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味道春秋
定价:98.00元
作者:钱蕾蕾,毕思燕,陈长芳,张宗财,辛燕等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637329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几年间,中国大厨专业传媒遍历江南塞北,走访53位中国烹饪大师,拍摄整理了他们得意的作品和精华的技艺。同时采撷来的还有他们磨砺一生所凝结的那份淡泊情怀和从容气度。
记录一个时代的大师名厨,留下一个时代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格调和剪影。
目录
崔义清 风箱前走出一代宗师 1张文海 老来多健忘 技艺恒在心 12颜景祥 矮下去的菜板 厚起来的人生 30王致福 四位老师傅 抢我当徒弟 52刘敬贤 五斤沙子练绝技 五款辽菜显真功 70周 锦 从满汉席到切葱花 82靖三元 随身带着一把刀 调味只用七种料 94杜有岱 堂堂正正 不走偏锋 112胡忠英 做个随时被机会垂青的人 124孟 锦 花甲大师 坚守厨房线 142罗干武 五根手指缠胶布 难忘学徒苦时光 154剧建国 每月给徒弟写七十二封信 164周妙林 学院大师讲名菜 原理术语倍儿明白 178苏国渊 细说鲁菜三大关键词 188张桂生 全能大师的三级跳 202张英福 一款蟹粉狮子头 细听大师说从头 216沈逸鸣 上海炉灶大王 讲述经典本帮菜 228王 强 宫保鸡丁的进化论 244张 清 烹羊宰牛活字典 蒙餐技法传灯人 262茅天尧 千回百转绍兴味 尽在糟香卤臭中 280段留长 烹坛老顽童的琥珀人生 294江鸿杰 从厨三十六载 心系一只肥鸭 306高玉才 切肉馅问傻厨师长 揪树叶惊呆环卫工 318张金春 用私家诀窍 烹龙江菜肴 330李昌顺 鲁菜芳园又一枝——博山菜 354张芳忠 细说五道宫廷菜 376郑树国 一门四代厨 传承锅包肉 386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看到《味道春秋》这本书时,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个关于“味道”的联想。这不仅仅是关于食物的味觉体验,更是关于生活的百味杂陈。书名中的“春秋”二字,更是为这份“味道”蒙上了一层历史的色彩,让我猜测,作者或许会通过讲述不同时代人们的饮食故事,来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甚至是人们的情感世界。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挖掘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味道”,比如,一种流传千年的传统面点,它背后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又或者,一种简单的家常小菜,却能勾起游子心中最深的思乡之情?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将那些抽象的“味道”变得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食材的鲜美、烹饪的香气,以及食物所带来的温暖和慰藉。同时,“春秋”也意味着时间的流转,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带领我们回顾那些已经远去的“味道”,那些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风味。或许,作者会以一种怀旧的笔调,唤醒我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让我们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品味人生的甘甜与苦涩。总之,《味道春秋》在我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名,更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邀请,邀请我踏上一场关于味道与历史的奇妙旅程。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翻开了一本名字叫做《味道春秋》的书,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从封面的设计和书名本身,就足以勾起我无限的遐想。书名“味道春秋”四个字,在我看来,蕴含着双重含义。一方面,它点出了书中可能探讨的“味道”,这味道可以是舌尖上的山珍海味,也可以是人生中的百般滋味;另一方面,“春秋”二字又极富历史的厚重感,似乎预示着作者将带领读者穿越时光的河流,品味那些流传下来的、承载着时代印记的“味道”。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看似寻常的“味道”与宏大的“春秋”融为一体的?是关于食物的历史变迁?还是借由味蕾的记忆,串联起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百态?亦或是,那些曾经滋养过无数生命的古老食谱,本身就承载着一段段被遗忘或被珍藏的故事?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构建出一幅幅画面:古老的市井小巷,炊烟袅袅,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简单而又温暖的食物;宫廷之中,宴席奢华,每一道菜肴都凝聚着匠心与权谋;亦或是边关将士,粗茶淡饭,却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的书,更可能是一部穿越时空的文化史诗,一本用“味道”来解读历史的独特视角。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究竟会展现出怎样斑斓的“味道春秋”。
评分初见《味道春秋》这本书,它的封面就散发着一种低调而又引人入胜的质感,仿佛一本古老的手抄本,又像是精心设计的现代艺术品。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味道”二字亲切而熟悉,能瞬间拉近读者与书本的距离,而“春秋”则赋予了它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底蕴。我猜想,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美食佳肴,而是会以一种更宏观、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来审视“味道”这个概念。或许,作者会从食材的起源、烹饪技艺的演变、饮食习惯的变迁等角度,来剖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是如何通过“味道”来构建和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乃至社会结构的。我很好奇,书中所描绘的“味道”是否会触及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比如,是童年记忆中奶奶做的拿手菜,还是远在他乡时思念家乡味道的复杂情绪?“春秋”这两个字,也让我联想到历史的跌宕起伏,我想象着,书中会不会将食物的滋味与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仿佛也经历了那些风云变幻的年代。也许,每一道菜肴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味蕾的触动,都能勾起一段尘封的记忆。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关于“味道”的深刻探索,一次关于“历史”的独特解读,充满了人文的温度和智慧的光芒。
评分拿到《味道春秋》这本图书,光是书名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它似乎在低语着一段关于食物、关于生活、关于岁月的悠长故事。我所理解的“味道”,远不止舌尖上的酸甜苦辣,更是人生中那些无法言说的况味:喜悦的甘甜,失落的苦涩,奋斗的辛辣,平静的咸淡,以及那些融入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回甘。而“春秋”二字,则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两岸风景,暗示着这本书的叙事将跨越时间,去探寻那些在光阴里流转、在世代间传承的“味道”。我猜测,作者并非仅仅在介绍菜肴的烹饪方法,而是会以一种更为深邃的视角,去解读食物背后的人文意蕴。或许,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一段家族的记忆,一段地域的特色,甚至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片段。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将这些看似分散的“味道”,编织成一部关于“春秋”的动人篇章?是会通过某个古老食谱的演变,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还是会借由一种独特的食材,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人物群像?甚至,是否会探究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味道”,它们曾如何滋养了我们的祖先,又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时间”的哲学,一本关于“生命”的沉思录,用最直观的“味道”,去触碰那些最深刻的“春秋”。
评分《味道春秋》这本书,光是名字就足够让人产生无限的好奇心。它没有直接点明具体内容,而是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味道”二字,既可以指代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味觉,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春秋”这两个字,更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跨度,让我不禁猜测,这本书或许会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讲述中国历史的变迁,但不是通过政治事件或战争,而是通过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温情脉脉的方式——食物和与之相关的“味道”。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描绘出一幅幅画面:或许是某个朝代宫廷御膳的精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权力斗争?又或者是某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粗茶淡饭,却蕴含着怎样的生活智慧和坚韧?甚至是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去的民间食俗,它们是如何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情感寄托的?这本书,在我看来,可能是一部另类的历史教科书,用“味道”作为线索,串联起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感性的语言,来描绘这些“味道”,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到历史知识,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