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速成围棋:高级篇:下
定价:25.00元
作者:(韩)黄焰,金成来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436589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笔者与韩国围棋教育家金成来先生合著的“速成围棋”《入门篇》(上、中、下)、《基础篇》(上、中、下)、《初级篇》(上、中、下),由青岛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以其系统性、理论性、趣味性,以及便于操作、便于实践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围棋从教者的青睐。这是令笔者始料未及的,也是令笔者大为欣慰的。
近两年笔者经常在各种教育场所出现,初次见面被介绍时不再仅仅因为是“专业棋手黄焰”而被认可,更因为编著并翻译引进了韩国“速成围棋”教材而受到重视和欢迎,这让我吃惊又感动,也督促我作为一位相对来说对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都比较了解的棋手,要更积极地促进中韩文化,特别是中韩围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岁月如梭。“速成围棋”系列从《入门篇》到《中级篇》在中国大陆出版已经三年有余,其间许多有实力的学员多次询问《高级篇》的出版情况,现在《高级篇》(上、中、下)终于要出版了,且应读者要求在书后附上了参考答案,我们期盼着《高级篇》的出版能对那些学完了《中级篇》而又需要提高棋力的朋友能有切实的帮助。我们也将尽快把《有段者篇》(上、中、下)早日奉献给大家。
目录
1节 接触战的技术
1.综合练习
2.逃脱
3.靠断
4.对杀
5.弃子整形
6.挤的手筋
2节 筋与形
1.浅消的形
2.常用手筋
3节 死活
1.角的死活
2.边的死活
3.中央的死活
4.劫活(、杀)
5.综合死活
4节 布局
1.急所(安定)优先于大场
2.双方形势的分界点是形势消长要点
3.对方好点即是我好方点
4.互为一间之处是急所
5.综合问题
5节 中盘作战的要领
1.靠断
2.反击
3.中盘作战的部分战法
6节 大小(收官)
1.官子价值的计算
2.收官的技巧
3.未定形地的计算
实力测验1
实力测验2
实力测验3
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细节的呈现上,真的做到了极致的精细,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棋局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它对棋谱图示的标注方式,那些用于指示着点、变化分支和关键手筋的箭头和符号,都设计得非常清晰,完全没有出现那种符号重叠或者箭头指向不明的混乱情况。特别是当一个变化图涉及到多于三条以上的分支时,作者采用了非常巧妙的编号和分层布局,使得读者可以轻松地追踪任何一条支线的逻辑推演。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非主流”或“争议性”的下法,也没有一概而论地否定,而是给出了“此手虽非常规,但在特定局势下具有奇效”的客观分析,并附带了详细的局面说明。这种不偏不倚、追求真相的学术态度,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更加信服。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怎么下”,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分析一个局面”,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价值远超棋谱本身。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第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非常扎实的感觉。纸张的质地很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是那种可以经受住长时间翻阅和研习的品质。封面设计虽然是偏向传统的风格,但用色和字体选择上透着一股沉稳的气息,与“高级篇”这个定位很相符。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逻辑性,那种循序渐进的安排,仿佛作者深知学习者在面对更高阶内容时可能会有的困惑点,并提前做了铺垫。比如,它对某些复杂手筋的介绍,不是简单地罗列变化,而是先从一个基础的对局思路入手,把“为什么”要这么走讲得清清楚楚。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那些原本望而生畏的定式和布局思路,变得触手可及。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被复杂理论硬生生塞满的感觉,更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的指导下,慢慢解开棋盘上的谜团。整体而言,从实体书的质感到内容的结构组织,都体现出了出版社对专业书籍制作的用心良苦,让人愿意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每一个细节。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非常注重实战性和针对性。它不是那种空泛地讨论“好棋坏棋”的理论集,而是聚焦于中盘战斗和官子阶段那些决定胜负的关键节点。作者显然是经过了大量的实战检验,才能提炼出这些“高价值”的知识点。比如,书中对“打入与治孤”的处理,给出了好几种不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并且详细分析了每种策略背后的风险收益比。这对我这种在实战中经常因为害怕被杀而错失良机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每当我在棋局中遇到相似的局面时,总能迅速在脑海中检索到书中的对应解析,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临场决策效率。而且,书中给出的例题选择也非常经典,大多是那些职业棋手曾经在关键比赛中下出的名局片段,这保证了理论的可靠性和前沿性。这种务实到位的教学,远比那些脱离实战的纯理论说教要有效得多,真正体现了“速成”二字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太对我的胃口了。它不像某些技术书籍那样,动不动就抛出一堆生硬的术语和拗口的日韩语翻译词汇,让人读起来像是在啃干涩的教科书。相反,作者的文字流畅自然,带着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仿佛作者就坐在我对面,用最直白易懂的方式,把那些深奥的围棋哲理和实战技巧渗透到我的脑海里。尤其是在讲解那些涉及“厚薄转换”和“目数计算”的微妙之处时,作者总能找到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棋理具象化。我记得有一段关于“形”的论述,作者将其比作建筑学的“承重结构”,一下子就让我对棋盘上看似松散的几颗棋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写作手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不再觉得学习高阶围棋是一种负担,而更像是一场充满探索乐趣的智力冒险。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让那些隐藏在棋谱背后的“意图”得以展现。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很多围棋教材在进入高级阶段后,就变得越来越像学术论文,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却成功地保持了它的“可读性”和“实践性”之间的完美平衡。它不像初级教材那样过度简化,但也没有沦为仅供顶尖高手参考的晦涩典籍。它似乎精确地找到了中级向高级过渡的那个“甜点”。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感觉自己棋力停滞不前的棋手来说,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它帮你把那些模糊的“感觉”和“直觉”,转化成可以被逻辑支撑的“原理”。每一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忍不住想拿起棋盘实战一番,验证刚刚学到的东西。这种强烈的实践冲动,恰恰说明了这本书的教学是多么的生动和有效。它带来的提升是系统性的,而不是零敲碎打的技巧堆砌,让人感觉自己的整体棋力都在稳步上升,这种踏实的进步感,是评价一本书价值的最高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