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涛著的《以心悟道练太极--从一点不会到太极拳高手》内容是近代少有的能采内家拳精华,融合进太极拳所完成的学习要诀。 书中把太极拳练习的几个阶段与实际上的练习方法仔细地写出,并把内家拳炼气炼神的方式具体化。相较于一般的内家拳理述说的玄之又玄的方式,相信这本书是内家拳练习入门与进阶的**教材,也是近代内家拳理论与实务的瑰宝。
上部 心道太极拳筑基
基础篇
第一章 去伪存真话太极
第二章 练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入门功夫需口授
第一节 心道太极拳练习要点
第二节 心道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第三节 心道太极拳的步法
第四节 心道太极拳的眼法
第四章 站桩养气筑根基
第一节 养生桩
第二节 养生坐卧桩
第三节 浑圆桩
第四节 背手休息桩
第五节 技击桩
第六节 桩功人静法
第五章 六面争力成浑圆
第六章 单式练习有要求
入门篇
第一章 太极拳推手的形式和作用
第二章 搭手辨虚实
第三章 松沉**关
第四章 谈掤论八法
第五章 内外要相合
第六章 粘、黏、连、随解
第七章 引、化、拿、发论
第八章 劲力走螺旋
小结
下部 心道太极拳体悟
领悟篇
第一章 何谓心?何谓道?
第二章 心道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拳道杂谈
第一节 听意打意头
第二节 莫让丝拉断
第三节 周身劲浑圆
第四节 接迎一瞬间
第五节 开合一定间
第六节 呼吸任自然
第七节 形散意不散
第八节 圆空气不空
第九节 虚实变中求
第十节 大道似水流
散手篇
第一章 从太极拳推手到太极拳散手
第二章 心道太极拳散手训练
第一节 太极拳散手中的拳法训练
第二节 太极拳散手中的腿法训练
第三节 太极拳散手中的身法训练
第四节 太极拳散手中的步法训练
第五节 太极拳散手应用的综合训练
第六节 太极拳散手的摔法训练
第三章 心道太极拳散手诉要
第一节 以心意为先
第二节 间架结构
第三节 战术原则
附录
附录一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附录二 张三丰太极拳论
附录三 王宗岳太极拳论
后记
武道人道之道
对于长期练习太极拳却停滞不前的进阶习练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久旱逢甘霖。我练拳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总觉得自己的拳架“松不下来”,劲力也无法做到“蓄而发”。这本书的高阶章节,深入探讨了“缠丝劲”和“掤劲”的实战应用,并结合了人体结构学的原理进行分析,这在一般的辅导材料中是极为少见的。作者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关于如何在实战中运用太极的“借力打力”技巧,分析得极其透彻,连发力时的肌肉群协同作用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重心和呼吸方式后,感觉身体的整体协调性瞬间提升了一个层次,这种实实在在的进步,让我对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武术爱好者心中的宝藏!我一直对太极拳心存向往,但总觉得那份“道”的意境太高深,遥不可及。这本书的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又充满智慧的方式,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从最基础的桩功讲起,每一步的细节都分析得入木三分,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枯燥的武术教材,而是在一位慈祥的太极宗师的身边,亲身领受教诲。特别是它对“意念”在拳法中的作用的阐述,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太极拳被称为“内家拳”。它不仅仅是动作的模仿,更是一种内在能量的培养和引导。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传统文化和身体修炼感兴趣的朋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练习拳法本身,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茅塞顿开”。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太极拳的书籍,但它们要么过于注重套路的招式分解,让我抓不住精髓;要么就是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著作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循序渐进,逻辑清晰得让人惊叹。作者仿佛深知初学者在面对太极拳时的所有困惑和障碍,并提前给出了化解之道。例如,在讲解“捋”与“挤”的区别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两者的内在差异,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动作形态上。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读者的接受度,读起来赏心悦目,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从零开始”学习任何一种传统武术的认知。很多教材会假设读者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导致新手在尝试时容易受伤或产生畏难情绪。但这本著作的起点设定极其友好,它从最基础的呼吸调整和站桩的微调开始,强调“慢即是快,松即是紧”。作者用近乎偏执的细致,描绘了如何感知地面的反作用力,如何让身体的每一节脊椎都参与到运动中去。我一个从未接触过任何武术的朋友,仅仅参照这本书的指导,竟然也能打出有模有样的架势,并且反馈说感觉身体的慢性疼痛减轻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身体感知”与“书面文字”之间的桥梁,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内页的插图和照片虽然没有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色彩,但每一张图都清晰地捕捉到了拳架中最关键的受力点和转折瞬间,对于理解复杂的动作结构至关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行文中穿插了一些关于太极拳历史和哲学思想的探讨,这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丰满和立体。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部蕴含东方智慧的入门读物。读完后,我不仅动作规范了许多,对“阴阳平衡”、“刚柔相济”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感觉整个人都沉静了许多,仿佛找到了对抗现代社会喧嚣的一种内心庇护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