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打开咖啡馆的门(附VCD光盘一张)
定价:68.00元
作者:张耀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2-01
ISBN:97872080597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欧洲,一个道地咖啡馆常客定有个人所爱:每天要去的店,习惯坐的咖啡桌,熟悉的招待,爱喝的咖啡种类……还有的客人一辈子都只去一家咖啡馆,绝不肯进另一家店的大门。
咖啡馆见面!”是在欧洲大陆流行了三百多年的社交方式。本书从1645年威尼斯的欧陆家咖啡馆始,追踪咖啡馆这个西方社会中始终贯穿不变的文化角色,以及其所代表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哲学。
目录
自序 “一个客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
章 漫漫的“咖啡之路”从东方开始
17世纪下半叶咖啡进入欧陆的历史
第二章 咖啡桌上的启蒙主义
从带有土耳其风的小咖啡铺到悬挂水晶吊灯的欧式咖啡馆
第三章 大革命风暴中心的“政治咖啡馆”
18世纪民主思想的摇篮
第四章 “毕德麦雅”的历史角色
“文化咖啡馆”的历史角色
第五章 辉煌的“环形街咖啡馆”城市布尔乔亚的凯旋
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咖啡宫殿”
第六章 “咖啡中心”——一个世界的支点
一个“作家咖啡馆”的哲学
第七章 从布拉格到维也纳的“旋风”
现代派艺术在咖啡馆的崛起
第八章 “哈维卡”,现代浪潮里后的孤岛
战后欧洲咖啡馆复兴的曲折
尾声
作者介绍
张耀书作目录:《打开咖啡馆的门》(1995年);《黑白巴黎》(1996年);《张耀·咖啡地图》(1997年);《百年夕阳红》(1998年);《彩色罗马》(1998年);《威尼斯进行式》(1999年);《音乐咖啡地图-巴黎巴黎!》(音乐CD书,1999年);《马德里到里斯本》(音乐CD书,2000年);《八百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叙事风格简直是令人惊艳的流畅与细腻,它不像一本教科书那样冰冷地陈述事实,而是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将创业初期的那种忐忑不安与发现小确幸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作者对环境氛围的捕捉能力极强,比如描述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磨砂玻璃洒在未经营业的吧台上的那种光影变化,或者顾客们低语交流时,咖啡机发出规律而有节奏的“嘶嘶”声,都刻画得入木三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闭上眼睛回味那种画面感,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刚刚拉开卷帘门、迎接新一天挑战的老板。这种深入骨髓的代入感,远超出了对一个商业指南的期待,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记录,教人在日常琐碎中提炼出美感与坚持。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非常清晰,绝非那种想到哪写到哪的随意之作。它似乎遵循着一个“从宏观概念到微观执行”的清晰脉络。开头部分似乎是关于市场调研和选址的宏大设想,中间部分则迅速聚焦到具体的运营挑战,比如如何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及员工培训中的那些微妙的人际互动艺术。最让我感到实用的是,它没有回避那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处理投诉、应对客流高峰期的混乱局面,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且带有幽默感的口吻去剖析,让人感觉作者真的经历过这些,而不是纸上谈兵。这种脚踏实地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让读者在学习经验的同时,也感到一种被理解的慰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挺别致的,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米白色调,配上手绘风格的咖啡豆和烘焙工具图案,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那种温馨、充满咖啡香气的街角小店。我特别喜欢它封底那段引人深思的文字,没有直接介绍咖啡制作的技巧,反而更侧重于描述“开启”一个空间所需要的勇气和心境。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厚度适中,感觉内容排版应该会很舒服,不会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密密麻麻全是术语。侧边书脊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显示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光是这第一印象,就足以让人对手中的这本读物充满期待,仿佛已经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摩卡香气,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书里究竟是如何描绘“开门”这件事的。我通常挑选书会很注意它的“手感”,而这一本,无疑是让人想一翻再翻的类型。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充满了积极的能量,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努力就能成功”的空洞口号集合,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和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来构建一种“如何与不确定性共存”的方法论。阅读的后期,我感觉到自己心态上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再把创业看作是一场孤军奋战的苦役,而是将其视为一场持续学习和不断调整的旅程。书中的某种乐观主义是建立在充分准备和审慎评估的基础上的,这种“有准备的乐观”对我这样还在观望阶段的人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精神支持。它成功地将一个商业课题,转化成了一次关于自我实现的探索,读完后让人感觉不是学到了多少配方,而是充满了“我也许可以试试看”的行动力。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十分注重视觉体验,大量运用了留白和高质量的插图或图表,这使得即使内容略显专业,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疲惫。特别是那些关于吧台布局和动线设计的示意图,绘制得极其精细,箭头和标注都非常清晰,一看就明白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高效率的工作流程。此外,书中穿插的一些被精心挑选和排版的引言或者“小贴士”模块,往往能一语中的地指出行业内的常见误区,这些部分通常被放在一个对比色块中,非常抢眼。这种设计上的考量,表明了出版者深知,对于一个想要“开门”的人来说,效率和直观性比长篇大论的理论更为重要,它在用视觉语言辅助阅读和记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