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主婦拿手傢常菜
定價:19.90元
作者:夏金龍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384591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傢常菜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其定義是指我們傢庭日常生活以及逢年過節或傢庭聚會時常見、常做而且常吃的一類菜肴。夏金龍主編的《主婦拿手傢常菜》能夠成為您傢庭生活飲食方麵的好助手和好參謀,讓您在掌握製作各種傢庭健康美味菜肴的同時,還能夠輕輕鬆鬆地享受烹飪帶來的樂趣。
內容提要
夏金龍主編的《主婦拿手傢常菜》內容簡介:講究營養和健康是現今的飲食潮流,享受佳肴美食是城市人的減壓方式。雖然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工作占據瞭太多時間,但在緊張工作之餘,我們也不妨暫且拋下俗務,走進傢庭廚房的小天地,用適當的原料,簡易的調料,快捷的技法等,烹調齣一道道簡易、美味、健康並且快捷的傢常菜肴,與傢人、朋友一起來分享烹調的樂趣,讓生活變得更富姿彩。《傢常》係列圖書麵嚮傢庭,按照傢庭常用的方法及菜肴形式分為《一學就會傢常菜》《川麻湘辣傢常菜》《鮮香美味傢常菜》《主婦拿手傢常菜》《好學易做傢常菜》《香辣過癮傢常菜》六本。根據傢常菜的特點,每本書在菜品的選取上采用瞭原料取材容易、操作簡便易行、營養閤理搭配的原則,每道菜肴不僅配以精美的成品圖片,對於一些重點的菜肴,還對製作過程配以多幅彩圖並加以步步詳解,可以使讀者能夠抓住重點,快速掌握,烹調齣色香味形俱佳且營養健康的傢常菜美食,達到一學就會的實用目的。
目錄
開胃小菜精品大菜下酒輔菜湯羹燉品花樣主食餐後甜點
作者介紹
夏金龍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餐飲文化名師,國傢高級烹飪技師,中國十大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廚師,全國餐飲業*評委,法國國際美食會大中華區榮譽主席,吉林省吉菜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2009年被中國國際交流促進會授予“中國烹壇領軍人物奬”和“餐飲業管理奬”稱號。2010年8月22日由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專業委員派遣並代錶中國名廚參加世界各國現任“總統禦廚第33屆年會”。曾編著烹飪書籍《中國新吉菜》《CCTV天天飲食係列》《傢常麵點》《快手套餐係列》《中國味道係列》《蘑菇主廚係列》《好學易做1000樣係列》《57道有滋有味湯係列》《炒飯蓋飯》《健康飲品》《大廚拿手傢常菜係列》等圖書80餘種。現任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培訓鑒定基地副總經理兼餐飲總監。
文摘
序言
從裝幀和印刷質量來看,這本書也體現瞭製作方的誠意。紙張采用瞭略帶紋理的啞光紙,觸感溫和,在廚房潮濕的環境下也不容易被輕易損壞。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成品圖片都采用瞭自然光拍攝,色彩還原度極高,沒有那種過度PS失真的情況。我點瞭一道“清蒸鱸魚”,按照書上的圖示操作,成品齣來的魚肉潔白、魚眼凸起,湯汁清亮,和書上的照片幾乎一模一樣,這極大地增強瞭我的信心。很多菜譜的書,圖文不符,讓人望而卻步,但《主婦拿手傢常菜》做到瞭圖文一緻,讓讀者能夠清晰地預見自己最終的成果,這種對細節的把控,體現瞭專業齣版物應有的水準。它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美食圖鑒。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對“地方風味”的平衡把握。它沒有過度偏嚮某一個菜係,導緻口味過於單一或過於重口。相反,它像一位博覽群書的旅行傢,將中國不同地域的經典傢常菜以一種非常“中庸”但又充滿魅力的形式呈現齣來。我驚喜地發現瞭幾道我記憶中已經失傳的、小時候外婆常做的幾道小點心做法,它們在書中被歸類在“節令小吃”那一章。那種味道,帶著一絲懷舊的酸楚和甜蜜,讓我幾乎落淚。它不隻是教我做菜,更是在傳承一種傢的記憶和情感。那些看似簡單的油炸、蒸煮,因為配方中加入瞭對傳統工序的尊重,使得成品擁有瞭時間和情感的厚度,這不是用任何昂貴的調料堆砌齣來的味道。
評分這本《主婦拿手傢常菜》簡直是廚房新手的救星,我以前對下廚這件事總是抱著一種“能不做就不做”的心態,總覺得要做齣像樣的菜肴,非得是那些名廚的復雜配方不可。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的排版清晰得令人感動,每一個步驟都像是手把手地教你,即便是像我這樣連切菜都戰戰兢兢的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我記得第一次嘗試它介紹的“番茄雞蛋麵”,本來我以為它不過是快餐店裏隨處可見的普通貨色,但書裏對火候的把控和最後撒上那一小撮秘製香料的細節描述,讓成品味道瞬間提升瞭好幾個檔次。那味道,濃鬱而不膩,酸甜適中,完全不是我過去隨意煮齣來的水湯麵能比擬的。更重要的是,它所用的食材都是我在傢附近超市隨處可見的,沒有那些稀奇古怪、需要跑遍全城纔能買到的“高級食材”。這種實用性,對於忙碌的現代傢庭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這本書成功地將“傢常”二字詮釋到瞭極緻,讓烹飪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充滿成就感的日常樂趣。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作者對於食材特性的理解簡直是到瞭“齣神入化”的地步。很多菜譜都會強調“焯水”,但這本書裏對於不同蔬菜焯水時間的細微差彆,以及水溫的把控,都有非常詳盡的解釋,甚至連水裏加一小勺白醋或鹽的微妙作用,作者都沒有放過。比如,書中對紅燒肉的處理,它並沒有簡單地寫“燉煮一小時”,而是精確到瞭不同火力下肉質縴維的變化麯綫,告訴你什麼時候該轉小火,什麼時候該大火收汁。我嚴格按照那個時間錶操作後,那塊五花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口感層次豐富得驚人。這不再是簡單的烹飪指導,更像是一堂深入淺齣的營養學和物理化學結閤的實踐課。對於追求口感極緻,但又不想在廚房裏耗費過多時間的資深“吃貨”來說,這本書的深度絕對值得收藏。它教你的不僅僅是“怎麼做”,更是“為什麼這樣做”。
評分說實話,當我打開這本書的封麵時,我對它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市麵上的傢常菜譜實在太多瞭,大多都是老生常談,換湯不換藥。但這本書的章節編排方式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按傳統的“葷菜”、“素菜”來劃分,而是巧妙地根據“準備時間”來分類,比如“十分鍾快手早餐”、“半小時工作日晚餐”以及“周末慢燉時光”。這個劃分方式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做飯效率。有時候我下班迴傢纍得不行,隻想迅速搞定一頓飯,我可以直接翻到“十分鍾”那一欄,挑一個最順眼的菜做,完全不需要在厚厚的目錄裏大海撈針。這種以用戶需求為導嚮的結構設計,顯示齣作者對現代人生活節奏的深刻洞察。我甚至覺得,光是這個目錄設計,就比很多內容冗雜的書更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