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台北老店的22段幸福时光
定价:36.00元
作者:陈鸿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399732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台北老店的22段幸福食光》编辑推荐:一万个人心里就有一万种对美食的评判标准,唯有一种味道让所以挑剔的胃臣服,那就是——只有妈妈和老店能给你的家的味道。一起来感受台北老店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22段柔软温暖的幸福“食光”。
内容提要
虽然位于交通便利、人潮集中的捷运圆山站旁,但山东饺子馆营业时间只从中午十二时至下午六时。这么一来,不就错过晚餐的颠峰时间了吗?这是因为为黄大姐除了是老板,还是的厨师与外场。不管是饺子还是卤菜,店里每一样食物都由她一人一手包办,将食物端到客人面前的事也绝不假他人之手。为了保证好的质量,她宁愿少做一点生意,也要掌控所有流程,并保留充裕的时间做准备。
因此当店门关起来时,她仍不断工作着。为了要给客人好的东西,她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食材。饺子的猪肉要自己动手绞,卤菜要自己烟熏,店内的“秘密武器”——代替葱花的洋葱,也要经过多层剥皮,只取内里的瓣肉,才能不辛不辣,汁甜醒味。由此就能看出,黄大姐个性虽然豪爽,但做起每一只饺子却一丝不苟。这样的精神也体现在开店时间上,饺子馆全年无休,黄大姐不愿让任何一个客人扑空。
在辛勤工作的背后,支撑着她的,并不是有形的金钱,而是无形的感情交流。食物是一种媒介,可以传达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谊,黄大姐正是为着爱吃她做的水饺的人们而一直努力着。如果你当面称赞她的水饺,换来的或许只是一个点头,但对她来说,那就是她努力的泉源、辛劳换来的果实。
但长年的劳累让黄大姐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近年她更患上了肾结石。即使如此,她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幸好儿子心疼妈妈,长得高大壮健的他目前也会在外场帮忙,减轻妈一些负担。
目录
作者介绍
陈鸿,超人气美食广播电视节目《阿鸿上菜》主持人、制片人,是*代表性的美食家;畅销台湾、新马等地超过20本美食图书作者;时尚杂志、报刊等美食专栏作家;高大帅气的阿鸿因风格亲切,同时拥有大师级好手艺又有好口才而成为“师奶杀手”,不仅深受妇女观众喜爱,更是厨艺界*代言人。女性也把他视为“新新好男人”指标。保养有方的陈鸿更让日本媒体“惊为天人”,将他冠上“美食界的金城武”的封号,同时,亦有“亚洲美食天王”封号。并於2012年及2014年受邀担任台湾电视金钟奖评审委员。近年来活跃於新马与中国大陆等地区2011担任马来西亚槟城美食观光国际大使,2012年3月担任上海高级私人会所“Kee club”客座主厨,缔造“林书豪肉员”风潮,同年7月起担任上海知名的小南国餐饮集团“慧公馆”代言担任餐饮创意总监,以中菜西吃东风西美的创意手法,成功的把台湾小吃美食推广成显学并行销各大国际平台。2013年9月拍摄爱奇艺网美食美课第二季,在短短的几周便创下超过五千多万的点击率,一直是爱奇艺美食栏目中排名。
文摘
序言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台北老店的22段幸福时光》带给我的感受,那一定是“熨帖”。它不是那种让你惊呼“哇塞”的书,而是像一杯温热的红糖姜茶,在不经意间,慢慢地温暖你的胃,熨帖你的心。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家经营了几十年的铁匠铺的描绘。在现代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还能有这样的手艺人坚持着一份古老的技艺,真的非常难得。作者没有去渲染铁匠铺的辛苦,而是细致地描绘了铁匠在敲打铁块时,汗水如何顺着脸颊滑落,铁花如何在夜空中飞溅,以及他如何用最精湛的技艺,为人们打造出实用又美观的器具。更重要的是,作者写出了铁匠脸上那种专注而满足的表情,那种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他与顾客之间因为一件好工具而产生的默契。这种平凡中的幸福,没有太多华丽的装饰,却有着最实在的力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幸福可以是一种技艺的传承,一种对专业的执着,一种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获得的价值感。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幸福”的定义,原来它也可以如此朴素,如此接地气,就藏在每一个用心的劳动和真诚的交流中。
评分这本书《台北老店的22段幸福时光》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满足感。我通常不太喜欢读那些节奏快、情节跌宕起伏的书,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恰恰是我所喜欢的。作者仿佛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舒服的语调,讲述着台北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老店。我尤其喜欢其中一段关于一家书店的描述,那家书店不大,陈设也有些老旧,但是里面却充满了纸张的墨香和知识的沉淀。作者描绘了书店老板如何用心整理每一本书,如何给每一位顾客提供专业的推荐,以及他在一个下雨的午后,为一位迷路的旅人提供温暖的咖啡和指引。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构成了书中最重要的“幸福时光”。我能想象到,在那样的书店里,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你可以静静地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感受文字带来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充盈,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连接,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闪烁着光芒的点滴。每次读完一段,都会让我忍不住停下来,细细品味,然后感叹生活的美好。
评分对于《台北老店的22段幸福时光》这本书,我只能说,它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从小就对那些承载着历史的老建筑、老物件有着莫名的情怀,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老”的迷恋。书中描绘的不仅仅是店铺本身,更是店铺背后所沉淀的时光和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写一家传统糕点铺时,对那些传统工艺的细致描绘。从和面的手法,到馅料的配比,再到烘烤的火候,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智慧和匠心。作者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制作这些传统糕点的精妙之处。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描绘这些老店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它们所面临的挑战,比如新技术的冲击、租金的上涨等等,但同时又巧妙地展现了这些老店如何凭借着不变的初心和与时俱进的经营方式,努力地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来。这种韧性和生命力,真的非常令人钦佩。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走过了一条充满回忆的长街,感受到了台北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也对“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幸福真的可以很 sederhana,很真实,它藏在每一个用心经营的小角落里。
评分翻开《台北老店的22段幸福时光》,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魔力,将人温柔地包裹。我并非台北人,但每每读到书中那些关于食物、关于人情味的点点滴滴,都感觉自己仿佛也曾坐在那古早味的小店里,听着老板娘的唠叨,看着街坊邻居的寒暄。那些细节,比如炭火在炉膛里噼啪作响的声音,比如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窗户玻璃,又比如在巷口与偶遇的老友寒暄几句的温暖,都被作者描绘得如此生动,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我特别喜欢其中一段,写的是一家经营了半个世纪的牛肉面店,作者没有直白地赞美它的美味,而是细致地描绘了老板如何坚持每天凌晨四点起来熬汤,如何用最朴实的食材熬出最醇厚的味道,又如何对待每一个顾客,不论是熟客还是新面孔,都带着同样的笑脸。这种坚持和温度,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读这样的书,不像是在阅读一个故事,更像是参与了一场无声的对话,与那些老店,与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心灵的共鸣。书中的幸福,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而是渗透在日常的点滴里,在每一次用心烹饪的食物中,在每一次真诚的交谈里,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悄悄地生长。
评分《台北老店的22段幸福时光》绝对是一本能够治愈心灵的书。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品,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作者对台北这座城市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地理位置或者历史事件上,而是深入到了这座城市最日常、最有人情味的部分——那些老店。书中对一家即将拆迁的茶馆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茶馆里的老物件,老家具,甚至是墙壁上斑驳的痕迹,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茶馆的主人,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她不舍得离开这个陪伴了她大半辈子的老地方,她对每一位顾客的关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情的方式,记录了这家茶馆的最后一段时光,以及在告别时刻,那些老顾客们依依不舍的心情。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湿润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面对变迁和告别,依然有温暖和爱存在。幸福,有时候也是一种怀念,一种不舍,一种对过去的珍视。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的人和事,它们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