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瓶花之美:知名瓶花艺术家徐文治 追根溯源,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厘清中国传统瓶花之脉络,还原中国瓶花艺术的本来面目. | 作者 | 徐文治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ISBN | 9787510863752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中国传统插花源远流长的历史,而“瓶花”是自宋以来中国插花艺术约定俗成的称谓。本书堪称中国传统插花初探之作,作者结合历代典籍文献和绘画、瓶花作品,从文化、历史、生活、工艺、艺术、设计、美学、鉴赏等角度,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还原中国瓶花艺术的本来面目。并通过研读经典,厘清中国传统瓶花的艺术旨归与审美标准,进而探索瓶花艺术在当代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
| 作者简介 | |
| 徐文治,恭王府传统中式生活研究所副主任,布里艺术文化中心创始人,艺术媒体人、策展人、空间艺术规划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理事。曾任《画廊》杂志副主编,《新美域》杂志主编,对萧谦中、陈师曾、溥儒、赵朴初诸先生研究用功甚勤,有相关论文发表或出版。近年来致力于传统生活美学研究,对文人茶事及瓶花艺术颇有心得。近来更致力于探讨瓶花在艺术展览和当活空间中的运用实践,常年为恭王府、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等相关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提供展陈设计服务。 |
| 目录 | |
|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为知名瓶花艺术家,在插花界有影响力很大; ★作者常年从事瓶花教学,学生众多;★内容通俗有趣,图片精美,是学习中国传统插花入门必读之作。如何将传统的瓶花融进现实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徐先生关注的重点。他提出了“生活艺术化”的概念,其中的要素就是怎么把生活空间变得有艺术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去规划空间。插花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回归到我们的生活空间中来。或插繁花一簇,或投疏茎数枝,皆以不张扬为鹄的。瓶花是为空间服务的,要和环境协调,所以不能太跳,不能喧宾夺主,其作用只是为了更加彰显空间的主题和意境,而不是突出瓶花艺术本身。本书结合历代典籍文献和绘画作品,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还原中国瓶花艺术的本来面目。并通过研读经典,厘清中国传统瓶花的艺术旨归与审美标准,进而探索瓶花艺术在当代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
| 文摘 | |
| 序言 | |
读完《瓶花之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古今的艺术对话。徐文治先生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将中国传统瓶花艺术的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瓶花艺术的演变轨迹,更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时代文人的艺术情怀。我被书中对唐宋时期瓶花艺术的解读所震撼,那是一种融合了哲学思考、宗教情怀和文人雅趣的艺术表达。作者对历代瓶花理论的深入剖析,让我认识到中国传统瓶花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他对于“士人精神”在瓶花艺术中的体现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性。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领我漫步在中国瓶花艺术的殿堂,让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也让我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由衷地感谢徐文治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艺术财富。
评分这本《瓶花之美》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心绪的流淌,而这本书恰恰让我感受到了瓶花艺术中那种含蓄内敛、意境深远的东方韵味。徐文治先生在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时,并非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是将历史的尘埃拂去,让那些古老的智慧重新焕发生机。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文人雅士如何将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的极致追求,融入到一瓶一花的 arrangement 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意境”的探讨,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被忽略。徐先生通过对历代瓶花作品的剖析,让我深刻理解了“花非花,意在花外”的境界,以及如何通过花材的选择、枝叶的姿态、瓶器的搭配,来传递出画家般的构图美感和诗人般的意境联想。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瓶花艺术,是“无声的诗,无形的舞”,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是短暂生命中永恒的美的追求。
评分读完《瓶花之美:知名瓶花艺术家徐文治 追根溯源,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厘清中国传统瓶花之脉》,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难以窥探其精髓。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古典瓶花世界的大门。作者徐文治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对瓶花艺术的独特见解,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溯至唐宋时期,那里是中国瓶花艺术的黄金时代。从文献考证到艺术实践,徐先生条理清晰地梳理了历代瓶花理论的发展脉络,让我对“瓶花”二字有了全新的认知。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将花朵插入瓶中,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和文人情怀。书中对各个时期代表性的瓶花作品的解读,宛如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让我惊叹于古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巧妙融合的智慧。尤其是对那些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瓶花理念的挖掘和重塑,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普及知识,更在于它唤醒了我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被《瓶花之美》这本书深深吸引。徐文治先生的文字犹如一股清流,将我引向了中国传统瓶花艺术的深邃源头。书中对唐宋时期瓶花理论的梳理,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文人在艺术创作上的严谨与创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追根溯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扎实功底,他引用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文献,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瓶花技法的介绍,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溯源之旅。我仿佛看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笔下的花,王维、顾恺之笔下的意境,如何通过瓶花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徐先生对“气韵生动”等传统绘画理论在瓶花艺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精彩阐释,让我对中国艺术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一束花,更是在品味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评分《瓶花之美》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瓶花的认知可能仅停留在表面的美观。然而,徐文治先生的著作,却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步步深入到中国传统瓶花艺术的根基之中。从唐宋时期瓶花理念的萌芽,到明清时期瓶花理论的成熟,再到近现代瓶花艺术的演变,作者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地构建起一幅中国瓶花艺术的宏大画卷。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哲学”与“美学”在瓶花创作中扮演的角色所打动。那些看似简单的枝叶和花朵,在古代文人的手中,却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寓意和极高的美学标准。徐先生对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传统美学原则在瓶花中的应用解读,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瓶花,更让我理解了瓶花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