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师的100道手工饼干 9787538157062

孟老师的100道手工饼干 978753815706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孟兆庆 著
图书标签:
  • 烘焙
  • 饼干
  • 手工饼干
  • 食谱
  • 甜点
  • 零食
  • 孟老师
  • 家庭烘焙
  • 烘焙教程
  • 儿童烘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末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57062
商品编码:3008099285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09-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孟老师的100道手工饼干

定价:42.00元

作者:孟兆庆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381570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更多美食达人、新手食谱,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进入:相关产品推荐:孟老师的中式面食(赠DVD光盘)全国73折热销中

内容提要


品尝饼干,即是享受“香气”与“口感”的美妙滋味,依循着这样的理念与想法,这次我似乎用尽了周边可利用的食材,也尝尽了制作时的乐趣。本书所呈现的百种饼干口味,只是存乎于食材、分量与制作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掌握好了你想要的是面团或是面糊,也清楚了个人的嗜好与偏好,那么要玩弄饼干于股掌问,可是轻而易举又乐趣无穷的。
你可从本书中选定几样自己有兴趣的饼干种类,从备料、制作到完成,再尽情享受成品出炉时的畅快,满足自己之余,也可试着将杰作精心包装—下,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入门必胜点心,就从手工饼干做起,享受成就感,满足—下小小的虚荣心,也是激励自己的方式喔!

目录


推荐序——德不孤,必有邻
作者序——入门必胜点心,就从手工饼干做起
如何使用本书
饼干的世界
本书使用的工具
本书使用的材料
PART 1 美式简易饼干
巧克力豆饼干
蛋白核桃脆饼
杏仁角酥饼
巧克力玉米片脆饼
香浓杏仁酥
麦片芝麻酥饼
玉米片香脆饼干
果香小西饼
花生酱酥饼
焦糖苹果饼干
全麦黑芝麻饼干
PART 2 手工塑形饼干
可可饼干
糖蜜饼干
橄榄油辣味饼干
意式柠檬圈饼
枫糖核桃脆饼
酒渍樱桃夹心酥
迷迭香全麦酥饼
可可球
肉桂糖饼干
麦片脆饼
丁香杏仁片雪球
焦糖摩卡饼干
蜂蜜麻花卷
香橙果酱酥饼
桃酥
双色圈饼
朗姆葡萄酥
早餐饼干
幸运圈饼
椰子奶油球
奶茶香酥饼干
咖啡新月饼干
枫糖奶油夹心饼
杏仁豆小西饼
PART 3 切割饼干
PART 4 挤花饼干
PART 5 棒状饼干
PART 6 薄片饼干

作者介绍


孟兆庆,永远追求美味与感受平衡的优雅天秤座,甘心臣服于糖、油、蛋、粉和火候变化的O型血女子,矢志不渝地推广“全民自己动手玩烘焙”活动,并自己开设了网站:Http://.gaggia.Gom.tw,随时为烘焙新手释疑,与喜好烘焙的玩家对话。她曾在美国威尔顿蛋糕装饰学

文摘





序言



烘焙的诗意与技艺:手工饼干的深度探索 书名: 舌尖上的艺术:从零开始的经典与创意手工饼干制作指南 作者: (此处可设定一位虚构的资深烘焙师,例如:安德烈·杜邦) 出版社: (此处可设定一家专注于生活美学或烹饪艺术的出版社,例如:晨光生活美学馆) --- 卷首语:当面粉遇上黄油,时间的魔法开始上演 烘焙,从来不只是一系列精确的化学反应,它更是一种触觉、嗅觉与味觉交织而成的感官体验。从指尖感受到的面粉细腻,到黄油在掌心微微融化的温度,再到烤箱内散发出的焦糖香气,每一步都蕴含着耐心与匠心。 《舌尖上的艺术:从零开始的经典与创意手工饼干制作指南》并非一本简单的食谱汇编,而是一部带领你深入理解饼干制作本质的百科全书。它旨在打破“完美饼干”的神秘光环,让你明白,即便是最基础的酥饼,其背后也隐藏着科学的原理和艺术的表达。我们探讨的,是如何掌控食材的“脾性”,如何通过细微的调整,将平庸转化为惊艳。 --- 第一部分:基础的基石——构建饼干的结构与风味(约400字) 本篇聚焦于所有伟大饼干的“骨架”。我们将深入解析不同脂肪(无水黄油、普通黄油、起酥油)对饼干质地的决定性影响。了解乳化作用在饼干制作中的核心地位,如何通过打发黄油和糖的程度,来控制饼干的膨胀和酥松度。 章节细述: 1. 面粉的秘密:筋度与吸水率的平衡:探讨低筋、中筋面粉在不同饼干配方中的选用逻辑。如何通过筛网的次数,改变面粉的充气性,进而影响饼干的脆度。 2. 糖的复变性:甜度、褐变与延展:白砂糖、红糖、糖粉、粗砂糖——每一种糖不仅提供甜味,更在美拉德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我们将详细分析糖对饼干边缘的延展性和内部湿润度的影响。 3. 鸡蛋与液体:粘合剂的艺术:探讨全蛋、蛋黄、蛋白在饼干配方中的功能差异。如何利用牛奶、奶油甚至酸奶来调节面团湿度,防止饼干在烘烤过程中开裂或过于干燥。 4. 温度的悖论:冷藏与松弛:为什么面团需要休息?深入讲解低温冷藏如何固定脂肪结构,防止过度延展,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形状和更细腻的口感。 --- 第二部分:经典重塑——世界十大标志性饼干的深度解构(约550字) 本部分将摒弃传统食谱的简单罗列,转而对全球公认的经典手工饼干进行“解剖式”教学,挖掘其成功的深层原因。 经典案例精析: 1. 苏格兰黄油酥饼(Shortbread): 探究其三比二比一的黄金比例的物理意义。如何通过长时间的低温慢烤,达到入口即化的极致酥松感,以及如何通过扭转面团手法,创造出迷人的裂纹效果。 2. 意式脆饼(Biscotti)的二次烘烤哲学: 详细解析其独特的双重烘烤技术,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坚果和香料(如八角、茴香籽),来平衡其硬朗的口感。 3. 法式黄油曲奇(Sablé): 聚焦于“沙化法”揉面技巧,即在干性材料混合前,先将黄油和糖充分搓揉至沙粒状,从而避免产生面筋,确保曲奇的极度易碎感。 4. 美式巧克力豆曲奇(Chocolate Chip Cookie)的温度实验: 首次尝试在室温和冷藏面团下烘烤同一配方,并对比其中心软糯度、边缘嚼劲和厚度变化,让读者直观感受温度控制的魔力。 5. 荷兰Speculaas(香料饼干): 深入研究丁香、肉桂、豆蔻等香料的配比艺术,并展示如何利用雕刻模具,让饼干的图案在烘烤中得到完美保留。 --- 第三部分:进阶技艺与形态的雕琢(约400字) 掌握了基础和经典后,本部分带领读者进入手工饼干的“塑形”和“装饰”阶段,将烘焙提升到视觉艺术的层面。 核心技术展示: 1. 挤花艺术的流变性控制: 针对不同花嘴和面糊硬度,详解如何调整黄油的打发状态和面糊中的液体含量,以确保挤出的花纹在烘烤后不塌陷、不扩散。 2. 压模与切模的精确计算: 如何根据面糊的延展性,调整面团的厚度和冷藏时间,以应对复杂形状(如细小的蕾丝边缘或镂空设计)的切割要求。 3. 冰盒饼干(Icebox Cookies)的图案预设: 教授如何通过“擀面杖滚动法”或“堆叠法”,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的面团精准组合,冷冻成特定图案的“木头卷”,切片即成艺术品。 4. 天然着色与风味注入: 摒弃人工色素,探索使用抹茶粉、可可粉、水果干粉、甚至天然植物粉末(如蝶豆花)来为饼干增添自然色彩和微妙的层次感。 --- 第四部分:储存、搭配与品鉴的哲学(约200字) 饼干的生命周期并不仅限于烤箱。本章关注如何延长其最佳赏味期,并提供专业的品鉴建议。 内容提要: 1. 湿气管理: 饼干酥脆度的主要敌人是湿气。讲解如何利用硅胶干燥剂、不同材质的密封罐(玻璃、锡、塑料)进行分类储存,并设定最佳的“回温”时间。 2. 风味配对: 推荐与不同类型饼干(如重油酥饼、清爽的柠檬脆饼)相得益彰的饮品——从深度烘焙的意式浓缩到清淡的白茶,提升整体的品鉴体验。 3. 故障排除与急救: 针对过度上色、边缘焦黑、内部塌陷等常见问题,提供即时补救措施和预防指南。 --- 结语:每一个掉落的碎屑,都是一次成功的证明 手工饼干的魅力,在于它的重复性中蕴含着无限的变化。本书旨在成为您厨房中那本最可靠、最富有启发性的伙伴,引导您跨越技术壁垒,享受从最初的食材到最终成品,那份纯粹而踏实的成就感。翻开它,你将发现,烘焙的真谛,就在于对细节的执着与对热爱的坚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烘焙的热情其实一直处于“三分钟热度”的状态,尝试过几本攻略,总是因为步骤描述得过于专业或者配图过于冷硬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却又极其耐心的大姐姐,手把手地教你入门。比如,它对“揉面”这个关键步骤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入微,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揉到光滑”,而是会精确地描述出手感的变化:“当面团从粘手到不沾手,再到形成一层薄膜但仍富有弹性,这就是最佳状态的标志”,甚至还会配上不同阶段面团的纹理特写,这对于我这种经常因为揉面不到位导致饼干口感发硬的新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书里对各种原料的替换建议也考虑得非常周到,比如遇到没有特定种类的糖或者粉的时候,它会给出替代方案以及对成品口感可能带来的细微影响,这种高度的实用性和体贴入微的指导,让烘焙的门槛瞬间降低了不少,让人信心倍增。

评分

坦白说,市面上很多烘焙书都是“重图轻文”或者“重文轻图”,要么是图片精美但步骤描述不清不楚,要么就是文字冗长但图片缺乏指导性。但这本书的平衡做得恰到好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将所有饼干都塑造成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展示了一些家常且经典的款式,比如最基础的黄油曲奇,它会详细分析为什么你的曲奇容易摊平,是黄油温度太高,还是面粉混合不均导致的。这种“反向教学”——即告诉你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以及如何避免,远比一味强调成功经验来得更有效。每次做完,我都会对着成品比对书上的照片,那种成就感,不只是因为成功制作了食物,更是因为我真正理解了背后的原理,而不是简单地照猫画虎,这对于建立烘焙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绝对不是那种千篇一律、干巴巴的菜谱集合。它在版式设计上玩出了很多花样,光影的运用非常到位,很多成品图都拍得很有氛围感,不是那种冰冷的影棚效果,而是带着自然光泽和微微的奶油融化感,看起来就让人垂涎三尺,食欲大开。更别提那些穿插在食谱间的“小贴士”和“历史趣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像是散落在美味中的惊喜,让人在学习技巧的同时,还能拓展一些关于饼干起源和世界各地风俗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如何储存饼干以保持酥脆”的长篇论述,那里面透着一股子对食物品质的执着,完全不是应付了事地写两句,而是深入到湿度控制和密封材料的选择,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孟老师的专业度由衷地敬佩。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心思,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那种略带粗粝感的触感,让人觉得非常踏实,仿佛真的能闻到饼干出炉的香气。封面那种暖色调的排版,加上一些手绘风格的插图元素,温馨得让人心头一紧,特别适合在冬日午后,泡一杯热茶,蜷缩在沙发里慢慢翻阅。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那种巧妙的心思,不是简单地按照甜咸或者原料来分类,而是用“清晨的序曲”、“午后的呢喃”、“傍晚的慰藉”这样富有诗意的名字来命名,一下子就让烘焙这件事变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仪式感,感觉随便挑一个方子开始动手,都不只是在做食物,而是在记录一段心情或者讲述一个故事。每一次翻开,都能被那种对生活的热爱所感染,那种追求完美又不失烟火气的态度,比食谱本身更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卷起袖子,去厨房实践一下,去捕捉那份属于“孟老师”的独家温暖。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食谱,不如说是一次心性的沉淀。在如今这个节奏快到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慢下来”的理由。每一个步骤的准备,从量取原料到预热烤箱,都被赋予了一种专注的意义。我发现,当我真正放下手机,只专注于面粉和黄油在手中的变化时,内心那种焦躁感会奇迹般地消退。书中对“烘焙的耐心”的探讨,真是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是引导读者去享受等待的艺术——等待黄油软化,等待面团松弛,等待烤箱完成它的魔法。读完这一本,我感觉自己带走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种面对生活琐事时,那种从容不迫、精益求精的生活态度,这比任何华丽的技巧都要宝贵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