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四月春膳 烹饪/美食 书籍 |
| 作者: | 曹亚瑟 |
| 定价: | 45.0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ISBN: | 978780768201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 这是一本闲雅有趣的饮馔小札。作者查阅过大量的笔记史料,辑录了上百条与饮食相关的诗文,在此基础上信笔成篇,谈春膳、品火锅、议厨娘、尝夜市,描摹古今各色风味,捡拾雅人名士馂馐,别出机杼,显示了不一样的眼光。书中还插入画家李津活色生香的美食画卷,相得益彰。 |
| 目录 | |
自?序 ? 辑一?煮?羹 003? 肥而不腻的四月 007? 食物的柔情蜜意 011? 春?膳 016? 有态度的辣椒 020? 水煮花生米之恋 024? 烟火气 027? 逃离火锅? 031? 咸鸭蛋 034? 味极则淡 037? 情迷私房菜 041? 苦瓜帖 044? 肉食者不鄙 047? 乡愁是一碗暖暖的羊肉汤 ? 辑二?落?英 053? 皮上松花 057? 甜蜜之忆 061? 鸽子肚里包黄雀 065? 何物味? 068? 食之粗鄙 071? 有所不食 075? 有一位厨师 080? 蟹?命 084? 白菜称王 087? 狗就是一只畜生 091? 吃政治饭 095? 寻找秋油 099? 唐朝的巴达杏 ? 辑三?清?腴 105? 吃货史 113? 夜市的刹那芳华 117? 富家厨娘 120? 不吃豆腐也心 126? 吃他河豚,值那一死 129? 食量大如牛 134? 生活家李渔 138? 苏东坡的竹笋 143? 宋嫂鱼羹 147? 南宋的国宴 154? 关于工作餐兴废的争论 158? 真率会?挑菜会?吃糠会 ? 辑四?春?臆 167? 关于肥肉 173? 忆苦吃菜团 177? 我与包子 181? 人是水养的 185? 饮酒的境界 188? 爱生活,爱猪蹄 192? 在庙里吃斋 196? 冬至的味道 200? 偷菜谱 203? 邂逅“秃黄油” 209? 嘴刁的信阳男人 214? 吃点儿好的很有要 ? 辑五?舒?卷 221? 海明威,巴黎的味觉记忆 226? 大仲马下厨记 232? 假如巴尔扎克没有遇到咖啡 236? 小玛德莱娜蛋糕的三种吃法 241? 伍尔夫不爱英国菜 245? 菜肴入诗 249? 金瓶细点 254? 西门庆的早餐 259? 李瓶儿之“酥油泡螺” 262? 置一席西门私房菜 271? 附录? 文化地吃,优雅地品 ?????????? —— 一份高阶中华美食书单 300? 跋 |
| 编辑 | |
| 翻阅笔记史料,辑录饮食诗文典故,以闲雅之笔,书写活色生香的饕餮故事。 |
从书籍的组织结构来看,《四月春膳》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前菜、主菜、甜点”的顺序来编排,而是更倾向于围绕“某一特定食材在四月中的不同变奏”来组织章节。这种主题式的划分,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更深入地理解食材的特性和烹饪的无限可能性。例如,专门有一章探讨了“野蔬的韧性与温柔”,通过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展现了同一种草本植物在不同温度和调味下的迥异风貌。这种编排方式不仅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更引导读者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学会举一反三。我发现自己现在在处理当季食材时,不再只是机械地套用一个食谱,而是开始主动思考如何用最适合它的方式去唤醒它的内在风味。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你的,是贯穿于未来所有烹饪实践中的核心理念。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那种既有传统底蕴,又不失创新精神的烹饪书籍,而《四月春膳》恰好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和色彩搭配都透着一股雅致的书卷气,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是在翻阅一件艺术品。内容上,作者的选材非常讲究时令,尤其是对四月这个万物复苏时节的食材的运用,简直是出神入化。我特别喜欢它对“清淡而有味”的诠释,很多菜品看似简单,但背后的功力却体现在对火候和调味的精准拿捏上。比如其中一道“春笋脆片佐樱花醋汁”,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诗意,实际操作起来,作者用非常清晰的步骤指导我还原了那种山野的清新和春日的气息。这本书不仅仅是食谱的集合,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感知季节、尊重食材的烹饪哲学读本。对于喜欢深度挖掘美食背后故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评分作为一个厨房新手,我面对很多食谱书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要么步骤过于跳跃,要么术语晦涩难懂。但《四月春膳》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的叙事方式非常亲切,仿佛作者正站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每道菜肴时,都会穿插一些关于食材来源地或者历史典故的小插曲,这让做饭的过程不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而变成了一种探索和学习的乐趣。举个例子,书中对于如何挑选和处理不同种类的嫩叶蔬菜有着非常详尽的图文说明,即便是从未接触过这些食材的我,也能轻松上手。烹饪结果也令人惊喜,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做出的几道家常菜,味道完全达到了我预期中的那种“恰到好处”。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比如对不同地区烹饪器具的适用性都有标注,这对于拥有多样化厨房设备的读者来说,简直太贴心了。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对“平衡”的探讨。在众多的美食书籍中,很多都会偏向于浓油赤酱的重口味,或者过于追求分子料理的炫技。然而,《四月春膳》却独树一帜地强调了味觉、嗅觉、视觉乃至触觉的和谐统一。作者似乎对“度”的把握有着近乎完美的理解。例如,在一些汤品的制作中,对鲜味和咸味的控制达到了教科书级别,既能提升食材本味,又绝不喧宾夺主。我尝试制作了一道被描述为“春日序曲”的凉拌菜,其中酸、甜、麻、辣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和谐,层次感非常丰富,入口之后变化无穷。这种对精微差别的捕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细腻的观察力。对于希望提升自己烹饪层次,追求精妙口感的资深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打开新境界的一把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视觉呈现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高度。我必须强调,照片的质量是决定食谱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四月春膳》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每一道菜肴的成品图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光影的运用非常巧妙,食物的纹理和色彩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光是看着图片就已经垂涎欲滴。更难得的是,它没有过度依赖复杂的布景或后期处理,而是专注于突出食材本身的美。这种真实而高级的摄影风格,极大地激发了我尝试新菜的动力。翻阅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人从心底里升起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那些追求“摆盘即是艺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菜谱,更是关于餐桌美学的全面指导。我已经多次将书中的一些布局建议应用到日常用餐中了,效果显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