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惩罚孩子也要讲艺术(不打不骂教育好孩子的艺术精粹)
定价:25.80元
作者:周源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114033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点击进入 机械工业出版社亲子生活馆: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向父母介绍应该如何科学惩罚孩子,从言说有道、体罚有度、惩罚有招和实施有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采用现实案例与说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富有说服力,实用性较强。
目录
章 言说有道
 一 “对”与“错”是要告诉孩子的
 二 孩子,咱们可得事先做好“约法三章”哦
 三 爸妈齐上阵,“新料旧菜”一锅煮
 四 轻声抚慰受罚后的幼小心灵
 五 不要恶语相向,别让孩子的心灵受伤 
 六 “唠叨”会给惩罚减分
 七 孩子患上“表扬嗜好症”,批评无从下手
 八 绝不能对孩子说“不要你了!”
 九 给孩子体罚后少不了的动情说理
第二章 体罚有度
 一 对孩子的体罚有弊亦有利
 二 和孩子一起制作体罚小工具
 三 体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别让体罚过度
 四 “打一巴掌给一颗糖”,不知是罚还是赏
第三章 惩罚有招
 一 孩子,自己的“摊子”自己收拾
 二 不同错误,惩罚各有招
 三 体力劳动的惩罚有讲究
 四 当孩子把道歉当做“免罚”
 五 惩罚不及时,全当耳旁风
 六 惩罚中“要害”,才能见收效
 七 见机行事“冷隔离”
 八 让孩子自己“摔跤”
第四章 实施有方
 一 控制情绪再处罚
 二 “红白两阵营”,奖惩难统一
 三 以身作则要做到
 四 照章行罚很重要
 五 “雷声大雨点小”,不兑现的处罚怎见成效
 六 男孩女孩,同错同罚
作者介绍
周源,教师、心理咨询师。了解各年龄段孩子成长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对校正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等问题做过深入研究,并结合理论知识,开展多项有助于孩子心理建设、提高认知能力等心理辅导活动。关于校正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及心理等问题的研究论文多次荣获省级、市级比赛奖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孩子的“不听话”。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早就不符合现在的教育理念了,但很多时候,我确实感到束手无策。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惩罚孩子也要讲艺术》这本书,一开始觉得这个书名有点剑走偏锋,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它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惩罚公式”,而是教你如何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它让我明白,所谓的“艺术”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体现在日常点滴的细节中。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时间暂停”的技巧,让我学会了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先给彼此一个冷静的空间,而不是在当下的怒气中做出冲动的决定。这种“慢下来”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不那么累,同时也让孩子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它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之前的教育方式过于急躁,过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成长的规律。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拿起这本书,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毕竟,“惩罚”这个词总带着一丝负面色彩,我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乖巧懂事,不需要用到“惩罚”这个词。但这本书的名字《惩罚孩子也要讲艺术》确实让我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呢?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它颠覆了我对惩罚的认知。书中并非教你如何更“严厉”地惩罚孩子,而是如何用一种更有智慧、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它强调的是沟通、理解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打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后果教育”的部分,它教我如何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带来的合理后果,从而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因为害怕我的责骂而改正。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育孩子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的过程,我们不能抱着固有的观念不放,而是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艺术”。它让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评分作为一名经常被孩子气得牙痒痒但又心疼得不行的新手父母,我曾经无数次地在深夜里思考,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爱他们,他们却总是会做出一些让人头疼的事情?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接触了不少育儿理念,有些过于理想化,有些则过于严苛。直到我偶然翻到这本《惩罚孩子也要讲艺术》,我才找到了那种“切中要害”的感觉。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回避“惩罚”这个话题,而是直面它,然后告诉我们,惩罚不是目的,而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手段,而且这个手段可以非常讲究,有方法,有技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惩罚的合理性”的章节,它详细地分析了哪些行为可以被惩罚,哪些不适合,以及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来调整惩罚的方式。这就像是给我发了一本“育儿秘籍”,让我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不再感到手足无措,而是能够冷静地分析,并选择最适合的“艺术化”处理方式。它让我明白,惩罚不是为了发泄我的情绪,而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培养责任感,这才是真正有益于他们长远发展的。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引导我的孩子,尤其是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我总觉得,单纯的责骂和批评,往往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叛逆,而这本书《惩罚孩子也要讲艺术》恰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没有回避“惩罚”这个词,但却从“艺术”的高度来解读,让我耳目一新。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比如“惩罚是为了更好的引导,而不是为了发泄”,以及“让孩子在承担后果中学习”,都非常有启发性。我之前总是习惯于立刻指出孩子的错误,然后进行严厉的批评,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这样做往往会把孩子推得更远。它强调的“艺术”在于,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仅仅因为害怕而停止某种行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如何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那种“想到什么说什么”的随意方式,而是有了一套更系统、更有温度的教育方案。它让我相信,用“艺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不仅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好,也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评分最近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翻阅一些一直放在书架上的育儿书籍,这本《惩罚孩子也要讲艺术》绝对是其中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我不是那种完全反对惩罚的家长,但一直困惑于如何才能让惩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而不是简单地发泄情绪或者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本书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切入,强调“艺术”这个概念,这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就像在创作一幅画,需要技巧、耐心和对细节的把握。书中提到的许多案例,都让我恍然大悟。比如,书中关于“冷处理”的描述,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放手比立刻干预更能让孩子反思。我之前总是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生怕他们吃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他们觉得被时刻盯着,失去了自主思考的空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温和、更具智慧的解决方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角色。它不是教你如何“惩罚”,而是教你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从中学习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管教”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理解,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以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