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咖啡賞味誌:香醇修訂版
定價:48.00元
作者:蘇彥彰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84109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專業咖啡達人與廣大網友一緻熱情推薦
近年來的咖啡書
金石堂2004年度TOP 生活類風格
本書自2003年齣版至今高居咖啡書籍銷售排行榜,不論是專業的咖啡業者或業餘愛好者,公認這是目前難得一見觀念zu正確、內容zu詳實的咖啡入門書,6年後,作者蘇彥彰纍積瞭更多的心得與觀點,對本書*版內容進行瞭修訂,增加瞭更為豐富的文字內容與圖片,這將成為你探索咖啡香醇世界的*導遊。
行傢級咖啡衝煮技巧STEP BY STEP
新鮮咖啡豆烘焙DIY實戰入門
全球主要産區精品咖啡豆指南
全麵提升你的咖啡鑒賞力
內容提要
《咖啡賞味誌:香醇修訂版》作者從業餘愛好者進而投入咖啡館經營,憑著對咖啡的無限熱情,將其多年經驗集結成書。本書自2003年齣版至今,公認是目前難得一見觀念zui正確、內容zui詳實的咖啡入門書。7年後,作者纍積瞭更多的心得和更新的觀點,重新對本書內容進行修訂,增加瞭豐富的文字內容與圖片,不論是經曆過舊版的讀者或者初入門的咖啡新人,本書都將成為其探索咖啡香醇世界的*導遊。
目錄
作者介紹
蘇彥彰,颱南人,1972年齣生,颱南藝術大學藝術碩士。曾擔任多個社團的咖啡指導講師,在颱南藝象咖啡廳擔任店長室寫瞭《咖啡賞味誌》,本書獲得2004年金石堂與誠品年度百大暢銷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於咖啡産業鏈上遊的關注和深入報道。很多咖啡書籍往往聚焦於烘焙和衝煮這兩端,忽略瞭“從農場到杯子”的漫長旅程。但這本書用相當大的篇幅,詳盡記錄瞭不同海拔、不同土壤條件下生長的咖啡豆所蘊含的獨特基因。作者似乎親自走訪瞭世界各地的咖啡莊園,用極其生動的筆觸描繪瞭采摘、處理(如日曬、水洗、蜜處理等)過程中每一個細微的操作,如何塑造瞭最終的風味輪廓。我尤其對其中關於“瑕疵豆”處理的那一段印象深刻,它揭示瞭精品咖啡背後對原料純淨度的苛刻要求。這不僅僅是一本教人品嘗咖啡的書,更是一本關於農業倫理、貿易公平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深度觀察報告。它讓我對每一口咖啡都充滿瞭感激與尊重。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一定是“啓發”。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咖啡製作的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慢生活”和“儀式感”的全新理解。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瞭為自己留齣一段寜靜的時光。這本書用精美的文字,將衝煮咖啡的過程描繪成一種冥想:從研磨時聽到的沙沙聲,到熱水注入時咖啡粉“開花”的美妙瞬間,再到最後掛耳滴落的穩定節奏,無不充滿瞭節奏感和秩序美。它教會我,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眼前這一杯之上,暫時隔絕外界的喧囂。這種對過程的欣賞,遠比追求一個完美的最終結果更為重要。讀完後,我發現自己泡咖啡的頻率更高瞭,但每次都更加專注和享受,這纔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價值所在——它重塑瞭我與咖啡之間的關係。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深邃的棕色調,配上簡潔的字體,就仿佛能聞到濃鬱的咖啡香氣撲麵而來。拿在手裏,質感厚實,翻開內頁,紙張的觸感也十分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作者在排版上頗下瞭一番功夫,章節劃分清晰明瞭,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特彆是那些精美的插圖和示意圖,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們用直觀的方式解釋瞭復雜的衝泡原理和風味變化,讓人一看就懂。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有邏輯性,從咖啡豆的基礎知識到不同産區的風味特點,再到各種衝煮器具的詳細介紹和操作技巧,層層遞進,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瞭解咖啡的世界。讀完第一部分,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實踐書中學到的知識,那種被激發齣的探索欲,正是優秀科普讀物所應有的魅力。
評分我作為一個資深咖啡愛好者,坦白說,市麵上關於咖啡的書籍我閱覽瞭不少,但大多都停留在錶麵的介紹或者過於偏重某一小塊領域。然而,這本“誌”卻給我帶來瞭一種全新的、近乎於“朝聖”般的體驗。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衝一杯好咖啡,更是在引導你理解咖啡背後的文化、曆史與哲學。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行文間充滿瞭對咖啡藝術的敬畏與熱愛,讀起來絕非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一種沉浸式的精神享受。特彆欣賞作者對於“風味輪”的解讀,那種細膩到極緻的描述,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平日裏那些模糊不清的味覺感受,開始嘗試用更精確的詞匯去捕捉口腔中瞬間流逝的美妙層次。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作者本人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對品質的不妥協。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私藏的“咖啡日記”,充滿瞭溫度和思考。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是被這本書的名字吸引的,帶著一種“會不會太專業瞭”的忐忑翻開瞭第一頁。但很快,我就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親切,就像鄰傢那位經驗豐富的朋友,耐心細緻地為你拆解每一個步驟中的“為什麼”和“怎麼辦”。比如在談到水質對萃取的影響時,他沒有直接給齣復雜的化學公式,而是通過生活化的例子和生動的比喻,解釋瞭礦物質含量如何“拉扯”咖啡粉中的風味物質。對於那些周末喜歡在傢嘗試手衝的新手來說,這本書的指導性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存在。它沒有故作高深,而是腳踏實地地告訴我們,如何從最基礎的磨豆粗細調整,到水溫的細微波動,都能對最終口感産生顛覆性的影響。讀完這一章,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盲目地跟著視頻操作,而是真正掌握瞭“控製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