單元(Implanted Vitality Units)到對DNA的定嚮編輯,以增強輻射抵抗力、延長休眠期。重點描述瞭“純粹主義者”與“增強派”之間的倫理辯論,以及後者如何通過神經接口技術實現瞭真正意義上的思維共享與高效協作。 第六章:外星接觸的幽靈 本書並未將焦點集中在虛構的外星人戰爭上,而是審視瞭人類首次遭遇非智慧型或僅處於原始文明階段的生命體的復雜倫理睏境。詳細記錄瞭“寂靜協議”——在不乾預目標文明發展的前提下進行觀測和記錄的嚴格準則。同時,我們也揭示瞭在深空探測中發現的、來自遠古文明遺跡的“無聲信號”,這些信號的解讀工作至今仍是星際科學界最大的謎團。 第三部:文明的邊界——存在的哲學與終極探索 第七章:軌道城市的興衰與反重力建築 在資源有限的行星上,人類轉嚮建造巨型軌道空間站和“戴森群”結構。本章詳細介紹瞭“反重力平衡技術”如何使這些龐大的、擁有數億人口的城市結構得以穩定運行。我們審視瞭這些漂浮文明的內部政治結構——它們是中央集權的官僚機構,還是去中心化的自治體?以及它們如何應對生態係統的自我平衡挑戰。 第八章:時間錯位與身份危機 由於麯率驅動的特性,航行時間與目的地時間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錯位。一個在地球上度過十年的人,返迴時可能會發現他的故鄉已經過去瞭一個世紀。本章探討瞭“時間移民者”的心理適應過程,以及社會如何應對這種身份認同的斷裂。法律如何界定一個在不同時間尺度上生活的人的權利與義務,是星際社會麵臨的終極難題之一。 第九章:深入虛空:前往銀河係邊緣 本書的最終部分,描述瞭人類文明的最終雄心——嚮銀河係的“界限”進發。探索那些尚未被恒星照亮的、充滿奇異物理現象的區域。作者以一位資深星際科學傢的日記形式,記錄瞭穿越“大寂靜帶”(The Great Silence)的驚心動魄,以及在接近銀河係核心時所觀測到的、無法用現有物理學解釋的宏偉景象。這不是一個結局,而是一個永恒的開始。 結語:我們是恒星的後代 《星際航行者:穿越未知疆域》是一次對人類想象力的緻敬,是對科技極限的審慎評估。它要求讀者放下對安逸的幻想,直麵宇宙的冷酷與壯麗。這本書描繪的未來,是一個充滿奮鬥、犧牲、科技奇跡與深刻哲學反思的未來。我們的徵程永無止境,因為未知本身,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