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唐韻茶藝
定價:35.00元
作者:宋華美
齣版社:地震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2838126
字數:208韆字
頁碼:28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國人不可一日無此君。茶發於神農,興於唐朝,盛於宋代。中國茶文化糅閤瞭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茶是水的性格,*適於東方文化的柔韌幽深。為何茶如此奇妙,讓人們如此戀戀不捨,愛不釋手?讓我們一起閱讀由宋華美編著的這本《唐韻茶藝》尋找答案吧!
內容提要
茶是平淡溫和的,不像酒那樣熱烈張揚,也不似咖啡濃厚激人,即使香味也隻是淡淡的幽香,她的水色、韻味、品味可與玉媲美。正是有瞭這些特性,纔和中國人主張中庸之道,養心養情之說相契閤,茶自然是國人的心腹之愛。 品茶,真正的內涵便是品生活。有瞭這一個“品”字,生活就有瞭味。甜也罷,苦也罷,人生的酸辛,就從這品茶中透現齣來。喝茶可以解渴,品茶卻是一種清福,也是一種對茶的該有的敬意。宋華美編著的這本《唐韻茶藝》將會帶領你一同去享受茶裏的香,去關注茶後麵的故事……
目錄
**部分 茶之史
章 茶的發現
節 何處尋覓大茶樹/3
第二節 發於神農,能解百毒/7
第二章 與茶結緣
節 初嘗美人舌——漢、魏、南北朝時期/17
第二節 命途多舛的“茶神”陸羽著書話茶一唐王朝/21
第三節 茶之風靡,彆具一格——宋朝/32
第四節 洗盡古今人不倦,走入尋常百姓傢——元明清時期/37
第二部分 茶之藝
第三章 品茗藝術——人間有味是清歡
第二節 茶有其味:香、清、甘、活/59
第三節 茶有其道:和、靜、怡、真/69
第四節 清茶一壺,香飄五洲/77
第四章 品茗黼有道
節 中庸之道,和諧清雅——儒傢與茶/100
第二節 天人閤一,清淨無為——道傢與茶/118
第三節 茶禪一味,佛緣幽深——禪在心中/136
第四節 自古雅士多茶人/147
第三部分 茶之趣
第五章 包括萬象一杯茶
節 嗜茶之邦寶地茗俗/170
第二節 粗茶淡飯茶館文明/185
第三節 對茶賦文、詩中茶韻——琴棋書畫詩酒茶/197
第四節 品茗者說尋常人生——柴米油鹽醬醋茶/264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三段: 要說我最近讀的最“解壓”的一本書,那絕對是這本《靜心品茗》瞭。我平常工作壓力很大,晚上迴傢就想找點什麼事情來放鬆一下。偶然的機會,我朋友推薦瞭這本書,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它。結果,它真的讓我找到瞭一個心靈的“避風港”。書裏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緩緩流淌,一點點滌蕩掉我內心的浮躁。它並沒有羅列大量的茶類知識,而是更側重於茶與“心”的連接。作者用非常溫和、充滿哲思的語言,探討瞭如何在品茶的過程中,達到內心的寜靜。書中有很多關於“慢生活”的理念,教導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放慢腳步,去感受當下。我最喜歡的一段是關於“觀茶”的描寫,作者鼓勵我們去觀察茶葉在水中翻滾、沉浮的樣子,就像觀察人生的起伏一樣,從中領悟生命的哲理。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泡上一杯綠茶,坐在窗邊,看著陽光灑在書頁上,然後靜靜地品味文字與茶香。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找迴內心的平靜,並不需要多麼復雜的修行,有時候,一杯茶,一本書,就足以。
評分第四段: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很多關於傳統文化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離我們的生活太遠。這本《古香茶韻》卻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用一種非常親切、生動的方式,將茶文化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地聯係在瞭一起。書中並沒有堆砌大量的曆史典故,而是通過講述一個個小故事,或者介紹一些有趣的茶俗,來展現茶在中國社會各個層麵的影響。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茶與節令”的部分,作者詳細介紹瞭不同節日,比如春節、中鞦、端午等,都有著與之相伴的獨特茶飲和茶俗,這讓我對這些傳統節日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激發瞭我去嘗試製作和體驗這些茶飲的興趣。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傢庭茶趣”的內容,比如如何在傢和傢人一起動手製作簡易的茶點,或者如何帶著孩子一起認識不同的茶葉,這些都非常實用,也很有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對傳統文化“隻聞其名”的旁觀者,而是變成瞭一個能夠親身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樂趣的參與者。
評分第二段: 我一直覺得,很多關於“生活美學”的書籍,要麼過於空泛,要麼過於小眾,很難找到一本既實用又貼近生活的。直到我翻閱瞭這本《東方茶韻》,我纔找到瞭那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獨特,它沒有像很多同類書籍那樣,一上來就講各種復雜的茶道禮儀,而是從我們日常最容易接觸到的“喝茶”本身齣發,然後層層遞進。比如,它會詳細講解如何根據季節選擇閤適的茶葉,如何根據不同的水溫衝泡齣茶葉的最佳風味,甚至連泡茶用的水質都有講究。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茶具美學”的章節,作者不僅介紹瞭各種材質、造型的茶具,還說明瞭它們在不同場閤、搭配不同茶葉時的適用性。我一直對紫砂壺情有獨鍾,這本書裏關於紫砂壺的介紹,從泥料的特性到製作的工藝,再到如何“養壺”,都寫得非常到位,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喝一杯好茶”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是隨隨便便地往杯子裏扔幾片茶葉,而是開始注重每一個細節,去感受茶葉在水中舒展、釋放的過程。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茶的關係,發現原來簡單的喝茶,也可以如此充滿儀式感和樂趣。
評分第一段: 作為一個常年泡在茶館裏、對茶有那麼點兒研究的人,我最近入手的這本《古韻茶事》簡直是我的“寶藏”。翻開書的第一頁,就被那古色古香的裝幀給吸引住瞭,仿佛瞬間穿越迴瞭那個講究“焚香、點茶、掛畫、插花”的雅緻時代。內容上,它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用極其生動、細緻的筆觸,一點點地揭開瞭茶在中國人心中的韆年情結。從茶的起源、發展,到不同朝代的茶文化變遷,再到各種名茶的品鑒方法,書中都有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宋代點茶的部分,作者花瞭大量篇幅去描述那種“茶末泛起白乳,如雪花凝成,茶盞中一綠點,輕激則圓轉”的景象,讀來仿佛身臨其境,我都忍不住想找個周末,嘗試一下那種慢悠悠的、儀式感十足的點茶方式。書中還穿插瞭不少關於茶的詩詞歌賦,那些膾炙人口的篇章,在與茶文化相結閤之後,竟然煥發齣瞭彆樣的光彩。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捧著一杯熱茶,感受文字與茶香在空氣中交織的奇妙氛圍。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茶的知識普及,更是一種精神的迴歸,一種對傳統生活美學的緻敬。它讓我意識到,品茶,不僅僅是解渴,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一種與自然、與曆史對話的途徑。
評分第五段: 我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所以在選擇書籍的時候,也會非常關注它的裝幀、排版和整體的質感。這本《雅集茶語》在這一點上,做得真的非常齣色。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那種低調而又不失品味的外觀所吸引。封麵設計簡約大氣,紙張的觸感也很舒服,翻開書頁,字體的選擇和行距的設置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內容上,這本書可以說是“乾貨”滿滿,但又不會讓人覺得枯燥。它不像一些教科書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通過大量的圖片和細緻的文字,將茶的方方麵麵都呈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茶與器”的搭配指南,它詳細講解瞭不同材質的茶杯、茶壺,與不同種類的茶葉,在視覺和味覺上會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這讓我對如何更好地呈現一杯茶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還包含瞭許多關於“茶藝錶演”的介紹,雖然我個人不太會去進行專業的茶藝錶演,但通過瞭解其中的一些基本步驟和講究,我能更好地理解茶道中所蘊含的“靜、敬、清、和”的理念。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茶知識,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瞭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