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盆腔外科手術與圖譜
定價:260.00元
作者:王天寶
齣版社:廣東省齣版集團,廣東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35955142
字數:
頁碼:46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92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盆腔外科手術與圖譜》是由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的王天寶、王勁、周建華及瀋慧敏4位青年專傢主編的我國詳細講解盆腔手術的專著。該書從影像診斷、病理特點、直腸肛門手術、婦科手術、泌尿外科手術、聯閤髒器切除及功能重建等各個方麵係統講解盆腔疾病診治的方法。除常規開腹手術外,作者們一並講解微創手術,為廣大讀者提供難得的相對全麵的參考作用。該書還詳細闡述術中應急處理及術後並發癥防治的有關措施,對減少副損傷,促進患者康復頗有裨益。
目錄
篇 盆腔外科解剖與影像診斷
章 盆部局部解剖
節 盆壁、盆膈和盆筋膜局部解剖
第二節 盆腔主要髒器局部解剖
第三節 局部解剖
第二章 盆部橫斷解剖及影像學診斷
節 盆腔橫斷解剖
第二節 盆腔髒器正常影像學錶現
第三章 直腸與肛管疾病影像學診斷
節 影像學檢查方法
第二節 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
第三節 直腸間質瘤
第四節 直腸、肛管惡性腫瘤
第四章 和輸卵管惡性腫瘤影像學診斷
節 影像學檢查方法
第二節 及輸卵管惡性腫瘤
第五章 惡性腫瘤影像學診斷
節 影像學檢查
第二節 惡性腫瘤
第六章 膀胱惡性腫瘤影像學診斷
節 影像學檢查
第二節 膀胱惡性腫瘤
第七章 前列腺惡性腫瘤影像學診斷
節 影像學檢查
第二節 前列腺惡性腫瘤
第八章 盆腔腹膜與腹膜後間隙腫瘤影像學診斷
節 影像學檢查
第二節 盆腔腹膜原發性腫瘤
第三節 盆腔腹膜後腫瘤
第四節 盆腔惡性間質瘤
第九章 闌尾惡性腫瘤影像學診斷
節 影像學檢查
第二節 闌尾惡性腫瘤
第二篇 盆腔惡性腫瘤病理診斷學
章 闌尾、直腸、肛門惡性腫瘤病理診斷
節 闌尾惡性腫瘤
第二節 直腸惡性腫瘤
第三節 肛管及肛門惡性腫瘤
第二章 膀胱、前列腺惡性腫瘤病理診斷
節 膀胱惡性腫瘤
第二節 前列腺惡性腫瘤
第三章 女性生殖係統惡性腫瘤病理診斷
節 體惡性腫瘤
第二節 頸惡性腫瘤
第三節 交界性及惡性腫瘤
第四節 輸卯管和闊韌帶惡性腫瘤
第四章 腹膜和腹膜後惡性腫瘤病理診斷
節 腹膜惡性腫瘤
第二節 腹膜後惡性腫瘤
第三篇 直腸肛管手術
章 保留自主神經的擴大直腸癌切除術--Miles加雙側閉孔淋巴結清掃術
第二章 直腸癌切除術
第三章 進展期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
節 低位直腸癌切除術--Parks術
第二節 低位直腸癌切除術--改良Bacon術
第四章 直腸癌局部切除術
節 經肛管直腸癌局部切除術
第二節 經骶骨後路直腸癌局部切除術
第五章 腹淺組淋巴結清掃術
第六章 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的外科處理
第七章 直腸懸吊固定術--Ripstein術
第八章 直腸前突修補術
第九章 直腸陰道瘻手術
第十章 盆底綜閤徵手術
第十一章 肛管狹窄手術--Y-V皮瓣肛管成形術
第十二章 直腸吻閤口狹窄手術
第十三章 直腸膀胱瘻手術
第十四章 直腸肛管損傷手術
第十五章 經肛門後盆底修補術
第十六章 復雜肛瘻切除術
第十七章 結腸成形直腸殘端吻閤術
第十八章 肛提肌成形術
第十九章 藏毛竇切除術
第四篇 婦科手術
章 經陰道切除術
節 全切除術
第二節 次廣泛全切除術
第三節 廣泛性全切除術及腹膜外淋巴結切除術
第二章 經腹切除術
節 次廣泛全切除術
第二節 廣泛性全切除術
第三節 超廣泛性全切除術
第三章 下切除術
節 切除術
第二節 廣泛性全切除術
第四章 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節 腹膜外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第二節 經腹腔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第三節 下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第五章 腫瘤細胞減滅術
第五篇 盆腔泌尿外科手術
章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
節 男性根治性膀胱切除術
第二節 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第三節 下膀胱癌根治術
第二章 前列腺癌根治術
節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第二節 前列腺癌根治術
第三章 膀胱(尿道)陰道瘻修補術
節 經陰道途徑膀胱陰道瘻修補術
第二節 經膀胱途徑膀胱陰道瘻修補術
第四章 膀胱乙狀結腸瘻修補術
第五章 膀胱替代手術
節 胃代膀胱術
第二節 腸代膀胱術
第六章 膀胱非可控尿流改道術
節 輸尿管皮膚造口術
第二節 迴腸膀胱及結腸膀胱術
第七章 膀胱可控尿流改道術
第六篇 盆腔聯閤髒器切除術
章 後盆腔清除術
第二章 全盆腔清除術
第七篇 盆腔腹膜後腫瘤切除術及骶尾骨切除術
章 原發性盆腔腹膜後腫瘤切除術
第二章 經腹骶尾部畸胎瘤切除術
第三章 骶尾骨切除術
作者介紹
主編王天寶,山東省人,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外科學副教授,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學位,博士後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1994年7月獲青島醫學院醫學學士學位,1999年7月獲青島大學外科學碩士學位,2002年7月獲山東大學醫學博士學位,2002年9月至2004年10月於中山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廣東省醫學會腸內與腸外營養學會委員、代謝外科學組組長,廣東省康復醫學會性功能障礙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牢記恩師李兆亭教授“下定決心,當好一名品德高尚、醫德和技術令人敬仰之閤格醫生”的諄諄教導,秉承仁心仁術、與時偕行與自強不息的行為理念。主要研究胃腸道及腹膜後惡性腫瘤的診治,擅長胃癌根治術、結腸癌根治性切除術、擴大直腸癌切除術、低位直腸癌保肛術以及腹膜後腫瘤根治性切除術等。現主持教育部、衛生部及省部級課題6項。以作者發錶SCL論文5篇,中華醫學雜誌等核心雜誌論著50餘篇,參與編寫《直腸癌保肛手術》及《圍手術期病理生理與臨床》。
第二主編王勁,1993年畢業於新疆石河子醫學院臨床醫療係,獲醫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04年獲軍醫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博士學位,師從張雪林教授。現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放射科副主任,影像診斷專科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放射學會委員,廣東省病學會影像診斷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閤學會影像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抗癌協會腫瘤影像與介入診治委員會委員,《分子影像學雜誌》、《中國CT和MRI雜誌》和《中國介入影像和治療學雜誌》編委。長期從事CT、MRI臨床影像診斷和分子影像學研究;目前在疾病領域主持及承擔6項省級、科研項目。近年來以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專業雜誌上發錶學術論文23篇。以主要參與者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奬一等奬1項。副主編及參編專著5部。
第三主編周建華,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1989年臨床醫學本科畢業,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三院泌尿外科博士畢業,師從泌尿外科高新教授。已從事泌尿外科臨床及科研工作20餘年,擅長微創手術,對、腔鏡微創治療泌尿係統疾病的臨床診治及研究、泌尿外科與腔鏡培訓等方麵具有頗高的造詣。主要方嚮為運用、經皮腎鏡、輸尿管鏡等技術微創治療泌尿係結石;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腎腫瘤、腎上腺腫瘤、膀胱腫瘤、前列腺腫瘤的治療;率先在當地開展單孔經後腹膜腔途徑技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參與省、科委以上課題3項,發錶SCL論文2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錶核心論文20多篇,參篇著作多部。
第四主編瀋慧敏,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東省醫學會婦産科學分會婦科內鏡學組委員。在利用、宮腔鏡技術診治婦科疾病方麵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癥、肌瘤及良性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以及婦科惡性腫瘤的手術與綜閤治療。主編《實用婦産科處方用藥手冊》、《15分鍾臨床診療手冊係列叢書--婦産科臨床手冊》;擔任副主編齣版專著《實用婦産科癥狀鑒彆診斷》,參編《異位妊娠與婦科急癥》、《住院醫師三基訓練手冊--婦科分冊》、《惡性腫瘤》等婦産科專著10餘部。發錶論文20餘篇。獲省級科研項目2項。
文摘
序言
這本《盆腔外科手術與圖譜》的閱讀體驗,對我這個長期在臨床一綫摸爬滾打的醫生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復雜、棘手的盆腔腫瘤和炎癥病例時,書中的詳盡步驟和精細解剖圖譜,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作者對於手術入路的選擇考量得極其周全,不僅僅是告訴你“該怎麼做”,更深入地剖析瞭“為什麼這麼做”的底層邏輯。比如,在進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時,對盆腔淋巴結清掃範圍的界定和不同區域淋巴結的毗鄰關係,圖示清晰到幾乎可以直接在術野中重現。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術後並發癥的預防和處理部分,不僅羅列瞭常見的血管損傷、輸尿管損傷的識彆技巧,還結閤瞭作者多年的臨床經驗,給齣瞭許多教科書上難以見到的實用性補救措施。書中的彩色插圖質量極高,無論是術中視野的模擬還是術前規劃的CT/MRI融閤圖像,都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直觀的學習工具。總而言之,它不僅僅是一本手術指南,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手術室裏手把手地教學,對於提升術者對盆腔解剖的精準掌握和手術操作的規範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盆腔外科手術與圖譜》,我的第一感受是其內容的廣度令人贊嘆,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跨學科整閤”的思維模式。很多盆腔手術,特彆是涉及到直腸或膀胱重建的部分,往往需要婦科、泌尿科甚至結直腸外科的知識融會貫通。這本書完美地彌補瞭傳統專科教材在這方麵的不足。它沒有將盆腔器官視為孤立的結構,而是將其置於一個動態的功能單元中進行闡述。例如,在討論盆腔髒器脫垂的修補術時,書中對盆壁筋膜層次的描述細緻入微,並結閤瞭生物力學原理,解釋瞭不同懸吊材料和固定方式的長期療效差異。這種基於組織工程和生物力學的講解方式,讓我對那些傳統的“經驗性”操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對微創手術(如腹腔鏡和機器人輔助手術)的章節編排也相當有前瞻性,詳細對比瞭傳統開腹術與新技術的優劣,並配有關鍵步驟的3D解剖模型分析,對於我們正在嚮微創化轉型的科室來說,是極佳的實操參考手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推動瞭我們對“盆腔”這一復雜解剖區域的整體性認知。
評分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體現瞭對患者“全周期管理”的深刻理解,遠超齣瞭單純的手術室操作層麵。對於盆腔外科手術,術後的生活質量和遠期功能恢復往往是患者和傢屬最關心的問題。《盆腔外科手術與圖譜》在“手術結束”之後的內容給予瞭足夠的重視。它不僅包含瞭詳盡的術後疼痛管理方案和早期並發癥的監測要點,更著重介紹瞭盆底功能重建和性功能保護的策略。例如,在進行盆腔廓清術時,書中對盆腔神經的保護性解剖和分離技術進行瞭細緻的圖解,並探討瞭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對術後排尿和性反應的影響。對於那些需要進行輔助放化療的患者,書中也提供瞭術中對放療區域預留空間的考量,以及如何避免將化療藥物的殘留影響到鄰近的腸道。這種對患者長期福祉的關注,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大大超越瞭一本純粹的手術技術手冊,它塑造瞭一種更人性化、更全麵的盆腔疾病治療理念。
評分我給這本書的評價偏嚮於其在技術規範和標準化方麵的貢獻。在當前的醫療環境下,確保醫療質量的均一性和可重復性至關重要。這本《盆腔外科手術與圖譜》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明確界定瞭不同手術(如根治性全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等)的“標準操作流程”(SOP),並輔以詳細的術前準備清單和術中監測指標。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於影像學檢查的解讀與手術的銜接部分。它清晰地闡述瞭超聲、MRI如何影響術中切除的邊界判斷,並提供瞭不同分期疾病下推薦的手術入路優先級。這避免瞭因術前評估不足而導緻的術中“摸索”狀態。此外,書中對器械的選擇和使用也有獨到見解,例如,針對不同類型的電凝設備和分離器械,作者給齣瞭在盆腔深部操作時的最佳應用場景,這些都是隻有在大量實踐中纔能總結齣的寶貴經驗。可以說,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高標準的“操作藍圖”,有助於科室整體手術水平的提升。
評分坦率地說,我是一個偏愛閱讀經典文獻和案例分析的讀者,這本書在敘事風格上對我産生瞭極大的吸引力。它不像很多手術圖譜那樣冰冷、流程化,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挑選的臨床病例作為引子,串聯起復雜的手術技術。每一個手術章節都以一個典型的、具有挑戰性的病例開篇,比如罕見的巨大盆腔腫瘤侵犯重要結構,或者復雜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術後重建難題。通過對這些真實場景的還原,作者自然而然地引導讀者進入到手術的決策流程中。這種“問題導嚮”的學習方式,遠比單純記憶步驟更有效。書中對“風險管理”的著墨也很多,每一個關鍵步驟旁都有一個“警示框”,明確指齣哪些操作最容易導緻術中齣血、神經損傷或術後功能障礙,並提供瞭多重備份方案。讀完後感覺,這不僅僅是在學習如何做手術,更是在學習如何像一位經驗豐富的主刀醫生那樣思考和應對突發狀況。對於年輕醫生來說,這本教材提供瞭一種結構化的思維框架,幫助他們從“操作者”嚮“決策者”轉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