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冥想减压书(HJ)
定价:19.80元
作者:李桁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621494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40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冥想就是和自己在一起。
冥想的功效系统、综合、安全,是传承自远古的自然疗法的核心技术。其显而易见的功效,恰好就是纾解压力。纾解不仅是缓解,还包括了对压力的控制和转化,我们不仅可以化压力为动力,甚至可以自行主动调节压力的大小,使它成为我们事业与生活的帮手而不是障碍。
现在,请接受我的邀请,来冥想吧!
目录
冥想:通往健康与智慧的心灵之旅
开卷 冥想纾压概说
一、冥想是应对压力的绝好方法
二、冥想的概念、内容、方式和原理
三、冥想纾压的原理、步骤和技术
四、冥想的准备工作
(一)环境
(二)着装
(三)的道具
五、冥想的辅助用品
(一)蜡烛
(二)心灵音乐
(三)植物精油
卷 入门练习:冥想初体验
一、正确的姿势
(一)坐式
(二)卧式
(三)站立式
二、放松身体的练习
(一)快速的放松练习
(二)抖动你的身体
(三)两款简单的全身扫描放松
三、放松大脑的练习
(一)“打天鼓”
(二)叩齿
(三)舌头操
(四)两款简单的观想放松练习
……
第二卷 压力的应急技巧:5分钟缓解不良状况
第三卷 压力的释放和化解:把快乐和安详延长到15分钟
第四卷 压力的转化:用半个小时享受自己和自己的约会
后记
作者介绍
李桁,文化人类学硕士。心理咨询师 多年来研修荣格派分析心理学,并师从澳洲内外探索学院创办人Dr.Rahasya(《生命的教导》作者)、Nu ra夫妇及Life Coach中国总教练阮穗习老师,学习“身心合一”技术,并接受过人本教练技术的专业训练。李桁结合分析心理学、人本教练技术和身
文摘
序言
要说真正让我感到“被治愈”的,还得是那本关于园艺艺术的书。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关于耐心和慢节奏生活的教科书。作者是一位居住在乡间的老园丁,他用极其朴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二十年的花园管理心得。园艺的精髓,在于你无法催促一粒种子发芽,也无法命令一朵花按时开放,你只能提供最好的土壤、合适的水分和恰当的光照,然后,等待。这种与自然节律的同步,比任何冥想指令都更有效。书中详细记录了不同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处理病虫害,这些过程都充满了需要细心观察和适度干预的智慧。比如,处理蚜虫时,他教导我们首先要观察瓢虫的动态,而非急于喷洒化学药剂。这种“与万物共存”的理念,慢慢渗透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让我学会了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中,也采取一种更加“园艺式”的养护态度——给予空间,提供滋养,然后耐心等待自然结果。这本书的配图是手绘的植物素描,淡雅清新,读完后,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非常治愈。
评分最近翻阅了几本市面上挺流行的关于自我成长的书籍,发现很多作者都在强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我特地找了几本不同流派的来对比着看,比如有一本深入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日常情绪的调适作用,它用了很多科学实验的数据来佐证观点,读起来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大学课程,逻辑严密得让人不得不信服。书中详细解析了“心流”状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调整任务的难度和技能匹配度来最大化这种高效且愉悦的体验。作者并不回避人性的弱点,反而鼓励我们正视焦虑和拖延的根源,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入门操作指南,教你如何识别并重构那些“自动化的负面思维循环”。特别有一章讲到“感恩日记”的实践方法,不是简单地罗列值得感谢的事情,而是要求读者深入挖掘背后的人际连接和事件的意义,这种深度的挖掘确实能让人对生活产生更积极的滤镜。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偏学术化,适合那些喜欢用理性和数据来理解世界的读者。总的来说,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可操作的框架来提升幸福感,但对于那些寻求更纯粹放松体验的人来说,可能略显“烧脑”了一些。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对那些太过飘渺的文字不太感冒,所以我对第三本的期待值是最高的。这本书主打的就是“快速见效”,它承诺通过特定的呼吸技巧和身体姿势,让你在五分钟内达到深度放松的状态。书里插满了各种详细的图解,清晰地标示了如何调整脊柱、如何收束腹部,以及不同呼吸法(比如4-7-8呼吸法、箱式呼吸法)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具体影响。作者是一位运动生理学博士,所以全书充满了对身体能量流动的解读,读起来非常踏实。他强调身体是情绪的容器,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的压力,其实是身体肌肉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的反馈。书中有一个“筋膜释放”练习,要求配合特定的拉伸动作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这个练习我试了几天,确实感觉身体僵硬度有所缓解。这本书的优点是直截了当,没有多余的哲学阐述,就是一套“操作手册”。如果你的时间非常碎片化,只想在通勤路上或工作间隙快速“重启”一下大脑,这本书的效率是最高的,但它更偏重于“生理层面”的干预,对深层心理机制的挖掘略显不足。
评分我最近发现,有些书虽然不直接冠以“减压”之名,但其蕴含的智慧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看完的一本关于历史的著作,讲述了罗马帝国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它通过对数千年兴衰的冷静分析,反而让我对眼前的琐事失去了过度的关注。看到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最终都化为尘土,我对“永恒”和“变化”有了更宏大的视角。书中对权力斗争的描写,虽然与我们今天的职场压力大相径庭,但其背后人性的贪婪、恐惧和对不确定性的抗拒却是亘古不变的。这种宏大叙事带来的“去中心化”效应,极大地稀释了我个人的烦恼。它没有直接教我怎么放松,而是通过拓宽我的视野,让我明白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从而自然而然地减轻了对“失败”或“不完美”的执念。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古典、厚重,阅读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但读完后那种“洞察一切”的通透感,是单纯的放松练习难以给予的。
评分另一本我最近读完的书,画风就完全不同了,它更像是一位智慧长者在你耳边低语,充满了诗意和哲思。这本书的语言极其优美,几乎每一页都能摘出几句可以当成座右铭的句子。它不提供具体的步骤或量化的指标,而是引导你去感受自然、感受身体内部最细微的震动。作者似乎深受东方哲学的影响,对“无为”和“顺应天道”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描述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时的光影变化,描述了雨水落在屋檐滴答作响的节奏,这些细腻的描写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大的镇静作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冥想”。它要求你放下所有的目标感和评判心,仅仅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存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声音景观”的章节,作者提倡在嘈杂的环境中,不要试图去屏蔽噪音,而是将所有声音——从汽车喇叭到远处的犬吠——都视为背景音乐的一部分,从而瓦解掉我们对“干扰”的内在抵抗。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告诉你,真正的宁静并非来自外部环境的完美,而是源于内心对混乱的接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