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輕鬆品飲普洱茶
定價:28.00元
作者:王輯東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019595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瞭解普洱茶的實戰知識體會普洱茶的感性溫醇
古茶園裏講不盡的故事引人入勝
茶湯紅濃潤澤心靈保健的功用令人欲罷不能
泡普洱茶品普洱茶鑒普洱茶享受普洱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作為一個喜歡普洱茶的普通人,明明白白地選茶、明明白白地買茶、明明白白地喝茶,實實在在的說茶、聊茶,把自己嚮專傢、茶農、眾多茶人請教的心得,以及數度走進茶山,觸摸瞭無數古茶樹、新茶苗的所得所感,拿來匯集成冊,並與大傢交流。
輕鬆衝泡普洱茶:介紹普洱茶葉,衝泡方法,配閤介紹普洱茶文化。全書圖文結閤,圖解文字,全方位介紹居傢普洱茶的選茶、衝泡、品飲方法、茶具選用等實用知識。
輕鬆品飲烏龍茶:介紹閩南、閩北、颱灣、廣東烏龍等青茶品種,青茶文化,以及閩南、潮汕、颱灣烏龍茶的衝泡方法、茶具選用等實用知識。
輕鬆一點綠茶通:介紹中國種類多的綠茶,不同産區的名優綠茶,綠茶文化,以及各種綠茶的衝泡方法、茶舞欣賞、茶具等等。
目錄
走入深山訪古茶
PartP1 瞭解普洱茶從製作工藝說起
一 從中國茶類說普洱茶
〔一〕中國茶的分類
〔二〕黑茶——普洱茶
1.湖南黑茶
2.四川黑茶
3.廣西黑茶
4.雲南黑茶
二 看茶的製作揭開普洱茶神秘麵紗
〔一〕什麼是“普洱茶”
1.普通人眼中的普洱茶
2.專傢界定的普洱茶
3.市場上的普洱茶
〔二〕普洱茶的製作工藝
1.製作普洱茶的原料——曬青毛茶
2.製作自然發酵的普洱茶
3.製作人工發酵的普洱茶
Part2 普洱茶的分類
一 常見的普洱茶分類
1.按照加工工藝不同,將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
2.按照外形不同,將普洱茶分為散茶和緊壓茶
二 普洱茶的其他分類法
1.按采摘季節分,普洱茶分為三季茶或幾水茶等
2.按茶樹樹形、樹齡不同,將普洱茶分為喬木茶、颱地茶等
3.按存放環境不同,將普洱茶分為乾倉普洱茶和濕倉昔洱茶等
4.按原料嫩度不同;將普洱茶分成不同級彆
5.按原料單一或拼配,將普洱茶分為單一原料茶和拼配原料茶
6.按加王王具不同,將普洱茶分為手王茶和機製茶
7.按陳放時間不同,將普洱茶分為生茶、老茶等
8.按功用不同。將普洱茶分為飲岡茶和裝飾用茶
Part3 普洱茶的衝泡
一 普洱茶衝泡前的準備工作
〔一〕備茶
1.解茶
2.投茶量
〔二〕備具
1.煮水壺
2.泡茶具
3.茶杯
4.公道杯
5.民族普洱茶茶具
6.其他輔助茶具
〔三〕水和水溫
〔四〕衝泡普洱茶的特彆提示
1.特彆用具——茶刀和濾網
2.不可或缺的程序——潤茶
二 都市品飲普洱茶
〔一〕衝泡普洱生茶
〔二〕衝泡普洱熟茶(散茶)
〔三〕煮飲螃蟹腳
〔四〕煮飲老帕卡
〔五〕用螃蟹腳“茶湯”衝泡熟茶
三 民族茶藝
烤茶
四 日常杯泡普洱茶
杯泡普洱茶
五 普洱茶調飲
〔一〕生熟茶調飲
〔二〕普洱奶茶(調飲)
〔三〕菊花普洱茶(調飲)
Part4 普洱茶的品鑒
一 普洱茶生茶鑒賞
〔一〕原料細嫩的生餅
〔二〕喬木茶
〔三〕優質生餅
〔四〕普通生餅
二 自然發酵的普洱茶鑒賞
〔一〕5年的茶磚
〔二〕10年的老茶
〔三〕20年的老茶
三 普洱茶熟茶鑒賞
〔一〕原料細嫩的熟餅
〔二〕帶樟香的熟餅
〔三〕普通熟茶
四 特色普洱茶
〔一〕普洱茶膏
〔二〕螃蟹腳
〔三〕老
〔四〕老帕卡
〔五〕老茶頭
〔六〕榖花茶
Part5 普洱茶的選購存儲和保健
一 如何選購普洱茶
1.明確選購普洱茶的目的
2如何選購普洱茶
二 如何保存普洱茶
1.存放普洱茶的環境
2.存放普洱茶的容器
3.存放普洱茶的選茶建議
4.普洱茶存放的時間
三 普洱茶的保健
作者介紹
王緝東,廣西客傢人,著有《茶馬古道茶意濃》一書。拍攝多本茶書,以攝影人,愛茶人的視角。親身體驗、深入求索,之後將所得所感成文,不斷探求茶的世界。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茶藝界的“救星”!我一直對普洱茶那種醇厚、深邃的味道心存嚮往,但總覺得門檻太高,又是年份、又是發酵,聽起來就讓人望而卻步。拿到這本《輕鬆品飲普洱茶》,光是書名就讓人感覺如釋重負。它完全沒有那種老學究式的說教腔調,而是用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把我領進瞭普洱的世界。裏麵詳細講解瞭從生茶到熟茶的口感差異,特彆是對於“掛喉感”和“陳化韻味”的描述,簡直是神來之筆,讓我立刻就能在腦海中構建齣那種溫暖、迴甘的體驗。書裏還配瞭大量的實景圖片,比如如何正確地衝泡、如何辨識優質的條索,這些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讓我這個新手一下子就找對瞭方嚮。我最欣賞的是它推薦的幾款入門級普洱,價格適中,品質有保障,避免瞭我剛開始就花冤枉錢買到“假貨”或者“不對味”的茶。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是那個對茶罐子敬而遠之的門外漢,而是有信心在茶友麵前侃侃而談,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泡上一杯真正懂得欣賞的普洱。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教你成為專傢,而在於讓你真正享受喝茶的樂趣。
評分我購買瞭市麵上好幾本關於普洱的書,但大多要麼是純粹的收藏投資指南,要麼就是過於學術化,讓普通愛好者望而卻步。這本《輕鬆品飲普洱茶》的齣現,簡直是一股清流。它最突齣的優點是它的“實戰性”。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探討瞭“普洱茶的健康功效與日常調理”,它沒有誇大宣傳,而是引用瞭一些相對科學的論據,結閤瞭傳統中醫的觀點,講述瞭普洱茶在消食、暖胃方麵的作用。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三日排毒”飲茶計劃進行瞭一周,身體感受確實有微妙的變化,最明顯的是睡眠質量有所改善。此外,書中還提供瞭幾種普洱茶在特殊情況下的衝泡技巧,比如腸胃不適時該如何調整投茶量和齣湯時間,這些都是在其他書籍中很少能看到的“急救”指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真正做到瞭“把知識變成力量”,讓我們這些日常飲茶的人,能更科學、更健康地享受這杯中韻味。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完美,邏輯清晰得令人拍案叫絕。它並沒有一開始就紮入復雜的分類中,而是用一個非常巧妙的“用戶畫像”章節開場,讓你先找到自己最可能屬於哪一類茶友——是偏愛濃鬱的還是喜歡清爽的?是注重健康養生的還是追求品鑒樂趣的?這種以人為本的切入點,讓我立刻就有瞭代入感。隨後的章節,便根據這些定位,精準推薦瞭相應的品飲方法和茶品選擇。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如何處理存儲中的普洱茶”的建議,它糾正瞭我過去對“乾倉”和“濕倉”的片麵理解,強調瞭通風、避光和恒溫的重要性,這對於生活在城市公寓裏的我來說,提供瞭非常具體的實操指導。文字風格上,作者的文筆老辣又不失幽默,那種恰到好處的調侃,讓閱讀過程絲毫沒有壓力,反而充滿瞭樂趣。它不像教科書那樣要求你背誦,而是像一位耐心且經驗豐富的長者,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地分享他的心得。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對普洱茶的認知幾乎停留在“黑乎乎的一坨”的階段,覺得那玩意兒是老一輩人纔會喜歡的“老古董”。朋友極力推薦,說這本《輕鬆品飲普洱茶》顛覆瞭他對茶的所有想象,我纔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活潑跳脫,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工藝說明書,更像是一篇篇精彩的旅行劄記。作者將品茶的過程描繪成瞭一場感官的探險,每一頁都充滿瞭對生活美學的細膩捕捉。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茶與器的搭配”那一章節,它沒有強求你必須擁有昂貴的紫砂壺,而是鼓勵讀者根據自己的心情和所處的環境來選擇最適閤的茶具,哪怕是用一個簡單的白瓷蓋碗,也能品齣萬韆風情。這種將品茶與現代生活無縫連接的理念,徹底打消瞭我“喝普洱需要儀式感過度”的顧慮。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鬥茶”,而是如何“悅己”。書中穿插的幾段關於雲南茶山風土人情的描繪,更是錦上添花,讓我仿佛置身於那雲霧繚繞的山間,呼吸著帶著濕氣的茶香,非常治愈。
評分我是一名資深綠茶愛好者,一直認為隻有清新的綠茶纔能代錶茶的本真,對普洱那種“陳香”總持保留態度。然而,這本書讓我對“時間發酵的美學”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在介紹熟茶工藝時,沒有堆砌復雜的化學名詞,而是巧妙地運用瞭“時間的魔術”和“微生物的交響樂”這類比喻,把原本聽起來有些“土氣”的渥堆過程寫得充滿科學的神秘感和藝術的創造性。書中有一段對比瞭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從初製的新茶到陳化十年的老茶,口感的變化層次被描述得絲絲入扣,比如從“青澀的草本氣息”到“溫潤的藥草甜感”,這種細緻入微的對比,成功地吸引瞭我這個“非普洱派”的讀者。它提供的品鑒記錄錶格也極其實用,它引導我去關注那些我以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比如茶湯的亮度、掛杯的氣味等等。讀完這本書,我終於明白,普洱茶的美,在於它的包容性和後發力,它就像一壇美酒,越陳越有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