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
定价:86.00元
作者:马永斌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302320029
字数:589000
页码:4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本质是解决三种“黑”与“被黑”的关系。首先要解决的是股东之间互相“黑”的问题,主要涉及股权结构设计、控制权争夺、公司章程制定等;其次是要解决经理人“黑”老板的问题,主要涉及董事会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股权激励等;第三是要解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黑”利益相关者的问题,这里主要指债权人保护问题。作者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企业家在资本运营和企业做大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防黑武器”。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跳出了学者和资本家的视角,打破公司治理的学术框架,完全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对股东之间互相“黑”和经理人“黑”老板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阐述。以企业家关心的控制权和股权激励为主线展开,宣扬一种共赢的公司治理理念。以企业家的立场来看,公司治理是防止资本家和经理人来“黑”自己,但目的绝对不是反过去“黑”对方。健康的公司治理理念需要的是相互制衡机制,让企业家、资本家和经理人谁也“黑”不了谁。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大化,首先要确保大家的共同利益——公司利益大化:在此基础上,大化每一个企业参与人的利益。
目录
第1章公司治理常识
1.1公司治理的三种关系
1.2投资、融资和公司治理
1.3战略执行、创新和公司治理
1.4经理人黑老板问题的产生
1.5股东黑股东问题的产生
1.6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
第2章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原则
2.1两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2.2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
2.3权利分配、程序主义和相互制衡
2.4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相融合
2.5三个对等统一原则
2.6“资本十知识”的利益分配模式
2.7制度有效性的判断原则
第3章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3.1控制权私利与股东剥夺
3.2集团股权结构与剥夺动机
3.3剥夺的秘密与控制权配置
3.4剥夺典型案例:众合机电的前世今生
3.5解决“小”股东剥夺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4章章定权利与股东权利保护
4.1股东的主要法定权利
4.2章定权利的重要性
4.3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
4.4章定权利的主要内容
4.5小股东能否告赢大股东
第5章经理人道德风险的五道基本防线
5.1公司治理体系与经理人道德风险防线
5.2一道基本防线:股东大会制度
5.3第二道基本防线:董事会制度
5.4第三道基本防线:信息披露制度
5.5第四道基本防线: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
5.6第五道基本防线:公司控制权市场
第6章董事会制度的应用实践
6.1构建高效董事会的十个关键问题
6.2解决外部董事受制于“时间有限、信息有限”的困境
6.3董事会制度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6.4董事会制度在集团管控中的应用
6.5高效而合理的控制模式
第7章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关键防线
7.1股权激励为什么是关键防线
7.2“三金之术”与股权激励的目的
7.3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做股权激励
7.4经理人报酬结构的现状和趋势
7.5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的关键要点
7.6特殊情况下股权激励计划的调整办法
……
第8章股权激励的优模式设计
第9章股权激励典型案例分析
第10章股权激励七定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马永斌,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90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在继续教育学院从事教学、培训和咨询工作。兼任多家大型企业、投行的董事会成员或管理顾问。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多所大学的EMBA学位项目和金融投资总裁EDP项目担任课程主讲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集中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股权激励、并购重组、投融资、商业模式、组织理论和领导力等方面。曾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核心期刊37篇,一作者30篇。曾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各1本。负责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共17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优秀论文奖励7项;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长期关注资本市场动态的投资者来说,理解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是评估一家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书中“控制权争夺”的字眼直接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往往是公司价值重估或资产重组的信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判断控制权变动风险和机会的框架,比如,哪些治理结构更容易引发控制权争夺?在控制权争夺过程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股权激励”则是我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能够提升管理层的积极性,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我期待书中能对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对公司业绩和股价的长期影响。总之,这本书的内容如果能与实际的投资决策相结合,无疑将极具参考价值。
评分最近我对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层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涉及到重大利益和权力分配时,人性中的贪婪、野心、忠诚与背叛等复杂情感是如何影响公司决策和运作的。这本书名中的“控制权争夺”恰恰触及了这个敏感地带,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剖析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人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纯粹的利益驱动,还是夹杂着个人恩怨、情感纠葛?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试图用物质利益来驱动和稳定人心的手段,其效果是否真的能超越人性的复杂性?我想知道,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是否也需要考虑人性的弱点,例如,如何避免激励方案被滥用,或者如何处理激励对象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这本书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揭示企业运作背后深层驱动力的著作,而不仅仅是关于财务报表和管理流程的解读。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其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着一套精妙的内在运行机制。公司治理,正是这套机制的核心所在。“控制权争夺”听起来就充满了博弈的智慧和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风起云涌的股权纷争现场,去理解那些成功者和失败者是如何在这场角力中做出选择的。是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还是依靠巧妙的资本运作?亦或是通过对公司文化的深层影响?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其背后蕴含的激励理论和实践应用,是我非常想深入学习的。如何设计一套既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又能与公司战略目标高度契合的股权激励方案?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来帮助我建立更清晰的认识?期待这本书能够开启我关于企业内部治理的全新视角。
评分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公司治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离我们普通人似乎有点远。但当看到“控制权争夺”这个词的时候,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经典的企业并购案例,那些戏剧性的反转和剑拔弩张的收购战,背后无不涉及复杂的公司治理问题。我非常好奇,书中会不会详细解读这些案例,比如,一家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落入他人之手的?又或者,创始人如何巧妙地抵御外部的恶意收购?这些过程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策略和技巧?“股权激励”则让我联想到员工持股计划,如何设计一份既能激励员工,又能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挂钩的激励方案,这其中学问可大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毕竟,对于一个想要创业或者在企业中寻求发展的人来说,理解这些机制至关重要,也关乎着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命运。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质感,色调沉稳大气,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内容非同一般。书名“公司治理之道”本身就带着一种探究企业生命奥秘的哲学意味,“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则精准点出了现代公司运作中最核心、也最容易引发冲突的两个环节。我一直对公司股权结构的演变以及背后隐藏的权力博弈非常感兴趣,也好奇在不同环境下,资本如何与管理层、创始人之间进行巧妙的博弈,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治理模式。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可能包含了很多现实案例的剖析,通过对不同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细致描绘,希望能理解其中的逻辑和规律。同时,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其设计理念、实施效果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是我非常想深入了解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有料”、“有深度”的预感,期待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商业智慧和实践启示。
评分书内容很好,成系统,易理解,就是物流太慢了,包装太简单,书有点褶皱了
评分哈哈哈还好还好
评分不错
评分这书不错,看到,爱不释手!
评分好
评分非常精彩,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评分挺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有哪位喜欢的,我这本可以低价 包 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