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舌尖上的中国茶
定价:18.00元
作者:熊志惠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7748735
字数:150000
页码:2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深入地讲解了茶饮的健康元素和原理,特别介绍了中国传统六大养生名茶的养生功效、冲泡方法和品饮文化等。书中还详细地介绍了200多道保健养生茶,以中国传统养生名茶、祛病强身的中药茶和当下流行的花草茶为主要茶方,让您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一年四季、不同体质、日常保健的需要和所患疾病对症喝出健康来。
目录
作者介绍
熊志惠,中国国家茶艺师高级考评员,中国国家高级茶艺技师、评茶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自1999年开始到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近20大学举办“走进茶文化——茶墨结缘”专题公益普及茶文化活动。从2002年开始,东方国艺作为国家指定茶艺师培训机构开办了“茶艺师、评茶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2005年受邀在日本名古屋万国博览会代表中国宣传中国茶并作茶艺表演。2006年指导培训来自日本、韩国、赞比亚等数十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及夫人学习中国茶道,对传播茶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2007年至今连续为吴裕泰、中茶、弘建茶业、大益皇茶会、茗香茶楼、露雨轩茶楼等做行业内训;为可口可乐、三星集团、联想集团等企业提供茶文化专题讲座。2012年在全国为招商银行私人银行连续举办11场“茶道与紫砂”主题讲座。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原本是冲着“舌尖上”这个听起来很接地气的名字买的,以为会看到很多关于茶与食物搭配的实用技巧,比如绿茶配点心、红茶佐烤肉之类的硬核内容。结果发现,这本书的关注点完全不在于“吃”与“喝”的简单组合上,而更像是对中国茶历史脉络的一种轻快回顾与情感侧写。它巧妙地避开了那些教科书式的编年史,而是通过讲述几个核心人物的故事,串联起了不同朝代对茶的审美变迁。比如,书中对宋代点茶法到明清散茶兴起的描述,并不是堆砌史料,而是通过对比不同时代文人的诗词和生活片段,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这种饮茶方式的转变,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心态变化。这种以人为本的叙事结构,让那些遥远的、看似无关紧要的历史细节,突然变得鲜活可感。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游刃有余的笔力,能够在宏大叙事和微观体验之间自由切换,不时冒出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段落,完全没有阅读压力。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但很多涉及传统手工艺或饮食文化的书籍,往往会陷入一种“为了复古而复古”的僵硬状态,读起来缺乏生气。这部《舌尖上的中国茶》却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采取了一种非常现代的、近乎散文诗的笔法来探讨古老的茶道。作者似乎对每一个茶农家庭的历史都有所了解,笔锋一转,就能从一片龙井的清香,跳跃到某个南方小镇上老太太的早晨,她如何用最简单的器具,泡出让她安宁一整天的茶汤。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茶与“慢生活”哲学的探讨,这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品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抗时间流逝的温柔反抗。书中穿插的那些充满画面感的场景描写,比如晨雾缭绕的茶园、阳光下泛着油光的竹制茶席,都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它不是在教育你如何品茶,而是在邀请你加入这场与茶为伴的悠然之旅,读完后,我立刻清理了我的书架上那些堆积已久、未曾打开的书籍,决定要留出更多时间给我的茶具。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精美的旅行日记,而不是一本专业的茶学专著。它的文字中有一种天然的“流动性”,读起来非常流畅,几乎没有生涩拗口的地方。我特别喜欢它对茶马古道沿线,茶如何作为一种硬通货,不仅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载体的描写。作者用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到了那些被历史大事件忽略的、发生在边陲小镇上茶商之间的默契和博弈。那种在漫长旅途中,一碗热茶所带来的慰藉与力量,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仿佛能闻到风沙和茶汤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味。这种超越了地域限制的共情能力,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它不是在歌颂茶本身,而是在歌颂在艰苦条件下,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精神慰藉的追求。这种深沉的人文关怀,使得全书的基调温暖而富有力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情感投射。
评分这本《舌尖上的中国茶》读起来简直是一场味蕾的盛宴,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美食纪录片的衍生品,但它带来的体验却远不止于此。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非常学术化,充斥着各种茶叶产区、制作工艺的枯燥指南,毕竟“中国茶”这个主题本身就博大精深,难以驾驭。然而,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生活化,仿佛你不是在阅读一本关于饮品的书,而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茶客,走进他穿梭于各大茶山、茶馆的日常。书中对不同季节采摘的茶叶,口感如何微妙地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去泡一壶当季的新茶。特别是它对不同地域茶文化中,人们饮茶的仪式感和由此衍生的社会交往场景的描摹,极其细腻入微,展现了茶如何巧妙地融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来标榜自己的专业性,而是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每一口茶背后蕴含的故事和人情味,让人读完后,对“喝茶”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解渴或提神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字的“质感”非常挑剔的读者,很多时候,内容再好,如果语言平庸,也难以持久。但这本《舌尖上的中国茶》,在文字表达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它的句式多变,长短句交错得极有节奏感,读起来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律感,仿佛作者在低声吟诵着对每一片茶叶的赞美诗。例如,书中描写到刚出炉的乌龙茶带着石头烘焙后的“火气”时,所用的比喻和形容词极具画面冲击力,让人光是想象,口中就已经涌起了那种独特的焦糖和花香的复合味道。它对感官体验的捕捉精准得令人咋舌,不仅是味觉,还包括嗅觉、触觉,甚至是对特定光线下茶叶颜色的微妙变化的捕捉。这本书的文字功力,完全配得上它所探讨的主题,它成功地将一种传统的、可能显得略为严肃的文化载体,转化成了一场精致且引人入胜的文字冒险,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细细咀嚼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