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葡萄酒之魂
定价:128.00元
售价:76.8元,便宜51.2元,折扣60
作者:(澳)洛夫茨,徐国荣,顾蔚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60571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葡萄酒之魂》讲述了澳大利亚大家族酒庄联盟的传奇故事。澳大利亚大家族酒庄联盟,是在2009年发布的,由12个经历了几代发展的家族经营的葡萄酒庄组成。这个成为“大联盟”的酒庄联合体,代表了澳大利亚17个知名葡萄酒产区,总计有48代的酿酒师。
组建澳大利亚大家族酒庄联盟的目的,是通过聚焦区域和地标性葡萄园,展示一系列*代表性和丰富多样性的澳大利亚*葡萄酒。这个集体致力于向全球的消费者,零售商,餐馆和葡萄酒行业,介绍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真正特色,及其背后独特的人文和精神。
《葡萄酒之魂》中澳大利亚大家族酒庄联盟的首届成员包括布朗兄弟酒庄、凯贝尔酒庄、达伦堡酒庄、德·伯特里酒业、亨施克酒庄、沃华德·帕克酒庄、吉姆·巴利酒业、迈克威廉酒庄、拓比尔克酒庄、泰勒丝酒庄、天瑞酒业和御兰堡酒庄。本书由格兰姆·洛夫茨著。
目录
澳大利亚家族酒庄联盟的创建序一序二序三章:御兰堡酒庄(Yalumba)披荆斩棘第2章:天瑞酒业(Tyrrell's Wines)瑰丽的痴迷第3章:拓比尔克酒庄(Tahbilk)无价的遗产第4章:亨施克酒庄(Henschke)伊顿谷的花园第5章:坎贝尔酒庄(Campbells)酒融于血第6章:迈克威廉酒庄(McWilliam's)晨曦第7章:布朗兄弟酒庄(Brown Brothers)庆祝多样性第8章:达伦堡酒庄(d'Arenberg)致命的严肃和乐趣第9章:德·伯特里酒业(De Bortoli Wines)拉塔沃拉隆加——长条餐桌0章:吉姆·巴利酒业(Jim Barry Wines)比生命更久远1章:泰勒丝酒庄(Taylors)韦克菲尔德河畔上的明珠2章:沃华德·帕克酒庄(Howard Park)后起之秀结语术语感谢译者致谢版权所有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像是一场漫长而迷人的辩论,它挑战了许多我过去根深蒂固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好的酒是天时地利的结果,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人”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微生物管理和橡木桶选择上的哲学思辨。作者的文风非常犀利,充满了洞察力,他不像那些只会用华丽辞藻堆砌的“美食评论家”,而是像一个严谨的化学家在解构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他会用非常精确的术语去描述酵母活动如何影响芳香物质的形成,但紧接着又能用一个极其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科学原理拉回到我们日常的感官体验中。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缺陷”的章节,他认为许多被视为瑕疵的风味,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反而构成了某种独特的地方标识,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那些不完美的完美。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只是让你“喝懂”酒,而是让你“理解”酿酒师的信仰。
评分这本《XX之魂》的书,拿到手上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装帧设计得非常考究,那种深邃的墨绿色和烫金的字体搭配起来,透着一股子内敛的奢华。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论著,毕竟“魂”这个字,总让人联想到一些非常形而上的探讨。但翻开目录才发现,作者的叙事方式相当灵活,从古老的传说讲起,逐步过渡到现代酿造工艺的演变,中间还穿插了不少酿酒师的访谈录。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没有一味地歌颂,而是非常坦诚地剖析了行业内部的挣扎与坚守,比如如何在大工业化浪潮中保持传统风土的特性,以及面对全球化竞争时,那些小型酒庄的无奈与反击。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着作者的笔触游历了欧洲那些隐秘的山谷,感受了不同气候和土壤对最终风味产生的微妙影响。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品鉴”,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理解”的史诗,让人在享受美酒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背后那些匠人精神的重量。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文化传承的敬畏,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纸张触感,让我体验到了久违的“阅读仪式感”。它采用了一种略微粗粝的纸张,使得油墨的质感非常出色,即便是黑白照片,也显得层次分明,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古老酒窖的湿冷空气。内容上,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风土”概念的重新定义。他并没有将风土局限于土壤和气候,而是将历史变迁、地方习俗、乃至政权更迭都纳入了考量范围,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流动的“风土”模型。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令人佩服。比如,他能将宗教改革对特定修道院酒庄的深远影响,与当代勃艮第的土地分割法联系起来讨论,逻辑清晰,论据扎实。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给求知者的“思想工具箱”,它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让你学会如何提出更深入问题的思考框架,这种赋能感,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宝贵得多。
评分我是在一个需要快速汲取信息的午后,抱着打发时间的念头打开这本书的,没想到完全被它那种流动的叙事节奏抓住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传统的“酒庄A、酒庄B”的分类法,而是以“时间线”和“地域主题”两条脉络交织推进,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举个例子,它讲到某个特定年份的极端天气对葡萄产量的影响时,笔锋一转,就切换到了当时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民如何应对灾荒并调整种植策略,这种宏大叙事与微观操作的无缝切换,让人惊叹于作者知识的广度和整合能力。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专业的指南,而是在看一部关于人类与自然长期博弈的纪录片。尤其对那些刚接触这个领域的新手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入口,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完全不会因为术语过多而感到压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克制的美学”。全书的语言极其精炼,很少有冗余的形容词堆砌,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旨在传递最核心的信息和最深刻的洞察。我个人对那种动辄几百页、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酒庄都罗列一遍的书籍感到疲倦,而《XX之魂》则反其道而行之,它聚焦于少数几个标志性的案例和核心的酿造哲学,通过深入挖掘这些“锚点”,来折射整个行业的精神面貌。它教会了我如何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那些被过度神化的产品,以及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辨识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再仅仅关注标签上的年份和产区,而是开始更加关注那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以及酿酒师在面对世代传承与现代创新之间的取舍。这种由表及里的探究,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鉴赏层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