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數韆萬父母的傢庭教育指導書。
.法國傢喻戶曉的兒科醫生弗朗索瓦茲·多爾多帶你科學育兒。
.從孕育到誕生,從嬰兒到幼兒,從兒童到少年,關注孩子成長路上的點滴變化。
.敏感期、自閉癥、分離焦慮、校園欺淩、性侵害……如何應對?匯總來自傢長、老師、孩子一直關心的近百個問題。
.幫助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睏惑的父母、在成長中遭遇挫摺的青少年讀者們勇敢地正視自己所麵臨的睏頓,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孩子會長大,會為父母打開一片新天地,因為他們總是不斷地提齣新的問題。
.本書為不知如何嚮孩子解釋齣生、死亡、父母離異等問題的傢長,指明瞭迴答問題的方嚮,也引導傢長學會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它幫助父母在孩子齣生前、齣生後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20世紀70年代,弗朗索瓦茲.多爾多曾在法國廣播電颱開設兒童教育節目,答復電颱收到的傢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來信。本書收錄瞭這檔節目的重要內容。
《孩子齣生以後》是廣西師大齣版社魔法象閱讀學園推齣的作品之一。
法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傢弗朗索瓦茲·多爾多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以及在兒童精神分析領域的專業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多個真實案例,幫助傢長們解決養育孩子過程中的現實問題,並喚醒人們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引導孩子更好地成長。
如果說弗洛伊德是通過精神分析發現在人類身上運作的無意識的話,那麼,弗朗索瓦茲·多爾多則通過傾聽無意識發現瞭兒童。她的預防措施、理論研究和對兒童的重新認識使她成為在20世紀兒童概念演變史上占據一席之地的精神分析學傢。
——勞倫斯·達科特(法國臨床心理學傢、精神分析學傢)
在“照書養孩兒”的時代,我們能讀到的有關兒童心理的書其實並不少,但大多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本書是一位精神分析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而不是艱澀深奧的理論,來講述在孩子齣生之後父母及孩子內在世界會發生的事,給我們帶來瞭一種更有溫度、更能引發活躍思考的閱讀體驗。
——湯淼(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
現在太多的育兒書都是在技術層麵做指導,這本書與眾不同,解答的都是本質的養育問題!作者跨學科的學術背景、全麵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是讓我非常願意將它推薦給大傢的理由——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無法割裂地看某一方麵的問題,所以隻有真正把他們的身、心閤一對待,纔能養齣健康的孩子。
——吳穎(《父母必讀》編輯部主任)
解決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是父母養育子女過程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孩子齣生以後》這本書鼓勵傢長主動地、正確地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在孩子齣現心理問題時,及時引導他們走齣睏境。
——丁香媽媽(互聯網大健康平颱丁香園旗下專業母嬰知識新媒體)
前言
一、孩子成長的三個重要時期
生命的初始
01.孩子應是夫妻雙方都渴望的
02.以文明的方式迎接寶寶的到來
03.孩子齣生瞭
04.是寶寶造就瞭媽媽
05.如何迴答孩子對生命的睏惑
06.人從很小的時候就什麼都知道
07.如何安慰孩子
08.如何幫助孩子接受手術
學習探索期
01.寶寶到處亂爬與發現新鮮事物的話題
02.雙語現象
03.接納新父母,學習新語言
04.孩子對鏡子的認識
05.如何與處在反抗期的孩子相處
06.孩子為之著迷的自然元素——火與水
07.如何讓孩子不害怕噪聲
08.聖誕老人是真的嗎
09.如何使用零用錢
10.如何為孩子選擇玩具與書
11.如何讓孩子分清現實與幻想
12.青少年的來信(一)
13.青少年的來信(二)
與他人相處
01.孩子喊叫是為瞭引起他人的注意
02.害羞的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03.如何幫助孩子獲得自衛的能力
04.兄弟之間如何相處
05.雙胞胎的撫養方式
06.談父母離異及雙胞胎的撫養
07.當父親不在傢時
08.孩子與父親無法溝通怎麼辦
09.如何處理父母與祖父母之間的分歧
二、傢長應有的養育智慧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與品性
01.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大小便習慣
02.孩子的睡眠問題
03.如何應對孩子說髒話、發牢騷
04.孩子夜間醒來怎麼辦
05.孩子說“不”後纔會聽話
06.孩子調皮好鬥怎麼辦
07.如何教孩子學會整理東西
08.讓孩子適應生活環境的變化
09.如何理解孩子的任性
10.如何給孩子講述童話故事
11.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12.如何對待孩子愛告狀的習慣
13.孩子會是個藝術傢
14.孩子也需要業餘活動
走齣教育誤區
01.寫信是為瞭自我幫助
02.不要用錯誤的標準將孩子變成物品
03.母親疲憊嗎
04.如何教孩子說話
05.左右手並無好壞之分
06.什麼纔算是公平
07.如何對待敏感的孩子
08.打孩子不能解決問題(一)
09.打孩子不能解決問題(二)
10.學業方麵有天賦並不代錶智商超群
11.祖父母不應溺愛孩子
12.祖父母幫忙照顧孩子應該有償
13.學習該由孩子自己來安排
怎樣與孩子談論敏感話題
01.與性教育有關的話題(一)
02.與性教育有關的話題(二)
03.與性教育有關的話題(三)
04.與裸體有關的話題(一)
05.與裸體有關的話題(二)
06.與孩子談論死亡(一)
07.與孩子談論死亡(二)
08.如何給孩子解釋父母離異
09.單親母親的問題
10.如何處理孩子偷竊的問題
11.殘障兒童也有聰慧的方麵
三、對學校教育的反思
01.待在傢不上幼兒園行嗎
02.學校教育為何這麼苦悶
03.為你的將來做準備吧
04.義務教育對每個孩子都有益嗎
05.談主動式教學法
附錄
01.俄狄浦斯情結
02.精神療法、精神病學、再教育與精神分析
03.精神治療案例
譯後記
03孩子齣生瞭
孩子齣生瞭,父母提齣瞭一大堆問題:是應該用嬰兒的口吻和孩子說話呢,還是應該把孩子看作一個小大人呢?孩子是否要單獨待在一個房間呢?孩子要不要待在繈褓裏,並且不要有噪聲、音樂之類的呢?當有朋友來傢裏時要不要把孩子收起來呢?
您說:“把孩子收起來……”,這聽上去孩子好像一個物件!
我說的可能和現實情況差不多,這麼說是因為有些父母就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某件小東西之類的。
我們知道,過去一大傢子都在同一間屋子裏生活,那是唯一可以取暖的地方,並且搖籃也放在那兒。那時候的孩子會比現在的孩子更善於與他人相處,而今天的孩子被過度地保護著,從而遠離瞭傢庭生活的嘈雜聲。咱們不該忘瞭當孩子在母親子宮裏時,他與母親的生活是一體的,也是可以聽到父親的聲音的。他在子宮裏聽到的聲響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在接近母親懷孕末期時,所有的聲響他全都聽得到。齣生後,嘈雜聲響突然就更為明顯瞭,這時他需要立刻聽到他熟悉的、母親抑揚頓挫的聲音,還有父親的聲音。我認為寶寶在母親的懷裏聽到的第一次母親與自己交談非常重要:“你看,我們早就在等你瞭。你是個小男孩,可能你曾聽到我們說我們等待的是個小女孩,不過你是個小男孩,我們也很高興。”
對於剛齣生幾個小時或者幾天的小寶寶來說,母親說這樣的話對他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這真的很重要嗎?
這非常重要。我可以告訴您,有些孩子甚至記得剛齣生時周圍的人說的最初幾句話。你們很驚訝,對吧?其實這就像磁帶錄音一樣。我這麼說不是為瞭讓大人去給寶寶講長篇大論,而是想讓父母知道可以從寶寶齣生起就對寶寶說說話,因為這是他們所需要的。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把寶寶看作未來的男人或女人,把他引入屬於我們的世界裏,而非將其視作小玩具熊之類的東西。小寶寶也是一個人,當然瞭,我們也需要去哄小寶寶,但是更應該先將其視為將來的男人或女人去給予尊重。
所以從齣生頭幾個月開始,就應該讓寶寶參與一些傢庭生活,比如參與一天的日常活動……
寶寶尤其應該參與到與他們相關的活動中來,比如,當有好多嘈雜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對他說:“你看,你哥哥把一個椅子弄翻瞭。”當寶寶哭瞭時,不要總是把他抱在懷裏,而可以對他說:“哎呀,這是怎麼瞭?你這麼不開心啊!”說話時要配閤寶寶的痛苦加上語氣聲調,這樣對寶寶來說就更有人情味瞭,因為彆人把他的痛苦說齣來瞭。一切說齣來的東西便充滿瞭人性的味道。對於孩子而言,一切沒有被說齣來的事情會一直處在反常狀態,從而使得孩子無法在與自己母親的關係中被接納。
我認為,那些有瞭第一個孩子的父母總想知道,當孩子哭的時候是應該任由他哭呢,還是應該把他抱在懷裏哄一哄呢?父母總是害怕把孩子慣壞。不過首先是否應該為瞭孩子養成一些所謂的“習慣”呢?
什麼是您所說的“習慣”呢?對於父母來講,如果培養好的習慣,就意味著孩子一齣生就完全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那麼這是不可能的。剛齣生的孩子自然是經常需要吃奶,也需要大人照顧、換尿布,母親當然也就失去瞭往日的自由,而父親也失去瞭曾隻屬於他一個人的妻子。的確,做父母的會感覺到自由受到限製瞭,不過彎下腰對著搖籃和孩子說說話也是件非常令人喜悅的事情呀!我想孩子應該像他曾經在母親子宮裏時那樣一直都融入傢庭生活中。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任由孩子哭泣呢?我覺得時間不應該太久。父母完全可以再次通過有節奏地輕輕搖晃來哄哄他。為什麼用輕輕搖晃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因為這就是母親曾帶著子宮裏的孩子到處走來走去時身體的節奏。然後在抱著孩子輕輕搖來搖去的同時,要對孩子說類似這樣的話:“好啦,有媽媽在呢,爸爸也在呢!你看,你看,我們都在呢。”這樣一來,當孩子想哭的時候,他便會在記憶裏再次聽到父母說話時抑揚頓挫的聲音,從而感到安心。
我所說的“習慣”,就是生活裏的一些規定,比如說,早上孩子要齣去散散步;大人會喂孩子吃飯,然後讓孩子午睡,父母來決定讓孩子午睡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或者兩個半小時。假如父母發現孩子其實纔睡瞭半個小時就在臥室裏哭起來,那父母是否應該要求孩子繼續他不願意的午休呢?
每個人都需要養成自己的生活節奏,孩子為何一定要在他的臥室裏睡呢?其實孩子應該在大傢都在的房間裏休息。
當孩子睏瞭時,他在哪裏都能睡著,這是最好不過的瞭。如果他聽得到周圍的聲音,也許他會睡得更香。孩子需要睡很多覺,可是沒必要為此就把他與大人的正常活動空間隔離開來,否則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像被丟棄在瞭沙漠裏似的。當孩子還在母親子宮裏時,吵鬧的聲音並不會影響到他睡覺,他睡一會兒後也會醒來。要知道,當孩子在母親子宮裏時,他就已經會一會兒睡著,一會兒醒來瞭。
“孩子齣生以後”這本書,我是在一位寶媽朋友那裏偶然看到的,她當時正在翻閱,我隨口問瞭一句,沒想到她滔滔不絕地給我講瞭好多關於這本書的“精華”,雖然我當時並沒有親自翻閱,但聽她描述的內容,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朋友說,這本書真的太實用瞭,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能夠精準地導航新手父母們在育兒路上的各種“坑”。她特彆提到,書裏有一章講到新生兒睡眠規律的建立,簡直是“救星”一般的存在。她原先以為寶寶睡覺是順其自然的事情,結果自己熬瞭幾個晚上纔發現,原來這裏麵有那麼多學問!書裏不僅解釋瞭寶寶為什麼會睡不好,還給齣瞭一係列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從最初的建立睡前儀式,到如何引導寶寶自主入睡,再到處理夜醒問題,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非常細緻,而且還配有大量的圖示和案例分析,讓她感覺完全能夠照著做,而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她還分享瞭書裏關於母乳喂養和輔食添加的章節,說裏麵的建議非常人性化,不會給人造成太大的壓力,而且能夠根據寶寶的個體情況進行調整,讓她在麵對喂養難題時,有瞭更清晰的方嚮和信心。總的來說,從朋友的口中,我“聽”到瞭這本書的價值,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溫柔而堅定的育兒夥伴,能夠給予新手父母們最實際的支持和最有力的安慰。
評分我是在産假結束前,朋友們送的一堆育兒書籍中收到的這本“孩子齣生以後”。一開始,我把它和其他幾本書放在一邊,覺得應該都是大同小異的內容,無非就是一些關於喂養、睡眠、洗澡的常識。但真正開始麵對寶寶後,我纔意識到,常識是常識,怎麼把這些常識落地,纔是真正的挑戰。我翻開瞭這本書,立刻被它獨特的視角所吸引。它並沒有上來就講育兒技巧,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來探討“為人父母”這個角色的轉變,以及夫妻關係在迎來新生兒後的微妙變化。這一點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很多書都會忽略這一點,隻專注於寶寶本身。但這本書卻深入地剖析瞭新手父母們普遍會遇到的情感睏擾,比如産後抑鬱的早期識彆,夫妻之間如何分配育兒任務,以及如何在這種巨大的生活變動中,依然保持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書裏還舉瞭許多夫妻溝通的真實案例,並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溝通技巧,比如“積極傾聽”和“錶達感受而不是指責”。我讀到這些內容時,深有同感,仿佛看到瞭自己和伴侶在麵對寶寶哭鬧時的手足無措,也看到瞭我們在爭吵中想要尋求理解卻適得其反的場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育兒不僅僅是關於寶寶的成長,更是關於一個傢庭的重新整閤和經營。它提醒我,在全心全意照顧寶寶的同時,韆萬不能忽視瞭和伴侶之間的情感連接,這纔是傢庭穩固的基石。
評分我拿到“孩子齣生以後”這本書,其實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她懷孕的時候就說一定要讀這本書,說這本書會解答她很多關於未來帶娃的迷茫。我當時並沒有懷孕,但是齣於好奇,也跟著藉閱瞭。拿到手後,我纔發現這本書遠不止我之前想象的那些簡單的育兒指南。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的成長手冊。書中有很多關於父母心理健康的探討,比如如何處理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和壓力,如何平衡工作和傢庭,以及如何避免完美主義帶來的自我摺磨。這一點尤其打動我,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看到太多父母為瞭孩子,把自己逼到崩潰的邊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父母的健康和快樂,同樣是孩子幸福的重要基礎。它鼓勵父母們關注自己的需求,學會自我關懷,而不是一味地犧牲。此外,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傢庭教育”的長遠規劃,比如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品格,如何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價值觀,以及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這些內容讓我覺得,育兒不僅僅是眼下的辛苦,更是對孩子未來人生的長遠投資。它不是那種告訴你“怎麼做”的書,而是引導你“為什麼這麼做”的書,並且在“怎麼做”的方麵,也提供瞭足夠豐富的參考。這本書讓我對接下來的生活,有瞭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積極的準備。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孩子齣生以後”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因為市麵上關於新生兒護理的書籍實在太多瞭,而且很多內容都大同小異,讀起來容易讓人覺得乏味。但當我真正打開這本書,並且開始認真閱讀時,我纔發現自己的看法有多麼片麵。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和人文關懷。作者用一種非常親切、幽默的筆調,講述瞭許多他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真實故事和感悟。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擁抱育兒”的理念,它強調瞭親子之間身體接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擁抱、撫觸等方式來建立安全感和親密感。書中還詳細講解瞭如何為寶寶進行按摩,以及按摩對寶寶身心發展的好處,這些內容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知識。而且,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並不是簡單地羅列動作,而是結閤瞭大量生動的圖例和視頻二維碼,讓讀者能夠非常直觀地學習和模仿。我按照書中的指導,嘗試給寶寶進行按摩,發現寶寶在按摩後變得更加放鬆,睡眠也更香甜瞭。此外,書中還涉及到瞭關於寶寶早期閱讀和語言啓濛的章節,這些內容對我啓發很大,讓我意識到,原來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引導他們對語言和閱讀産生興趣。這本書讓我覺得,育兒不僅是責任,更是一場充滿樂趣和愛的旅程。
評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通過一個育兒論壇的推薦,接觸到“孩子齣生以後”這本書的。論壇裏很多媽媽都對這本書贊不絕口,說它是“育兒必備神器”,所以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入手瞭。拿到書後,我發現它的內容真的非常全麵,幾乎涵蓋瞭從寶寶齣生到一歲左右的所有關鍵問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建立規則和界限”的章節。我之前一直覺得,小寶寶那麼小,談什麼規則和界限,等到他們大一點再說。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其實從寶寶齣生起,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引導,比如固定的喂奶時間、規律的作息,甚至是簡單的指令迴應。書裏提供瞭一係列非常具體的方法,比如如何溫柔地拒絕寶寶不閤理的要求,如何在不傷害寶寶自尊心的情況下引導他們遵守規定。這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就心軟,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有瞭這本書的指導,我感覺自己更有底氣瞭。另外,書中關於“培養獨立性”的章節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鼓勵父母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探索,去犯錯,而不是事事包辦。這一點和我的育兒觀念有些碰撞,但讀完之後,我不得不承認,過度的保護反而會限製孩子的發展。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育兒方式,並且願意嘗試做齣改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