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寻茶记:中国茶叶地理
定价:49.80元
作者:艺美生活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84159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各大名茶都产自哪里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茶汤滋味?茶叶是什么时候采摘的?各大茶叶制作工艺都有啥?你会闻香吗?茶香是怎么来的?红茶、绿茶、白茶各应该有这多少度的水泡?本书讲的是我们熟悉却可能并不完全了解的中国茶百科全书。收录65种名茶,详细讲解了采茶时间、采摘手法、制作工艺、茶叶品质、茶汤鉴别以及泡茶方法。本书还是一本的茶文化书,作者走访十三大茶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完整地呈现了各大茶区的产茶条件、茶旅文化和名茶品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这样一本完整讲述茶叶地理的书。
内容提要
我们是一群热爱茶的年轻人,这几年来,我们一直以茶为主题,深入走访各个茶区,至今一共走访了十三个中国茶区,包括安溪、山东、大别山、峨眉山、蒙山、黄山、潮汕、台湾、武夷山、宣城、杭州、湖南、云南等。我们到了当地,会去了解其地理环境和植物系统,拜访茶人,学习各类茶的制作技艺、冲泡技巧等。*后,集结成了本书。
都说中国不缺好茶,但是缺懂茶的人,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茶、品味中国茶,进而把我们的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目录
Chapter 01依山傍水安溪茶
安溪大观园
安溪的产茶条件
安溪茶旅
西坪茶品质特征
西坪茶鉴别方法
祥华茶品质特征
祥华茶鉴别方法
感德茶品质特征
感德茶鉴别方法
安溪名茶介绍
铁观音
铁观音的香型
铁观音的“观音韵”
黄金桂
本山
毛蟹
安溪名茶冲泡指南
黄金桂冲泡演示
铁观音冲泡演示
毛蟹冲泡演示
Chapter02 奇秀武夷山茗茶甘香醇
武夷山大观园
武夷山的产茶条件
武夷山茶旅
武夷山名茶介绍
大红袍
金骏眉
大红袍的历史传说
金骏眉价高的原因
武夷肉桂
闽北水仙
铁罗汉
白鸡冠
正山小种
坦洋工夫
政和工夫
白琳工夫
白牡丹
白毫银针
寿眉
贡眉
武夷山名茶冲泡指南
大红袍冲泡演示
正山小种冲泡演示
Chapter03 潮汕人的功夫茶
潮汕茶大观园
潮汕的产茶条件
潮汕茶旅
潮汕名茶介绍
凤凰单枞
凤凰水仙
凤凰乌龙
潮汕名茶冲泡指南
凤凰单枞冲泡演示
Chapter04 宝岛全境皆产茶
台湾大观园
台湾的产茶条件
台湾茶旅
台湾名茶介绍
冻顶乌龙茶
金萱茶
东方美人茶
文山包种茶
日月潭红茶
台湾名茶冲泡指南
冻顶乌龙茶冲泡演示
金萱茶冲泡演示
Chapter05 “遗失”的湖南茶
湖南大观园
湖南的产茶条件
湖南茶旅
湖南的禅茶文化
此洞庭非彼洞庭
湖南名茶介绍
千两茶
黑砖茶
茯砖茶
安化松针
天尖茶
君山银针
湖南名茶冲泡指南
天尖茶冲泡演示
君山银针冲泡演示
Chapter06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杭州大观园
杭州的产茶条件
杭州茶旅
龙井之“贵”
“欲说还休”的西湖龙井
杭州名茶介绍
西湖龙井
径山茶
千岛玉叶
九曲红梅
杭州名茶冲泡指南
西湖龙井冲泡演示
Chapter07 黄山归来品香茗
黄山大观园
黄山的产茶条件
黄山茶旅
黄山名茶介绍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金山时雨
休宁松萝
祁门红茶
祁红香螺
黄山金毫
祁红毛峰
珠兰花茶
顶谷大方
黄山名茶冲泡指南
黄山毛峰冲泡演示
太平猴魁冲泡演示
祁门红茶冲泡演示
Chapter08 名茶之乡宣城行
宣城大观园
宣城的产茶条件
宣城茶旅
宣城名茶介绍
涌溪火青
敬亭绿雪
汀溪兰香
宣城名茶冲泡指南
涌溪火青冲泡演示
Chapter09 三省名茶齐聚一山
大别山大观园
大别山的产茶条件
大别山茶旅
“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别山
大别山茶鉴别方法
大别山名茶介绍
六安瓜片
霍山黄芽
信阳毛尖
舒城兰花
岳西翠兰
大别山名茶冲泡指南
六安瓜片冲泡演示
霍山黄芽冲泡演示
Chapter10 北国夜无雪隐隐绿茶香
山东茶大观园
山东的产茶条件
山东茶旅
山东绿茶品质特征
山东绿茶购茶指南
山东绿茶鉴别方法
山东名茶介绍
日照绿茶
崂山绿茶
山东名茶冲泡指南
崂山绿茶冲泡演示
Chapter11 禅茶合一峨眉山茶
峨眉山大观园
峨眉山的产茶条件
峨眉山“禅茶合一”的发展历史
峨眉山茶旅
峨眉山产茶四大特点
峨眉山茶鉴别方法
峨眉山茶选购方法
峨眉山名茶介绍
竹叶青
峨眉名茶冲泡指南
竹叶青冲泡演示
Chapter12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蒙顶山大观园
蒙顶山的产茶条件
蒙顶山茶旅
蒙顶茶品质特征
蒙顶茶购茶指南
蒙顶山龙行十八式
蒙顶山名茶介绍
蒙顶甘露
蒙顶黄芽
蒙顶山名茶冲泡指南
蒙顶甘露冲泡演示
Chapter13客来茶当酒云南名茶香
云南大观园
云南的产茶条件
云南茶旅
云南古茶树
古茶树鉴别方法
后的茶马古道
云南六大茶区
云南名茶介绍
普洱茶
普洱茶的紧压度对茶叶滋味品质的影响
生普与熟普
普洱的鉴赏技巧
滇红
金瓜贡茶
普洱沱茶
七子饼茶
云南名茶冲泡指南
滇红冲泡演示
普洱茶冲泡演示
作者介绍
艺美生活是由一群热爱园艺、美食、美器、手工的志同道合者组成的团队。团队的宗旨是崇尚自然、慢生活,做好玩儿又有意思的事,努力让身边的环境充满情趣。团队以美化环境、服务社会为己任,参与并出版了多本生活类图书。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严谨性。它绝非泛泛而谈的茶文化散文集,而是建立在一套扎实的地理学和农学基础之上的。每介绍一个茶区,作者都会清晰地勾勒出其独特的微气候、土壤成分,甚至是历史上的水文变迁对茶叶风味的影响。这种将“风土人情”与“科学数据”完美结合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深度和权威性。我过去对一些概念性的理解,通过这本书得到了系统性的补充和修正,真正明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茶”的深刻含义。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茶品推荐,而是一套理解中国茶多样性的钥匙,让人对我们这片土地的馈赠肃然起敬。
评分从语言风格来看,这位“艺美生活”的作者绝对是一位驾驭文字的高手。他的文笔时而如山间清泉般澄澈灵动,描绘景物时用词精准且富有意境;时而又变得如同陈年的老白茶,醇厚内敛,蕴含着深邃的哲思。全书的段落长短错落有致,长句的排比和短句的顿挫交替使用,让阅读的节奏感非常强,读起来完全不会有那种被文字堆砌的疲惫感。而且,他似乎拥有一种将“味道”转化为“文字”的魔力,即便是隔着书本阅读,读者也能仿佛嗅到那股独特的茶香,体会到茶汤入喉时的甘甜与回甘。这种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得这部看似专业的地理著作,拥有了极佳的可读性和文学价值,绝对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这本书最触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蕴含的那份人文关怀和对匠人精神的尊重。作者在记录地理变迁的同时,没有忘记那些世代守护着茶园、传承着古老制茶技艺的人们。那些关于采茶女辛勤劳作的侧写,制茶师傅对火候、揉捻力道的精准把握,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读到这些故事时,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现代社会中,我们究竟遗失了多少对“慢工出细活”的耐心与敬意。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茶的地理志,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坚守一份执着的“时代切片”,读完后,内心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和宁静。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炉火纯青,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位资深茶人娓娓道来他多年的游历见闻。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无论是对某地山川地貌的描绘,还是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捕捉,都充满了画面感。我尤其喜欢他描写不同季节茶树生长的那些段落,那种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和赞美,让人读后心神为之一振,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春茶的清香。他很擅长将宏大的地理概念,巧妙地融入到个人的探寻故事中,使得原本可能有些专业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全程读下来,感觉自己跟随作者的脚步,跨越了千山万水,体验了一次精神上的“寻茶”之旅,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旅游文学作品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评分这本《寻茶记》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有品味了!封面那种淡淡的墨绿色调,配上古朴的字体,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它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住了。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哑光纸张,读起来不仅不伤眼睛,还能让人仿佛置身于茶园之中,感受着清晨的露水和泥土的芬芳。装帧的工艺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线装的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翻阅起来有一种仪式感,让人格外珍惜。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让阅读本身也成了一种享受,远超出了普通书籍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调十足。能看出出版社在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匠心,绝对是为真正热爱书籍和茶文化的读者准备的精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