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常識
002新手看不懂菜譜的秘密:“適量”調料到底是多少?
005聽說鍋要“養”,要怎麼養?
011刀工不好的新手,要怎麼切菜纔對?
014選對砧闆,切菜事半功倍
◆素菜:素的也有滋有味
019豆角炒茄子:炒齣皺巴巴的豆角皮
023酸辣藕片:藕片先煎後炒,口感大不相同
029芹菜炒熏乾:先醃一下豆腐乾
035韭菜燒豆腐:煮齣蜂窩巢的豆腐就吸足瞭味兒
039蠔油燜花菇:加一塊雞皮更香滑
045煎雞蛋:掌握火候和油溫,是煎齣理想雞蛋的*要素
053番茄炒蛋:把蛋白打齣大泡,這炒蛋就無比嫩滑
059香椿蛋餅:加一點澱粉讓蛋餅好成型
063蒸水蛋:讓水蛋平滑細膩的數字秘訣
066隔水加熱謂之“蒸”,那加熱的火到底得多大呢?
069鹹蛋黃焗苦瓜:換一個切法,讓苦瓜不苦
073白灼芥藍:讓蔬菜保持青翠的“過冷河”
076焯水到底要用涼水還是熱水?
079手撕包菜:巧用調料讓素菜更鮮
◆葷菜: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快感
085酸菜炒紅薯粉:讓紅薯粉入味又不粘鍋
089麻婆豆腐:麻辣鹹香酥燙嫩
095辣椒炒肉:碗底的油湯見真章
103粉蒸排骨:米粉香,排骨纔香
111糖醋排骨:用兩種醋,分兩次放
117紅燒肥腸:清洗內髒食材不可怕
125野山椒炒牛肉:牛肉要逆紋切、溫油炒
133麻辣牛肉:慢慢炸齣不乾不硬的牛肉片
139番茄牛腩:牛腩先煎再紅燒
145可樂雞翅:先焯燙30秒再鹵有驚喜
153香菇木耳蒸滑雞:蒸齣嫩滑雞塊的小技巧
156常見的乾貨如何泡發?
159栗子燒雞:雞肉夠嫩,栗子軟糯
165紅燒刨鹽魚:用好多鹽來醃魚,就有“蒜瓣肉”瞭
173蔥燒魚:一斤魚配四兩蔥,“?”齣醇厚香氣
179焗梭子蟹:不需要加水,就讓原汁鮮掉眉毛
183麻辣小龍蝦:自己炒齣足料的噴香鍋底
◆湯水:吃飽瞭還得喝足
191鼕瓜丸子湯:揉一顆軟嫩的肉丸子
197麻油豬血湯:先把豬血煎香
201排骨藕湯:選一枝好藕,綿軟得不行
205蘿蔔燉牛腩:牛腩要整塊燉纔軟爛多汁
211剁椒芋頭牛肉羹:選對瞭好芋頭,這碗羹就自然軟糯
217鯽魚豆腐湯:從油到水都夠熱,魚湯會更白
◆主食:碳水帶來的滿足感是無法取代的
225一碗白米飯:要讓米飯香糯又軟甜,彆忽視淘米
231醬油炒飯:來自生曬老抽和白鬍椒粉的迷人香氣
237青菜肉絲粥:加一勺油,讓粥底夠“綿”
243銅鍋米綫:煮齣連湯底都夠味兒的酸爽
249乾炒牛河:牛肉夠嫩、河粉夠味,還有“鑊氣”!
255雞絲涼麵:料足纔味美
259開洋蔥油拌麵:熬一罐香氣逼人的蔥油
264菜譜中簡單的一句“瀝乾水”,可彆小看它
267荷葉糯米雞:拌勻糯米要趁熱
【附】人氣甜品
271杏仁豆腐:用三種杏仁,有超濃鬱的杏仁味兒
◆內容簡介◆
看似簡單的傢常菜為什麼值得用一本書來寫呢?因為傢常菜裏實在蘊含瞭太多你不知道的小秘密。從“大概會做”到“做得好吃”,裏麵隱藏著無數細節,而這些細節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你的秘密所在。
作者田螺姑娘從如何“養鍋”、如何“焯水”講起,在40多道菜譜裏闡述瞭無數讓新手驚呼“原來如此”的做菜秘訣。為什麼煮蘑菇的時候要加一塊雞皮?如何燉齣軟爛多汁的牛腩?焯燙瞭30秒的雞翅有什麼驚人之處?這些都是經過她50多萬粉絲驗證過的菜譜,微信、微博收到的大量“作業”充分證明瞭菜譜的實操性。
我們努力工作是為瞭吃得更好,而不是活得更纍。簡單易懂還能絕對保證美味的傢常菜做法,完美你的“日日之食”。
◆ 作者簡介◆
陳宇慧,一綫城市忙碌的上班族,認真的吃貨一枚,工作之餘擠齣時間運營美食公眾號“田螺姑娘”,分享自己的食譜。喜歡簡單傢常的風格,善於用一些小技巧讓飯菜更美味。“接地氣”的風格,更容易讓大傢感興趣且願意去學,所以盡管隻是每周更新兩篇,依舊吸引瞭50萬+粉絲,且活躍度極高。同時因為完全是個人經營以及自己的興趣,注重與粉絲的交流、探討,因而粉絲黏度很高,在美食愛好者已經樹立起一定品牌形象。
我一直覺得,傢常菜的魅力在於它的“日常”和“溫暖”。它不像宴席上的菜肴那樣追求極緻的精美和繁復,而是更注重食材的原味,以及烹飪過程中傳遞齣的那份對傢人的關愛。而《日日之食:傢常菜的小秘密》這個名字,似乎正好觸及到瞭傢常菜的本質。我很好奇,那些“小秘密”究竟是什麼?是關於食材的選擇和處理的小技巧?是關於調味的黃金比例?還是關於火候的精妙控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告訴我,如何讓普通的食材煥發齣獨特的魅力,如何讓每天的餐桌都充滿驚喜。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傢常菜,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吃起來卻格外美味,那背後一定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竅門。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這些“秘密”的大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去一探究竟。我期待它能教會我一些實用的烹飪技巧,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為傢人準備齣充滿愛意的美味佳肴,讓每一天的“日日之食”都成為一種享受。
評分我一直認為,烹飪是一門關於“感覺”的藝術,尤其是對於傢常菜而言。它不像那些精緻的法餐,需要精確到剋的計量和繁復的步驟,傢常菜更多的是一種隨性,一種對食材特性的理解,以及對火候、調味的精準把握。這本書的題目——《日日之食:傢常菜的小秘密》,讓我覺得它可能就觸及到瞭這個核心。我曾經嘗試過很多菜譜,但很多時候,即使嚴格按照步驟來,做齣來的味道總是差那麼一點意思,少瞭那種“鍋氣”,少瞭那種傢裏的味道。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告訴我們,究竟是什麼讓一道簡單的傢常菜變得如此令人難以忘懷。是某種調料的獨特用法?還是某種食材處理的細微之處?亦或是關於火候的掌握,那看似簡單的“大火快炒”或“小火慢燉”,背後其實蘊含著大學問。我非常期待能夠從中找到那些隱藏在日常烹飪中的“小秘密”,讓我的廚藝更上一層樓,做齣真正能夠打動傢人味蕾的美味佳肴。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期待,一種想要深入瞭解食材本身,並通過自己的雙手賦予它們生命力的渴望。
評分市麵上關於美食的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打動我、並且讓我覺得實用、接地氣的,卻並不多。很多書要麼過於高深,要麼過於花哨,脫離瞭我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實際。然而,《日日之食:傢常菜的小秘密》這個書名,卻瞬間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它傳達齣一種親切感,仿佛這本書就是為我們這些每天都要為“吃什麼”而煩惱的普通傢庭準備的。我猜想,這本書裏不會有那些令人望而卻步的食材,也不會有那些需要特殊工具纔能完成的步驟。它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身邊最常見的蔬菜、肉類,以及我們傢裏最常用的調味料,如何通過一些巧妙的“小秘密”,讓這些平凡的食材變得不平凡。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為我帶來一些新的靈感,一些關於如何將一道菜做得更美味、更健康、更省時省力的“獨門秘籍”。也許,它會教我如何讓蔬菜的營養更好地保留,如何讓肉類更加鮮嫩多汁,如何用最簡單的調料調齣最豐富的口感。總之,這本書給我一種安心的感覺,讓我相信,即使廚藝不高,也能做齣讓人稱贊的傢常美味。
評分剛拿到這本《日日之食:傢常菜的小秘密》,還沒來得及細細翻閱,光是封麵設計就讓我眼前一亮。那種溫潤的米白色調,搭配上幾個手繪風格的蔬菜插畫,仿佛一下子就將人帶入瞭那個充滿煙火氣的廚房。我一直覺得,傢常菜不僅僅是為瞭填飽肚子,更是承載著傢人的情感和迴憶。每次想到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聞到那熟悉的飯菜香,心裏總會湧起一股暖流。這本書的名字也恰恰抓住瞭我心底的那份渴望——“日日之食”,說明瞭它是關於我們日常餐桌上的那些樸實無華的食物;而“傢常菜的小秘密”,則充滿瞭誘惑力,讓人忍不住想知道,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味道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竅門和智慧。我期待著它能帶我走進更多傢庭的廚房,去發現那些關於一日三餐的溫暖故事,去學習那些讓普通食材煥發光彩的烹飪技巧。也許,這本書裏會有我童年時期最愛的味道的秘訣,或者能啓發我為傢人做齣更美味、更健康的日常餐點。總之,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平淡的生活中投入瞭一顆閃閃發光的小石子,激起瞭我內心深處對美食和生活的熱愛。
評分作為一個對美食充滿好奇的普通人,我總覺得,真正的美食並不在於它有多麼昂貴或多麼名貴,而在於它能否觸動人心,能否在日常生活中帶來一份溫暖和滿足。《日日之食:傢常菜的小秘密》這個書名,恰恰點齣瞭我心中的那種對於“日常”和“傢常”的嚮往。我堅信,每一道成功的傢常菜背後,都藏著一些簡單卻又至關重要的“小秘密”。這些秘密可能體現在對食材細緻的挑選上,可能體現在對火候精準的把握上,也可能體現在對調味的巧妙運用上。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究竟會揭示哪些關於這些“秘密”的答案。我期待它能為我帶來一些全新的烹飪思路,讓我不再拘泥於固定的菜譜,而是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創造齣屬於自己和傢人的獨特味道。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菜譜,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烹飪者,在與我分享她多年來在廚房裏積纍的寶貴財富,讓我能夠在平凡的日常飲食中,發掘齣不平凡的美味與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